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611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docx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1.清廷颁谕宣布实行“新政”

 

世有万祀①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穷变通久,见于《大易》②;损益可知,著于《论语》。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

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

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

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

自播迁③以来,皇太后宵旰④焦劳,朕尤痛自刻责。

深念近数十年积敝相仍⑤,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

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懿训⑥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自丁戊⑦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⑧……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

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⑨,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初十)条

 

 

 

【解读】这是通常所谓清末“新政诏”中的话。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也就是1901年1月29日,流亡于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变法”上谕(通常也称“新政诏”),宣布要进行变法,实施新政,并号召各有关大员发言参议。

而在此上谕中,清廷对变法的原因、范围、方针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有些话语颇显冠冕堂皇,似乎变法的用心极诚,新政的范围很宽。

但从其所定方针和基本原则看,仍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资料显示:

①所谓“穷变通久”云云,仍不出中国传统的变易观。

这不失为此时清廷酝酿变法的思想基础的一个方面。

②变法是应急之举。

促使清廷进行此次变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时势所迫,清朝统治者面对现实,切实感到不变法就摆脱不了穷途末路。

③变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所谓“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就是此次变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在清朝统治者的心目中,三纲五常乃至政治制度这种最根本点是不允许改变的,只可能对“令甲令乙”之类的具体事项加以变革,就如同琴瑟改弦一样。

大体上仍不外乎“中体西用”。

④将此次变法明确与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严格划清界线,对康、梁的变法仍完全否定。

⑤虽说对“朝章国政”等都可以“参酌中西政治”实行变革,但缺乏真实可行性。

⑥虽然如此,清廷这次提出的变法议案,从力度上讲的确是过去所未见。

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末拟行“新政”的动机和客观时势条件,有助于对辛亥革命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

 

【注释】①万祀:

万年。

②《大易》:

即《周易》,儒家经典之一。

③播迁:

指因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流亡西安。

④宵旰(gàn):

宵衣旰食的简称,意思是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进食,比喻勤于政务。

旰,天色晚,晚上。

⑤积敝相仍:

积弊因袭下来。

敝,通弊;仍,因袭。

⑥懿训:

指慈禧太后的指示。

⑦丁戊:

丁酉、戊戌年,指光绪二十三、二十四年,即1897、1898年。

⑧红巾:

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军包括太平军以红巾裹首,故以“红巾”称之。

⑨慈谟:

慈亲和尊上谋划。

这里指由慈禧太后谋划定夺。

 

 

 

2.载泽奏陈立宪之“大利”三端

 

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

 

一曰,皇位永固。

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

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

 

一曰,外患渐轻。

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

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平和之邦交,大利二。

 

一曰,内乱可弭①。

海滨洋界②,会党纵横,甚至倡为革命之说。

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

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条资料录自载泽1906年上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1905年,清朝派出五个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载泽是五大臣之一,并且他为皇族贵胄,俨然居首领地位。

考察归国后,他曾具折吁请筹备立宪,被慈禧太后召见。

大约在1906年的夏末秋初之际,他又上此折,作进一步敦促。

他特别阐说,君主立宪大意在于“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并引日本宪法中对君权的具体规定作为例证,意在劝说慈禧太后不要顾虑立宪会损害其统治权,应明白在当时的形势下对其统治只会有利。

折中具体阐述了立宪“大利”之三端。

 

对这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认识:

①清廷进行筹备立宪的立意是使“皇位永固”。

②“外患渐轻”之说,只是载泽辈的一种设想。

如果真正实行君主立宪,自然有助于抵御外患,问题是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筹备立宪并不想真正实行君主立宪。

③“内乱可弭”之说,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借立宪抵制革命的险恶用心。

这与“皇位永固”一项正相辅相成,是清廷筹备立宪的主要动机。

 

【注释】①弭(mǐ):

平息,消灭。

②海滨洋界:

当时革命党人主要在南方沿边海一带和海外活动,“海滨洋界”即就此而言。

 

 

 

3.邹容大声疾呼革命

 

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①,以鸣于我同胞前曰:

呜呼!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②,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革命哉!

