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9081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docx

4新闻的内涵及记者的素养

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新闻逐渐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划分。

在新闻学这个大概念中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三部分。

三者同为整体,不可分割。

如果只有理论、历史,没有实际应用的新闻业务,那么理论、历史就不能有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之,则只能使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对象

(1)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在中国古代,“新闻”一词最早出自唐代文人孙处玄的“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一句,南宋赵升在《朝野类要》中第一次把新闻一词和“报纸”联系:

“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日新闻”。

采访一词出现时间更早。

始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晋书.干宝传》:

“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日:

若使采访近世之事,敬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作家或其他采访,而专指新闻采访。

(2)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新闻采访学是指导记者进行采访的学问。

可否以通讯员的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否,因为通讯员一般都是用业余时间,且多年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其采访工作要受时间、空间、任务的限制,因此他们的新闻采访活动缺乏代表性。

(3)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不仅研究采集新闻的方式、方法、技巧,还要研究采访原理,基本规律。

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1)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

(2)先有采访民,后有写作,次序不能颠倒。

(3)采记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七分采,三分写”

三.本期课程学习纲目

(一)记者,包括记者的历史、类型、职责、修养、道德等

(二)采访原理,含采访性质,原则,路线、作风等

(三)采访方式、方法

(四)采访种类

第一章新闻记者

一、记者的历史

1、什么是记者

记者,reporter,即记的人。

西方称为“无冕之王”,斯大林称为“社会活动家”,毛泽东称为“宣传学”,因此非一般“记的人”。

广义,指记者、编辑、评论员、专栏作家等的统称;狭义上专指那些经常在编辑部外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新闻报导为主要任务的人员。

此为狭义。

2、记者的起源

一说,古代的史官即古代的记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始于周代设职“左史”,“右史”。

记者是伴随着报纸的产生而出现的。

现存最古老的报约是唐僖宗(887年)时归义军“进奏院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是上世纪初斯坦因从敦煌石窟盗走。

主要向地方行政长官报道京城的信息,包括皇帝的言行,朝廷的命令,大臣的奏疏,官吏的任免等事情。

当时办邸报的人,即在中央政府供职的官员和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邸吏即为记者的前身。

称谓有主笔、探员、探事、访友、报事人、访员等,后从国外引进记者称谓。

3、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在15世纪的威尼斯开始出现带资本主义性质的手抄小报。

早期报刊没有严格分工,记者、编辑、出版者于一身,后出版者分离成为老板,再后记者与编辑分离,设专职记者。

随着报纸、通讯社的大量增加,记者队伍日趋壮大。

激疑:

如何看待“无冕之王”?

此语出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大主笔,为英国舆论领袖。

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被称为一。

在日本,称舆论是独于政治和法院之外的第三势力,对他们有监督权力,却不受其管制。

事实并非如此。

名记:

普利策、海明威、马克思、恩格斯、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

二、记者的类型

(一)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1、专业记者:

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如家业记者、工业记者、文教记者等。

(1)使各领域的采访报道都有专人负责,从而能及时、多方面地传播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专门问题。

(2)有利于记者积累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

2、机动记者:

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出击。

(凤凰卫视)

(二)特派访者与特约记者

1、特派访者:

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

(如奥运会、伊拉克)

2、特约记者:

编辑不属于编辑部,是社、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如《人民时报》的特约记者:

一是地方党委或业务部门做实际工作的同志;二是省、市报纸的负责人;三是作者。

(三)地方记者

派出地方记者---建立地方记者站(50年代初期)

(四)驻外记者

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如瞿秋白,十月革命后我国报纸派往苏俄采访的第一批记者写了《饿比重纪程》、《赤都心史》。

三、记者的职责

1、采写新闻报道。

此为记者的首要职责。

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转。

(1)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2)记者要发挥作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

A、要重视采写新闻(即纯新闻消息)。

消费是最基本的新闻体裁。

报纸又名新闻纸,不登消费,尽登通讯、文章,无异于杂志(如《南方周末》)消息在报纸上应占主要地位。

B.要非常敏锐,不漏报重大新闻。

C.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困难的报道任务,记者要勇于承当,主动出击,学会打大仗、硬仗。

