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9879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docx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答案2672

天津一中2015届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有解析新人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

①③

B.

②⑤

C.

③⑤

D.

②④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铜、铁、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铝>铁>铜;

对比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

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联系,同时不同时期人们对金属的冶炼方法和水平不同,也导致人们使用的金属材料不同.

解答:

解:

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

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其它因素均与使用的前后顺序无关.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资料信息,归纳变化规律的能力.

 

2.(2分)将N2、CO、CO2、H2和水蒸气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假设反应完全,最后剩余的气体为(  )

 

A.

N2

B.

N2和CO2

C.

N2和H2O

D.

CO2

考点:

气体的净化(除杂)..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氢气和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和氢气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气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

 

3.(2分)(2014•工业园区模拟)配制1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⑤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来分析,当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时,原因有二:

溶质质量偏小;溶剂质量偏大.

解答:

解: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由于读数小于实际体积,因此导致所量水的实际体积偏大,会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故①正确;

②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润湿后的烧杯内残留有水,使配制溶液时水的量偏大,会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故②正确;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使读数中增加了开始游码所处位置质量,从而导致所得氯化钠质量偏小,最终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③正确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会使溶剂质量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④正确;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会使所得溶质质量中一部分为杂质质量,所得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以溶液配制为载体,考查了错误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问题,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错误操作导致的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4.(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可进行反应且产生不可燃的气体的是(  )

 

A.

锌和稀硫酸

B.

铁和盐酸

C.

大理石和盐酸

D.

碳与二氧化碳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为可燃性气体,故错误;

B、铁和盐酸应生成氢气,为可燃性气体,故错误;

C、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可燃,故正确;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为可燃性气体,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熟练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把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克,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结果得到0.2克氢气.则混合物的成分不可能是(  )

 

A.

锌和铁

B.

铝和锌

C.

铁和铜

D.

镁和铁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利用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

氢气质量=

×金属质量,计算生成1g氢气消耗选项所涉及金属铁、锌、镁、铝的质量;然后根据题设的条件:

两种金属混合物10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了lg氢气,推断出两种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解答:

解:

方法一:

根据与硫酸反应时铁、锌、镁、铝分别呈+2、+2、+2、+3价,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了0.2g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

需要金属铁的质量=0.2g÷

=5.6g;需要金属锌的质量0.2g÷

=6.5g;需要金属镁的质量=0.2g÷

=2.4g;需要金属铝的质量=0.2g÷

=1.8g;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了0.2g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只可能为金属:

锌和铁、锌和镁、锌和铝、铁和铜等的混合物;而不可能是Mg和Fe的混合物.

方法二:

根据与硫酸反应时铁、锌、镁、铝分别呈+2、+2、+2、+3价,而铁、锌、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65、24、27,根据氢气质量=

×金属质量,计算推测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只可能为金属:

锌和铁、锌和镁、锌和铝、铁和铜等的混合物;而不可能是Mg和Fe的混合物.

故选:

D.

点评:

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

氢气质量=

×金属质量,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到铁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呈现出+2价.

 

6.(2分)粗食盐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不变

 

B.

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不变

 

C.

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的使用

 

D.

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不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氯化镁在水中不断的溶解进行解答;

B、根据饱和食盐水中的氯化钠的溶解量达到了最大进行解答;

C、根据氯化镁达到饱和后就不能再继续溶解进行解答;

D、根据接触面积越大,氯化镁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浸泡后,氯化镁会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而使食盐中的氯化镁的量减少,故A错误;

B、浸洗前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氯化镁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如果浸洗后氯化镁的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就不会再溶解了,所以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不可以无限次的使用,故C错误;

D、粗盐的颗粒越小,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越大,在浸洗后,氯化钠中的氯化镁就越少,所以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浸洗法对粗盐提纯的相关知识,要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进行判断.

 

7.(2分)下列化合物不能由金属单质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

ZnCl2

B.

AlCl3

C.

FeSO4

D.

FeCl3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且铁与酸反应生成亚铁.

解答:

解:

A、锌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正确;

B、铝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正确;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故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8.(2分)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于95克水中,得到100克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等于5%

B.

大于5%

C.

小于5%

D.

无法确定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根据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关系,判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

若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5g+95g=100g

若5克某物质既不与水反应也不含结晶水,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5%

若5克某物质含结晶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5g,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

若5克某物质能与水反应,完全溶于95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5g,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

故选:

D.

