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96267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3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油站预案模版.docx

加油站预案模版

 

******加油站

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预案编号:

YSDFBR-002(第二版)

编制单位:

**********加油站

2012年5月2日发布2012年5月10日实施

******加油站应急预案汇编

发布实施令

为进一步规范我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加油站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加油站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确保社会、加油站及周边村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损失,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事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我加油站实际情况编制《******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已由********加油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于2012年10月1日研究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加油站

安全生产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2012年11月1日

应急预案内部评审人员

部门

姓名

签字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安全科长

生产科长

设备科长

财务科长

保卫科长

*****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目录

第一章******加油站事故应急综合预案6

第一部分总则6

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6

2应急预案编制依据6

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8

4应急预案体系8

5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10

第二部分危险性分析10

1加油站基本概况10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0

第三部分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3

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体系13

2指挥机构及成员职责14

3应急救援小组分工及职责15

第四部分预防与预警16

1危险源(危险目标)监控16

2预警行动17

3信息报告与处置17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18

1响应分级18

2响应程序19

3应急行动21

4事故应急救援结束24

第六部分应急信息发布24

1事故信息发布部门24

2事故信息发布原则24

3举报事故结果的处理24

第七部分后期处置25

1现场保护措施25

2现场洗消25

3生产秩序恢复25

4抢险过程及救援能力评估25

5预案的修订完善25

6善后赔偿26

第八部分、保障措施26

1通信与信息保障26

2应急队伍保障26

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6

4经费保障27

5其他保障27

6外部救援保障28

第九部分、培训演练28

1应急预案培训28

2应急预案演练29

第十部分应急救援奖惩29

1奖励29

2考核29

第十一部分附则30

1术语和定义30

2应急预案备案30

3预案的维护和更新31

4制定与解释31

5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与实施31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预案32

第三章加油站火灾事故应急专项预案49

第四章加油站应急疏散专项预案62

第五章加油站预防自然灾害专项预案71

第六章加油机火灾现场处置方案79

第七章卸油区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4

第八章加油站油罐区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9

第九章加油站电器火灾现场处置方案94

第十章加油站车辆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00

第十一章加油站人员烧伤、烫伤现场处置方案105

第十二章加油站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110

第十三章加油站溢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6

第十四章加油站防盗抢现场处置方案121

第十五章加油站油气中毒现场处置方案127

第十六章加油站触电现场处置方案132

第十七章加油站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现场处置方案137

第十八章附件143

附件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名单143

附件2:

加油站地理位置图143

附件3:

站内设施分布图143

附件4:

应急撤离路线图143

附件5:

加油站内外应急信息143

附件6:

站内应急设施分布图143

附件7:

报警系统、视频监控分布图143

附件8:

应急接警记录143

附件9:

应急演练记录143

附件10:

加油站应急管理制度143

附件11:

专家评审意见143

第一章******加油站事故应急综合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加油站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加油站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确保社会、加油站及周边村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损失,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事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编制本预案。

 

2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9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

《临沂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临沂市重大危险源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加油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加油站事故应急援综合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加油站内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目标所在单位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需要启动加油站级救援预案时。

本《预案》以“安全第一、责任为天”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加油站安全和稳定。

4应急预案体系

为了应对加油站各种突发性事故或事件的发生,在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加油站制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源、灭火和应急专项预案,制定了部分现场处置方案。

形成了加油站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为内容的应急预案体系。

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的控制工况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加油站应急体系图表:

5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加油站应急救援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减少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企业自救、属地管理的原则。

事故救援应以加油站自救为主,抢夺最佳救援时机,在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以属地管理为主,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实施应急救援。

资源整合、联动处置的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和发挥自身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作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分析

1加油站基本概况

*****加油站位于*******,现有从业人员22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名。

加油站主要经营:

车用燃油(汽油90#、93#、98#,柴油0#)、车辆清洗和便利店销售(昆仑系列润滑油、日用百货、饮料、杂志、烟草、车辆养护用品等)。

加油站24小时营业,共分三个班,实行两班倒工作,每天高峰时间全勤上岗,低谷时间轮流休息,实行弹性工作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根据加油站基本情况和现场布局,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目标及对危险目标的评估如下:

  油品的性质:

加油站主要对社会车辆提供车用燃料油,即各种汽油、柴油。

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渗漏、易产生静电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液体物质。

  油品的危险性: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

  危害程度的范围:

以加油站为中心,50m为半径的建筑物、设备及人员有受到危害的可能。

  对建筑物设备危害程度的预测:

