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924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docx

小学经典诵读记录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1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春晓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有能力的同学能读出诗中的感情。

2、通过表演、猜测、讨论、绘画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诗的大意。

3、在活动和对话中,体会诗的情趣,初步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活动形式

1.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

“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

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

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

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2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村居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活动形式

 一、导入

 小朋友,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春天还是一首诗呢!

清代有位大诗人高鼎,写下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村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古诗

1.读题。

2.出示古诗。

自读古诗,指名读。

生评,再读。

师范读,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春天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春烟、)

4..小朋友的本领真大,在文中找到了春天。

老师也找到了春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春天?

多媒体出示一张张图片。

师述:

   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被这美景所吸引了呢?

再来读读“陶醉”这个词。

5.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又会干什么呢?

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句诗。

你读懂了什么?

介绍“纸鸢”。

6.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处处春光明媚、莺歌燕舞,处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小朋友在广阔的田野里放着风筝,心里高兴极了。

人们居住在这里,生活地多么幸福这就是田园生活,这就是乡村生活。

因此,诗人高鼎将这首诗取名为《村居》。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7.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

8.背诵古诗。

三、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回家后收集几首有关春天的诗。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3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绝句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活动形式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绝句》(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请同学们带着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抄古诗试背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4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梅花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各心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

一、引入情景

1.教学开始把学生带入四季花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花的美。

2.引出梅花。

接着请学生欣赏雪中的梅花,让他们直观的感受雪花飞舞,寒梅独放的情景。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朗读古诗

1..以读为主线,设计了初读、再读、领读、细读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诵出感情

2..诵出节奏,诵出诗意。

三、欣赏梅花图片,在画中感受梅花的特点,体验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四、背诵古诗

五、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学习梅花的品格。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5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寻隐者不遇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活动形式

一、出示《寻隐者不遇》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4.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6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所见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形式

一、板书课题;学前谈话板书课题:

所见

 二、理解题目。

(出示全诗)

 三、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

(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

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四、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

  2.讨论、交流。

  3.评议

  4.教师演示

 五、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六、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

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试着背诵《《所见》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7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相思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活动形式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指名背)

2.揭示课题:

《相思》

二、初读感知

1.范读《相思》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相思》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8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江上渔者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江上渔者》的诗意。

活动形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亲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4.指名读,同桌互读。

5.齐读《江上渔者》  6.同桌相互说说诗的意思。

五、朗读、背诵《江上渔者》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六、总结。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9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夜宿山寺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活动形式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

(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活动效果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2013年春季

活动时间

第11周星期三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赠汪伦

指导教师

林丽华

课时目标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达到会背,会默写。

 3.欣赏李白的诗。

活动形式

一、课前谈话: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从小到大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