(3)要正确处理好记者与编辑部之间的关系。

A.服从编辑部调遣;B.从实际出发;C.发挥主动性;D.处理好和编辑的矛盾。

理论上说,“编辑高于记者”;E.定期向编辑部报告工作;F.建立记者与编辑轮换制度。

2.反映情况。

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

3.做群众工作。

即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的工作,如协助当地党委开展通讯工作,联系一批骨干通讯员、组稿、与通讯员合作写稿等。

四、记者的修养

1、政治修养。

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政治远见。

2、理论修养。

即记者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3、知识修养。

含理论知识,文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绝对隐形》安顿)、心理学知识等;自然科学知识、外语知识、新闻业务知识。

4、专业修养。

学女子新闻学,一专多能。

A、会用方言和土话交流;B会用外语采访C摄影技能D电脑操作E驾驶各种交通工具。

五、记者的素质

1、优良的作风。

思想作风:

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作风:

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2、高尚的道德

3、诚挚的情感。

4、强健的体魄

5、广泛的交往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普利策:

“准确对于报纸就如贞操对于妇女一样重要。

激疑:

新闻的各要素无误是否就具有真实性?

(单个真实与整体真实;新闻真实与本质真实)

二、坚持思想性

案例1:

2001年6月20日,株洲发生一起校园围墙倒塌、4名小学生死亡的事件,下面是三家报纸的报道:

A.雨水浸垮高坎,挤倒围墙,小学生4死5伤(引题)

株洲市全力救死扶伤(主题)

B.雨水洗垮学校围墙(主题)

4名小学生当场死亡,有关部门紧急援救(副题)

C.围墙倒塌死伤各四(引题)

连喜坪小学悲声一片(主题)

(A的主题为“救死扶伤”,把握好;B的主题在“灾难”,突出事故的严重;C主题在“悲声一片”,造成沉重的悲伤和压抑的气氛。

案例2:

某报1999年12月18日《去公社食堂,盛一碗旧时光》报道:

一家名为“人民公社食堂”的餐馆,大门两旁对联“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进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人是铁,饭是钢”,坐在“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旋律里,满眼都是土砖、草席、斗笠、蓑衣、风车等,仿佛时光倒流。

(这家饭店刻意营造的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美好温馨的回忆,而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三、坚持时间性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新闻和历史的区别在于时间。

一条陈旧的新闻等于历史。

新闻是在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才存在。

激疑:

新闻的“及时”就是记者一旦获知某一事实,迅速地予以报道?

(新闻中避免使用昨日、近日、近来、日前等字眼。

四、坚持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就是事实的图解过程,即通过记者和信源的叙述,使事实能以图象的形式出现在受众的脑海里。

新闻报道就是图解事件的发生过程:

为什么发生、事件德望影响、如何处理事件、事件的正面或负面意义。

激疑:

几大媒体,你最信任的是?

(电视与事实:

由于电视可以使观众直接通过视觉形象展示图象,确认其权威性,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效果,而且给观众一种直观性、贴近性和现场感。

激疑:

怎样看待“摆拍”?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在家里、办公室采访,以手边的电脑、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身后书架上的书籍为背景和道具,以显示被采访者渊博的知识和权威性,并突出:

优秀的人总在刻苦工作。

有时为了追求戏剧效果,即便是电视画面也会变成“虚假新闻”。

如报道夏季严打,为了赶时效,把几个月前拍摄的抓捕镜头拿来用于报道,而画面上的人身着棉衣。

又如:

什么交通工具最不安全?

很多人以为是飞机,事实上,1914年以来,全世界死于飞机坠毁的人数不到13000人。

原因是:

个别的戏剧性画面代替了全面的、平衡的真实报道。

因为一个单个的镜头胜过任何权威机构发布的真实统计调查结果。

第三章采访方式

1]、直面采访

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

特点是:

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

学生模拟采访。

要求:

(1)拟好提问纲目;

(2)注意观察,因人而异;(3)掌握主动权。

注意事项:

要研究对方,揣摩对方的音形笑貌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不要不等对方谈完就打断对方,转换话题,既打断对方的思路,又不尊重对方;但也不能任对方侃侃而谈,如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以致浪费大量时间。

2]、视觉采访

即用眼睛采访。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是细致的观察、具体的描写。

读者读了这种新闻作品,有一种入其境、见其人的感觉。

(---------新闻学核心)

视觉采访的结果就是视觉新闻。

既有形象化、立体化,又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3]、书面采访

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在以下情况下可用书面采访:

