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1442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docx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

纪检书记事迹材料

警营里的优秀女管家

  人们常说:

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是警察,警营里最辛苦的是女警察。

公安队伍里最不好干的是督察,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的朱天晓同志占全了这"三最"。

在这个复杂而又难做的岗位上,她付出了诸多艰辛,也获得了多项荣誉。

  1987年7月朱天晓同志参加公安工作,开始了和平年代里最危险的生涯。

她在基层派出所战斗过,也在办公室当过文书,也曾在公安隐蔽战线上从事过危险工作。

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完成着每一阶段的工作,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取得了上级党委和同行战友的信任和肯定。

凭着她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XX年6月被提拔任用为突泉县公安局的纪检委书记兼督察长,成为突泉县公安局历史上第一位管警察的女警官。

历经四年多的辛勤工作,突泉县的公安队伍被她治理成纪律严明、警容严整、举止文明、百姓信赖的队伍。

  管警察的警察首先要优于一般的警察

  作为一名有16年党龄的朱天晓同志,自从警那天开始,她不但能严格按共产党员标准严格约束着自己,还坚持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严格规范着自己的所有言行。

特别是从事纪检督察领导工作以后,她常讲:

"管警察的警察首先要优于一般的警察"。

为了做到这一点,她首先是从提高个人素质入手,刻苦钻研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公安业务技能,成为全局有名的"警事通"。

在具体工作中。

她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警令里禁止的,首先做到不在自己身上出现;上级要求民警必须做到的,她一定走在其他民警的前面,很快成为全局民警学习的榜样。

在她的带动下,突泉县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很快走上正轨。

在XX年全盟公安系统纪检督察业务绩效考核中突泉县获得第一名。

  纪检督察干部就不要任何私心

  "纪检督察干部就不要有任何私心",这是朱天晓同志常说的一句话。

她的这句话不但有效地激励着全体纪检督察干部,也时刻鞭策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不管哪个级别的民警违反了工作纪律她都照管不误,按律处罚,无论是哪个级别的上司说情,在她那里没有绿灯放行。

为此,她落得个"黑脸女包公"的绰号。

  XX年2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

按要求县委政府有两台粘着警车标志、挂着警车牌照、装着警报装置的车辆应该收归公安机关。

朱天晓不顾好友的婉言劝阻,亲自找县领导做工作,及时收回了县委政府用的警车。

局里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看到朱天晓同志在工作中不惧硬,敢动真格的,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纷纷要回了外借的所有警车牌照和警灯。

  突泉县某公司借用了警车标志和牌照,同志们几次去做工作,这个公司都利用他们的工作与公安工作有些关系而故意推脱,还动用了县领导为他们继续使用警车说情。

朱天晓同志冒着得罪县领导的风险亲自去这个公司,同公司领导讲明了上级的有关规定,也申明了公安局治理警车的决心。

在朱天晓严厉的工作态度面前,这个公司当场表示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马上交出了所有的与警车有关的标志,一举完成了全县警车治理的全部任务。

同志们赞扬朱天晓同志说:

治理警车可是一个牵涉有关领导的事,没有她的黑脸包公精神还真完不成。

在她和同事们的艰苦努力下,突泉县公安局在全盟率先完成了"两车"治理任务。

她也被自治区公安厅评为"两车"治理先进个人。

  XX年5月,全国追捕网上逃犯的"清网行动"开始后,按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朱天晓同志又被安排负责全局的"清网行动",任公安局清网行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在长达半年的"清网行动"中,她不畏辛苦,带头承包追捕任务,她所承包的两名逃犯全部抓捕归案。

在"清网行动"领导小组的协调和指挥下,突泉县清网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命案逃犯下降率达到%,位列全盟第一,清网绩效考核得分全盟第一,因突泉县清网行动成绩突出,盟公安局为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XX年3月,一个派出所的民警因刑讯逼供致一人死亡。

直接责任人被追究刑责后,她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坚持按上级和本局的相关责任制度,请示公安局党委通过免去了两名应负领导责任的所领导职务。

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后,朱天晓同志征得局主要领导批准立即在全局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用自己队伍内发生刑事案件的沉痛教训,对照检查全局各部门存在的对队伍管理松懈、执法不严、刑讯逼供、警容不整等问题进行了严格剖析和整顿,一举使全局的纪律作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这次整顿后,再没有发生过任何违法违纪问题,公安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有了大幅提升。

