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山东枣庄市中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往年山东枣庄市中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年山东枣庄市中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往年山东枣庄市中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往年10月山东枣庄市中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参考答案:
B
(2).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参考答案:
A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赛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参考答案:
C
(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具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参考答案:
C
(5).()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A.思维
B.反应
C.语言
D.理解
参考答案:
A
(6).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故事法
参考答案:
A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参考答案:
A
(8).下面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
D
(9).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
①文字材料情境②语言描述情境③形、声、色情境④问题情境⑤实验情境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10).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
A.心理规律的掌握
B.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C.心理素质教育
D.理想教育
参考答案:
C
(11).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调动学生的()。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逻辑思维
参考答案:
A
(12).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这是一种()现象消极作用的表现。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参考答案:
B
(13).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搜集信息的能力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创新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B
(14).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参考答案:
B
(15).“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参考答案:
A
(16).教师是()。
A.教育过程的主体
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C.教育过程学的主体
D.教育内容的主体
参考答案:
B
(17).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参考答案:
B
(18).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参考答案:
B
(19).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教学
D.变式教学
参考答案:
D
(20).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
D
(21).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提出的。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
B
(2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参考答案:
C
(2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参考答案:
D
(2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参考答案:
C
(2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
D
(2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水平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参考答案:
C
(27).许多人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B
(2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参考答案:
A
(2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参考答案:
C
(3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导向性
B.对等性
C.强制性
D.有序性
参考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31).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A.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校外活动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参考答案:
ABCD
(3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A.认知
B.理解
C.分析
D.综合
参考答案:
CD
(33).依随于是杏作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被称为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可分为()。
A.奖赏训练
B.取消训练
C.惩罚训练
D.回避训练
参考答案:
ABD
(34).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C.重视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参考答案:
ABCD
(35).教育民主化纵深发展的表现是()。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髙
参考答案:
ABD
(36).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七个层次的需要理论,同时,他还将七个层次需要分成()。
A.生存需要
B.基本需要
C.社会需要
D.高级需要
参考答案:
BC
(37).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作用。
A.主导性
B.先导性
C.整体性
D.全局性
参考答案:
BD
(38).知识的过程有知识的获得和()。
A.知识的迁移
B.知识的保持
C.知识的扩展
D.知识的提取
参考答案:
BD
(39).教育学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
C.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D.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参考答案:
BD
(40).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
A.依从
B.逆反
C.认同
D.内化
参考答案:
ACD
(41).问题的解决有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
A.提出假设
B.扩充假设
C.运用假设
D.检验假设
参考答案:
AD
(42).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D.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参考答案:
ABD
(4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参考答案:
ACD
(44).教育目标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
B.保障作用
C.评价作用
D.激励作用
参考答案:
ACD
(45).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参考答案:
ABCD
三、判断题
(46).“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参考答案:
错误
(47).组织教学是教学开始的组织活动。
()
参考答案:
错误
(48).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
()
参考答案:
错误
(49).教育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和决定的。
()
参考答案:
正确
(50).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一变化一凝固”三个阶段。
()
参考答案:
正确
(51).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参考答案:
错误
(5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学对象。
()
参考答案:
正确
(5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参考答案:
正确
(54).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
参考答案:
错误
(55).研究表明,学习的数量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参考答案:
错误
(5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人性心理特征。
()
参考答案:
错误
(5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
参考答案:
正确
(58).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侧重点的教育。
()
参考答案:
正确
(59).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
参考答案:
正确
(6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
参考答案:
错误
四、简答题
(61).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
参考答案:
(1)根据思维的内容,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多少,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6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参考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63).如何针对学生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
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面对这种差异,要实行因性施教的策略。
因性施教的基本策略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扬长的策略,二是补短的策略。
所谓扬长的策略,是指使男女生心理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而补短的策略,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
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有的优秀品质。
实施因性教育,首先,教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他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劣势的弥补。
再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善于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教育。
此外,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具有智力互偿、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等相互补偿作用。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进行因性教育,其基本的策略都是扬长补短,最终的目的是促使男女生各方面的心理机能和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各自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完全一致的。
(64).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五、论述题
(65).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第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第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六、案例分析
(66).下面是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
荀子说:
“干越夷铬之子,生长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人是教育的产物。
”
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说法中的不尽科学之处。
参考答案:
(1)以上几种说法均存在片面的问题。
荀子和洛克的观点均属于外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这种观点虽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却完全否定了遗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而是片面的。
卢梭的观点将人的教育类同于植物的形成,将教育简单化,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片面的。
康德的观点过分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没有认识到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是片面的。
(67).分析上述材料,试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2)①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