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7953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docx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

某地工业经济调研报告

  整合工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市政协工作要点安排,围绕市政协专题常委会的议题,经济委员会、研究室在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从3月12日至4月底,对我市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等四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怀远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长达一个半月的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的总体估价

    

  这次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企业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我们对XX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得出以下评估结论:

    

  1、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工业强市"战略已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招商引资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使gdp增长率在"九五"后期持续下滑的不利条件下逐年攀升。

XX年,虽然农业遭受严重水旱灾害,一产增加值仅为-15.3%,全市gdp仍比上年增长6.1%,达206.7亿元。

近两年来,我市先后投入31.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74个。

其中,137项已竣工投产,拉动XX年工业增加值升至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8.5%,实现利润6.2亿元;二产比重为43.7%,比XX年提高3.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市工业经济的起飞蓄势待发。

    

  2、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三大优势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业近年来增势强劲。

今年1月至4月统计,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12.83亿元、7.06亿元和2.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82%、106.5%和83.2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依次为24.5%、13.48%和4.5%,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72.5%。

这是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来重点扶持三大优势产业政策诱导的结果,是符合XX产业发展实际并且卓有成效的。

    

  3、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全市拟改制的国有工业企业共130户,截至XX年底已改制110户,占应改户数的85%。

全市民营工业企业577户,注册资金4.3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工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上升至40%。

改制后的企业,如晶菱机床公司、天润化工、滤清器总厂、双环电子、意义环保等,焕发出勃勃生机;民营企业,如昊方公司、盛世光学玻璃、安瑞科空压机、福康药业公司等,也在竞争中发展成为被市场认可的优势企业。

事实表明,我市改制企业和部分民营工业企业已进入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即扩张、腾飞前期。

    

  4、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我市工业企业"退市进郊"正向园区集中。

今年1-4月份,全市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实现经营性收入19.29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全国步调基本一致,总体上已进入以重化工为标志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工业化水平仍表现为低水准、不全面、不平衡的初级水平状态。

具体表现为:

XX年,我市城市化水平为25%,比全省XX年的平均水平还低5.7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10.9和1.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一产比重比全国平均高出5.7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如:

1990年以来我市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弹性为1:

2.82,带有明显的"资本驱动"特点;我们的工业企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资金、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的"资源约束型"企业;企业的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较低;市县工业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较突出。

    

  二、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本次调研,我们听到城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部分综合部门负责同志和近50家企业负责人的心声,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密切关注XX经济,强烈要求加快发展,已成为全市各行各业的共识,但同时也不乏落后于人的担忧。

    

  1、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企业规模不大,档次偏低,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XX年,我市gdp排名居全省第九位,比第四位的XX市总量少81.64亿元。

二产增加值90.43亿元,排名第七位,比第二位的XX市少近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市时为220户,而XX市已有360户。

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上,我市三大优势产业,目前仍处于"小、散、杂"的状态。

一是企业规模偏小。

据统计,三大优势产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户。

其中,除丰原集团、八一化工集团和华光玻璃集团等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外,余皆为中小企业,很多企业不具备规模效益。

二是企业群体众多,集中度差;遍布城乡,地域分散,产业间关联度弱。

三是产品门类繁多,覆盖面虽宽但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知名品牌较少。

XX年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8.2亿元,仅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8%,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偏低,离形成支柱产业尚有一段距离。

因此,从整体上看,工业增长基础不牢、质量不高、风险较大。

    

  2、企业体制改革已到攻坚克难阶段,改制成本越来越大。

目前尚未改制的工业企业,都是资产变现不足以抵偿改制成本、安置成本的"老大难"。

此外,尚有一些企业改制不彻底。

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处置,变"包袱"为财富,而一味久拖不决,势必造成国有资产长期闲置、流失,安置成本日益增大,职工人心不稳,会严重影响地方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对本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重视、扶持,讲得多,做得少。

占我市工业企业总数99%的"千家万户"中小企业,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丰富市场、支撑我市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不可低估的一支力量,是做大XX经济"蛋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具有大型企业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晶菱机床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盛世公司的光学玻璃、锅炉厂的无助燃生活垃圾焚烧炉、轻化药机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离心机"、金洋家用机床厂的新型垃圾清扫车、双环电子公司的多种电阻器产品等,都分别获得过专利或技术创新产品称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可是,就是这样一批有能力做强做大而又处于资本原始积累初期的"小巨人企业",升级扩张却普遍遇到了四大难题:

    

  一是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流动资金紧缺。

有发展空间、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都"嗷嗷待哺",刚改制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反映尤为强烈。

二是征地难,发展空间受限,一些企业在悄悄流失。

如南通人1999年底在我市兴办的德力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目前已是能生产400多种玻璃器皿、年产值上亿元的规模企业。

过去该厂在我市一直租地经营,他们现已在凤阳县征地210亩重建新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无主管"企业,其去留,已经不是行政命令可以奏效的!

三是无专门部门管理并为之服务,目前的多头管理等于无人管理和重复管理。

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感到有困难找不到帮忙的"主子"。

四是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如经纬轮网钢厂,围墙多次被偷盗者打了16个洞;一些企业和企业主遭受地痞流氓强买强卖、威胁、骚扰屡见不鲜。

    

  4、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县区工业园区功能定位不明,产业布局相互交叉,体现不出各自特色,不利于进一步引资和今后的管理、服务;二是园区政策"各自为政",零散、不统一,易形成竞相降格压价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三是"饥饿财政"饥不择食,对入园项目筛选不严不细,致使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项目入园;四是园区内外政策不同,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在园外享受不到同等优惠政策,影响其发展;五是园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等。

    

  5、人才缺乏和流失,已影响到我市企业产品研发、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虽然近几年来我市一直比较重视企业的技改和人才使用,但丰原、华光、天润、汽配五金等急待扩张的企业,仍普遍反映:

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科技研发人才、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以及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快速成长。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不仅是上述人才缺乏,优秀企业家更为稀缺。

    

  6、政府在转变职能、搞好服务方面仍有差距。

政府某些部门仍缺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意识,遇事强调部门利益和部门权威,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并未因有个行政服务中心而获得"一揽子"解决。

某区反映,一家企业建立,光批土地就要261天!

政府某些执法、执罚、收费部门公仆意识淡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例如:

某镇企业反映,镇上某部门上门要"赞助费"买汽油,不给就"打假"处罚3万元。

一些政府官员思想解放不够,市场经济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仍旧用计划经济的眼光看企业,视企业为政府的"附庸",习惯于"审批经济"和直接管理,不善于发展和利用中介组织进行管理和服务,办事层次多、效率低,服务有不少"盲点"。

    

  三、"整合工业资源"的政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参考外地成功的经验,采纳被调查对象及部分政协委员、专家的意见,特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供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进一步理清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的建议

    

  发展工业经济,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当前,应抓住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契机,认真反思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酝酿、制定"十一·五"规划时,确立"高能耗低技术、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企业不进园区"的原则,大力发展"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生产,在节地、节水、节电、节能、节材和节约资金、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效益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我市工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增长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

    

  重视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迅速成长。

延伸扶优扶强的原则,坚持"抓大不放小、重外不轻内、扶强促做大"的方针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重点论",三大优势产业要继续做强做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坚持"两点论",工作中避免因抓优势产业而忽视次优势产业;更不应因为强调"抓大"和引进外资的重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造成广大中小企业和本地企业产生失落感和游离心。

建议按照"大型企业增税收、中小企业促就业"的思路,实行有弹性的、适度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政府有关部门每年从中小企业中评估、遴选出一批高成长型、创新型的次优势企业和潜优势企业,作为优势产业后备梯队予以重点关注和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XX工业经济这块"蛋糕"迅速做大。

    

  工业发展思路,要逐步从极点开发模式,向链式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演进。

极点开发模式,关注重点大企业,这是我们以往和现在正在做的。

但是,如果忽略了大企业上下游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势产业集群的打造,让中小企业游离于大型企业产业网络之外,缺乏必要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协作关系,行业的关联度不高,就很难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于迅速形成该产业市场竞争规模优势。

因此,计划、规划和工业管理部门要统筹"点、线、面、体"的发展,以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为骨干,主动帮助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衔接好产业链,搞好产业分工和配套协作,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产业集约化生产、集群化发展的道路。

    

