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4049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docx

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5套

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

一、选择题

1.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认为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墨导电                            B. 甲烷燃烧                            C. 葡萄酿酒                            D. 菜刀生锈

2.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3.“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 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                                          B. Fe                                          C. Al                                          D. O

5.下盛放酒精的试剂瓶应该张贴的图标为(  )

A. 

                      

B. 

                      

C. 

                      

D. 

6.下列关于过滤实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有:

漏斗、烧杯

B.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以防影响过滤速度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防止飞溅

7.“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

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 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

B.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C. 用炭、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C+O2

CO2,CO2+Na2O=Na2CO3

D.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8.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氮气

氢气

点燃

B

臭味物质

加适量的明矾吸附、过滤

C

二氧化锰

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D

白糖

食盐

加水溶解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

A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B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C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

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1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的示意图。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该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变,分子的种类也没变             

B. 参加反应的镁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

11

C.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 上图所涉及的物质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11.如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X是稀盐酸              B. Y是水              C. Z是石灰水              D. X与Z反应会生成Y,这属于化合反应

12.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或试纸)是  (    )

A. 酚酞试液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水                              D. 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

14.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2)三个水分子________;

(3)两个氮原子________;

(4)氢氧根离子________.

1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  误 操  作

不 良 后 果

⑴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________

⑵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________

⑶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________

⑷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________

⑸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________

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其中一种原因).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17.阅读实验报告单,并补充完整。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请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是蒸馏水还是酒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主要由________(填物质名称)和氧气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________。

A.制造霓虹灯    B.医疗急救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________;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19.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其质量为________ ,溶剂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其质量为________ ;

(2)反应后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其质量为 ________ ,溶剂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其质量为________ ;

(3)若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稀硫酸过量,则反应后溶质为________ .

20.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现有六种物质:

①二氧化硫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氖气。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

(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

(4)可制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1.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

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如何检验装置B是否不漏气?

________。

(3)猜想:

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________。

(5)如果用如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__端(填“①”或“②”)导入。

(6)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收集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22.小红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叶脉书签”,下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指出图中的两个操作上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

(2)量取实验所需水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错误操作改正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

2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2SO4            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

有Na2SO4、H2SO4和NaOH

(1)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实验探究】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3)【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同时指出【实验结论】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

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4.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

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

(1)碳酸钙(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其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按照说明书服用,每天服用药品中含碳酸钙质量为________;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________。

25.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2Na+2H2O=2NaOH+H2↑),现向95.6克水中加入4.6克钠,充分反应(有水剩余)。

求:

(1)生成NaOH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B4.D5.D6.A7.A,C8.C9.A10.B11.D12.B

二、填空题

13.2H2+O2

2H2O

14.CH4;3H2O;2N;OH﹣

15.腐蚀胶头;腐蚀标签;炸裂试管;污染试剂;戳破试管

16.装置漏气;S+O2

SO2;吸收二氧化硫

17.分别取样点燃;一种能燃烧,一种不能燃烧;能燃烧的液体是水,不能燃烧的液体是酒精(合理都给分)

18.

(1)氮气

(2)B;A(3)检查装置气密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9.H2SO4;9.8g;H2O;90.2g;ZnSO4;16.1g;H2O;90.2g;H2SO4、ZnSO4

20.

(1)N2

(2)SO2(3)CO2(4)Ne

三、实验探究题

21.

(1)试管;集气瓶

(2)加水形成液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

(3)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4)B;D或C(5)②

(6)CaCO3+2HCl=CaCl2+H2O+CO2↑(或Zn+H2SO4=ZnSO4+H2↑);D(E或C)

(7)AC或AE

22.

(1)瓶塞正置在实验台上;称量物放右盘,砝码放左盘了

(2)100mL

(3)①③⑤②④

(4)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其变质

23.

(1)猜想四;NaOH

(2)产生大量气泡

(3)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BaCl2溶液能与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H2SO4

四、计算题

24.

(1)100;10:

3:

12

(2)40%(3)3g;0.36g   

25.解: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g,氢气的质量为yg.     

2Na+2H2O=2NaOH+H2↑                    

46             80    2

4.6g          x        y                      

46:

4.6g=80:

x x=8.0g                     

46:

4.6g=2:

y  y=0.2g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

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0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

 

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生石灰制熟石灰                B. 二氧化碳制干冰                C. 高粱制成烧酒                D. 铁矿石炼成铁

2.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A. 焚烧废弃塑料                                                     B.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火力发电厂将废气高空排放                                D. 我市加速地铁、轻轨、环线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

3.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Si、O,Al、Fe               B. O,Si、Al、Fe               C. Al、Fe、O,Si               D. Si、Al、O,Fe

4.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

增加              

B. 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 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5.下图是一些常见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6.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水鉴别硫酸铜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

7.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技能。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H2CO3=CO2↑+H2O                                        

B. 4P+5O22P2O5

C. Zn+HCl=ZnCl2+H2↑

                                 D. Fe+CuSO4=Cu↓+FeSO4

8.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9.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可得到纯净水;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③做“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验时,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⑤在火场中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⑥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⑤⑥

1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B. 生成物丁可能是氧化物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

1

1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围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 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1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Na2CO3是碱          

B. 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盐用

C. 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D. H2O和H2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二、填空题(共8题;共35分)

13.人类时刻离不开空气,原因是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_。

14.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指明基本反应类型: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________ 

(2)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冶疗胃酸(HCl)过多:

________ 

15.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①3个钾原子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③4个铵根离子________。

④铁元素________。

⑤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

⑥氢氧化镁________。

16.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朝向手心________ 。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

17.纽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

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应。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转变为________价。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__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D.鉴别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________

19.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

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________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注:

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