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8001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ocx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纪实

一群风雨兼程的追梦人

有群人,他们有教育家的梦想与追求,注定他们永远都要风雨兼程在远航的路上。

那群人,是50位校长、教师组成的共同体。

他们是江苏省基础教育阶段最优秀的校长和教师代表,他们师德高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他们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在区域和学科专业领域声望高、示范性强;他们坚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他们有丰富的办学经验、突出的办学成果、显著的办学业绩、鲜明的办学特色;他们更有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理想和不懈追求。

那群人,只因承载了一份神圣,便多了一份担当;这是江苏人民的嘱托,一诺而成为永恒。

搭建现代化立体运平台

创设了多部门(多主体)合作的组织领导机构。

工程不仅成立了由省负责人为组长、副组长的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培养工程的领导和规划工作。

为凸显工程培养的学术性、专业性,还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了具体实施工作;同时,还根据培养对象岗位不同,创建了中学校长、小幼校(园)长、中学教师

(一)、

(二)和小幼教师五个研修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配备导师团队,负责每一位培养对象成长方向的把握和专业发展的引领。

搭建了促进发展的多元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搭建的最直接体现是多样计划的实施和丰富活动的开展。

五年来,工程实施共设计并推出了催生教育主张——培养对象理论素养提升计划、牵手农村教育——培养对象责任修炼计划、聆听高端讲座——培养对象知识结构更新计划、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对象实践模式构建计划、走近教育家——培养对象分类阅读计划、聚焦实践问题——培养对象小组合作研究计划、带动共同发展——培养对象团队建设计划、教育家办学——影响力论坛计划、行者无疆——教育考察计划等九大计划。

围绕计划,共开展省级集中活动,如走进南大、走进北师大学术周,牵手农村教育,教育思想报告会等40余次,小组活动近300次,为教育家培养对象提供了多样发展空间。

发挥了过程评价与终期考核的管理导向作用。

工程实施较为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期考核。

每年度,培养对象需依据自定的目标责任书,以报告形式呈现工作总结和研究心得;第三年度和第五年度需进行中期评价和终期考核,评价考核内容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围绕目标达成、思想创新、实践建构、风格形成、活动参与、成果影响六大指标、18项考核要点对培养对象进行综合性评价。

不同的是:

中期评价更为关注考核的过程性、发展性、实践性和主体性,旨在增强培养对象在工程实施中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自觉提高自身修养;终期考核需通过教育思想报告会、集中答辩、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培养对象五年培养期间获得的整体发展进行了解和综合评价。

不管是年度总结、中期评价还是终期考核,淡化了监督考查的意味,更为强调通过考核及过程管理等对培养对象进行指导,凸显了评价考核的管理、引导作用。

提供了人力、时空、舆论与政策的全方位保障。

工程实施之前,省教育部门就出台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实施办法》专项文件,对培养指导、考核管理、舆论宣传等进行了政策规定。

五年时间里,专家引领和自主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强大的导师团队阵容,高标准的评价考核,充足的经费投入以及教育家专项课题的开设等等,为培养对象快速成长从人力指导、自由时空、积极舆论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条件保障。

一次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性收割

在所有人一起努力下,工程实施五年来,第一期培养对象不论是在个人思想凝练、实践建构,还是在带动团队发展、产生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凝练的教育思想深化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鼓励每一位培养对象凝练教育思想是工程一贯坚持的做法,第一期20位校长和30位教师都从学校办学与管理、学科教学、课堂模式建构等方面进行了思想凝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育理解。

如唐江澎、张元贵、蒋建华、李宏伟、芮火才、戴铜等校长分别提出了教育成全人、担当教育、负责任的教育、大道普爱、建设自由学校、幸福教育等办学思想;秦晓华、梁杰、朱占奎、刘红、陈杰、潘建明等老师分别提出诗性语文教学、规范语文、简中求道高中数学教学、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育、人格语文论纲、自觉数学等学科教学主张;庄惠芬老师在不求第一,但求唯一儿童观指导下,提出了重自主、重体验、重童性、重素养、重人格的生本数学课堂。

尽管每位培养对象有不同的话语表达、差异的立场解读、多样的思想指向,但有一个共同的旨归,那就是始终围绕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根本要求进行深化和拓展。

