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951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docx

《中国当代文学》下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史

第六章、70年代中—90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产生的文化历史语境

一、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

落实人的政策、恢复经济建设、思想解放运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讨论,四项基本原则的确立,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文艺界拨乱反正:

1、声讨四人帮的法西斯专制主义

2、反对四人帮推行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的观点:

如“根本任务论”

3、1977年,文艺界同仁召开在北京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讨论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4、1978年5月,中国文联(文艺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

影响:

1、解放了文学的生产力。

2、恢复了“五四”新文学尤其是30年代以来革命文学的优良传统,端正了文学理论思想。

3、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推动了文学创作的潮流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包括港澳地区的代表3200多人。

周扬主持开幕式,茅盾致开幕词。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进一步解放文艺生产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

祝辞》,周扬在会上作了《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的专题报告。

会议最后选举茅盾为名誉主席,周扬为文联主席,通过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和本次会议的决议。

意义:

是新时期文学的战斗纲领,标志着文艺界的一次重大转折,是新时期文学的里程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1)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和人民生活的富裕,是本期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2)改革开放改善了文艺管理,造就了文化市场,为本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保障。

(3)改革开放造成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动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为本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和思想资源。

(二)带来文学创作主体的分化与重组

(1)“体制型主流型作家”的难以为继

(2)归来作家群的复出:

一部分是仅仅在文革中受难的作家,另一部分是从50年代由于那几次批判就被放逐的作家。

(3)知青作家群

80年代重要的文学力量,他们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和体验,在“文革”中,经历了从“革命主力”到接受“再教育”对象的身份上的急遽改变,经历了从城市到乡村、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到中国贫困地区的生活变迁。

他们的写作主要表现“上山下乡”的经历和体验,表现个人在这样的境遇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为求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以及一些人从这样的生活基点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

在80年代,具有“知青”身份的作家主要有:

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王安忆、张辛欣、梁晓声、孔捷生等。

第二节新时期文艺理论问题的探讨

一、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析与争鸣:

1.“文艺为政治服务并服从于政治”(从属论和“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工具论)

1978年,陈恭敏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对“工具说”提出质疑。

1979年第四期《上海文学》推出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并辟出专栏讨论。

二、关于现实主义问题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围绕着如何恢复、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这个总主题展开的。

谈论的中心问题是对真实性的理解,随后,与真实性问题相关的“写本质”、“倾向性”、“典型性”这些问题得到澄清。

三、现代派文学问题的讨论

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该文的着眼点是在我国大规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文学如何适应并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

我国文坛应当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主义”,“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

在这场讨论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便集中在西方现代派产生的原因、对西方现代派的价值重估等问题上。

四、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这场讨论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具体作品的争鸣中,更主要地体现在大量的理论文章中,不仅是文学领域,也还涉及到哲学等其他人文学科。

讨论的主题词是“异化”,即人的异化和所谓社会主义异化问题。

五、关于“重写文学史”的问题:

1985年,陈思和发表《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一文。

1988年《上海文论》从第四期开始连续9期开辟了“重写文学史”专栏。

主持人所期待的“重写”,包括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以切实的材料补充或者纠正前人的疏漏和错误,二是从新的理论视角提出对新文学历史的个人创见。

改变关于文学史的观念是提出“重写”的初衷。

陈思和指出:

重写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是“要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质,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

如何避免以当代性、主体性或个人性曲解历史,这是讨论者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后续的讨论中,又引出了文学史研究中史实和史料、史和论等关系问题。

六、“人文精神大讨论”

90年代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大讨论,其主题是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和精神立场问题,其触发点是在市场化、商品化的冲击下,文学是否存在危机的问题。

这场讨论最初是由王晓明、张宏等在1993年第6期《上海文学》上发表的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引发。

论者指出:

“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触目的标志,不但标志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

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

如何看待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文学成为争鸣的一个焦点。

关于这个问题,白烨、王朔、杨争光等在《上海文学》上作出不同的回答。

由于对市场化、商品化条件下的文学和文化现状评价不同,因此,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人文精神”是否“失落”或“面临危机”。