  我们不但要管民警,更要关心民警的权益不受侵犯

  担任纪委书记、督察长以来,她在坚持严格管理队伍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民警的执法权益不受侵犯,特别强调"我们不但要管民警,更要时刻关心民警的权益不受侵犯"。

要求督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职,为民警维权提供强有力保障。

XX年5月3日学田派出所两名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一名当事人在派出所无理取闹,扬言要告民警打人。

朱天晓带领督察大队、法制大队民警对学田派出所两名办案人员,对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案件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

费尽周折终于查清了行为人李某某当场多次谩骂、无理取闹、巫告民警的问题,最后使违法行为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公安机关的处罚。

此举让民警们深刻认识到,朱天晓同志不但是黑脸的女包公,也是一名爱警的好领导。

民警们对她尊敬的同时,也非常爱戴这名管家领导。

  困难是我自己的事,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困难影响

  朱天晓和在北京工作的丈夫两地分居多年,自己带着孩子在娘家和父母一起生活,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工作一天回家后,不但要照顾年迈的父母,还要打理儿子的生活和学习。

就是这样朱天晓同志从没有因为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而耽误任何工作。

XX年初,她的腿不慎摔伤行走困难,但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一瘸一拐的坚持上班,照样深入基层开展现场督察等工作。

领导和同志见她走路都困难,劝她休息一段时间养好了腿伤再上班工作。

她跟领导和同志们说"困难是我自己的事,好克服,绝不能让自己的困难影响工作"。

  朱天晓夫妻的职务都是比较忙的工作,夫妻见面每年只能在春节时才有个可怜的机会。

她从来没有向单位提出过任何的要求,深得领导和同志们敬佩。

有人好言劝她,你一个女同志何苦为了工作这样对待自己呀。

她的解释不多,但有一句话是她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谁让我是共产党员了,党员就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才对"。

  朱天晚同志就是这样,在坚持严格管理队伍的同时,也时刻严格要求着自己。

工作上她敢管敢说,对自己要求严而又严,带出了好的队伍作风,树立了自己的好形象。

她的工作不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也获得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几年来她先后荣获兴安盟公安局嘉奖4次,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获全盟公安系统奖励1次。

纪检战线的“老黄牛”

  怀着满腔热忱,唐华明在广安市广安区乡镇纪检战线上一干就是17个年头。

没有铮铮的豪言壮语,没有辉煌的人生经历,但历任一方,就有一方百姓记住他、感恩他,说他是一名公道正派、心系群众的好干部。

  从28岁开始踏上纪检岗位,现已45岁的唐华明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执着坚定如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党的纪检事业,用辛勤的汗水、坚实的足迹、坦荡的情怀,书写着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和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秉公执纪,群众称他是新时期的“活包公”

  1995年10月,唐华明任桂兴镇纪委副书记。

为尽快熟悉业务,他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给自己“充电”,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为顺利开展纪检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党员违纪案件必须秉公执纪,严肃查办,才能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唐华明心里特别清楚。

为此,每次办案,他总会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努力排除各种障碍,带领相关人员深入调查取证,查清违纪事实,让涉案人员受到应有的处理,让群众和社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1999年4月,桂兴镇漾水村40余名群众来到镇政府大院内,群情激愤地举报村支部书记陈某侵吞集体资产、多收统筹提留款加重群众负担等问题,强烈要求镇纪委立案查处。

唐华明接过案件查办任务后,立即组织镇农经站、财政所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

最初,陈某不愿配合调查,终始回避办案人员,还委托多名熟人找到唐华明说情,其中不乏唐华明多年的朋友,甚至区、镇领导。

唐华明在重重压力之下没有退缩,他化压力为动力,给前来说情的人做起了“策反”工作,请其回去做陈某的思想工作,要求其积极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理。

同时,唐华明率调查组人员走访开导案件知情人员,深入到涉案单位和部门调查取证。

6天时间后,绝望的陈某主动找到唐华明和办案小组,交待了全部违纪事实。

  唐华明及时向镇党委和区纪委汇报案情,经镇党委研究,报区纪委批准后,陈某受到了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

随后,他又深入到偏远的漾水村,主持召开群众代表会通报案情。

“唐书记为我们伸张了正义,查处了害群之马,他真是新时期的‘活包公’啊!