个性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思想理念向实践行为的换。

教育思想只有化为实践行为才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每一位培养对象在凝练教育思想的同时,更为注重理念指引下的实践行为变革。

潘晓芙校长在提出爱就开心办学理念基础上,从体制机制、课堂教学、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办学行为进行了整体建构。

李伟平校长提出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并着重建构了学校课程,搭建了BEC学校课程框架、创造了八大类单元课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每一个儿童提供了个性化、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体验。

陈平老师构建了以目标与内容、学情与师能、收获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动态课堂,形成了明确目标—研究内容—分析学情—整合教法—优化学法—追求过程优化的实践路径。

李勤老师提出了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主张打破教师牵引、包办、控制、教为主线、精密设计的线性教学结构,形成学生主体、话题推进,个体先学—小组互学—互动提升—拓展延伸的板块式教学结构。

王雄老师则倡导师生要共同遵守学习规则,建设安全课堂,即真诚表达从自己开始;倾听哪怕是最微弱的声音;尊重每一个人;放空自己,主动学习;庆祝错误,积极纠错;鼓励不同,求同存异;为每一个人保密,不传课堂上的错误等。

教育家成长必定源于教育实践。

扎根实践、学生为本是教育家成长及其思想形成中不可颠覆的法典。

从第一期50位教育家培养对象相关成果分析看出,不管是教育思想凝练,还是实践模式建构或行为变革创新,都无法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和办学实践相脱离,也正因为丰富、鲜活、灵动的教育实践,才凝练出众多异彩纷呈的教育思想。

促进每位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也是每一位教育家必须坚守的教育之根,任何偏离该目标任务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都失去了教育的最终意义。

每一位培养对象都以学生为本为理念引领,并在实践中践行。

薄俊生校长提出让学生自己成长,认为要让每一位学生自然地、自由地、自能地、自觉地、自律地成长;任小文老师认为要让每一个生命生长为他自己;袁保金老师努力建构着他的生态课堂,在他的课堂中,教学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才艺表演,而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心与心的互动。

赵晓娟老师也提出,教师不要试图用话语去掌控课堂,掌控学生的思维。

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教师讲得好不好,而在于学生学得好不好。

教师大军的集体飞跃

在第一期50位培养对象中,大多数都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团队建设工作,不仅有学校管理团队、教师集体和学科教师团队,而且有市(区、县)的名师团队、骨干教师团队等。

其中,领衔市(区、县)名师团队、骨干教师团队的培养对象有34人,占到第一期培养对象总人数的68%。

培养对象在团队建设中较好发挥了专业引导作用,带动了一定范围内教师的共同发展。

李万龙老师在创建常州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之初,就提出以德为先,创立合作进取的专业团队、基于标准,创生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增效减负,创造动态生成的魅力课堂、学研结合,创设品位高尚的研究氛围、携手共进,创建幸福成长的专业平台五大团队建设战略。

他带领的团队中78%的成员获得常州市优秀教师五级梯队称号或在原称号上晋升了一级;开设各类各级公开课62节,专题讲座16次,获奖61次,发表文章200多篇。

王兆平校长所领导的团队共有40名语文教师,其中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盐城市、东台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7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0%。

丰硕成果彰显了江苏教育家培养对象的群体素养。

学术上,自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他们共开设县级以上公开课、讲座2039节(次),人均公开教学、讲座近42节(次);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75篇,其中核心期刊218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17.1%,人均发表论文近27篇;出版、编专著231部,人均出版、编专著作近5部。

申请省市和国家课题171项,其中国家课题43项,人均主持科研项目近4项。

在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江苏人民教育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作为第一成果人获得了3项基础教育一等奖、6项二等奖。

教学办学上,他们不仅善于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非常注重特色成果的形成,芮火才校长创建的自由学校不仅理念先进,而且成效显著。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他秉承自由理念,倡导反对也是一种建设管理观,鼓励并引导师生对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尽量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努力解决办学中切实存在的问题。