汽油、柴油一旦着火,具有爆炸后的燃烧可能,燃烧中又有爆炸的特点,并且伴有较强的震荡、冲击波和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

汽油造成的火灾具有强烈的突发性,高热辐射性及燃爆转换发生的特点。

对建筑物、设备有较大的破坏力。

  对人员危害程度的预测:

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人员会导致轻度中毒、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轻度烧伤、严重烧伤及生命危险。

  主要危险部位是:

加油现场、卸油作业区、配电室、变电柜。

  可能发生火灾种类有:

加油站火灾、爆炸;车辆火灾;电气火灾。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时,即为重大危险源。

当系统内存在两种危险物质时,根据q1/Q1+q2/Q2+……≥1计算该加油站油品储存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该加油站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的批发零售业务,汽油列入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名称中,属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而柴油不属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汽油的储存区临界量为200吨.该加油站的设有容积为30m3的汽油储罐2,其汽油的储存量为:

60(容积)×0.8(容积系数)×0.7(密度)=33.6<200吨,构不成重大危险源规定的储存区临界量,故该加油站没有重大危险源,如超过临界量,将视为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范、监控、管理措施,并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危险源分级。

2.2重大危险源分级计算

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

吨);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

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2

2

1.5

1

注:

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环氧

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

硫化氢

氟化氢

二氧

化氮

氰化氢

碳酰氯

磷化氢

异氰酸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

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表3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

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人

1.5

30人~49人

1.2

1~29人

1.0

0人

0.5

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R值

一级

R≥100

二级

100>R≥50

三级

50>R≥10

四级

R<10

第三部分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体系

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总指挥:

经理

副总指挥:

站长

成员:

加油员等其他人员。

2指挥机构及成员职责

2.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负责加油站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加油站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发生重大事故时,积极筹备力量进行抢救、维护,防止重大事故的扩大,并随时向指挥部求助援救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进展情况;组织事故调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制订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负责本单位“各项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演练;检查落实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本单位分管的各类防护用品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2.3、指挥中心人员职责分工

2.3.1总指挥:

组织指挥全加油站的应急救援;下达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3.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抢救措施落实;事故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总指挥出差不在时承担总指挥的职责组织工作。

2.3.3保卫科负责人:

发生事故时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职工(群众)、道路管制的指挥工作。

2.3.4生产科负责人:

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的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的指挥工作。

2.3.5设备科负责人:

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及设备管道的安置;抢修措施的落实情况。

2.4、应急救援指挥组职责分工

2.4.1组长:

发生一般事故时,负责现场安排抢险(修)工作,及时向指挥中心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落实日常检查监督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

2.4.2副组长:

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现场指挥工作;组长出差不在时,担任组长进行指挥抢险(修)工作。

2.4.3小组成员:

负责现场抢险(修)工作,及时向副组长汇报抢险(修)工作的进展情况。

3应急救援小组分工及职责

(1)抢险组

组长:

****

组员:

由事故单位负责人、车间主任或分管科长、工段长、调度、保全工等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5人。

职责:

●事故发生后,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及时采取措施协调应急救援、应急救灾。

●负责对事故现场的诊察,确定事故救援方案,组织救援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治。

并及时向指挥部和上级汇报。

●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工调度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

(2)通信组

组长:

****

组员:

由加油站保卫科、安全科等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2人。

职责:

●事故发生后,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并组织加油站通讯设施,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事故进展情况。

●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并清点现场人数,确保人员处于安全区域,准确向指挥部和上级汇报。

●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公用工程的综合调度,防止次生事件的发生,确保事故救援工作安全稳定进行。

(3)警戒组

组长:

****

组员:

由保卫科人员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5人。

职责:

●服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迅速疏散警戒区的无关人员,防止消除证据。

●对重要的交通路口实行交通管制,必要时设置路障,对出厂区者进行登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厂区。

●察看事故发生波及区内、外范围对附近重大危险源进行警卫。

●接待指引外来消防、环保、公安、医疗及上级人员。

●负责指派专人清点人数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组报告。

(4)善后组

组长:

****

组员:

由加油站工会、财务等相关人员组成,不得少于3人。

职责:

负责人员伤亡事故的保险赔付、抚恤政策落实等善后处理工作。

●负责对伤亡家属的安抚工作。

第四部分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危险目标)监控

针对本加油站,确定好危险目标(危险源),加油站要求所属辖区内危险目标单位加强日常巡回检查,对存在可燃气体的岗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另外岗位操作人员每小时巡回检查校查的严密方式,确保加油站各重点危险源始终处于良好的可控状态。