”群众纷纷赞叹道。

  17年来,唐华明先后查处各类违纪案件3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35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为20余名被错告或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他也因此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

  化解信访隐患,当好和谐社会的“守护神”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化解信访问题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工作之余,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信访工作,更方便群众反映诉求,提高信仿工作效率,成了唐华明思考的一个问题。

  去年3月,白市镇党委政府在场镇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

唐华明向党委建议,在便民服务中心增设纪检监察接访点,还专门设立了密谈室,镇纪检干部实行轮流值班,专人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能够当场办理的庚即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落实专人限期办理。

此举为群众反映合理诉求搭建起了“绿色通道”,使全镇大量信访件得以及时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去年4月,该镇10多年的老缠访户、福桥村50多岁的村民丁显军来到镇便民服务中心纪检监察接访点,向唐华明反映自己上世纪80年代做男扎手术时留下后遗症,每月需上百元药费,而镇服务站每月只提供10余天的药物,中途取药还要单独赶车到镇上,请求每个月直接补助药费和车费150元。

  唐华明接访后,到计生部门详细了解案情和相关政策,从站在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研究决定由计生部门每个月为丁显军直接发放100元药费。

在得知丁显军的家庭特别困难后,唐华明又主动联系民政部门,为其夫妻俩办理了农村低保。

前后仅10来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一起缠访10多年的信访积案。

  多年来,同事们发现,唐华明还经常带案下访,深入村组和农家化解矛盾纠纷,使大量的信访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XX年,槐桠村8组村民刘和太到唐华明的办公室,反映村干部多收取了自己家半个人的修路集资款30元,要求村干部退还。

唐华明经深入槐桠村了解得知,村委会在收取村公路集资款时,曾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凡村民年满16周岁的按一个人收取集资款,16周岁以下的则按半个人收取,出生日期以户籍登记簿为准。

在户籍簿上,刘和太家的孩子是按公历时间登记的出生日期,已满16周岁,理应按一个人缴纳集资款,而刘和太是按孩子出生的农历时间来算,还差一个来月时间才满16周岁。

  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唐华明来到派出所,复印好刘和太孩子的户籍资料后,又来到刘和太家回访,将其子的户籍资料送到其手中,与户口本进行核对。

同时与其交心谈心,向其解释以户籍登记簿为准的道理。

一番入情入理的讲解,听得刘和太心服口服。

他拉住唐华明的手,动情地表示:

“唐书记做工作特别仔细,今后我再也不以这个理由到镇政府上访了!

  为民谋利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在乡镇工作多年,唐华明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他说,一名党的纪检干部,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只有切切实实为群众谋福祉,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事情,群众才会信任你,拥护你。

这些年来,唐华明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已无法统计,每次他都会尽力为群众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里。

  1998年10月,桂兴镇党委安排唐华明作水洞村驻村干部。

水洞村海拔高度达1100米,是全镇最高最偏远,也是全镇唯一一个还不通公路的村。

“要想富,先修路。

”唐华明与村干部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建成通往山外的9公里泥结石公路,改变村内的贫困落后面貌。

  然而,要在山区新修一条公路何其容易?

走访调查后,唐华明发现水洞村5个组100余户村民居住分散,修公路战线长,当地又属喀嘶特地貌,需大量使用雷管炸药。

同时,公路走向不但要经过森林经营所和部队营房围墙,还要穿过邻近的洞坪和桂花两个村,多处需协调土地。

  尽管修建公路困难重重,但好在群众积极性特别高,唐华明和村干部暗下决定,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把村民们祖祖辈辈盼了几十年的公路修成功。

随后,他将村干部分成两个组,一组组织农户筹资投劳,一组协调土地。

唐华明和村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土地协调,与两家单位的协调沟通还较容易,与两个村的拉锯式“谈判”特别艰难。

经过逐户做工作,与两个村多轮交涉,最终达成由水洞村村民出钱出力修建公路、洞坪和桂花两个村无偿使用公路开办矿场的协议。

  土地问题解决后,唐华明又忙碌着到区上跑钱要项目。

经预算,除群众投劳外,9公里泥结石公路至少需资金40万元,而村民集资才18万元,余下的20多万元资金硬是靠唐华明多次软磨硬泡,从区交通部门拿到了手。

  经过1年多时间的艰辛施工,1999年底,一条环绕全村、连接各组的泥结石公路终于竣工了。

水洞村全体村民燃放着鞭炮,欢呼着村内从此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他们不会忘记,为修建这条公路,唐华明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他们说,这条路就是唐书记为村民修建的“民心路”,这条路通到了偏远山村的深处,也通到了全体村民的心坎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