自由学校中的民主管理行动,孕育和弘扬了老师们的自由精神,培养了他们的自由意识与民主参与能力。

张援老师针对化学教学中情境化缺失和学生课堂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对情境视频资源进行了收集、编辑和研究,初步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化学情境视频库,涵盖从高一到高三教学的情境视频资源近千个。

省域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必须有核心群体成员的引领与带动。

从省域范围看,江苏基础教育阶段所有教师组成了一个大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每位教师都是共同体成员,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相同的地缘背景和文化环境,这也就是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称之为的地缘共同体。

尽管共同体成员能力的累加构成了共同体能力,但共同体的发展走向并非共同体成员发展方向的简单集合与统一,而是由共同体领导者(或领导群体)领导力决定。

换句话说,没有优秀领导者或领导群体的共同体,其发展将会偏离方向,共同体成员的潜在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工程遴选的每期50位,四期共200位校长、教师也即成为了江苏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领导群体。

他们拥有被教育相关者所认可的道德示范性、学术话语权和成果影响力,他们共同担负起引领江苏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担当起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提高的责任。

为推动江苏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共同体中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提升必须充分挖掘这群人作为领导群体的潜在力,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

对教育公共治理体系的大检阅

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和投入,当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家长等相关者都参与教育公共事务管理,并承担起相应责任时,便形成了健全的教育公共治理体系。

尽管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共治理体系是在一元化结构框架内建构的,主要在于培植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其他行为者发挥其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但实施这种治理有助于降低治理成本、减轻核心治理结构的治理负荷,扩大治理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增加治理的理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现存治理结构的治理绩效;同时,有助于形成多元主体、培养其治理能力,为实现典型意义上的治理准备条件。

可以看出,工程实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教育公共治理的基本理念,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其他学术团体等不同利益相关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复杂体系,各方通过参与、对话、协商等方式共同发挥着积极作用。

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其在变管理职能、建立治理体系、发挥各方积极性达到善治目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教育行政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

目前,江苏以及全国各地许多省市都在推出类似的教育家培养工程,各地工程的先后实施不仅意味着我们需要教育家,也意味着教育家的缺失,更是在呼吁我们的教育人应该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尽管工程是伴随教育家是培养出来的吗争议声启动并实施的,无需去辩解或证实要培养出一个或几个教育家来,但需遵循教育家成长规律。

工程实施始终以理想的教育家素质引领每一位培养对象,希望他们成为道德完善者、思想创新者、实践先行者、经验提升者和信念追寻者;也始终鼓励他们探索出教育家办学的实践路径,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实施规范办学,把自身办学理念运用到办学实践中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学校办学的核心任务,注重走个性化和特色化办学之路。

不可否认,我们无法复制出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来,也无法再成为那一个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或陶行知,但教育家不是谁的专利,每位校长、教师都可以拥有教育家的素质,探索出个性化、特色化办学之路,只有这样,才会离教育家的理想再近一点、更近一点。

在新的起点,继续远航……

对第一期教育家培养对象而言,工程即将结束,50位教育家培养对象带着满满的收获,将暂时告别。

因为沉甸甸的嘱托,也因为那未完成的梦,他们注定要踏上新的征途,在新的起点继续远航。

成就教育家群体梦想。

在现代社会追求统一、崇拜权威的大众心理被崇尚多元、怀疑批判、自我建构等后现代思想所代替的当下,很难诞生一个被所有人认可的教育家,但是我们可以共同发展,成为在江苏、北京、上海甚或是全国都公认的教育家群体。

确保教育家办学主权和自由。

这需要所有教育相关者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改变官本位、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确保教育家办学的主权和自由,鼓励教育实验并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回归教育本真,实现教育家办学。

拥有成为教育家的自信。

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教育自信,处处以教育家的条件要求自己,敬畏教育,赋予自己神圣的教育使命;苛求自己,努力实现完美的自我;超越世俗功利,使所办学校成为圣洁的地方;无悔奉献,把整个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进而离教育家近一点,再近一点。

远航的路漫长、辛劳,但再远也要有梦想,再累也要找到坚持的力量,不为别的,只为那无言的嘱托。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喻小琴王国强)

在教育理想与实践的相互激荡中升华

坚守儿童立场做童年的守护神

2010年春节,我在给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小学教师组老师的邮件中,这样写道:

5年,看似很长,其实瞬即逝。

应该做些什么?

