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docx
《毛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习题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6.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
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8.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党的十二大上D.党的十三大上
9.我们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B.党的十四大上
C.党的十五大上D.党的十六大上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
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
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8.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
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1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以人为本D.可持续发展
2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B.稳定C.改革D.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C.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D.反对教条主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
3.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提出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D.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它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三个规律”即
A.共产党的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改革开放的规律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6.“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C.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全体成员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3.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C2C3C4B5A6B7B8C9C10D
11D12A13D14A15B16C17D18A19C20D
二、1ABC2ABC3AB4ABCD5ABD6ABCD7AC8ABD9BCD
三、辨析题
该命题错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只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简答题
1.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③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三、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具体说来,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它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时期C.党的八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
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C.实事求是D.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立党为公B.与时俱进C.理论创新D.保持先进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B.行动的指南
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D.不惟书只惟实
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创新是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证
4.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注重协调性C.把握规律性D.富于创造性
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是因为它是
A.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B.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
C.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的正确途径D.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2.如何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论述题
1.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包含哪些基本要求?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B2D3B4C5B
二、1ABCD2BD3ABC4ACD5ABC
三、问答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具体表现为: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目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
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都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
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首先必须把握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①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其次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②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坚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这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④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四、论述题
1.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①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把毛泽东思想倡导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③江泽民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2.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革命纲领不同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方法不同D.革命领导力量不同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帝反封建D.反官僚资本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极前途是
A.资本主义B.新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D.三民主义
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农民民主专政D.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民族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封建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
4.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B.全国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
C.共产党政策的正确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的关系是
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D.党的建设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四、问答题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联系。
五、论述题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
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出现过哪些错误倾向?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似乎并无恶意,也迷惑于所谓‘一次革命论’,迷惑于所谓‘举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纯粹主观的想头;而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只能由一个革命到另一个革命,无所谓‘毕其功于一役’。
”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根据材料:
(1)阐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理论。
(2)回答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A2D3A4C5D
二、1BCD2ABCD3ABC4CD5ABC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对)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2.(不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
但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
四、问答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五、论述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任务不同、目的不同。
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者的区别表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才可能进行后一阶段的革命,绝不能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
二者的联系在于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因为中国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胜利以后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就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作了必要准备。
因此,民主革命的胜利,并不是革命的终结,革命还要继续向前发展,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衔结起来,中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又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革命阶段问题上,党内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二次革命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绝对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提出“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混为一谈,企图把两种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实质是取消革命。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六、材料分析题
(1)中国革命应该分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
其中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必要准备,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必然趋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前途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终极前途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要特征是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1952年12月B.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1966年4月D.1953年1月----1956年12月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重视工业建设B.强调三大改造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
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国营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重点突破
4.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B.限制C.教育D.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有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实行统购包销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请对予评析。
四、问答题
谈谈你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C2A3D4B5C
二、1ABC2ABCD3ABC4ABD5ABC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不对)
(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问答题
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宣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地表述,这就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与“三改”的关系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它包括的内容是:
“一化”即是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是解放生产力,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二者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没有“一化”,则“三改”没有基础,没有“三改”则“一化”没有保证,所以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同时并举、是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总体上没有取得成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B.照搬苏联模式
C.以革命的方法搞建设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改革开放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3.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
A.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
C.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4.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