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6516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ocx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

响及策略研究

2011-05-24,19:

41

0摘要: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互动研究的认知取向的兴起,家庭内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针对父母教养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认知、情感、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的因素,就解决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范的对象,要想让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和习惯,父母也得具备这方面的素质。

所以,父母的相互配合是最重要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教育的失败,如果把父亲比作大树,那么母亲则是一片绿地,对于孩子来说,象征力量的大树和象征温情的绿地是不可或缺的。

①父母的教育态度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保持父母的教育态度一致性是父母的责任,更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保证。

只有父母相互配合的教育,才是对幼儿最好的、最完美的教育。

为此,让幼儿更健康地成长,父母教育态度保持一致是必可少的,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的含义

父母的教养观念,是父母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

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父母在对人对事,应该做好榜样作用,在对待幼儿上,父母需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

由于父母自身的性格特征、对教育的看法、态度和角色定位的不同,幼儿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也不尽相同,所以,父母应该保持态度的一致,才能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特别是在幼儿期,幼儿期是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父母与幼儿朝夕相对,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

怎么教,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尤其是幼儿社会认知、情感、行为,都是从父母那儿习得的。

其次,父母需在教育幼儿上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父母在教育幼儿上,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父母需要求同存异,做好沟通,无论在对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上,还是在教育幼儿的方法、手段上,都应该做到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本世纪40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其中父母教养态度的不一致对幼儿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

1.社会认知的内涵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的认知,是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的关系的认知。

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从具体的、表象的认识向较为全面的、抽象的认识的过渡,在自我认知中自我中心的成分逐渐减少,扩展到对他人的认识。

②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能使儿童逐步认识到他人有与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有助于帮助儿童妥善处理社会性。

2.父母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

父亲:

从父亲那儿,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并沟通操作、探索、变换多样的活动、玩法,使儿童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刺激、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动脑、创造意识,开发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父亲较多地参与和孩子的交往,能日益提高宝宝的认知技能、成功动机和对自己能力、操作的自信心。

母亲:

从母亲那儿,孩子可以学到更多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并在生活上教会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技巧;在精神上,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品德方面,母亲要成为子女的表率,要向子女灌输尊长爱幼的观念,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孩子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使孩子从母亲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中,父母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幼儿社会情感的影响

1.社会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保障。

情感的发展影响人的个性的形成。

由于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起着不容忽视、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了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对幼儿个性影响的重要作用,这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其日后的成就。

2.父母对幼儿社会情感的影响

父亲:

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热情、外向、大方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接受影响并且不知不觉的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不知不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特征。

母亲:

母亲通常情感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情温和,同样在幼儿的情感方面及人际交往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惩罚会使幼儿感到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及焦虑;拒绝会使幼儿自我接纳程度低,易自卑,所以父母应采取接纳教育方式,能使幼儿自信心及自我接纳程度逐渐提高,多关心、关注、关爱幼儿,使幼儿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父母亲不同的性格、情感特征的影响下,更需要父母亲的配合,去教导孩子,对事对物该有怎么样的态度,才能使幼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1.社会行为的内涵

社会行为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心理学大词典》中的定义,社会行为是对社会刺激产生的外显或者内隐的反应,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语言、语气、活动等。

庞丽娟指出,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社会行为在交往中产生,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他人的行为方式。

2.父母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父亲:

父亲与孩子交往中,使孩子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社交经验,和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能,父亲的待人接物都影响着幼儿,特别是如何注意、识别、正确理解他人情感、社会信号、学会运用、调节自己的行为反应,并且以此影响他人的行为。

母亲:

母亲与幼儿的交往中,给幼儿行为上的影响,更多的是道德上的。

如:

不争抢玩具、学会尊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等。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分工,缺一不可。

父母最重要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时时关注自己的言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模仿他周围的主要人物,他会逐渐学会互助互谅的人际关系。

三、影响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的的因素

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的不同,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儿童的问题行为与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也有关。

(一)父母的角色定位父母在角色扮演上,母亲一般比较慈爱,以静态的言教为主,而父亲更多的是严厉,多采用动态的示范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性,适合负责制定规则。

在父母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中,一般有三种情况:

1.母亲承担教育责任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严父慈母”的思想以及母亲带孩子的主动性和“惯性”的影响,都认为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对孩子不管不问,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造成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可能缺少父亲的性格特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一定程度被削弱,严重限制了父子(女)交往的数量和质量。

