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99538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

(2012·包头模拟)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

经过近20年的土地开发,该地引黄灌溉率达60%以上,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

读下面乌兰布和地区简图,完成1~2题。

1.目前,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草场退化

B.干旱、水土流失

C.沙漠化、水土流失

D.沙漠化、盐碱化

答案:

D

解析:

乌兰布和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过度引黄灌溉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区域综合治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

A.固沙造林,发展林果产业

B.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C.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木

D.引进新兴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答案:

B

解析:

乌兰布和地区气候干旱,在区域综合治理中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若发展林果业,水分不足。

(2012·韶关一中期末测试)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3~5题。

3.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土地荒漠化

D.风力侵蚀作用强

答案:

C

解析:

楼兰古城位于塔里木盆地古绿洲的边缘,由于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导致荒漠化加剧,古城遭受沙漠侵吞。

4.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D.地下水 秋季

答案:

C

解析:

该地区属于内流区,且N湖的水位夏季最高,说明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M绿洲潜水位夏季最高,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

5.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分布在山坡地区

B.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

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瓜果、蔬菜含糖量特别高

答案:

D

解析: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瓜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

(2011·威海模拟)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

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读下图,回答6~7题。

6.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D.居延海的湖泊水

答案:

C

解析:

据题中的材料可知,黑河是我国西北内陆的内流河,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不易吹到该河流域,故该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7.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小

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大

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大

答案:

C

解析:

由于流入居延海的黑河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大,导致居延海的入湖水量不断减小,湖泊面积不断减小,因此湖泊的生态效益日趋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012·广州)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8~9题。

8.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B.GPS

C.GISD.人工科学考察

答案:

A

解析:

地表植被不同,它们释放出的电磁波波长也就不同,因此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电磁波信息,可以实时地了解地表植被的变化情况。

9.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B.退耕还牧

C.规定合理载畜量D.防止过度樵采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离水井越近的地方,植被破坏越严重,这显然是因为离水井越近的地方,水源条件越好,过度放牧现象越严重,要控制这种生态现象的发展,应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回答10~11题。

10.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A

解析:

P、Q分别位于贺兰山东西两侧。

与Q地相比,P地由于贺兰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年大风日数较少;由于距海相对较近,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较多;Q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沙尘暴日数多。

1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

下图为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由时令河可确定该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盆地四周的冲积扇的边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13.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

答案:

D

解析:

该区域河流补给以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夏季流量大。

水量向下游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由于降雨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据此回答14~15题。

14.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崎岖,河流众多

B.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C.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答案:

C

解析:

青海湖流域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该处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热量条件差,这是导致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

15.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

D.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答案:

D

解析:

青海湖地区引进物种,可能会使当地生物资源遭破坏;当地热量条件不足,不宜大力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通过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来实现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6.(2010·浙江)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答案:

D

解析:

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区,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故选D。

二、综合题

17.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________。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1)降水少,气候干旱 楼兰遗址(罗布泊)

(2)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3)土壤侵蚀严重 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4)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荒漠化的类型、分布、成因及治理措施。

(1)题,①地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地区,其草地退化的自然原因是深处内陆,山岭阻挡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

(2)题,②处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是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第(3)题,③④⑤分别位于我国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

第(4)题,④⑤地区是我国有色冶金集中地区,酸性气体排放量大,加之降水较多,酸雨危害严重,导致土壤酸化、退化。

18.(2012·山东淄博模拟)下列两图是我国某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

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据图分析A区域发展果蔬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4)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答案:

(1)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南部为山地,北部是盆地。

(2)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

本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夏季山地降水多,而且冰雪融水量大。

(3)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靠近水源和交通线,分布于山前冲积扇。

(4)湖泊消失,河流变短(或断流),沙漠面积扩大,果蔬种植区扩大,耗水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