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5352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docx

青溪小学创新工作申报材料

青溪小学2011年创新工作申报材料

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

绿,是生命之色,生命之源,也是教育之色,教育之源。

几年来,青溪小学立足于“绿色”——这一关系千秋万代的教育,积极开展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指导学生的环保行为,把他们培养成为绿色行动的积极参与者。

通过开展创建绿色校园系列活动,实施自然育人。

一、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背景

1、人类正面临着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水资源减少、酸雨肆虐、水土流失、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垃圾成堆、有害化学物品污染等环境灾难。

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造成污染大都是人类本身的活动引起的,当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环保知识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2、目前一些学校由于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环境教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低下,影响学校的声誉,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环境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3、从学生行为方面看:

随地吐痰,乱丢纸销、塑料薄膜现象严重;拿有害物当玩具现象普遍存在;破坏花草树木、残害小动物事件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还参与乱采乱挖、滥砍乱发的违法活动。

为矫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成为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的内在动力。

4、我校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为我们“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行动目的

环境保护:

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防止环境破坏或变质,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

环境保护教育: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通过向学生宣传环保常识,开展适宜小学生的环保活动,培养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环保行为习惯。

三、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的目标

1、了解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初步掌握简单的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基本技能。

促进学生关心周围环境、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的养成。

2、通过开展小学生环保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心理品质,

3、通过环保系列活动,向社会、家长宣传环保知识,营造“社会、家庭、学校”合力教育学生的良好氛围。

四、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的过程

1、开展环保常识教育,培养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基本技能。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

节约用水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7)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9)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12)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13)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14)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15)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保护土地

16)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17)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18)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19)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20)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21)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22)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23)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24)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25)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26)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27)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28)旧物巧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29)交流捐赠多余物品——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30)回收废塑料——开发“第二油田”

31)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32)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33)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34)回收各种废弃物——所有的垃圾都能变成资源

35)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举手之劳战胜垃圾公害

36)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37)拒用野生动植物制品——别让濒危生命死在你手里

38)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保护有脆弱的生物链

39)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行使你神圣的权利

40)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41)不买珍稀木材用具——别摧毁热带雨林

42)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43)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2、开展绿色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培养乐于探索的心理品质。

1)学校组织“绿色行动”环保小组,制定组织章程,带领全校学生开展环保活动。

2)开展科普活动。

通过科普活动把环境教育寓于科技之中,组织学生们写调查报告和科技论文、书画展览、知识竞赛、演讲、废物利用小制作等等。

3)开展文艺宣传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专栏和标语等进行经常性的宣传,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宣传活动。

二是要结合一些重大节日,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3月12日植树节、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保纪念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宣传活动不仅要在校内广泛开展,而且延伸到校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深入到社会中进行宣传,开展“你丢我捡”等活动,使本校的学生成为“环保使者”、“绿色天使”。

3)开展基地教育活动。

我校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建立“环保教育基地”,组织学生经常性的到环保教育基地参加学习,请保护区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4)开展生产实习中的环境教育活动。

要求学生在参加社会生产实习期间,布置学生要开展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和开展宣传活动,并要写出这方面的总结材料。

要求学生自己要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

5)、绿色校园建设、形成自然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办学目的所建设的特有的物质设施、校园布局和校园美化等方面形成的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建设和环境教育的基础条件。

在绿色教育方面,校园环境具有激励功能、陶冶功能功能。

它对于学校师生形成愉悦和谐的气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长环保知识,进行美的熏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园环境建设对于环境教育的重大意义,不惜投入巨资,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校园美化。

我们学校在“5、12”后,经重建,现在面积为30亩,校园整体设计规划,学校的建筑群分为教学、实验、生活、办公、运动等若干个功能区,并留出了大片的绿化区。

今年,新增添4万元,购买盆景500余盆,美化教室、办公室、楼道、学生宿舍等小环境。

(2)校园净化。

我校提出了“把本校建设成为最干净的学校”的目标。

学校成立了爱国卫生活动工作组,确立了学校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建立了净化校园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了环境卫生岗位责任制,规定环境卫生保洁标准和要求,规定了学校环境卫生大扫除日,实行值班制度,规定了清洁工具、药物等的保管使用措施。