我认为找到‘真实的自己’,并从这里出发,在实践中心怀儿童立场,基于行动改进,一步步朝着理想前行,炼就教育家的学养、胸怀与气质。

——这大体也是我对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的基本期待吧。

眼间,五年时光即将告一段落。

回望过去,我很高兴自己参与并见证了这批卓越学员的成长。

他们深深地扎根于教育现场,勤于思考,积极实践,正在向人民教育家的方向迈进。

或许,我可以用几个关键词对他们的探索做一个概略的素描。

——坚守儿童立场,做童年的守护者。

儿童的缺失依然是当下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育者往往基于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要求代替儿童的情感、需求,这导致教育的枯燥、乏味。

教育必须建立起与儿童的联系。

教师要坚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具有学习的潜力和愿望。

教师要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守护童年,坚定地做儿童成长的守护者、引导者和推动者。

难能可贵的是,小学组老师们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儿童意识。

例如,对儿童的思考和认识,是李勤建构语文教学主张的原点。

她不断地思索:

语文是什么?

它与人的生命成长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

小学语文又是什么?

它当以怎样的面貌与方式融入和滋养学生的童年生命?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李勤提出了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主张。

她认为语文课要洋溢儿童味,要爱儿童,树立浓浓的人文情怀、研究儿童,读懂儿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给予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时空。

2002年,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少年儿童题词:

数学好玩。

但在现实中,不少儿童不仅觉得数学无趣甚至讨厌数学。

之所以如此,吴汝萍认为,是因为数学教育将数学的魂丢了。

这个魂就是数学的思想。

丢失了魂的数学成了应试的工具,成了与儿童生命无关甚至相悖的外在物。

为此,吴汝萍提出智趣数学的主张,希望学生可以享受不同层次的数学教育:

第一层次是有入乎其内的兴趣,学生愿意学数学;第二层次是有沉乎其中的情趣,学生喜欢玩数学;第三层次是有出乎其外的智趣,学生迷恋研数学。

庄惠芬提出了站起来的儿童数学主张,希望寻找到适切儿童生命发展的数学教育。

站起来的儿童数学以儿童的学习为起点,以儿童的思维发展为核心,力求帮助儿童找到支点、找到支撑,让儿童自在地屹立、自如地行走、自由地奔跑、自主地建构。

施建平则基于情境教育理念,开展了情境作文的探索。

他主张,将作文镶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浸泡在浓浓的生活汁液里,让儿童用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作文成为儿童生命历程的表达,成为美妙的精神之旅,成为儿童童年生活的史记。

无疑,这些教育主张都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主张。

这些主张都希望在教育和儿童的生命之间建立联系,使教育过程同时成为学生生命滋长和发展的过程。

——开展儿童研究,基于证据改进教育教学。

坚守儿童立场,必然要求研究儿童、读懂儿童,唯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帮助儿童、引导儿童。

新课程改革后,开展行动研究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但不少教师的研究还存在着研究目的不清晰、研究指向不明确、研究成果缺乏应用性的弊端。

在我看来,教师的研究不同于学者的研究,它一定要指向教育现场,一定要与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相关,一定要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提供证据。

它要帮助教师发现,真实的儿童学习是什么样的,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它帮助儿童走到了哪里。

简单地说,它要为教师提供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证据,以帮助教师认识儿童,改进教育教学。

或许,魏洁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魏洁自己反思,过去我对儿童的认识更多是基于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在我更愿意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去研究儿童,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代替经验,更有利于我读懂儿童的认知起点,预测他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分析他将要采用的学习路径,寻找多个可以帮助他不断前进攀登的台阶,判断他学习的成效,反思教师可以改进的环节。

在教学中,魏洁老师会运用一切手段着眼于了解儿童的认识起点、认知过程以及不同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效果;她设计课堂观察记录表,邀请其他教师对课堂进行聚焦观察,了解各类儿童学习的参与度与学习的有效性;课后她会分类抽样访谈,听取儿童对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的意见与建议。

这些努力,为她改进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如今,魏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己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

同样,支撑许卫兵老师简约数学探索的也是基于证据的课堂研究。

从最初的直觉感受,到明确的教学主张的提出,到教育实践的探索和成熟,十年中,他一直在带领他的团队基于课堂,进行研究、诊断、改进、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寻找真实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主张。

教育不仅是教育者认识和促进教育对象成长的过程,也是教育者认识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教育者总是带着自己全部的人格、精神、智慧和情感开展教育工作的。

教育者自身的完善是教育完善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我们的教育者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关照呢?