1.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亲自接受记者面访,并征得采访对象同意。

一般是对“大人物”的采访。

2.采访对象在外地,记者抽不出时间分身前往,但又必须采访。

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或为你准备必要的材料;答复也可以详一些,细一些,不仅可以作为报道依据,还可以作为资料保存。

4.记者在无法接近对象的情况下,书面采访往往成为传递信息,达到采访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

5.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许多人。

这是书面采访最大的一个优势。

表面看来,通过信件进行书面采访颇费时日,但在同一时间采访国内外不同地区的许多人,省去了旅途许多周折,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许多旅途费用。

6.缺陷:

不能保证每次书面采访都得到答复。

4]、体验式采访

即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

也称亲历式采访。

如写掏粪工可以和他一起去掏粪;写探险,就与探险队员一起去闯罗布泊,去攀喜马拉雅山;有时扮演成乞丐了解丐丐帮的内幕;有时当一回顾客,应聘人员去体验生活,如婚介,公关先生、小姐。

5]、隐性采访

又叫微服采访。

记者采访时,不公开自已的身份,隐性埋名,使用权对方不知道你是记者,也不知道你工作的意图。

1、隐性采访(偷报、偷录)产生的客观因素

(1)新的技术手段扒动新闻实务是隐性采访的物质基础。

如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其副总监况:

因为摄像机的隐蔽性,使采访人员得以象报社采编人员一样有了行动的自由,因而能采制到更主动、更真实的画面或内容。

如樟木头夜总会脱衣舞,大摄影机是明显拍不到的。

(2)媒介的竞争促进了隐性采访的发展。

故隐性采访可以相对快地抓到生动有力的新闻。

(3)“纪实”风格成为新闻人追求的目标

(3)舆论监督难度加大

2案例分析

1992年,美国ABC公司的两名记者持假身份证到狮子食品公司的超市工作,用藏在假发里的微型摄像机和带在身上的小麦克风摄录下该公司过期食品,把腐肉清洗后改包装等情况,节目播出后引起轰动。

狮子公司以其诈公司雇员和违反进入私人场所的规定,违法获得公司工作现场情况等罪名起诉ABC。

质疑:

你认为法院如何判决?

你如何看待判决结果?

(“小偷岂能告警察”的民间观点应纠正。

在法律面前,小偷与警察是平等的。

拥有客观报道权的记者,其报道过程也要在法律范围内。

例如1一位记者混在人群中冒充工程人员进入三峡工程的禁区,一度被人误以为是指挥长。

这分明是违规。

2浙江记者冒充应聘者参加杭州市招聘副局级干部的考试,结果被选中,直到商调时才知道这是报社派记者“考察”招聘活动的公正性。

这种做法干扰了市政府的正常工作。

特别是公安、工商、军人等,更不能充和亲历。

6]、电话采访

即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

电话采访的最大优势是快捷,美国称之为“快餐式采访”。

1.哪些情况下宜采用电话采访?

(1)联系采访

(2)重大事件,搜集反应

(3)突发事件,快速报道

(4)热点话题,广泛调查

(5)咨询专家,释疑解惑

(6)传闻颇多,澄清事实

2.具体方法

(1)要有一套查电话号码的本领。

(2)做好电话采访前的准备,拟出要提的问题。

(3)通话后要自报身份,讲明采访意图。

(4)要有礼貌。

(5)电话交谈时,不但要完整记下对方的谈话,还要尽可能记下对方谈话的语气,甚至感情色彩。

(6)核实。

涉及人名、地名、数字、专有名词要核实。

第四章采访方法

一、上下结合

有了意图,有了打算,有了主题,如报道东莞市内公共交通的现状,但写什么、采访谁,没有具体线索,怎么办?

通常的做法是:

在到达采访目的地之后,先和领导机关接触,了解领导意图,了解全面情况,从中发现新闻线索,然后再逐级深入下去。

就活动方法而言,这叫自上而下的采访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记者较快掌握情况,选准采访对象,有目的地深入,避免盲目性;也可以在到达目的地后,先到群众中走走,和群众聊聊,了解下情,然后再采访领导机关。

(案例:

《焦点访谈》的错误)

二、点面结合

点和面,就采访地区来说,是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就采访单位来说,是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就采访对象来说,是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就了解情况来说,是重点情况和一般情况等等。

狭义的说,这是基于典型报道和综合报道的需要。

点上的采访,是指记者深入一点的采访活动,也就是考察一个典型的活动,通常叫做“下马观花”。

面上的采访,是指综合报道的需要,就是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帅下,把许多点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情况综合起来。

