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0693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 必修3 第12单元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

高考一轮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12单元课时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纲传真] 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考点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国卷5年1考

命题揭秘导航

2016·全国丙卷·39(3),4分

本考点属于命题的一般考点,主要结合文化热点来考查对文化强国措施的理解,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

复习时,注意准确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注意与其他文化发展措施的融合。

第1步——[基础梳理]

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含义:

以①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②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③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④必由之路。

a.原因: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⑤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b.基本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⑦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提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

a.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⑧主动担当。

b.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⑨坚定信念。

(2)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意义:

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更加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4)要求: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⑩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2步——[重难突破]

1.深刻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

(2)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自强。

“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②要自豪自信地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要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艰苦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⑤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为什么

①文化的一般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怎么办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3步——[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典例1] [2016·全国丙卷·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请列举两条理由。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增强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来说明;还可以联系时政知识“文化自信有利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谈意义。

[答案] 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我国文化自信的原因,既要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要看到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

[对点训练1] (2016·信阳质检)针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活动标识的使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要求,以纪念活动标识为元素制作的用品,需与纪念活动主题密切相关,不得乱用、滥用,不得用于制作商标或其他任何商业性用途等。

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克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②展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树立高度文化自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D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有其优点,不能克服,①错误;题干没有指向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②不选;对纪念活动标识使用的要求,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树立文化自觉,③④正确。

]

命题点2 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典例2] (2017·寿光质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借鉴外来文化成果,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大众传媒的传播,使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解析] 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和解答方向,即站在整个文化生活角度来分析文化发展的措施。

其次,准确梳理材料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如从文化创新的途径、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弘扬主旋律等角度分析问题。

[答案] ①充分发挥本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要重视运用大众传媒,发挥市场作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要立足社会实践,不断更新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手段。

④要重视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对点训练2] 某市A校B班组织开展了“我的青春·梦想与祖国同行”班会活动。

其中,学生乙对青春·梦想、对祖国说出了如下心里话:

乙: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

与祖国同行,我们不要吐槽、不要牢骚、不要抱怨,我们要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要“正能量”。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思考并回答应如何积极创造“正能量”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解析] 首先,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思考并回答应如何积极创造“正能量”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

其次,全面调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知识,准确梳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将两者结合起来调动相关知识并组织答案。

[答案] ①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

②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四有”公民。

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⑤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思维建模系列

15.全面分析文化发展的措施

此知识是高考的文化主观题经常命题所在。

命题紧扣文化领域的时政热点,以我国推进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文化发展的典型素材为背景,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相关措施,突出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分析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全面调动能力。

[典例导引] [2014·福建高考·39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考查问题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规范答案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模板构建]

常见设问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或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是如何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等。

常用答题语言:

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或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等。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⑥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模板提升]

 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

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

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

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

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

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先进文化的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

[答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感。

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创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模范人物的文化氛围。

考点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命题揭秘导航

本考点属于命题的冷点,主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入命题,而且突出与其他知识的结合,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

复习时,注重知识间的串联,注意信息指向的解读。

全国卷5年0考

第1步——[基础梳理]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①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②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③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充分认识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⑤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⑥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途径

(1)主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⑦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要求: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⑧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提醒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第2步——[重难突破]

1.对比理解三个文化概念之间的关系

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区别

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或者是一般大众文化而言的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

联系

就其内容来说,三者是一致的。

都是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其科学内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因此,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细化梳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4)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5)国家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公民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点拨] 除了以上内容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还可以从文化强国的措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中调用相关知识。

3.怎样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1)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2)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点拨]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依据

(1)从文化的一般作用看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看: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第3步——[命题探究]

命题点1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精神文明建设

[典例3] (2017·青岛期末)我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实施以来,许多志愿者满怀理想与热情,带着知识与技能来到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从事小学教育或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既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又使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  )

①是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举措 ②表明科学文化修养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 ③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④完善了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举措,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①③符合题意;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②错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④错误。

]

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等都是人民群众,文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群体都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都不能称为是主体。

[对点训练3]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涉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的改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等问题。

这些措施的提出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体现 ④强调了教育是今后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①错误;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心任务仍然是经济建设,故④错误;搞好教育工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免除学杂费等措施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故②③正确。

]

命题点2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精神文明建设

[典例4] (2017·洛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作为以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产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人类文明记忆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为公共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重任,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人类教育的终身学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一些问题:

教育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讲解,且多数讲解比较枯燥;公众的教育活动表面化,不善于深入发掘主题,很多活动陷于低幼化;互联网利用形式化,多数博物馆官网处于瘫痪。

从全球视野看,树立公共意识与服务意识,从以藏品为中心向观点为中心转变;公众活动从博物馆和公众两个维度去考量公众活动,尤其是首先考虑公众的讼求,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如何配合和适应社会教育并形成互动、走出一条馆社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之路,如何让观众从“看客”,转变为讲座的“听众”和网站的“用户”,这是我国的博物馆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及其依据。

(2)假设你是博物馆馆长,面对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具体的解决措施。

[解析] 第

(1)问,分析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及其依据,实质就是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去分析题干举措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意义;要围绕着材料中有关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信息来组织答案,如传承、育人等。

(2)问,一是要明确材料中点明的博物馆存在问题,以此分析措施;二是解决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简单罗列理论。

[答案] 

(1)①有利于发挥博物馆的人类文明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的作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②有利于发挥其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

③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①建设官网,设立“教育频道”,运用图文、视频、背景资料详细介绍博物馆展品。

②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公众,设计课程或活动,提供详细的教案、演示文稿和活动指南。

[对点训练4] 材料一 经过10年不懈努力,南岸区荣膺“全国文明城区”,成为重庆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区县。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