建立了学校环境卫生的检查、评比制度,确定了检查评比的标准和方法。

把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教师的考核并与绩效工资制挂钩。

(3)校园绿化。

我们学校在校园规划时,就把校园绿化作为一个重要事情来抓,大片的空地用以建设花坛、草坪和绿化带,并修建亭台、水榭、假山、曲径。

现在校园里除了建筑占地和硬化的道路、场地外,所有空地都已进行了绿化,绿化的覆盖率达到了45%,花草树木齐全,乔木、灌木、草坪相互搭配,落叶树与常青树兼有。

3、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水平。

1)、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

教师不但是环境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教育者和组织者。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教育,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环保素质。

我们一方面积极发动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环境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学校自己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我们学校几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一次的青年教师培训,每次1.5小时。

在教师的培训中,把环境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并且利用各种会议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

我们提倡集中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学校订阅《中国环境报》、《环境科学杂志》等有关环境教育的报刊杂志,添置有关环境教育的图书资料。

通过开展对教师的环境教育,不断促进教师的环境行为规范化,增强环保意识,扩展环保知识。

教师队伍环保素质的提高,为学校的环境教育准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搞好各学科的渗透教育

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最大量的时间是课堂教学,环境教育必须抓好各科教学的渗透教育。

小学的各门课程,不管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课,还是各音体美社会实践技能操作课,都有许多环保的内容,这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的素材。

我们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都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必须认真挖掘其环境教育内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语文第二册中的《海底世界》、第四册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就是专门介绍环境科学知识的。

如《数学》中的《数学广角》中的一些例题、《科学》中的一些例文、《社会实践》中的环境要求等等都含有可挖掘的环境教育素材,只要教师有环保意识,重视环境教育渗透,都能收到很好的环境教育效果。

我们学校的教师目前已经普遍重视了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并且已经编写出了许多渗透环境教育的好教案,例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人口与环境》、《水资源与环境》等。

3)、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和教材

除抓好环境教育的教学渗透外,我们学校还十分重视开展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我校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我们把环境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环境教育的选修课,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

并且还组织了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注重把环境教育从单一的课外活动逐步引向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转变原来单一的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环保兴趣活动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增长环保知识为主的系统环保教育。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为了实现环境教育内容的正规化和系统化,目前我校正在大力开发选修课教材,组织教师编写符合当地镇情的环保乡土教材。

例如我们编写了《生命家园唐家河》校本教材。

编写教材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的过程,是学校的环境教育走向更高层次的过程。

五、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成果

(一)构建了具有青溪小学特色的绿色校园与自然教育环境

我校围绕“绿色校园、自然育人”这条主线,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三条线索,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将环保教育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效整合:

1、“绿色校园、自然育人”与少先队活动整合

我校利用“植树节”、“环境日”、“土地日”等环保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手拉手,地球树”、“绿色行动”、“爱鸟周”、“环保征文”、“环保绘画”等帮助学生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种习惯。

2、“绿色校园、自然育人”与学科教学整合

我们以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体验的积累为前提,把环保思想渗透到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劳动技术等多种学科教学之中。

3、“绿色校园、自然育人”与学校环境建设相整合

我们开展了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活动,让一墙、一窗、一报、一室发挥育人功能,我们的目的是:

让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环境气氛的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绿色校园、自然育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1、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

2、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三)“绿色校园、自然育人”培养了一支重环保的教师队伍

在“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自编了校本教材,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激活了学校的研究氛围,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形成了适合当地镇情的校本教材

我们编写了《生命家园唐家河》校本教材。

为绿色校园、自然育人提供环保教育依据。

六、绿色校园、自然育人的成效

我们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特点,认真开展“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在学生、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在实践中,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增长了全校师生的绿色环保知识。

大家初步掌握了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水资源减少、酸雨肆虐、水土流失、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垃圾成堆、有害化学物品污染等十大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方法,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知识。

2、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目前,学校的环境卫生制度都能得到自觉遵守,学校师生已经初步养成不乱丢纸屑果壳的习惯、保护公共场所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爱护资源,节约粮食和节约水电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3、提高了学校的环境质量。

校园初步实现了“三化”――美化、净化和绿化。

校园实现了刮风无灰尘,下雨无泥水,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的园林环境。

一个美丽的花园式、现代化校园轮廓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4、促进了学校高速发展和档次的提升,使学校成为青川县重点乡镇学校,成为了青川县的“绿色学校”候选名单。

七、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尽管我们在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自然育人工作中进行的认真地探索,但是由于时间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主要是:

1、环境教育的理论还比较肤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在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发选修课教材方面,我们还刚刚起步。

3、在校外绿色环保教育方面还相对薄弱,在环保实践方面,社会实践还相对缺少。

环境教育的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创新。

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实践与探索,争取在绿色校园、自然育人的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进一步的发现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