在王朔、王蒙看来,“失落”和“面临危机”都是骇人听闻。

但是,洪子诚、张炜等论者却认为存在人文精神的“失落”或“面临危机”。

两派之所以存在分歧,原因在于对“人文精神”本身的理解存在不同。

第七章70—90年代小说

第一节伤痕文学思潮

一、伤痕文学思潮:

指以文革为批判对象,揭露它在各个方面给人民群众带来伤害的文学思潮。

这股思潮含泪带血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亿万家庭造成的不可平复的巨大创痛,从而暴露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大悲剧、大浩劫的历史本质。

它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是其发端之作。

二、伤痕文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1、随着新时期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

2、随着政治的拨乱反正而出现。

3、创作主体的切身体验和作家的使命感使然。

三、伤痕文学的审美特征:

1、在思想取向上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以呼唤人性、人情为主旨,对“文革”时非人化的现实给予揭露和控诉,首开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前未有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流。

2、从审美取向看,伤痕文学以其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悲剧性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四、“伤痕”文学的论争:

关于“文艺向前看”和“歌德与缺德”的论争

黄安思1979年4月15日《广州日报》上发表《向前看啊,文艺》

1979年6月,《河北文艺》发表署名李剑的文章《歌德与“缺德”》

第二节反思文学

一、反思文学:

是指对建国30多年来的社会历史生活,尤其是重大政治事件重新审视的小说。

它紧承“伤痕小说”,将笔伸向“文革”以前的社会生活,力图从更为久远的历史中,寻踪问迹,对历史的是是非非做出新的评价。

二、反思文学的创作动因:

外:

1、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化推动了整整一代人历史意识的觉醒。

2、是整个民族面对现实、憧憬未来的精神体现。

内:

是伤痕文学合乎逻辑的深化和理性提升。

四、反思文学的审美视野

1、对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注:

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2、对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关注:

新时期最早出现的知识分子现象两大系列:

一是在政治运动中走向人格失落的知识分子形象:

《啊》中的吴仲义

二是正视历史,在历史的旋转中能进行人格自持和灵魂自救的知识分子,如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绿化树》中的章永辚

3、对爱情、婚姻、家庭的关注: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挣不脱的红丝线》、《银杏树》

4、对人民公仆反省题材的关注:

反思干部官僚化的过程,探索干群关系发生距离的历史动因。

两方面进行叙述:

一是客观地展示历史运动中干部官僚化的过程,揭示官僚化的历史条件;二是发挥文学的本体作用,用文学想象去写干部官僚化过程中付出的沉重的心理情感代价

王蒙《蝴蝶》小说写主人公张思远复职升官四年后又重访山村时的所感所思。

创作特色:

1、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不以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集中笔力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人物的心理意识流程支持起全文结构。

2、表现手法上大胆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技巧,用大段的心理独白、象征性事物、黑色幽默、荒诞手法等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3、语言辛辣、睿智,又不失幽默、调侃

第三节改革文学

一、改革文学:

新时期文学中一股重要的与时代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共生的文学潮流。

主要是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的转变。

代表性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炜的《古船》等。

二、改革文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改革文学:

(寄希望于理想化的英雄)

代表作: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柯云路《三千万》、张贤亮《男人的风格》、水运宪《祸起箫墙》

创作契机与叙事构成:

改革与反改革,因循守旧与开拓创新,僵化守缺与解放进取等相互对立的文化势力之间的尖锐冲突

叙事中心:

权力结构中的矛盾冲突

改革者形象:

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丁猛《三千万》、傅连山《祸起箫墙》、车蓬宽《开拓者》、陈抱帖《男人的风格》

特点:

他们差不多都是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站在改革大业的第一线;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都具有不可摧毁的意志和超出常规的韧性,具体表现为:

勇于开拓创新,敢想敢为、锐意进取,忍辱负重。

(二)深化时期的改革文学:

(由政治结构到人的世界)

本阶段的改革小说分为两类:

一是注重展示人物内心自我斗争的改革小说,如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一是表现改革给人们所带来的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嬗变。