2.父亲承担教育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认为教育是父亲的责任,母亲只是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生活,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情感道德。

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母亲教育角色的弱化。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能会缺少母亲细腻的情感。

3.父母教育角色双双缺失

父母双双外出工作挣钱养家,而把孩子交与祖辈照管,由此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样教育下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可能会产生攻击性行为或者不擅交际,孤僻等性格。

(二)父母的文化、素质差异

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成败,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或减少行为问题,因此提高父母自身修养和素质,可根据掌握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与规律来提高下一代的教育质量。

第一,一般来讲,文化层次、水平直接决定了父母的教育态度,成为最为基本的相关因素。

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父母,会能以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现代的儿童观科学的对待儿童成长发育,处理问题较理智、和平,能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年龄和承受力,有更多的亲子交流,并能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刺激。

第二,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教育内容贫乏,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甚至可能出现打骂,对幼儿缺乏耐心,不能以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教育幼儿,从而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对于文化、素质差异较大的父母,对幼儿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

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幼儿产生“双面人格”。

虽然一般来说文化素质较高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会比较科学,但也不是一定的,同样也有许多素养高,但幼儿却也心理发育不健康。

应该重视幼儿犯的错误,并配合好。

(二)父母之间的沟通

1.父母之间情感的沟通

父母双方应互敬互让,有矛盾冲突应和平地解决,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吵,给孩子增加不良刺激,影响孩子社会化的正常进行。

因此,家庭气氛融洽,可以使儿童从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使儿童顺利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和解决遇到的其他问题。

2.父母之间教育理念的沟通

父母的教养态度,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传统教育观念等原因,有着不同的看法及做法。

父母亲之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让幼儿产生矛盾,认为父母亲的想法、做法都不一样,分不清对与错,容易是非不分,所以父母亲应该在教育幼儿之前,有着明确的目的,并达成共识,才能师幼儿健康成长。

(三)共同制定培养幼儿的计划

父母在为幼儿制定目标。

1.既要高标准,又要考虑孩子本身的条件。

标准过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标准过低,会导致孩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父母在制定培养幼儿的计划时,应根据幼儿本身的身心特点,不能好高骛远,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不仅仅没有帮助到幼儿,反而会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阻碍。

2.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中长期目标。

要结合孩子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引导和帮助孩子实现各阶段的预期目标。

父母要了解幼儿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乱制定,要循序渐进,从近期目标开始,一步一步地与幼儿共同成长。

父母教养态度保持一致性,对儿童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性行为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父亲独特的男性行为方式态度和性别行为榜样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在孩子性别角色的认同中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而母亲在幼儿的社会行为,道德观念各方面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父母之间的作用具有互补性,哪一方的缺失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态度保持一致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对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的最好保证。

父亲和母亲应共同参与家庭教育,保持良好的沟通,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协同教育幼儿,共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①李继琼,白媛媛,城市中学“父亲缺位”现象的教育对策浅析[J],学术论丛,2009(4).②王燕霞,聂庆培,重视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发展[J],山东教育,2001(23).③高秉燕,孩子成长中父亲的角色定位[J],科技风,2007

(1).

④高一波,幼儿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⑤魏燕,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3).

⑥陈竞芳,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定位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2).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

响及策略研究

2011-05-24,19:

41

0摘要: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互动研究的认知取向的兴起,家庭内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针对父母教养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认知、情感、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的因素,就解决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范的对象,要想让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和习惯,父母也得具备这方面的素质。

所以,父母的相互配合是最重要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教育的失败,如果把父亲比作大树,那么母亲则是一片绿地,对于孩子来说,象征力量的大树和象征温情的绿地是不可或缺的。

①父母的教育态度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保持父母的教育态度一致性是父母的责任,更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保证。

只有父母相互配合的教育,才是对幼儿最好的、最完美的教育。

为此,让幼儿更健康地成长,父母教育态度保持一致是必可少的,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的含义

父母的教养观念,是父母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

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父母在对人对事,应该做好榜样作用,在对待幼儿上,父母需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

由于父母自身的性格特征、对教育的看法、态度和角色定位的不同,幼儿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也不尽相同,所以,父母应该保持态度的一致,才能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特别是在幼儿期,幼儿期是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父母与幼儿朝夕相对,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

怎么教,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尤其是幼儿社会认知、情感、行为,都是从父母那儿习得的。