三、蹲点调查与建立采访基地

“解剖麻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要认识一个文物,在同类事物中,解剖一两个“麻雀”就够了。

作用:

(1)调查中产生题目

(2)范围广(3)不必赶时间,可以安下心来搞调查研究(4)调查结果可多样,可公开发表、可为领导作参考、可写内参。

四、交叉采访

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

如果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这种做法叫交叉采访。

五、易地采访

即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

1、一般以专题采访为宜。

2、情况不熟,更应谦虚谨慎。

3、对当地记者要尊重,平等对待,不以特派记者自居。

4、不与当地记者抢新闻。

六、抽样调查

即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然后依据调查的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以达到对全部研究对象的认识目的。

七、开座谈会

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向参加座谈的人进行采访

第五章采访的策划与准备

一、新闻策划

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

不单指报道策划,也涉及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新闻策划的必要性

(1)媒体竞争的需要。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精心策划,对于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树立媒体的形象,提高媒体的质量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通过新闻策划,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树立报纸的品牌。

(2)广告创收的需要。

广告收入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广告客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其主要目的是为宣传企业形象,推介产品技术,通过新闻策划可以吸引广告客户。

三、如何进行新闻策划

(1)围绕热点。

(2)力求创新。

(4)用版面和栏目说话

四、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

首先,它们在新闻题材的价值判断上迥然相异。

新闻炒作在本质上基于一种反常的新闻价值观。

它在选材上往往偏重社会新闻题材,流于琐碎、细小、空泛,新闻价值并不大。

而新闻策划一般是着眼于具有较大意义的题材,精心组织新闻报道活动,力求充分凸显其新闻价值。

选材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者在组织报道上的不同。

无论是报道社会生活方面的软新闻,还是对一些题材重大的硬新闻,新闻策划都力求客观、准确、深刻。

而新闻炒作在组织报道上,往往惯用黄色新闻式的煽情手法,强调新闻的故事性、煽情性和表面性。

新闻炒作经常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连篇累牍地讲述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渲染大量无关宏旨的细节。

如今年6月中旬,杭州三家报纸同时刊载一条新闻:

一七旬老翁受到与他有染的青年女子的讹诈。

作为一条社会新闻,这条消息自有其一定的新闻价值。

但这三家报纸都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这个故事,其中两家媒体还同属一家报业集团。

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不免留下小题大做、人为炒作之嫌。

  第二,它们在活动客体的选择上有本质的区别。

新闻一词,在汉语语义上包含三个层次:

新闻事实、报道活动(Journalism)、新闻(News)。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

新闻事实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因而是不能随意策划的,否则就是媒介事件,或称假事件(Pseudo-events)。

而新闻(News)本身,只能是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也不能搞什么策划、创意。

因此,新闻策划活动的客体是新闻报道活动,它是根据新闻价值,对报道活动(Journalism)的一种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策划,是对新闻业务活动的创造性的谋划。

而新闻炒作,有些是对报道活动(Journalism)有意的过度的强化,结果违背了科学、合理的原则;有些则搞错了活动客体,强行策划属于第一层次的新闻事实,甚至不惜制造新闻。

如有些报纸经常预先设定某个选题,然后唆使某个部门或某个读者去实施,报纸再连篇累牍地加以追踪报道。

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新闻规律的。

 第三,它们的目的和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

成功的新闻策划,能有效地将传播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成为媒介竞争中有力的武器之一。

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如《人民日报》组织的关于迎接十五大、香港回归等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经济日报》策划的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这些都是新闻策划的典范之作。

而新闻炒作则不然。

当前许多新闻炒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人为地制造卖点,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它虽然在竞争伊始吸引了部分受众,但从长远利益来看,由于它不合理地配置新闻资源,使之背离了新闻价值规律,将极大地损害媒介的长期利益。

而且由于它在选材上过于琐碎、无聊,形式上过于铺张,极易导致黄色新闻泛滥,最终也将影响媒介美誉度,失去读者。

此外,新闻炒作追求人为的轰动效应,容易与社会风气形成一种恶性的互动,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初,在山西河津铝厂附近发现了81具尸骨。

一些报纸在尚未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对这一事件大加揣测、炒作,一时间引起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恐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后来的侦查表明:

这只是一对迷信梦魇的夫妇所为,根本不存在什么杀人狂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