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8645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第 15课 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docx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精品教育doc

第17课辛亥革命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李树全邮编:

710003

【内容分析】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刻的民族危机,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华崛起是近代中国人的迫切愿望。

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使这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里程碑,革命党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

(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讲述武昌起义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讨论“南北议和”的必要性及其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体会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向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辛亥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

(2)革命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难点】

1.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爆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顺应了民主潮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

【导课环节】

师:

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

出现过多少个王朝?

恐怕没有人能回答。

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同学们能回答吧?

生:

辛亥革命。

师:

对。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中,中国共出现大大小小六十多个王朝、近五百个皇帝。

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个王朝,出现了多少个皇帝,中国社会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

而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9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

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

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分别有什么认识?

生:

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是一个伟人。

生:

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来还复辟了帝制,是个反动人物。

生:

清政府腐败。

师:

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这些认识客观吗?

如果有人说清政府未必腐朽?

同学们会怎么想?

如果有人说袁世凯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是有功劳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

还有,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远在海外,过了两个多月,孙中山才回国。

所以,有人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对这个观点,同学们又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师: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究竟做过什么?

当然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历史学习,进一步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课教授】

一、乱象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天灾与谣言并存

师:

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天灾与谣言并存。

(1)天灾的年代

师:

请同学们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学生读):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

……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

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

——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

师:

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

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荒,人民生活艰难。

师:

从1910到1911年,长江、淮河流域大雨成灾,农田被淹,粮食歉收,米价暴涨。

其中湖北、湖南已经是连续七年的水灾,全国各地也都有不懂程度的灾情。

在灾荒严重的形势下,最盛产米的湖南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1910年4月,长沙有一个靠挑卖河水为生的农民,劳累数日,铮的钱竟买不回一升米。

绝望之中,一家4口投水自杀,这一悲剧事件引起巨大震动。

第二天,一个老妇去买米,缺两文钱,米店不卖给她米,只好回去凑钱。

等凑齐两文钱回来后,米店又涨了二文,老妇怒斥米店无理,争吵起来。

众人愤怒,砸毁米店,一场大规模的抢米风潮爆发。

对抢米风潮,清政府进行镇压,民众沸腾,社会动荡。

抢米风潮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艰难。

据《海关十年(1902——1911年)报告》纪载:

辛亥前十年,宜昌、烟台等地工资增加了50%左右,但物价上涨更快,大米、小麦等价格上涨在80%以上,食盐上涨100%,上涨100%的物品非常普遍,民众生活异常艰难。

面对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看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曾发布布告称:

“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

这份布告说明了说明问题?

生:

清政府对人民的死活不管不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师:

对。

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政府缺乏有效的措施。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不满情绪在积累,社会矛盾在积累,这是大规模社会变动的基础。

(2)谣言的时代

师: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充斥着各类谣言。

谣言大多为革命党人在某某地方造反、暴动之类,我选了两个,请同学们看一下:

10月10日礼拜二自是外面风声谣言大起,谓都署已获革命党名册,学堂、营盘中今日一一按名捕之。

——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的这则日记,记载了武昌起义前的形势。

日记中说清政府的湖北当局准备按照缴获的花名册抓革命党人,这是一个谣言。

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湖广总督为了避免局势失控,决定烧毁缴获的革命党花名册,以安抚人心,防止发生激烈的暴动。

但更多人还是相信谣言。

谣言愈传愈烈,终于使参加革命党的新军士兵发动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谣言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火”。

同学们再看一个叫吴宓的人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

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

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11年11月6日,此时清政府还牢牢控制着北京,革命军怎么可能攻到北京呢?

明显是一个谣言。

但很多人还是相信了。

辛亥革命期间的很多谣言都经不住推敲。

面对谣言,清政府也不断辟谣,但人们还是相信谣言。

同学们如何看这个现象?

生:

清政府已失去了人心。

师:

如果从广大民众相信谣言这个角度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人们对社会失去的信心,人民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

师:

很好,人心思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一方面,天灾不断,民生艰难;另一方面,谣言盛行,人心思变,社会形势极不稳定。

辛亥革命能够从一场士兵起义演变为全国性革命,是有基础的。

2.改良与革命赛跑

师:

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改良与革命赛跑。

(1)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师:

1901年,中国带着巨大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

这一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也面临着深刻的统治危机。

为了维护统治,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同学们看“新政”的主要内容: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同学们怎么看“新政”措施?

