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172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docx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1999-2010真题

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众传播

2.反馈

3.传播者

4.控制实验法

5.编码

二、简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三、论述题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可以分为哪些部分?

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15分)

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研究类型。

(25分)

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国外关于受众(受传者)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流派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______论”、“______论”、 “______论”、“文化规范论”等。

 

2.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于70年代初发表文章,提出“沉默的螺旋”的观点。

她认为,舆论的形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个人对社会中其他人的看法的理解这三个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个4分,共20分) 

1.受众 

2.民意测验 

3.法兰克福学派 

4.内在效度 

5.内容分析 

三、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 

1.传播与舆论 

2.信息与讯息 

3.“热媒介”与“冷媒介” 

四、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每个10分,共20分) 

1.传播媒介的发展受社会结构的制约。

 

2.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五、论述(共25分) 

1.传播的主要功能(15分) 

2.大众传播的反馈类型的方法。

(10分)

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符号 

2.个案研究法 

3.麦克卢汉 

4.人际传播 

5.把关人 

6.传播媒介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传播的类型 

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3.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论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的互动关系。

2. 谈谈你对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的看法。

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

一、名词:

(每题5分,共30分) 

1.信息 

2.BBC 

3.新闻 

4.组织传播 

5.拉斯韦尔 

6.因特网 

二、辨析:

(每题10分,共20分) 

1.反馈与前馈 

2.“有限效果论”与“强效果论” 

三、简答:

(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类型。

 

2.简述“两级传播论”的主要观点。

 

四、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 

1.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2.举例分析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的传播特点。

北京广播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传播

2.  施拉姆

3.  枪弹论

4.  编码

5.  试验法

6.  知识沟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

2. 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3. 简述教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介整合的看法

北京广播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广告

2.NHK

3.舆论

4.卫星电视

5. 黄金时间

6. “第四媒体”

7. 调查统计法

8. 时代——华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2. 简述有限效果论的基本观点

3.  简述说服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你对我国媒介集团发展的认识

2.试论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

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传播

2.信息

3. 受众

4. 舆论领袖

5. 媒介文化

6.传播效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叫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具有哪些功能?

2.什么叫把关人?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知识沟假说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叫“第三者效果”?

试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第三者效果”现象。

3. 什么是传播研究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你怎样看待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

第一部分  各研究方向考生必答题:

(共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论出版自由》

2.廉价报纸

3.频道(频率)资源

4. 媒介

5.CNN

6. 反“客里空”运动

二、简答(每题8分,共16分)

1.简述传播学引入我国的历程

2.广播的传播特点

三、辨析(每题10分,共20分)

1.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2.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第二部分  选答题(考生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从下列题目中选答相应部分,不得跨研究方向答题)

A.        报考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方向必答题:

(共40分)

论述:

(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信息传播全球化发展趋势,谈谈你对“建立世界新闻信息传播秩序”的看法

2.        联系实际论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

B.        报考传播学研究方法方向的考生必答题(共40分)

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6个,每个5分,共30分)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2.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

3.        《纽约太阳报》

4.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5.        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可以用图示)

6.        施拉姆

二、        简答题(4道,每道15分,共60分)

1.        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办报活动

2.        “黄色新闻业”

3.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4.        简介电视的“教养理论”

三、        论述题(2道,每道30分,共60分)

1.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来验证的?

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者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试举例加以说明。

2.        传播学者总结出哪些著名的宣传策略和方法?

试举两三种具体说明,并以政治宣传或者广告宣传中的现象或者实例加以解释,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        刻板模式

2.        法兰克福学派

3.        符号

4.        创新——扩散模式

5.        把关人

6.        伊利县调查

二、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2.简述归因理论的三个假设

3.简述预防接种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的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用三种假说来说明你对电视暴力效果的认识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拉扎斯菲尔德

    【参考答案】

    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在应用社会学领域影响深远。

他的研究对早期传播学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对媒介在总统选举中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1948年这次研究的成果汇集出版,即《人民的选择》。

这部著作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和“舆论领袖”的概念。

这项研究被称为大众传播学研究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它推翻了“枪弹论”,宣告了传播效果研究“有限效果论”时代的到来。

    2、五W模式

    【参考答案】

     五W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先驱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一个线性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向谁说(towhom)、有什么效果(withwhat  effect)。

这个模式奠定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五个主要的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研究,对后续的传播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由于其单向性,忽略了反馈,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3、组织传播

    【参考答案】

    组织传播是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而是组织外传播,两者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组织传播的功能主要包括: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和行成共识。

   4、信息主权

    【参考答案】

    信息主权的概念是随着国际传播领域斗争逐步发展的产物。

简言之,信息主权就是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5、内容分析法

   【参考答案】

   内容分析法是传播研究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又拉斯韦尔引入传播研究,其主要用途在于对传播内容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

主要步骤包括:

提出假设;制定分类表;将传播文本按分类表进行编码归类;统计计算;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媒介霸权理论的基本含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

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

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

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被广泛地用于媒介分析和媒介批判。

按照葛兰西的论述,要理解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必须从社会秩序或国家形成及维系的过程来了解,所以,“霸权理论”对于传播学者在进行媒介分析和批判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启发:

第一,必须弄清统治阶级对媒介的控制方式及程度;第二,必须了解大众传媒生产的基本功效;第三,必须认识媒介意识形态的社会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