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西方经济简答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x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简答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本科西方经济简答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简答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XX(XX)*电大考试*
问答题
1.何谓经济学?
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
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假设的条件不同。
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
产权明晰;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
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3.试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
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
4.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任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
概括地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之间关系等问题。
第二,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同时对某一经济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而这些考察是相互联系和互补的。
二者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
第二,二者假定的制度前提是一样的,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在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都假定制度前提是既定的。
二者都研究资源的有效配制问题。
第三,二者使用的分析方法(除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区别外)大都相同。
第四,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分析总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的。
5.为什么说《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亚当•斯密撰写的《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了。
该著作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其偏见,提出了生产部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结果,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提出国家具有保卫本国安全、免受外国侵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居民不受欺辱与压迫,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
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前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驳斥了重商主义错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说《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参见教材P8的述评)
6.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门。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大一统经济学,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学科的正式建立。
第二,凯恩斯主义占主导地位。
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由此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成为正统经济学。
第三,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
传统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1933年张伯伦等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补充、修改与发展,引起了经济学的震动。
第四,效用理论的发展。
由于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存在两个难题,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用以代替基数效用理论,发展了效用理论。
7.为什么说《通论》的出版是经济学说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凯恩斯撰写《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正式出版。
作者在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情形下,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质疑。
作者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挑战,提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继斯密和瓦尔拉斯后的第三次革命。
(参见教材P11-12的述评)
8.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特点。
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所谓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其特点为:
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依据是一定的价值观念;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其特点为: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其中实证分析是重要的。
1.简述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2.简述供求定理
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
3.简述均衡价格及其影响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
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成本、自然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供给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4.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
(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
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
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
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影响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
(1)购买欲望。
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
(4)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
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参见教材P34
5.简述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EM>1。
这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
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
称为收入富有弹性。
(2)EM=1。
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收入的变动率相等,即需求和收入以相同幅度变动,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
称为收入单一弹性。
(3)EM<1。
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慢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
收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收入缺乏弹性。
(4)EM=0。
表明需求量为常量,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需求曲线平行于纵轴,其斜率为无限大。
(5)EM<0。
表明需求量变动和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收和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称为收入负弹性。
6.简述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类型:
(1)ES>1。
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
管商品。
(2)ES=1。
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
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其值为1。
(3)ES<1。
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
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
(4)ES=0。
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
(5)ES=∞。
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