生: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有利于富国强兵;“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有利于思想解放。

师:

分析的很好。

清末“新政”固然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客观上讲,清末“新政”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这些措施,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清政府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宣布预备“立宪”。

同学们看一下清政府政治改革进程: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同学们看这个宪法的主要规定(学生读):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

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

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师:

读了这部“宪法”后,你对这部“宪法”有什么认识?

生:

这部“宪法”还是要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的。

师:

总结的很好。

《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定君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权几乎独断一切,专制色彩非常明显。

可以说清政府借“立宪”之名,继续维护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1910年,在全国各地立宪党人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同意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立宪”步伐加快。

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同学们看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

梁敦彦(汉族)民政大臣:

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

载泽(皇族)学务大臣:

唐景崇(汉族)

陆军大臣:

荫昌(满族)海军大臣:

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

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

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

盛宣怀(汉族)理藩大臣:

寿耆(皇族)

师:

这个内阁有什么特点?

生:

满族占绝对多数。

师:

对。

所以有人称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

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清王朝坚持维护满洲贵族利益,它的改革是假的。

师:

对。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皇族内阁”的成立,清楚的表明,“立宪”只不过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最敏感的政权问题上,清政府不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

清王朝在政治上的顽固与僵化,对权力过度的贪婪,使原本支持它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专制本质,与清王朝分道扬镳。

清王朝成了孤家寡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立宪”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是,“立宪”运动本身,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政治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请同学们再看《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思考一下,这部《钦定宪法大纲》有何积极意义?

生:

阅读思考。

师:

同学们想一想,皇帝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生:

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师:

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权受不受约束?

受不受限制?

生:

不受。

使:

那么《钦定宪法大纲》对皇权有规定吗?

生:

有。

师:

对。

皇权是受到宪法规定的。

那么这一点有什么意义?

生:

思考。

师:

原来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任何规定,皇权是无限的。

而现在,《钦定宪法大纲》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皇帝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是对皇权做出的某种规定,将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了。

这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颠覆,是一个重大进步。

同学们再看这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要设立议会,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有意义吗?

生:

有。

师:

有什么意义?

生:

原来没有议会,皇帝独揽一切。

现在设立了议会,对皇权有约束。

师:

但是从《宪法大纲》中,好像看不到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呀?

生:

思考。

师: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一切行政、司法大权,权力是高度集中的。

而现在要设立了议会,虽然这个议会没有真正的权力,但毕竟体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要分离的原则,这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否定?

生:

是。

师:

从原来皇帝总揽一切权力的“集权”到行政权、司法权形式上分离的“分权”,是对皇权独揽一切的集权政治的否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化。

所以说,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立宪”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势,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做了一些准备。

还有,在“立宪”运动中建立的地方议会——咨议局,很多资产阶级纷纷加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这也为民主政治做了一些准备。

对清末“立宪”运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2)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师:

20世纪初,当清政府主导的“立宪”运动日渐高涨之际,也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不断发生之时。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一次大集结。

同盟会制订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生: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师:

对。

后来孙中山将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表明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策划和组织近十次武装起义,同学们看起义情况: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最终失败。

1907年,同盟会在两广等地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均告失败。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宣告失败。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最终失败。

同时期,还有光复会等团体发动的一些起义,例如皖浙起义等,也失败了。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既有清政府的“改良”运动,也有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改良”和革命声势都很大,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行走。

清王朝在它统治的最后十年,实施“新政”,推动“立宪”,在当时造成了一场规模、声势颇大的政治改革运动。

但是,这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统治,在后来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王朝统治结束了。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清政府“立宪”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

师:

很好。

从根本上讲,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违背民主发展大势。

而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顺应了历史潮流。

所以说,民主潮流,不可违背。

3.政策与民心比拼

师:

还可以用“政策与民心比拼”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

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

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同时,没有对先前已经投入铁路建设的民间资金合理处置,甚至还把一些地方的民间资金,充作股本,不发还本息。