其次,父母需在教育幼儿上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父母在教育幼儿上,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父母需要求同存异,做好沟通,无论在对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上,还是在教育幼儿的方法、手段上,都应该做到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本世纪40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其中父母教养态度的不一致对幼儿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

1.社会认知的内涵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的认知,是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的关系的认知。

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从具体的、表象的认识向较为全面的、抽象的认识的过渡,在自我认知中自我中心的成分逐渐减少,扩展到对他人的认识。

②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能使儿童逐步认识到他人有与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有助于帮助儿童妥善处理社会性。

2.父母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

父亲:

从父亲那儿,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并沟通操作、探索、变换多样的活动、玩法,使儿童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刺激、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动脑、创造意识,开发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父亲较多地参与和孩子的交往,能日益提高宝宝的认知技能、成功动机和对自己能力、操作的自信心。

母亲:

从母亲那儿,孩子可以学到更多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并在生活上教会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技巧;在精神上,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品德方面,母亲要成为子女的表率,要向子女灌输尊长爱幼的观念,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孩子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使孩子从母亲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中,父母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幼儿社会情感的影响

1.社会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保障。

情感的发展影响人的个性的形成。

由于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起着不容忽视、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了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对幼儿个性影响的重要作用,这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其日后的成就。

2.父母对幼儿社会情感的影响

父亲:

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热情、外向、大方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接受影响并且不知不觉的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不知不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特征。

母亲:

母亲通常情感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情温和,同样在幼儿的情感方面及人际交往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惩罚会使幼儿感到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及焦虑;拒绝会使幼儿自我接纳程度低,易自卑,所以父母应采取接纳教育方式,能使幼儿自信心及自我接纳程度逐渐提高,多关心、关注、关爱幼儿,使幼儿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父母亲不同的性格、情感特征的影响下,更需要父母亲的配合,去教导孩子,对事对物该有怎么样的态度,才能使幼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1.社会行为的内涵

社会行为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心理学大词典》中的定义,社会行为是对社会刺激产生的外显或者内隐的反应,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语言、语气、活动等。

庞丽娟指出,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社会行为在交往中产生,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他人的行为方式。

2.父母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父亲:

父亲与孩子交往中,使孩子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社交经验,和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能,父亲的待人接物都影响着幼儿,特别是如何注意、识别、正确理解他人情感、社会信号、学会运用、调节自己的行为反应,并且以此影响他人的行为。

母亲:

母亲与幼儿的交往中,给幼儿行为上的影响,更多的是道德上的。

如:

不争抢玩具、学会尊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等。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分工,缺一不可。

父母最重要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时时关注自己的言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模仿他周围的主要人物,他会逐渐学会互助互谅的人际关系。

三、影响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的的因素

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的不同,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儿童的问题行为与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也有关。

(一)父母的角色定位父母在角色扮演上,母亲一般比较慈爱,以静态的言教为主,而父亲更多的是严厉,多采用动态的示范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性,适合负责制定规则。

在父母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中,一般有三种情况:

1.母亲承担教育责任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严父慈母”的思想以及母亲带孩子的主动性和“惯性”的影响,都认为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对孩子不管不问,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造成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可能缺少父亲的性格特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一定程度被削弱,严重限制了父子(女)交往的数量和质量。

2.父亲承担教育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认为教育是父亲的责任,母亲只是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生活,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情感道德。

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母亲教育角色的弱化。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能会缺少母亲细腻的情感。

3.父母教育角色双双缺失

父母双双外出工作挣钱养家,而把孩子交与祖辈照管,由此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样教育下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可能会产生攻击性行为或者不擅交际,孤僻等性格。

(二)父母的文化、素质差异

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成败,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或减少行为问题,因此提高父母自身修养和素质,可根据掌握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与规律来提高下一代的教育质量。

第一,一般来讲,文化层次、水平直接决定了父母的教育态度,成为最为基本的相关因素。

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父母,会能以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现代的儿童观科学的对待儿童成长发育,处理问题较理智、和平,能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年龄和承受力,有更多的亲子交流,并能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刺激。

第二,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教育内容贫乏,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甚至可能出现打骂,对幼儿缺乏耐心,不能以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教育幼儿,从而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对于文化、素质差异较大的父母,对幼儿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

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幼儿产生“双面人格”。

虽然一般来说文化素质较高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会比较科学,但也不是一定的,同样也有许多素养高,但幼儿却也心理发育不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