如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王润之《鲁班的子孙》

第四节:

寻根文学思潮

一、寻根文学思潮:

是80年代中期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的创作潮流,代表作品有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老井》、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寻根文学契入历史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心理意识层和人类学的思考,显著特点在于:

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二、缘起:

创作实践起于8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在1984年,繁荣于1985年。

1984年12月,杭州会议集中地谈到了“审美文化”的问题。

这次意义深远的“南北对话”,终于引发了关于文化“寻根”的话题。

韩少功《文学的根》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郑万隆在《我们的根》

兴起的原因:

1、“文化热”的推动。

2、这是“反思文学”主题的自然深化。

3、这是文学横向移植后的必然反应。

4、文学自身发展的渐变。

三、寻根文学的表现形态:

总指向:

文化;分指向:

寻根。

1、地域文化寻根小说:

作家从一个带有浓厚地域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环境对人的生存状态作群体性透视,通过独特区域的人情风貌、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特征的描绘,艺术地发掘深蕴其内的文化基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形态作纵向追寻。

王安忆的《小鲍庄》、郑义的《老井》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腊月.正月》等

2、儒道文化寻根小说:

这类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中的支柱部分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作家将自己所理解的民族文化的精神结晶,通过人物的心理、行为等形象感性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代表作:

阿城“三王”系列:

《树王》、《棋王》、《孩子王》。

3、原始文化寻根小说:

是指那些选择原始蛮荒的自然景观或闭塞滞后的人文环境,表现渔猎、放牧、村社等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生活,热衷于少数民族、初民或蛮野的“化外之民”形象塑造的小说。

作家往往用一种崇拜祖先和忧伤自己的心灵追寻民族强劲的精神家园,以梦幻般的感知和架构,重筑民族精神的伟力。

代表作:

张承志的《黑骏马》、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

4、神秘文化寻根小说:

这类小说主要通过非常态人物及其行为方式的描写,揭示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心理结构及其性格,具有较强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意味。

代表作: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系在牛皮扣上的魂》。

四、寻根文学的意义和不足:

一是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二是由于寻根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并糅合了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因此打破了小说创作中单一的现实主义格局,表现了“文的自觉”。

不足:

寻根小说的局限是对“根”的静止的、非历史的理解,这导致一些作家一味地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向。

第五节、先锋小说

一、先锋小说概说:

先锋小说是对8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创作潮流的概称。

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格非、孙甘露、余华等。

先锋小说的核心观念是虚无,包括自我的虚无、世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的虚无。

从虚无的观念出发,他们对许多既有的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思维方式进行各种解构和颠覆,在艺术表现上更激进地向传统小说的写法发起挑战,从事形式和语言的变革。

二、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先锋性)

1、价值观念的先锋性:

虚无

2、文学观念的先锋性:

对于文学的功利主义传统和“文以载道”的教条进行了消解。

3、叙事风格的先锋性:

语言的充分游戏化,结构的迷宫化和叙述的感觉化

三、代表作家作品

(一)马原:

“马原的形式主义小说”主要就是指他的“元小说”,也就是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

马原相信,真实只是叙述的一种效果,因此,小说产生于虚构或者叙述,而非对真实的模仿。

这个观念一方面使马原把小说创作的重心从“写什么”转移到“怎样写”上面来,另一方面也使马原不断地通过种种虚构来对传统小说的真实性观念予以颠覆,并在虚构中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2、苏童:

他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历史”。

对于“意象”的经营极为关注,尤其擅长女性人物的细腻心理的表现。

在有关旧时中国家族的叙事中,流露出忧伤、衰败的情调和气息。

苏童小说,既注重现代叙事技巧的实验,同时也不放弃“古典”的故事性,在故事讲述的流畅、可读,与叙事技巧的实验中寻求和谐。

《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

3、余华:

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近乎偏执地迷恋于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

主题性颠覆:

历史(《一九八六年》)、时间(《往事与刑罚》)、理性(《河边的错误》)、爱情(《爱情故事》)和伦理(《现实一种》)的彻底颠覆。

文类性颠覆:

