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99598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生用.docx

文言文阅读技巧学生用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文言文结构:

字:

词:

实词

虚词

句:

二、文学常识:

三、翻译:

四:

内容理解题方法:

(二)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战争事件的特点

 

(三)试卷考查内容

文言虚词主要靠结合语境来推断虚词含义。

4.推断生僻词语意义的方法

(1)“负箧曳屣”:

(2)“管仲正衿再拜曰”:

(3)“论道陈谟(mó)而已,不宜复烦以剧职”:

(4)“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

(5)“太子课民稼穑”: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

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

”、“何时何地做何事?

”、“结果怎样?

”、“为什么?

”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

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

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

(1)表任命的:

(2)表提升的:

(3)表调动的:

(4)表降职的:

(5)表罢免的:

(6)表恢复的:

(7)表兼代的:

(8)表辞去的:

(9)跟俸禄有关的:

(10)有关拜见的:

文化常识词语,如弃市、坐罪、用事、当国、孝廉、丁忧(遭遇丧事)知(典、主) 视事 用事 下车(伊始) 掾丞 洗沐 乞骸骨 致仕等。

预备知识三:

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疑问代词:

(3)谦敬词语:

(4)修辞词句:

(5)兼词:

3.文言实词释义题:

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第一种:

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200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

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

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

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

使者。

■第二种:

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20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

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

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

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

能够

■第三种:

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05广东)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

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

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

吝惜    D.顾谓掾属曰:

“若之何?

”谓:

对……说

■第四种:

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

■第五种:

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

偏爱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

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

帝王亲近狎玩之臣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

凭感情做事

■第六种:

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如: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

(被)重用、任用。

 如:

2追亡逐北,北:

逃跑的人。

■第七种:

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

高考题:

此除蝗虫谊(通“意”,意思)也。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

①词的本义。

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

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词的比喻义。

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词的借代义。

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词的假借义。

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

如“左右欲刃相如”()。

②名词活用为:

有“使……成为……”的意思,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名词活用为:

有“把----当作---”的意思,如:

“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④名词活用做:

A.表,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如“吾得兄事之”。

C.表,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如“相如廷斥之”。

E.表,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做:

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②形容词活用做:

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③形容词的:

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怎么样。

④形容词: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的: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

②动词活用为,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二.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

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

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

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

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

“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文言句式--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

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例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例如:

粟者,民之所种。

(3)例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5)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3、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4、此种表示形式出现较晚。

例如:

翩翩两骑来是谁?

《卖炭翁》

二、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如下几种表示方式。

1、例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例如: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巡船所物色。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例如: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例如:

戍卒叫,函谷举。

余羁縻不得还。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有四种情况。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

(4)(刿)问:

“(公)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省略谓语动词。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1)使(之)归赵

(2)竖子不足与(之)谋

4、以钟磬置(于)水中/试之(以)鸡

四、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四种:

1、。

(动宾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

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例:

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有两种类型:

(1)

(2)

例:

A、豫州今欲何至?

()B、沛公安在?

()

C、国胡以相恤?

()D、子何侍而往?

()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F、一言以蔽之。

()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

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

例如: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用“之……者”或“者”表示。

例如:

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数量词作定语常常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鸿门宴》

例如:

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悲哉,世也!

(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4、(有的书也称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

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

、王尝语暴以好乐。

  例如:

“青,取之于蓝,胜于蓝。

(1)例如: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2)例如:

皆不可拘以时月。

《采草药》又试之(以)鸡。

《促织》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4.文言虚词题

虚词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例:

第一组: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

第二组:

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⑵结构意识:

例:

第一组:

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

第二组:

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

第三组:

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组:

1吾将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

第五组:

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识:

例:

第一组:

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

第二组: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第三组:

1顷之,拜受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组:

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   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

(4)呼应意识:

例:

第一组: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

第二组:

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

第三组:

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

第四组:

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

(5)语气意识:

例:

第一组:

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

第二组: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

第三组:

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古今异义

序号例词例句句中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裹,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26儿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青年男女子女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古:

跑。

今:

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古:

只有,只要。

今:

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

经常。

今:

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古:

离开。

今:

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出处同上)古:

大腿。

今:

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出处同上)古:

多少。

今:

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

(出处同上)古:

极,尽。

今:

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处同上)古:

交错相通。

今:

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

(出处同上)古:

从哪里来。

今:

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出处同上)

(1)妻子,古:

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

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

(出处同上)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

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

(出处同上)古:

沿着,顺着。

今:

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

(出处同上)古:

像这样。

今:

这样。

15.欣然规往。

(出处同上)古:

计划。

今:

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古:

买。

今:

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处同上)古:

不愿作。

今:

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

(出处同上)古:

窗户。

今:

19.坐我西阁床。

(出处同上)古:

坐具。

今:

卧具。

20.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古:

衣服。

今:

裙子。

21.天明登前途。

(出处同上)古:

前面的路。

今:

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古:

这样。

今:

量词。

23.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古:

适逢,正赶上。

今:

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古:

在这时。

今:

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魏学《核舟记》)古:

特别手巧。

今:

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彭端淑《为学》)古:

雇船。

今:

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出处同上)古:

及,到。

今:

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

(王安石《伤仲永》)古:

渐渐。

今:

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古:

只不过。

今:

特殊,超出一般。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古:

山岗高地。

今:

把持和独占。

[注:

陇同垄]

31.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古:

这样却。

今:

转折连词。

32.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处同上)古:

这样以后。

今:

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3.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古:

浅陋。

今:

粗俗,低下。

3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出处同上)

(1)牺牲。

古: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

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加。

古:

虚夸,以少报多。

今:

增加。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处同上)古:

案件。

今:

监狱。

36.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

(袁枚《黄生借书说》)古:

值得珍惜。

今:

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古:

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今:

言行恶劣,不道德。

3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处同上)古:

眼泪。

今:

鼻涕(古用“泗”)

39.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

(出处同上)古:

遗憾。

今:

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1)若。

古:

你。

今:

像。

(2)毒。

古:

怨恨。

今:

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

41.则久已病矣。

(出处同上)古:

困苦不堪。

今:

疾病。

42.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古:

可惜,可叹。

今:

值得怜悯。

古今异义词举隅

1.亲戚今义:

旁系亲属;古义:

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

爱人(女方);古义:

妻子和子女。

例如: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

中原地区。

例如:

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

很、大(副词);古义:

意外事故(名词);例如: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

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

①缘故(名词)。

例如:

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6.绝境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

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

更不必说。

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8.用心今义:

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

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9.稍稍今义:

稍微;古义:

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10.更衣今义:

换衣服;古义:

上厕所。

例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11.无日今义:

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古义:

不久。

例如: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12.殷勤今义:

热闹,周到;古义:

关切、问侯。

例如:

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

13.唧唧今义:

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

①织布机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②叹息声。

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今义:

才能出众的人;古义:

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

例如:

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着今义:

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

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

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

(《愚公移山》)

16.肉食今义:

肉类食物;古义:

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17.鱼肉今义:

鱼的肉古义:

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18.卑鄙今义:

品质恶劣;古义: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出师表》)

例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19.不过今义:

转折连词;古义:

不超过。

例如: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

20.其实今义:

实际上(副词)古义:

①它的果实。

例如: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今义:

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

①年龄。

例如:

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

②一年。

例如:

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

孔子成春秋而知臣赋予惧。

(《轩子·藤文公》)

22.垄断今义:

把持独占;古义:

山川阻隔。

例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23.美人今义:

美貌女子;古义:

歌伎、宫妃。

例如: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左右今义:

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

侍卫人员。

例如:

王顾左右而言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