点评:

有些物质能与水反应、有些物质含有结晶水,当这样的物质溶解于水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所加入物质的质量不再相等,在计算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时要注意这一点.

 

9.(2分)(2011•荆州)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Mg

B.

MgO

C.

Mg(OH)2

D.

MgCO3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的化学性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镁元素质量相等则说明生成的氯化镁质量是相等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及溶液的质量最大的物质,分析知氢氧化镁与之反应是生成的水最多,故氢氧化镁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最小.

解答:

解:

根据MgO+2HCl=MgCl2+H2OMg(OH)2+2HCl=MgCl2+2H2OMgCO3+2HCl=MgCl2+H2O+CO2↑

407395185873953684739518

镁元素质量相等则说明生成的氯化镁质量是相等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即溶液的质量最大的物质,也就是生成的水最多的物质,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均能生成水,镁反应不会生成水,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其它反应生成相同氯化镁时氢氧化镁生成的水最多,即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溶液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出反应时生成的水量的多少,属溶液知识的变式考查题.

 

10.(2分)(2013•镇江)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

解答:

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故A错误;

B、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B正确;

C、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因此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沉淀,故C错误;

D、d点时锌过量,因此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氢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2分)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5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103.8g、滤渣1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1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盐酸

 

C.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3%

 

D.

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1:

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由题意可得,铁粉、镁粉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并释放出氢气,木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

解答:

解:

A、铁粉、镁粉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并释放出氢气,木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5g+100g﹣103.8g﹣1g=0.2g,故A错误;

B、若铁粉、镁粉恰好与稀盐酸反应,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故B错误;

C、当铁粉、镁粉恰好与稀盐酸反应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小,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由铁粉、镁粉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

可得关系式2HCl~H2

732

x0.2g

x=7.3g

此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7.3%

所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3%,故C正确;

D、设混合物中铁粉和镁粉的质量分别是x,y,

由铁粉、镁粉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

562242

x

y

得x=2.8g,y=1.2g,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混合金属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大.

 

12.(2分)向质量分数为25%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入5g烧碱和15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

25%

C.

30%

D.

无法计算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15g水和5g烧碱固体完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是25%,当两种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混合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

解:

15g水和5g烧碱固体完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5%.

所以,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15g水和5g烧碱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仍然是25%.

故选:

B.

点评:

此题属于易错题,同学们往往没有计算“15g水和5g烧碱固体完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误选D.

 

13.(2分)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

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CH4

B.

C2H2

C.

C2H5OH

D.

CH3OH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可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来计算即:

二氧化碳的质量乘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再除以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中碳原子的个数,同样可以得到水中氢原子的个数;两者相比得到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这个比就是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并作出判断即可.

解答:

解:

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

9,所以可以求算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100%):

(9×

×100%)=3:

1,则该化合物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

=1:

4;分析题给的四种化合物满足该条件的,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是要学会由物质质量求原子个数的方法.

 

1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只用过滤的方法能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C.

温度一定时,KNO3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

 

D.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较原溶液减小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解度的变化特点分析;

B、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解答;

C、根据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解答;

D、根据析出晶体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是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B、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是易溶于水的固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

C、温度一定时,KNO3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正确;

D、若是降低温度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原溶液减小,正确;

故选CD.

点评:

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以及析出晶体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趋势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量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的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空气组成的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图示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稀释则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使用红磷测定氧气中的含量,则当氧气耗尽,红磷的质量不再改变;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铜不与盐酸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

解:

饱和氯化钠溶液不断的加入水,则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接近零,错误;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当氧气耗尽则磷的质量不再改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铜不与盐酸反应,当锌完全反应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观察选项,故选C.

点评:

掌握常见的物质间的反应以及与图象的变化结合起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16.(3分)写出除去下列混合物中杂质的简单方法.

(1)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2)NaCl晶体中混有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3)KNO3中混有少量NaCl 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再过滤 .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1)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实质就是除去铜离子,可利用CuCl2溶液与足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2)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3)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

故答案为:

(1)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3)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再过滤.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6分)现有225克20%的NaNO3溶液,若在此溶液中:

①加入225克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

②蒸发112.5克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

③加入75克NaNO3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

④加入5克NaNO3晶体和17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5% ;

⑤加入45克NaNO3晶体再蒸发45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

⑥加入50克20%的NaNO3溶液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则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

由于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则225g质量分数为20%的NaNO3溶液里溶质的质量为:

22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