《鲜血梅花》可以视为对武侠小说的颠覆,《河边的错误》是对公案——侦探小说的颠覆,《古典爱情》是所颠覆的,显然是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

四、余华小说的转型及原因

80年代的余华努力寻找一种“无我的叙述方式”,完全以发掘“人性恶”为己任。

90年代的余华小说最大的变化集中在人物塑造、故事讲述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

人物塑:

80年代:

欲望|90年代:

鲜明性格

故事讲述:

80年代:

通过虚设的时间来取消“故事”的意义

90年代:

时间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有着明确的发展着的社会事件作背景。

语言风格:

80年代:

诗化的语言

90年代:

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

总体而言转型前后作品的主题与作家立场的变化表现在:

他们仍然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关注苦难的主题。

但创作态度从转型前的愤怒、冷漠转变为平和和悲悯,表现的重点也由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事方法转变为人生的经历和体验。

转型原因:

1、任何文学潮流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九十年代世俗化思潮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余华等先锋小说转型的时代文化语境。

2、先锋小说的内在缺陷决定的。

先锋小说与传统小说观念为敌,有意悖离常态现实和读者的阅读期待的性质使其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主义倾向,不转型难以为继。

3、从余华的个人原因看,既有世俗的诱惑,也有作者自己生活经历的诱惑,还有作家不断创新的冲动,因此变化也是必然的。

第五节、新写实小说

一、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社会背景:

政治、经济和体制的改革,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价值出现了混乱和失落。

文化背景:

从文化心态上看,潮水退落使文化热中的浮躁和喧嚣开始平静下来,在多种多样的探索中,文学强化了现实主义精神,注重从文化角度解剖生活。

二、新写实小说概念的提出:

《钟山》1989年第3期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中下了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面对现实,直面人生。

三、新写实主义和革命(经典)现实主义的不同:

1、描写各类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揭示人的各种尴尬处境,表现他们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烦恼,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正面阐述,革命现实主义中的“大写的人”为“小写的人”所取代。

2、表现人的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本能冲动,以最基本的生命欲望的满足来阐说生存的意义,从而消解掉政治的和文化的阐说,传统现实主义中“生活”的故事被“生命”的故事所取代。

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3、罗列琐碎的日常生活片段和细屑的感性经验,对平庸的世俗人生作不厌其详的现象描绘以图还原“生活本相”:

传统现实主义的经典化、纵深化为零散化、平面感所取代。

如池利的“人生三部曲”

4、品中不回避粗俗、猥琐的场景描写,用艺术画面展出大量卑污、鄙陋但又闪烁真实光焰的细节:

传统现实主义中细节的“真实”为自然主义式的真实“细节”所取代。

如方方的《风景》、《落日》。

5、作者在创作中自觉回避激情,防止对自己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取退出作品的“不动情观照”的方式叙述故事,避免主观介入:

传统现实主义中的理想主义为冷漠的客观主义态度所取代。

如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

三、文体特征

1、新的叙事视野:

原生态的生活本相

2、新的写作姿态:

少有情感褒贬,注重呈现和关注

3、新的人物形象:

非英雄和非典型的小人物

4、新的文本结构:

生活流式的感性化结构

5、新的语言形式:

少用华丽凝练的言辞

第六节标“新”的小说潮流

一、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80年代中期以来作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书叙事的重新陈说或再度书写,其目的在于改写、解构或颠覆被既往的话语赋予了特定价值和意义的历史叙事。

(二)代表性作品:

苏童的“枫杨树”系列: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1934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米》,《红粉》《妻妾成群》

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

(《追月楼》、《状元境》、《十字铺》、《半边营》)、《枣树的故事》

刘震云:

《故乡天下黄花》(1990)、《故乡相处流传》(1993)、《故乡面和花朵》

此外还有:

李晓的《相会在K市》、周梅森的《国殇》等。

(三)新历史小说“新”的主要内涵:

1、对经典历史观念的消解,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非本质的、偶然的、非理性的、不确定的,具后现代的解构色彩。

