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1067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docx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2

楚雄州民族中学2016年至2017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12月份月考试题

学科:

语文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1分)

一、现代文

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

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

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道:

“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

”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

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 益

时光漫漫似水。

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

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

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

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

的头发。

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

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

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

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

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

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

分手时,她向

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

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

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

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

颇不对称。

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

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

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

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

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

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

我不再有挥霍的

资本。

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

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指归。

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

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

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

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

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缘。

结局也只有两种:

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

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我的叩问没有答案。

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几乎从没有对我们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B.这么多年来“我”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母亲温厚而乐观的秉性。

C.“我”为母亲而写的散文《十八双鞋》,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生活,没有一点儿虚构,完全是岁月与亲情的写实。

D.文中写到灯燎到“我”的头发而产生焦臭味的细节,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生活的艰难。

5.日本友人在信中对作者说:

“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行文思路来看,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跟前面回忆母亲的内容有何联系?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实用类文本

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政治局里的“多余人”何怀宏

1935年春天,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瞿秋白被捕,年仅36岁的他在狱中写下了《多余的话》,之后不久即从容就义。

《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

瞿秋白不仅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曾一度主持过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

但他自认自己政治能力薄弱,担任政治领袖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他自认自己骨子里是一个旧时代的“文人”,而这种“文人”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残余”。

他说他实际上是一个“懦怯”的书生,杀一只老鼠都不会和不敢的,而真正的懦怯更在缺乏政治上的自信力,没有为自己的见解奋斗的勇气。

经常觉得对方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熟谙孔夫子的忠恕之道。

当时担任第三国际领导人的布哈林曾经为此批评过他。

瞿秋白说,他自己有许多典型的“弱者的道德”——忍耐,躲避,讲和气,希望大家安静些,仁慈些。

故此,他觉得自己在政治舞台上只是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这毕竟不是自己的生活,他早已感到疲惫、厌倦。

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早该下场了。

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一种是“行动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领袖、军事家等等。

“观念的人”对观念、思想有一种很强的感悟甚至创造能力,但也常常因此思想复杂,从而影响到行动的果决;有一种道德的洁癖,有的为了捍卫自己的理念而不肯做出任何妥协。

“行

动的人”则往往基本见解一旦形成就坚定不移,敢于斗争而又善于妥协,不害怕弄脏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

因此不论是瞿秋白,还是在他之后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留美学生张闻天,看来都还有较多的知识分子脾气,他们对于政治权力似乎没有很强烈的欲望,这种最高权力往往像是送上门来的,即使得到了它,他们也似乎没有足够的牢牢把持住它的强烈意志和欲望。

瞿秋白看来更是相当典型的“观念的人”而非“行动的人”,且不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固执者,而是一个深具怀疑精神的人,同时他又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是古代“读书种子”的后裔。

传统社会曾经是这种读书人的天堂,而20世纪则成为他们的地狱,新的时代和社会已不再需要这种传统的士大夫文人。

但为什么瞿秋白还是一度进入了权力中枢?

这或许是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个认真刻苦做事,包括认真演好自己角色的人。

他属于很早就到革命后的俄国去实地考察和留学的最初一批人,他虽然自认读马列的书不多,但比其他人还是读得较多。

更重要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以宣传鼓动为中心而不是以武装斗争为中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所以,“观念的精英"在一个动员时代的早期还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很快就要被“行动的精荚”挤到一旁。

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行动果断,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将占据上风。

除了极少的例外

,原先思想启蒙的“动员者”将被暴风骤雨般的斗争所运动,原先的“改造者”也将被改造。

比较好的一个办法,也许就是各种人各得其所,就像瞿秋白所说的,“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

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

鲁迅是瞿秋白的挚友,曾手书一集句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来表示他对瞿秋白的推重和欣赏。

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若有机会专心文学,又假以时日,未始不能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但瞿秋白说,虽然他觉得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但“也

不觉得后悔"。

我们好歹得爱自己的命运。

《多余的话》主要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瞿秋自在临死前还思考了更深一层的灵魂问题,他在狱中赠给一位医生的照片上写道:

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

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节选自《人物》2011年第8期,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因此认为早该下场了,表明他对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很后悔。

B.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一种是“行动的人”。

作者赞赏“观念的人”而贬斥“行动的人”。

C.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很受鲁迅的推重和欣赏。

作者认为,如果有机会让瞿秋白专心文学,可能会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D.瞿秋白1935年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

8.请根据本传记节选部分内容,简要概括瞿秋白的性格特点。

(5分)

9.文中作者说瞿秋白属于“相当典型的‘观念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其原因。

(6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

,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

“王负剑!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额一项是()