  统筹兼顾市县、市区发展和城乡、工农发展,打破市县区划的行政阻隔和工农分业管理的局限,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子。

为此,要以资本为纽带或以产品、市场为依托,建立一种运作机制,促使城市工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从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支持、帮助县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促使县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主动为城市工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农副产品原料基地和合格的劳动力。

按照优势互补、城乡互动、工农联动、互惠互利的方式向前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城乡双赢,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依托做大市场发展企业,加强市场与工业企业的衔接工作,牵线搭桥求取双赢。

要充分利用本市已有的太平街、二马路等各大市场优势,特别是利用光彩大市场即将建成的机遇,一方面组织本地优势企业产品进场扩大销售,另一方面积极从义乌、绍兴等地招引客商来蚌布点生产、就近销售,以防止"无货市场"日渐萎缩的尴尬,促成产销衔接、场企结合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积极应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趋紧的形势。

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

各级领导都应认识到: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特别需要治理的是,城乡结合部企业的周边治安环境及道路交通环境、全社会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舆论环境和优秀企业家的成长环境、信用欠佳的商业环境以及城市文化环境等。

为此,我们建议:

①有关部门近期就投资兴业环境问题,对企业进行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然后对症下药改进工作。

②择机在城乡结合部企业集聚区开展一次集中整治专项活动,以解决那里治安环境欠佳的一些问题。

    

  2、整合工业资源,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的建议

    

  整合体改政策,采取多种灵活措施攻坚克难,加快国集企业改制步伐,让这部分生产力尽快释放出来。

    

  ①对确因缴不起养老金滞纳金而无法改制的企业,经审查核实后,实行滞纳金挂帐缓交或全免、部分免交等差别处理政策尽快解困。

    

  ②允许各区对区属企业实行"捆绑运作","打包"出售或集中资产变现财力,优先帮助复苏快的企业改制。

    

  ③对职工安置费用不足的企业,可区别情况,考虑采用政府购买岗位减人、人员改变身份后安置费量化入股、欠交社保金由改制后企业承担、企业土地经报批允许变更用途等办法解决。

    

  ④参照购房按揭分期付款的方式,支持外商和民营企业参与企业改制。

对购买市内特困企业的外商,可否考虑允许其在高新区注册并享受优惠政策,优先、优惠安排土地置换,或在一定时期内少收、缓收土地出让金予以补偿。

    

  ⑤据调查,禹会区40多家工业企业,现尚有20家未改制,涉及在职职工6000多人。

改制资金缺口大、难题多、影响大,建议市里酌情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省里"中小企业发展局"已挂牌,建议我市也尽快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搭建一个产业规划、政策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技术服务、资金融通等综合服务的平台。

    

  整合投融资政策,想方设法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①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减少审批程序,积极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腾出政府有限的财力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②进一步加强城投、建投、高投等五大投资公司建设,改变其投融资方式单一的倾向,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开通吸纳市内外民间游资的渠道,疏通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融资渠道,如建投公司控股天润化工,即是成功的一例。

    

  ③XX年4月,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出台《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

"据此,建议我市以市城投或建投为依托、创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开展投融资资信审核、贷款担保等工作。

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实行股份制、市场化运作。

其资金来源,可由市财政从每年中小企业上缴的税费中拿出一块、商行参股一块、实行会员制会员缴费入股一块、社会拆借、募集一块,以及投资生息一块构成。

    

  ④作为省第二批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应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建设银企利益共同体。

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整合原有的担保公司,规范担保基金的运用,建立风险分担及资金补偿机制;简化审批手续,完善授信担保和专项信用担保制度,建立政府再担保机制,有效地降低信用担保风险;政府应协助银行对企业信用等级进行动态管理,对银行实施的项目封闭贷款,政府要监督企业及时偿贷;制定地方对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建立发放贷款激励机制。

    

  ⑤变引资奖励兑现为项目建成后奖励,以促使项目引进人全程关心项目建设,及早投产发挥效益。

    

  ⑥财政要树立"财政兴企、企兴财政"的观念,"藏富于企业"并逐年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贴息的杠杆,给予企业信用担保、创业资助、技改贴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奖励等支持。

    

  ⑦成立专门的票据贴现公司,发展典当抵押业,扩大商业信用,减少银行风险。

    

