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96234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5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

考点五 明陷阱,细比对,全取选择题

传记阅读中的第一题是综合性选择题,是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虽然这道题出题位置在第一题,但解答时需要以传记的相关内容为铺垫,所以放在本考点来突破。

解答要领:

材料事迹内容符,概括分析不虚无。

品质精神有升华,情感褒贬显意图。

要领阐释:

本题的几个选项涉及传主的主要事迹、生活细节、性格特点以及传记的主要内容。

解答此题,宜将几个选项的“分析和概括”分别与原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比照作答。

在具体选项的比照中,首先要考虑比对的方向,那就需要明确选项在设题方面的陷阱:

一、综合性选择题选项常见的陷阱

综合性选择题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一)人物方面陷阱:

1.张冠李戴

[类型解读]

就是在有关联的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把甲某说成乙某,或者把甲某的事迹、言论、成绩、贡献等说成乙某的。

另一方面,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设置干扰,把同一事物的甲方面说成乙方面,如把时间、地点、事件等说成另一时间、地点、事件等。

[判断技巧]

注意选项的人、事、物、情与原文是否一致,特别注意时间、地点、言论、成绩等方面。

(2014·高考辽宁卷《侯仁之:

城市的知音》)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原文信息:

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

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

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

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

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

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

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

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

“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比对:

“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是北京政府的决定,而侯仁之只是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所以“张冠李戴”了。

2.行为有偏差

[类型解读]

就是选项在表述过程中,或扩大传主行为,或缩小传主行为。

[判断技巧]

把选项中的相关内容,与原文中找到的传主的行为事件方面的内容比对,看描写传主的行为、情态、语言等词语,是否发生夸大或缩小的变化。

(2015·高考全国卷Ⅱ《将军赋采薇》)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原文信息: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

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

戴安澜发誓:

“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

比对:

传主的行为有偏差,原文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选项是“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3.曲解观点或建议

[类型解读]

这一陷阱往往从两个方面设置,一方面是曲解传主的建议、观点、兴趣,另一方面是曲解别人对传主的建议、观点、兴趣。

这里的曲解是指选项在表述观点或建议时在肯定与否定,是与非,有与无,表扬与批评等方面设置干扰,与原文相悖,造成与原文不符。

[判断技巧]

在原文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内容,仔细分析比对传主的建议、观点、兴趣等方面的内容,明确是非,有的需要概括提炼观点、建议。

(2014·高考全国卷Ⅰ《科学巨人玻尔》)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

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原文信息:

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比对:

原文传主的建议是“控制原子武器”,选项变成了“禁止使用核武器”,属于“曲解建议”。

(二)事件方面陷阱:

1.混淆时态

[类型解读]

此类陷阱的干扰项就是命题者故意把现实中未发生的事件(又称“未然”)判断为已发生(又称“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件判断为未发生。

[判断技巧]

注意原文中事件发生的确切的时间类的词语,也要注意含有时态类的词语,如“目前”“已经”“将要”“曾经”“过去”“之前”“之后”等。

(2014·高考全国卷Ⅱ《爱国科学家邓叔群》)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原文信息:

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

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比对:

未然变已然,原文是“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选项变成了“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把未然变成已然。

2.以偏概全

[类型解读]

就是在选项设置时把个别的、特殊的、局部的、少数的表述成普遍的、全部的、整体的、所有的,或反之。

特别是传主对事件的处理方面。

[判断技巧]

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相关内容,看其表范围的词语或原文对事件的表述是全部还是针对局部,是统一分析还是具体而论,是全称还是特称。

(2013·高考辽宁卷《吴良镛:

筑梦人生》)C.1999年,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原文信息:

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

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比对:

“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不能代表全称“中国的建筑理论”,“接受和推崇”也不能表述为“占主导地位”,以偏概全,言过其实。

3.混淆因果

[类型解读]

就是选项在表述中把事件发生的原因给换了;或者把在某原因下发生事件的结果给换了;或者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强加因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判断技巧]

注意选项中表因果关系的词语与原文对事件的表述因果是否一致,或原文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015·高考全国卷Ⅰ《朱东润自传》)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原文信息: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

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比对:

对应原文“可是这一项……献身的意图”,由此可见作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因此犯了因果混乱的错误。

4.无中生有

[类型解读]

此陷阱在选项的表述中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提及;第二,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无此暗示或根据,属主观臆断。

[判断技巧]

注意选项中说的传主所做的事原文是否存在,或原文传主的言论、行为、观点等是否存在,有的选项内容能从原文概括出或有依据,这样的就不是无中生有。

(2015·高考全国卷Ⅱ《将军赋采薇》)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原文信息: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

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比对:

原文没有涉及“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属于无中生有。

二、综合性选择题解题步骤及解题示例

1.解题步骤:

看选项——对原文——细比较——综合考虑,定选项

做题时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最后综合比较,确定选项。

2.解题示例

(2016·高考全国卷丙)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二[例1]),完成下面题目。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看选项

对原文

细比较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

选项“不顾家庭,离家出游”的说法曲改原文事件结果,原文表述为“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