A.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行李之往来

B.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倚柱而笑

C.①君为我呼入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D.①因击沛公于坐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11.下面划线词语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A.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

赠送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

只是

C.秦武阳色变振恐振:

通“震”

D.秦王方还柱走还:

通“环”,环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很有谋略。

到了秦国后,厚

遗蒙嘉,这是他刺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让秦王宠臣引荐自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B.荆轲镇定自若。

秦武阳在秦廷的怯懦反常表现,一方面与自己“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形成纵向对比,另一方面又与现场的荆轲形成横向对比,衬托出了荆轲高大英武的形象。

C.荆轲义刺强秦。

群臣们大惊失色,尽失其度;秦王危机四伏,“环柱而走”,他在惊慌失措拨不出剑来时只能用手与荆轲搏斗。

D.荆轲殒身不恤。

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在被斩断了左腿、身上遭受八处刀伤后还倚柱而笑、箕踞而骂,充分诠释了不畏强暴、英勇献身的大无畏侠士精神。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函封,燕王拜送书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张籍①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

罗襦②。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③。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注】①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唐代中后期诗人。

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

②罗:

一类丝织品,

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

短衣、短袄。

③明光:

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14.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此诗具有双

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妻子,在面对诱惑时作出的选择;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态度。

全诗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B.首句指出“君”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C.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作者将其“系在红罗襦”,说明了对炙手可热的李师道心存畏惧,有“暗送秋波”的依附之意,故《唐诗解》批评道:

“系珠于襦,心许之矣,…还珠之际,涕泣流连,悔恨无及,彼妇之节不几岌岌乎?

”。

D.此诗通篇运

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E.诗歌应用了象征的写作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

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

15.本词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但在结尾处,却有多个版本,有“何不相逢未嫁时”,亦有“恨不相逢未嫁时”、“怎不相逢未嫁时”、“悔不相逢未嫁时”等,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最贴近作者的情志?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的污浊现状的诗句是:

,。

(2)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3)、王安石《江上》中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陆游《游山西村》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

 

第II卷表达题(79分)

17.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计较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走投无路又欲肆其西封:

边境

C.乃引起匕首提秦王:

举起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诚信、信用

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宠信顾计不知所出耳:

不过、只是

18..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度过淇水,到达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来你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有想到你竟会变心。

19.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延伫乎吾将反B.忍尤而攘诟

C.进不入以离尤兮D.何方圜之能周兮

20.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两组句子。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21.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已经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有关的知识对下联重新组合,使它与上联构成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丝常伴钓丝柳边悬垂钓

答:

四、写作(60分)

2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

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

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选好观察角度,找准立足点,写出真情实感。

⑵选取一到两个主要事件,体现人生某一方面的滋味,写成一篇记叙文。

⑶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12月月考答案

1:

A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

C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

B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4.解析:

选C。

A项,“没有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错。

B项,“继承了母亲温厚而乐观的秉性”错,应该是“勤劳”。

D项,“主要是为了突出那时生活的艰难”错,应该主要是为了突出当时一家人生活的温馨。

5.解析:

这篇文章作者着力刻画母亲的性格特点,用具体鲜活的事例写出了母亲的勤劳、乐观、朴素等品格。

答案:

母亲的任劳任怨(勤劳)、温厚乐观、平凡朴素、担当起哺育四个子女的重任等。

(4分)

6.解析:

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回忆母亲,后半部分则引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作者的这种联想实际上是将母亲勤劳不息的品格上升到“生无所息”的高度,很耐人寻味。

答案:

母亲虽然平凡,但她一生忧虑辛劳不肯停歇的精神特质与圣贤孔子勉励子贡“生无所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教诲是相通的。

这种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正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意思对即可)(5分)

7.:

D

[A项,

“表明他对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很后悔”错误。

应该是感慨自己的政治工作与自己的能力、个性、兴趣爱好不一致。

B项,“作者赞赏‘观念的人’而贬斥‘行动的人’”错误。

C项,“很受鲁迅的推重和欣赏”的是瞿秋白的人品才华等综合因素,而并非仅仅是他的文学译著。

8.解析:

①忠于信念不畏牺牲,并勇于解剖自己,坦然面对命运,深刻、冷静,是观念的精英,也是一个思想启蒙者。

②具有传统文人的特点,熟谙儒家的忠恕之道,政治上缺乏自信,对政治及权力缺乏兴趣与强烈欲望。

③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与极高的文学造诣。

(打出一点给2分,共5分)

9.解析:

①他骨子里是个文人,是思想启蒙的“动员者”,被“历史的误会”推到了政治权力的中心,在时代的变革期,为了捍卫真理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②缺乏政治上的自信,对政治权力没有很强烈的欲望,没有足够的牢牢把持权力(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