革命哉!

我同胞中老年、中年、壮年、少年、幼年、无量③男女,其有言革命而实行革命者乎?

我同胞其欲相存、相养、相生活于革命也。

吾今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

 

革命者,天演④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善良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此条录自邹容的《革命军》。

邹容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革命军》为其代表作。

此书1903年5月在上海大同书局刊行后,辗转翻印,流传很广,行销数量达上百万册,影响很大。

它除“自叙”外,分七章,共二万余字。

以当时较为通俗的文字,鼓吹革命的正义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激情澎湃,慷慨至极,“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

 

在这段资料里邹容:

①提出革命的必要性,认为革命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命运的必由之路。

②提出革命的合理性。

认为革命是“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存亡之“要义”。

③号召同胞,无论年岁,无论男女,“言革命而实行革命”。

而这也正是邹容作《革命军》的目的所在。

 

【注释】①破颡(sǎng)裂喉:

碰破额头,喊裂嗓子。

颡:

额,脑门子。

②羁缚:

捆绑束缚。

③无量:

无法计算,数量极多。

④天演:

自然演变,这里泛指进化。

4.陈天华喊“杀”警世

 

于今各国不由我分说,硬要瓜分我了,横也是瓜分,竖也是瓜分,与其不知不觉被他瓜分了,不如杀他几个,就是瓜分了也值得些儿。

俗语说的,“赶狗逼到墙,总要回转头来咬他几口。

”难道四万万人,连狗都不如吗?

洋兵不来便罢,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①。

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满人杀尽;那些贼官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

“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

”我所最亲爱的同胞,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

向前去,杀!

向前去,杀!

杀!

杀!

杀我累世的国仇,杀我新来的大敌,杀我媚外的汉奸。

杀!

杀!

杀!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段文字录自陈天华的《警世钟》。

陈天华是著名民主革命宣传家,《警世钟》为其代表作之一(另有《猛回头》)。

《警世钟》写于1903年,共二万余字。

它以通俗的文字,沉痛指出当时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之下,已处于被瓜分的极其危险的境地,呼吁国人警醒,与列强和清朝统治者进行殊死的斗争。

 

资料显示:

①作者看到中国已面临被彻底瓜分的危险,悲愤至极。

②认为在如此局势之下,除了起来革命、拼死干一场,别无其他出路。

③急切呼吁农工商各界人们起来杀“洋鬼子”、“二毛子”、帮助洋人的满人和“贼官”之辈,体现了陈天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注释】①二毛子:

清末对入“洋教”和为洋人效劳的中国人的蔑称。

这里当指为外国侵略者效劳、充当“汉奸”的人。

 

 

 

5.孙中山论说三民主义

 

余维①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②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

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

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坛场时代也。

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③治化焉。

其他施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末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④、社会革命⑤毕其功于一役。

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选集》上卷

 

 

 

【解读】这条资料录自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其前身是《二十世纪支那杂志》),成为宣传革命的重要舆论阵地。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主要阐释了三民主义问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最为重要和核心的思想,也是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在所录的这段资料中,孙中山着重从国际背景条件下论述了三民主义在中国实行的必要性,认为中国可以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资料显示:

①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欧美有一个历时长久的演变过程,顺次先后,递嬗变易。

②孙中山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美有别,三大主义要同时举行,特别强调“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③孙中山认定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

由此可知,孙中山建立三民主义理论伊始,就有着比较开阔的视野,注意把中国置于和西方的比较之下来考虑问题,学习西方又不盲目因袭,主张结合中国实际。

当然,他的有些看法未必能够符合实际。

 

【注释】①余维:

我思考。

维,通惟,思考,思虑。

②洎(jì):

到。

③胥:

都。

④政治革命:

指民权主义内容的革命。

⑤社会革命:

指民生主义内容的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6.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①,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②,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

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