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笔记.docx
《资本论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读书笔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一)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是在父亲的书橱里,很厚的精装本。
那时,父亲是解放军政治学院政经教研室的副主任,挂着将衔的教授。
专门给那些到这所军队高等院校来进修的团级以上政治主官,也就是政委们,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小时候我很好读书,曾经翻遍了父亲,还有母亲的书橱。
为此曾经遭到父母亲的严斥,而且把书橱上了锁。
因为他们的书橱里,不仅有诸如《资本论》,《马克思全集》、《恩格斯全集》等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还有像《红楼梦》、《西游记》与《战争与和平》一类的世界文学名著。
他们不希望我过早去接触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
可不管他们将钥匙藏在哪里?
我总有自己的办法找到。
于是,他们的书橱,还是被我彻底翻阅过不止一遍。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只有我才会如此的大胆与离经叛道。
其他,包括三个大我很多的姐姐,在书橱被锁后,再也不敢去偷看里面任何一本书籍。
我是翻阅这些书橱最全面的人。
当然,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不可能对《资本论》这类书籍感兴趣。
吸引我的是里面像《红楼梦》《西游记》《战争与和平》等大批的文学作品。
第一次知道《资本论》是写的什么?
大约在初中二年级。
我走进书房时,看见父亲在读这本很厚的书,便随口询问了一句。
父亲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那时一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也是一本马列主义教科书。
作者就是卡尔。
马克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我曾经不经意的朝着那本放在父亲案头的厚书撇过一眼,仅此而已。
第一次接触到这部书的实质内容,是文革开始以后,我已经去了宁夏的建设兵团。
在连队发生“关于真理”的大辩论时,常常在那些高中生的嘴里,还有他们那些大字报上,听到和看到关于“资本论”中,可能是被断章取义,或者完全肢解后的只言片语。
第一次自己翻开这部经典著作,是我走进大学校园以后。
我是读中文系,像这类教科书并不是我的必修科目。
只是因为读中文,也要读些诸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副科,曾经做过最简单的翻阅,几乎连一页字的读书笔记也没有做过。
归根到底,我从来没有真正读过《资本论》。
这些天突然打算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和学习《资本论》,其实并非无的放矢的一时间心血来潮。
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不再被人提起。
尤其是在一般人中间,恐怕更是少有人会去读这样的专著。
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在,甚至已经在广大群众中严重缺失。
更加令人担忧的还是,在当今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正在遭受到严重挑战,正在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诋毁、篡改与攻击。
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直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信仰马列主义的人。
于是,我决定认真地从头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我想通过学习来弄明白,中国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
当然,我就算真弄明白了,也不过自己明白了而已。
可我想对得起自己一生的信仰,总还是一件好事。
既然如此,要读的第一本书,理所当然应该是《资本论》。
资本论读书笔记
(二)
在马克思哲学课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卡尔马克斯的哲学,而这本《资本论》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结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解说。
为此,我在课余时间阅读了《资本论》,在深深感叹马克思杰出思想的同时,又提升了自我的思想境界。
浏览《资本论》全章,大致有商品货币、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工资、资本积累、资本形态、资本周转、利润、等方面。
第一卷
商品和货币
在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中,我了解了什么是商品,以及它的产生、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占有统治地位,社会财富表现为商品的大量堆积。
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缺少其中一个就不能称为商品。
而商品的价值凝结在人们的劳动中。
这是对商品的描述。
在我看来商品之所以为商品,它从原本的物品表现出了特有的交换价值,从而被人们用于交易。
而商品的价值量和该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它的生产力成反比。
所以,商品花费了更长的生产时间,那么其拥有的价值量就越大。
在随后的阅读中,我了解了商品扩大的价值形式,举个例子:
20匹布=1件上衣或=十磅茶叶或=1盎司金或=其它的商品,由此商品的价值形式逐渐扩大了。
总之:
我们可以发现,商品,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至货币,如果不历史地考察,是没有直线进入资本的途径的。
马克思解释说是生产力在起作用及各种历史机遇在起作用,但重点在讲解各种历史机遇。
这里,生产力的作用只能是个模板,提供了满足人的历史活动的物的条件,这个物很大程度上不是量,而是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质(在起作用),不可想象是奴隶社会阶段的质。
当然物很大程度上是“人造自然”,包含着文明积累、文化积累。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此章,他讲述了劳动过程和价值的增值过程、不变的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工作日等部分。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
生命获取、消耗事物并使其实现价值的过程,就叫劳动。
它具体分为获取劳动和消耗劳动两个部分。
其中,获取劳动获取物及其价值,而消耗劳动则消耗物及其价值。
所有的劳动过程,都是生命使用生命体或生命体的替代物来完成的。
而获取劳动和消耗劳动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概念。
这一部分,在我理解的资本主义经济吸取了过多的劳动剩余,占据了工人的劳动,从而达到了获取更多的目的。
工资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
在这里,人们说劳动的价值,并把它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
另一方,人们说劳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
资本的积累
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使用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所以能够积累资本,就是因为他剥削了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也就是资本家能够不断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
2、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资本家为了不断发财的目的,加上互相竞争的外部压力,他是不能把全部剩余价值吃光用光的,总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扩大他的生产,改善生产的技术。
所以,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的。
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再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其特征的。
第二卷
第二卷讲述了资本的循环,劳动期间、扩大生产等方面。
在这里我了解了,资本的增值的智能,就必须不停地运动、循环,形成资本循环。
产品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变为货币,是和他的价值承担者商品转化为货币同时进行的。
我了解了w-g的转化过程。
资本的循环周期的时间,作为下一次重新回到这个起点花费的时间。
在我看来资本周期循环一次那么就体现了资本增值的过程。
第三卷
第三章讲述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转化、商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利润利息、资本主义地租、各种资本主义收入等问题。
而每大章又可以分为很多小部分。
通过本部分的阅读我大致理解了。
剩余价值和利润是相似的,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加剧国家内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矛盾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问题。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例如:
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家,他们的可变资本都是6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次,乙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10次,这样甲乙资本家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同。
甲资本家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是6000×100%×2=12000元,而乙资本家一年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为6000元×100%×10=60000元,可见,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总之,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
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这是一个例子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商品的增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资本竞争的结果。
当某个部门利润高时,必然引起大量后续资本投入,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利润降低;某个部门利润低时,资本家必然不愿意投入资本,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上升。
两者作用的结果,就是各生产部门利润平均化,即形成平均利润,利润与该部门投入预付资本成正比。
意义就是,表面上看来利润只和投入预付资本大小有关,与工人劳动无关。
西方经济学家于是认为,价值是由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产生的,而不是工人劳动产生。
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