清政府这一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

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

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

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

清政府愚蠢的“政策”,把广大民众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传来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

“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

我还想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民生艰难、民心思变、民主潮流、王朝愚蠢。

一场突发的士兵起义,能够演变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设计意图】

设计“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三个小标题,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使学生认识:

辛亥革命前中国,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有政治上的彷徨,而清政府继续维护其王朝专制利益,违背民心民意,最终导致了这场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1、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发动起义,武昌光复。

两天后,汉阳和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全国各省响应。

此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湖南、陕西等十四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成瓦解之势,革命形势高涨。

1911年底,宣布“独立”的各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国大业。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全国革命形势高涨。

同学们看孙中山宣誓的“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生:

要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设计意图】

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初步认识。

2.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师: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北洋军进行镇压。

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北洋军攻占了汉口、汉阳。

但袁世凯随后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和谈。

湖北方面开始和袁世凯接触,尝试谈判解决南北纷争。

究竟是战是和?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孙中山

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

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洎入都后,筹计饷需,蒐简军需,无一不形匮绌。

借款屡议,迄无所成。

”致使“军事至今迄无起色”,“奉职无状”——袁世凯《请收回封爵成命由》

师:

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南北议和”持什么态度?

生:

孙中山反对议和,表示不达目的,绝不议和。

师:

列强对当时中国形势持什么态度?

生:

列强希望“南北议和”。

师:

对。

列强担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列强呼吁南北和谈。

那么在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袁世凯是什么态度呢?

生:

袁世凯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南北和谈。

师:

同学们的认识很到位。

孙中山虽然反对和议,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

但是,南方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相当的实权,主张南北和谈。

而孙中山没有实力,不能真正控制住形势。

所以孙中山被迫妥协了,同意和谈,并发表声明:

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促成共和,即保举袁世凯作大总统。

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拥有强大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感觉缺乏财力保障,没有确实的把握。

再加上袁世凯也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所以,袁世凯极力谋求“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列强宣布“严守中立”。

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列强在宣布“严守中立”的同时,向南北方施加压力,当时列强既不贷款给南方、也不贷款给清政府,极力促成南北停战议和。

在中国这场革命中,南、北方都迫切需要争取列强的经济和外交支持。

列强的态度对南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和谈。

南方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

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向南方革命党人做出了妥协。

而南方革命党也做出了让步,在商榷清帝退位条件时,没有步步紧逼,没有进行清算,同意给予清帝和皇室的优待条例。

由于各方必要的妥协,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有人说“南北议和”是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革命党应该直捣龙庭,消灭清廷。

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南北议和”?

生:

我对“南北议和”持肯定态度。

因为如果不议和的话,南北方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师:

对。

那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袁世凯的选择?

生:

我觉得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有利于和平的实现,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讲是重要的。

师:

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

可以这样说,辛亥革命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结果。

各派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都没有在这场危机中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协商,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人民不再受战火蹂躏。

“南北议和”,实乃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之大幸。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经历过无数次王朝更替,但每一次改朝换代无不是血流成河。

但这一次,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所以,如果我们能撇开主观倾向,我们应该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中国大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智与克制,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赞赏他们的智慧与才能。

(教师停顿,学生思考。

师:

根据“南北议和”的协议,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清帝宣布退位的同一天,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对退位的皇帝、皇族有一些诸如保留皇帝尊号、暂居紫禁城、民国政府提供抚养经费等优抚措施。

可能是鉴于清政府以往的“种种劣迹”的缘故吧,很多人对于这个皇室“优待条件”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对旧势力的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我们不妨阅读一下清帝退位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师:

同学们怎样看清帝退位诏书?

生:

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高涨的形势下,清帝只有退位,没有别的选择。

师:

对。

当时共和是大势所趋,清廷已呈瓦解之势,清廷也确实无可奈何。

但是,假如清王朝负隅顽抗,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挣扎,历史又会怎样?

生:

最终还是要被消灭,被推翻。

师:

但中国社会是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呢?

会出现更多的流血呢?

生:

思考。

师:

如果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清帝退位,恐怕会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想想!

生:

我认为清帝退位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对当时“南北议和”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诏书中“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还有“将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