作为人民教育家,是应当有着自己独特教育风格的,而这,与教师个人的特质息息相关的。

从这个考虑出发,我们从一开始便提出,教师要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并由此出发,不断向教育家靠拢。

这项工程是个极好的催化剂,老师有着自我反思的强烈意识。

例如,曹慧老师坚持在教学各因素的两极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不断寻求数学教育各种对立关系在平衡之中的突破与深化,形成了严谨朴实,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

陈红老师从共生的理念出发,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应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与共生共长;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成为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最高宗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应得到尊重,重视积极的对话与合作,实现人人和谐共生等等,成为共生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红老师从乐字出发,构建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主张;她认为语文教学追求乐学境界是对孔子教育智慧的回归,回答了教学是什么这一原点问题,积极回应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激发学生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由于篇幅所限,以上概括无疑挂一漏万,难以完整地呈现老师们的丰富探索与实践。

不仅如此,成长为人民教育家是一个始终在路上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感谢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启的这一创举,让我有机会与一批伟大的教育实践者共同思考、共同成长。

我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数以万计心怀儿童立场的童年守护者;而实践证明,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正在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刘坚)

校长的使命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育人,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校长自然应该是育人的旗帜。

育什么人,怎么育人,正确理解、深刻认识、有力执行的程度,体现了一位校长的水平和境界。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成锦平校长长期致力于回归人性教育——培养完满而美好的人性的教育。

他认为,人性教育要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讲人是讲作为类的人,就是要求人性教育遵循人的三方面的基本属性。

人文主义讲人是讲作为个体的人,就是要求人性教育推崇个人自由发展。

人本主义讲人是讲非理性的人,就是要将人从科学主义的理性与工具中解放出来。

人性教育认为真理潜藏于人的内心,教学过程不是由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教师就像助产士一样,知识和结论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得来的。

江苏省东台中学王兆平校长则是这样表达他的教育理想:

共同发展。

共同发展就是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成色,让学校所有人受惠得益。

我们于教师,着力团队建设,在合作中凸显取长补短,实现有思想的教学,有水平的管理。

我们于学生,突出构建全体、全面和全程的自信心、求知欲和成功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不同潜质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享有兵教兵的乐趣,拥有同学时的成功。

江苏省泰州中学蒋建华校长主张负责任的教育。

其基本内涵简言之就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

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

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层面来讲,就是真正以人的发展为本,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行为和自身专业发展负责,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就是要不断强化对教育事业负责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任、对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负责任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掌握履行责任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创造美好未来的责任人生。

对于学校应勇于负责,徐州一中王志勇校长则从另一个角度予以强调:

1.关注学生今天的身心健康。

学校必须保证学生今天的学习是必要且可能的,切实避免过重、不合理负担对他们身心健康的侵害,不能为了明天的幸福让学生今天没了快乐;要保证校园安全,成长环境积极,学生在校期间应承担教育、指导、管理的义务。

2.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必须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打好知识文化基础,人格健全,全面发展;应教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会通过学习和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学业、职业、人生,教育学生学会勇于面对挫折,有终身学习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3.做学生成长进步的引路人。

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社会和自然负责,对人类和平进步和民族复兴负责。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李宏伟校长认为,进行好好教育的前提是爱,爱学生,使学生爱人,爱家庭,爱社会。

首先,爱每一个学生。

普爱教育首先就是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挖掘、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其次,爱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教育者要接纳学生的全部,尊重学生的不均衡,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态势,因势利导,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

第三,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由于每个人的智能强弱各不相同,每个人在不同智能领域的表现自然会有不同。

而且,即便是同一智能领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

镇江市外国语(国际)学校潘晓芙校长则另发枢机:

爱就开心——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的谐音。

因为教育之爱是由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