  ⑧虽然目前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条件,按主板市场运作失之过严,但我们也应选准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上市筹资。

    

  ⑨鼓励小企业组建行业合作基金会或成立"投资者俱乐部",募集社会闲散资金,调剂企业资金余缺。

    

  应对国家更加严格的土地审批政策,节约挖潜,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①工业园区要建立企业土地使用和退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同时要预留出部分土地,以备将要退市进郊的134户中小企业进入。

    

  ②建立农民自愿、方式灵活的土地使用机制。

学习外地经验,鼓励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办厂和农村集体建厂出租,以及农户进厂务工、土地入股分红等,以降低企业初期投入并减少农民失地的震荡。

    

  ③组织专人调研市内十几座山丘及窑场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积极探索扩大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

    

  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社会化服务问题。

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实为当务之急。

中小企业技术协会,是中小企业获取技术支持的平台。

它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小而全"的低效发展模式。

该协会可由市科委、市科协牵头组织,吸纳驻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参与;中小企业参加者,作为协会会员单位有"储蓄"人才的责任,同时享有"贷出"人才、获取技术服务的权利,其"存贷"差率用技术服务或货币合理抵付。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的重要中介组织。

团结行业、组织行业、服务行业、发展行业为其宗旨。

行业协会虽为民间自愿结合的行业自治组织,但初创期均有政府直接的支持和帮助,其经费来源一般是先官后民、民办公助,收取适当服务费用但不得盈利。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滤清器厂家60多家、传感器厂家26家,建议政府迅速出台建立行业协会的暂行办法并在初期予以财政经费扶植,以滤清器和传感器两行业为试点,责成即将成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局"牵头,由商会辅导这两大有影响的行业自愿组成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资源、信息共享,合理分工协作,使优势企业在有序的竞争、兼并中脱颖而出做强做大。

    

  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的要求。

因此,政府经济调节的职能,再不应是对经济的直接管理,而应是对地方经济有效的宏观调控;不应是单纯的行政审批,而重在创造一个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这次区划调整,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新的机遇。

建议市区两级政府抓住契机,首先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好调节经济的职能:

    

  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宏观发展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

"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计划要市县区联动,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要求,对主导产业和产业布局作统筹考虑;要积极配合省"861"行动计划,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各自发展计划及项目储备,同时规划好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传统产业的战略步骤和要点,强化主导产业产业链的节点,打造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加快XX市作为我省皖北地区综合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步伐。

    

  为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协调发展搞好服务。

重点是做好规划,协助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及时提供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等经济、技术信息服务。

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市里要给予宏观指导;对四个城区和高新区要适当放权,并合理划分市、区税源,以充分调动各区加速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统筹设计园区经济的发展。

一要明确各工业园区的定位,突出特色,避免冲撞;二要制定统一的园区发展综合配套政策;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珍惜土地,防止污染,建设生态型工业园;防止生产能力低水平扩张,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四要"有水快流",认真抓好已竣工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五要抓好园区项目储备、土地储备和技术、人才储备;六要坚持"以人为本",防止和杜绝重引进轻服务、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轻人文、重物的生产轻人的发展的片面发展思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科技型工业园区;七要营造"小机构、大服务、大网络"的管理格局,创新园区各项工作机制;八要重视解决县区某些工业园区管理人员素质低、服务差的问题。

    

  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突破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的"瓶颈"约束。

要重视"第三方物流"物流业的发展。

丰原生化、花园油脂达产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需要超前研究解决。

水资源和电力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报道,我市的淮河河段,一年有五六个月枯水期为五类水质,既不能饮用,也不能被工农业使用。

因此,保护好天河饮用水源和淮上区地下水源问题,至关紧要。

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级技工和城乡合格劳动力的培养,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此事虽已引起足够重视,但尚需有专门机构寻找有效途径办好。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竞争力,实行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又是艰苦漫长之途。

市科委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建议市里做好专题调研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行性规划,力求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普遍推广。

及时发布产业指导信息,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工业生产,并对中小企业依法生产、诚信经营、遵章纳税进行辅导帮助,以便使地方工业健康发展,等等。

举凡这些,都是政府部门应该超前考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