制定监控制度对于日常发现的各类不安全隐患,加油站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指令,要求各单位务必严格按照“四定”措施加以整改。

同时,各单位也加强内部自查自改,从而保障各装置、设施、控制指标等处于安全稳定的最佳运行状态。

2预警行动

为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准确地报警、接警,依据加油站现有资源条件,现对报警条件、报警方式及信号、接警及响应级别规定如下:

一般(Ⅳ蓝色):

由加油站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

较重(Ⅲ黄色):

由加油站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

严重(Ⅱ橙色)由县(市)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

特别严重(Ⅰ红色)由县(市)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

2.1、报警条件

当危险目标发生突发事件,岗位现有操作人员在采取简单处理方法无法控制危险源,可能发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对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进行报警。

2.2、报警内容:

报警者姓名、事故位置、发生事故的时间、事故状态、事故介质、周围环境及人员伤亡简要概况等。

2.3、报警方式:

2.3.1对讲机报警

2.3.2内、外部电话或手机报警

2.4、报警信号:

站内24小时值班电话:

0539—********

3信息报告与处置

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后,现场操作人员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工长或直接向加油站负责人汇报。

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10分钟内)口头报告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根据当前所发生事故的状态和实际情况,以最快速度判断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应级别。

对于其他较小事故目标所在岗位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警。

如构成一般事故以上事件时,应当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便明确调配资源,协调行动,立即组织无关人员疏散,对受伤人员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依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处理能力情况,对我加油站应急救援系统分为三级:

1.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Ⅰ级(社会救援级)救援体系:

1.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重要环境事件,加油站现有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向县区消防支队、公安局和安监局等部门请求支援。

1.1.2当发生事故,造成加油站内部人员或周围群众中毒(死亡)的,应及时向当地市级医院或县区医院急救中心求救,并同时上报县区人民政府、县安监局和镇人民政府请求社会支援。

1.1.3当发生事故,造成附近地上水域、地下水系、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应及时上报环保部门请求社会支援。

1.1.4当发生事故,我加油站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完的,扩散半径超出500米,对周围村庄群众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应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请求社会支援。

1.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Ⅱ级(加油站救援级)救援体系:

1.2.1发生火灾事故,目标所在单位现有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的

1.2.2在危险目标或工艺装置发生爆炸事故的。

1.2.3在上述危险目标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有可能造成岗位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中毒的,外排水不达标并控制不了的。

2.4在储罐区、装卸区等发生的任何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

1.3、Ⅲ级(目标所在单位级):

1.3.1危险目标发生泄漏量很小,依靠目标所在单位的救援能力能处理了的。

1.3.2除上述危险目标之外的危险目标发生事故,威胁不到人身安全的。

1.3.3除启动Ⅰ、Ⅱ级救援体系以外的救援。

2响应程序

突发安全事故后,现场操作人员或最先发现者有义务采取果断措施,抢占最佳时间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故升级或发生次生事故,当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后,应立即根据事态情况决定向当班工长或加油站负责人汇报,并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

各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10分钟内)口头报告加油站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启动加油站级应急救援预案。

2.1预案执行程序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发出启动预案指令,现场最高领导应积极组织处理。

(2)事故所在单位,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自救并按疏散图预定路线疏散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宣布预案启动时,要明确启动时间,集合地点、事故发生点等各项内容,并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报告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社会救援。

(4)各应急小组及各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参与救援工作。

(5)各应急小组接到应急救援领导启动预案指令后,各应急分队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到达指定集合地点,迅速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必要时要佩带防护装置,携带必要的救援器材或工具。

2.2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由于事故的突发性、严重性和不可预见性,事故发生后,本单位难以控制、救援,需请求社会救援的,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请求可以是现场人员,单位负责人或应急领导小组任何人发出,联系电话:

医疗救护120,火警119。

应急响应程序如下图:

报告加油站办公室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一般事故事件

3应急行动

(一).应急处理措施

(1)泄漏事故处理

1、抢险抢修队赶赴现场后,应立即在指挥中心或应急救援指挥组的指令下,穿戴好必要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后,进入现场对泄漏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控制危险源,如有条件可以采取一些堵漏措施,如打卡子、用软木塞(橡皮囊等)堵漏等措施。

尽量采用收容措施,对泄漏物质进行回收。

2、对于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