2、历史视野的“新”,不再如主流意识形态“正史”文学作品那样关注政治性事变事件,而关注家族史、文化风俗史。

如苏童的“枫杨树”系列

3、历史情境的“新”:

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历史”,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想象中的虚拟“历史”,在小说中更多地被精神、情绪化和象征化了的,是人类生存处境的象征。

如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

4、历史人物的“新”:

新历史小说选择地主、资产者、商人、妓女、小妾、黑帮首领、土匪等非“工农兵”的历史边缘人,其身份一反传统话语中的政治色彩,而带有十足的民间性。

5、历史叙述不重因果情节的严谨而重叙述快感和语言本身的力量。

二、新体验小说:

1994年,《北京文学》第一、二期连续推出“新体验小说专辑”,除《预约死亡》外,还发表了陈建功的《半日追踪》、许谋清的《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等。

对“新体验小说”,陈建功解释说:

“首先是叙事者无论是选材还是叙事,都是将亲历性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亲历性将是这类作品的魅力所在。

”新体验小说的主张,可概括为“现实性、主观性、亲历性。

三、新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冲击波”)

1、时代背景:

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企改制,并轨。

2、代表作家:

河北的“三驾马车”:

谈歌的《大厂》、何申《信访办主任》、关仁山《大雪无乡》

3、主要特点:

A、关注底层群众命运的生存,体现社会关怀意识或公众意识

B、不回避生活,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与焦点问题。

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三、新女性小说:

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九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分类:

1、社会复合型:

以张抗抗、王安忆、铁凝为代表,其特点是“在强化女性性别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同时,仍然在小说中综合了诸多的社会因素,这使得她们的作品有了较为厚实的历史内涵和人生内涵。

2、个人秘史型:

以林白、陈染、海男为代表,“她们的小说也被称之为私小说,在她们的作品中不难见到她们自己的影子,她们的小说大多带有回忆和揭秘

的自传性质,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扩大的女性欲望让她们的小说具有真正的女性主义特征,是女性主义的某种范本。

3、都市宠儿型:

以卫慧、棉棉为代表,是都市新人类的代言人,由于她们年轻和甜蜜得几乎没有记忆,所以在小说中很少有“回忆”,而以“轻、快、尖”来对应当下都市生活的五光十色和纷繁杂乱,她们以时尚的面目、另类的装扮让90年代的文学一下失重”。

又称“美女作家”。

五、新生代小说:

新生代小说,又称60晚生代作家。

最早提出“新生代小说”口号的是《青年文学》。

最初“新生代”是指一个作家群,是从作家这个角度来区分其特点。

被称为新生代作家的,即包括“先锋派作家”的“旧人”:

苏童、格非、余华,又有迟子建、毕非宇、徐坤、邱华栋、刁斗、述平等文学新人。

特点:

城市化题材、欲望化主题、平面化叙述

六、九三长篇小说热

从1993年1月至7月,短短6个月时间就出版了30多部长篇小说。

1、陕西作家接连推出5部长篇,人称“陕军东征”,包括:

陈忠实《白鹿原》、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废都》、京夫《八里情仇》、程海《热爱命运》

2、上海作家发表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14部长篇,作品有俞天白的《大上海漂浮》、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6部长篇,包括:

刘心武《四牌楼》、张炜《九月寓言》

3、一批先锋派小说家由中篇转向长篇小说创作,并出现向现实性和可读性转型的趋向。

如刘恒的《苍河白日梦》、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等。

4、是历史长篇小说丰收,如唐浩明的《曾国藩》、凌力《暮鼓晨钟》、杨书案的《老子》、《炎黄》等。

5、是知识分子长篇出现几部重头之作,如陈世旭的《裸体工资》、马瑞芳的《蓝眼睛、黑眼睛》。

七、九五长篇小说热

1995年,陆天明发表了反腐倡廉的长篇《苍天在上》,余华发表了向现实转型的长篇《许三观卖血记》,王安忆则在1995年发表了《长恨歌》,通过一个上海小姐王琦瑶展示上海半个世纪的风情。

莫言在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