另外,“固然……但更重要……”表述有问题,原文是“为了……也为了……”,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

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

选项“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对应原文“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对应原文“每到一处……便打开书卷验证”;“搜集著述材料”在选段的后文有所交代。

只有“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在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点,但能从原文中看出。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有关《日知录》,原文表述为“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本选项把传主的行为结果给改换了;而《音学五书》原文并没有提及著述时间,因此,关于成书时间无中生有了。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

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

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

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

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足迹半天下”对应原文“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对应原文“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对应原文“从学术……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为通儒”对应选段最后两句,选项各个片段在原文都能找到对应点。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

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

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

原文表述为“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所以选项中“一生奔走”的说法不恰当;“以豪杰自视”,文中并未明确指出;“唯其如此……”缺乏根据,将二者强行联系。

综合考虑,定选项

对比各个选项后,发现B、D项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点,并且B项最后一个片段需要概括才能得出,B项难度高于D项,B项3分,D项2分,A项有对应的也有错误的,所以A项1分,C、E项错误多,所以不得分。

答案: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考点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中关村科源社区的13、14、15号楼被称为“特楼”,那里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

1948年中央研究院的9名院士、第一批254位学部委员中的32位、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的8位。

钱学森、钱三强、赵九章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郭永怀李佩夫妇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是钱学森邀请的。

回国后,郭永怀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李佩在中科院工作。

直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第二天,郭永怀和好友一起开心地喝酒,李佩才意识到什么。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再次来到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2月4日,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他在当晚急忙到兰州乘飞机回北京。

5日凌晨6时左右,飞机在西郊机场降落时失事。

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

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郭永怀走后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李佩先生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

没人看到当时年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

老人默默收藏着女儿小时候玩的能眨眼睛的布娃娃。

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李佩的老朋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事颜基义先生,用米兰·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

在李佩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

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

至今,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

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电风扇、小冰箱,捐了。

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纪念印章、精美计算尺、浪琴怀表,以及1968年郭永怀牺牲时,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用信封包装的郭先生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写字台、书、音乐唱片,捐了。

汶川大地震,挽救昆曲,为智障幼儿园,她都捐钱。

“文革”结束,她重新恢复工作时,已经快60岁了。

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

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每次上课,带着一大卷油印教材发给学生。

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

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语言学系主任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她大胆地让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原版英文书。

所有毕业生论文答辩,她都要求学生用全英语做陈述。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李佩就向学生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方法,鼓励大家申请留学。

“文革”刚刚结束,人才匮乏。

李佩就找到那些曾被打成右派甚至进过监狱的英语人才,从事教学工作。

事实证明,她的眼光很准。

她请出山的右派许孟雄,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1月出访美国时英文文件的把关人。

1987年,李佩退休了,她高兴地说:

“坐公交车可以免票了。

”可她没有退休一天,她接着给博士生上英语课,一直上到80来岁。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

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

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程郁缀、沈天佑、高登义、甘子钊、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大讲坛的内容也五花八门:

农村问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天体演化、昆虫、爱斯基摩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美国总统大选、天津大鼓等。

“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

”有人感慨。

请这些大人物来讲课,全都是免费的。

有一次,她邀请甘子钊院士,“老甘啊,我可没有讲课费给你,最多给你一束鲜花”,甘院士说:

“你们的活动经费有限,鲜花也免了吧。

”后来,花也是李佩先生自己买的。

94岁那年,李佩先生实在“忙不动”了,才关闭了大型论坛。

在力学所的一间办公室,她和一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学生,每周三开小型研讨会,“除了寒暑假,平时都风雨无阻”。

在她90多岁的时候,她还组织了20多位专家,把钱学森在美国做研究用英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出版《钱学森文集(中文版)》。

对外人,李佩先生常常讲钱学森,却很少提郭永怀,旁人说李先生太“大度”了。

每一个踏进13号楼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会努力记住这个家的每一处细节,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选自从玉华《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关村科源社区是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摇篮,社区的“特楼”里曾居住着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B.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客厅里的茶几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在李佩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她为国家和社会捐钱捐物。

C.得知丈夫乘坐的飞机失事噩耗的李佩,从容镇静,然而她一晚都没睡,不时发出叹息声,唯一的女儿病逝,年近八旬的她也没有流下一滴泪。

D.李佩先生学以致用,大胆改革英语教学,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她大胆地让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原版英文书,并要求学生用全英语作论文答辩。

 B [解析]A项,“中关村科源社区是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摇篮”于文无据,且“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与原文不同。

C项,“从容”于文无据,且原文说的是没人看见她流泪。

D项,“李佩先生学以致用”于文无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世一书生

1932年1月,陈训慈出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

深受浙东经世致用精神熏染的陈训慈,不愿意做名流式的馆长,上任伊始,便对图书馆的功能做出了新的定位。

他说:

“我们绝不应再不辨现代图书馆与昔日藏书楼的多方面之区别。

民众图书馆不是静的储书之所,而是动的流通图书的中心;不是被动的应人之需,而是自动的设施教育;不是一部分知识较高者的消闲之所,而是社会全民的受教育场所。

”他倡导藏用并重、公藏公用思想,这种认识也成为当时图书馆学界的共识。

陈训慈在浙江省立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上格外用心。

仅1932年一年,就为馆里购买中文书籍4770册,其中包括多种古籍善本。

特别是从余杭王寿岚处购得文澜阁《四库全书》原抄本《欧阳文忠集》五册,为古籍善本难得之补购。

此外,他还通过编目、新书提要、中心陈列、举办展览和讲演等多种方式来亲自指导阅览,导扬学风;并实行“通年日夜开放”制度,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时间与阅读便利。

陈训慈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期间,先后邀请了马寅初、庄泽宜、钟敬文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来馆讲学。

讲座内容丰富多样,除学术外,还包括民众迫切关心的现实问题。

出任馆长不久,陈训慈创办了《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开图书馆倡学术之先河,其旨趣为“研究讨论,以实施辅导县市之职责;提倡读书,以期成学术救国之大愿”等。

后又创办了倡导读书救国、研究中国学术的《读书周报》《文澜学报》及《图书展望》。

这些刊物中,陈训慈常自撰文稿并协同编校,尤其是《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和《图书展望》两种,几乎每期都能看到陈训慈的长文或短评。

正是由于这种与读者最大程度上的广泛联系,“那时甚至在钱塘江上的渡轮上也可以看到浙江省立图书馆提供的图书”。

早在一·二八事变之际,陈训慈就认为:

“珍护图籍之心,应与保我土地无异。

而职司文化机关者,亦宜策万全之道,以防患于未然。

”抗战全面爆发后,沪杭线上时有敌机骚扰,他马上意识到文澜阁《四库全书》等珍本典籍可能会有危险。

为防止《四库全书》被炸,他让总务组赶制木箱,以便及时搬运。

1937年8月4日,陈训慈等人将文澜阁《四库全书》等善本典籍140箱和善本书88箱,通过雇工“数百挑夫”,以“二人共肩一箱”的方式搬到了“地处群山围绕中,旧屋不显”的富阳渔山石马头村赵坤良家,“可望不致遭损”。

随着局势的恶化,临时存放于此的《四库全书》的安全成为一大问题,而对尚未搬离杭州的那些书籍,陈训慈也是念念不忘。

但是,不管是从杭州运书出去还是从渔山将《四库全书》等典籍运至他处,经费和交通工具都是重大难题。

多次向主管部门争取经费无果,无奈之下,陈训慈只好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并不断寻求友人的帮助。

经过不懈的努力,《四库全书》等善本得以安全转运,为后来辗转艰辛搬迁至贵阳地母洞和重庆青木关奠定了基础。

在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等珍本书籍的同时,陈训慈还特别关注宁波天一阁藏书的保护。

抗战前夕,他曾数度奔走于天一阁藏书楼,不断为阁中珍本书籍的藏运提出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陈训慈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主任,主要负责图书的整理与排架。

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陈训慈埋头苦干了12年。

对此,很多亲友颇为诧异,也为他鸣不平。

而他却说:

“具体工作也要有人做,服从组织分配是任何一个大小干部的本分。

(摘自吴忠良《经世一书生——陈训慈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1930年至1945年8月的15年间,中国典籍被劫往日本的共计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五种,合二百七十四万二千一百八十册,另有二百零九箱,内装不计其数。

(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②又为运书款绌,已向张晓峰借二百金,自垫二百金,今悉罄。

无以应挑工工资,乃往访振公,仅借得六十金,应付颇不易。

(《陈训慈日记》)

③正是由于他的工作,中国图书馆已初现社会文化的形态,显示其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为现代图书馆文化走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王效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耕耘者——陈训慈先生》)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陈训慈对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做了全新的定位,突出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当时,这种思想获得了图书馆学界的广泛认可。

B.陈训慈创办了多种刊物,开图书馆创办刊物之先河,而且还自己投稿,参与编校,每期上几乎都有他所撰写的长文或者短评。

C.陈训慈致力于珍本书籍的保护,一·二八事变之际,他让总务组赶制木箱,并举债筹资,将大量珍本书籍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D.陈训慈任职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期间,恰逢时局艰难,他辗转奔走,为浙江省立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却又淡泊守静,不计名利。

 A [解析]B.“开图书馆创办刊物之先河”错,原文是“开图书馆倡学术之先河”;另外,原文中的“几乎每期”仅指《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和《图书展望》两种。

C.时间有误,“赶制木箱”搬运善本的事件发生在1937年,并非“一·二八事变之际”。

D.“淡泊守静,不计名利”主要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后。

2.陈训慈一生倾心于图书馆事业,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

                                    

                                      

[解析]本题的题干可以转化为:

“为什么陈训慈一生倾心于图书馆事业?

”从文章内容来看,第一段有“深受浙东经世致用精神熏染的陈训慈……便对图书馆的功能做出了新的定位”,由此可知他认识到了图书馆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

第五段有“珍护图籍之心,应与保我土地无异”,由此可知,他珍爱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痛心典籍的流失。

结合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