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504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docx

高考生物真题必修二

专题七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考点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015安徽卷,4,6分)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B.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解析]Qβ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代RNA。

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βRNA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错误;由题意可知:

有QβRNA复制酶,QβRNA的复制才能进行,QβRNA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QβRNA的复制之前,D错误。

(2015新课标卷Ⅰ,5,6分)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而朊粒为蛋白质,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A错误;朊粒通过诱导正常的蛋白质转变为PrPBc(朊粒)而实现朊粒的增殖,而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细胞的二分裂,B错误;“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发生了变化,C正确;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上,它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才能形成相应的蛋白质,D错误。

(2015重庆卷,5,6分)5.结合题图5分析,下列传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答案】D【解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构成基因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项错误。

(海南)7.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

A.DNA→RNAB.RNA→DNAC.蛋白质→蛋白质D.RNA→蛋白质

【答案】B【解析】DNA→RNA是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催化,A不符合题意;RNA→DNA是逆转录过程,需逆转录酶催化,B符合题意;蛋白质→蛋白质,是阮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C不符合题意;RNA→蛋白质是翻译过程,D不符合题意。

(海南)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正确;X射线的照射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错误;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D正确。

(海南)20.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

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

【答案】A【解析】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A正确,B、C、D错误。

(海南)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海南)29.(10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是指________。

【答案】

(1)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2)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3)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解析】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二倍体生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根据图甲中基因的数量和位置可知,图甲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无染色单体,表示精细胞。

(3)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015新课标卷Ⅱ,29,12分)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处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20d

35d

40d

45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C

0

0

0

0

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①,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②。

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①组,其原因是②。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③组。

【答案】

(1)X基因和Y基因(2分)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2)A(2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B(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1)B组果实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在相应天数要少,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C组乙烯释放量为零,说明反义X或Y基因抑制X基因或Y基因表达后,就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因此,对照组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Y;B组除X、Y基因以外还有反义X基因与乙烯含量有关。

(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组在相同天数释放的乙烯最多,因此三组果实中A组成熟最早;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B组,因为A组35天后释放较多的乙烯,B组释放乙烯量少。

专题八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5新课标卷Ⅰ,32,9分)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

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答案】

(1)1:

11:

2:

10.5

(2)A基因纯合致死1:

1

【解析】

(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0.5:

0.5=1:

1。

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A+a)→1AA:

2Aa:

1aa,则A的基因频率为为0.5。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纯合致死。

第一代Aa:

aa=2:

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

a=2:

1,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A:

Aa:

aa=1:

4:

4,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

1。

(2015福建卷,28,14分)28.(14分)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

(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

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

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

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答案]

(1)黄体(或黄色)aaBB

(2)红颜黑体aabb(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解析]

(1)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

亲本均为纯合子,颜色中黑眼位显性性状,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鳟鱼基因型为aaBB。

(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

(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BB,黑眼黑体推测基因型为aabb或A-b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有aabb。

(4)父本为黑眼黑体鳟鱼,配子应为ab或Ab,母本为红眼黄体,热休克法法抑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即配子为aaBB,形成黑眼黄体,两对均是显性性状,所以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aaBBb。

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

[易错警示]写三倍体基因型时,注意结合表现型特点。

(2015安徽卷,31Ⅰ,15分)Ⅰ.(15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______________中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__________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_______________。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

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

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

WW胚胎致死)。

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Ⅰ、[答案]

(1)蓝羽短腿:

蓝羽正常=2:

161/3

(2)显性隐性

(3)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tC,一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tC,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CC:

BbCtC:

BbCtCt=1:

2:

1,其中BbCtCt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

蓝羽短腿=1:

2;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2=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BbCtC所占比例为1/2×2/3=1/3。

(2)由于Ct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t是显性基因;由于CtC没有死亡,而CtCt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死亡效应上,Ct是隐性基因。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

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

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提前终止或者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这种情况下,雌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W,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或W,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所以后代都为雄性。

(北京)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

进行了系列研究。

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实验1:

P:

果蝇S×野生型个体

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

(①)↓(②)

F1:

1/2腹部有长刚毛:

1/2腹部有短刚毛

实验2:

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F1中腹部有长钢毛的个体

后代:

1/4腹部有短刚毛:

3/4腹部有长钢毛(其中1/3胸部无刚毛)

(③)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

图中

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

依次为。

(1)实验2结果显示:

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

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2)根据果蝇

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3)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答案】

(1)相对显Aaaa

(2)两AA1/4(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2015新课标卷Ⅰ,6,6分)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解析】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A错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病父必病,B正确;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具有世代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C错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会表现出来,且具有隔代遗传的现象,D错误。

(2015福建卷,5,6分)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A[[解析]X探针能与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说明这段区域中有一条链与其碱基序列相同,A正确;妻子染色体组成为XXX,为染色体异常疾病,B错误;妻子的父母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错误,会引起该病,C错误;该夫妇应该通过产前检查,避免孩子患病可能,D错误。

(2015新课标卷Ⅱ,32,10分)32.(10分)

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

为什么?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①(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② :

此外,③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

(1)不能(1分)原因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基因,都可能遗传给女孩。

(2)祖母(2分)该女孩的一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3分)不能(1分)

【解析】该题考查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难度较大。

该女孩的其中一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

(天津)8.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

(1)本研究构建重组质粒时看选用四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如下图,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环接,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是______或__________

(2)设置菌株Ⅰ为对照,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3)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与菌株Ⅱ相比,在菌株Ⅲ、Ⅳ中参与纤维素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纤维素为唯一C源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菌株Ⅱ、Ⅲ、Ⅳ,菌株___________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酵母菌生产酒精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___,产生酒精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在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时,菌株Ⅳ更具有优势,因为导入的中重组质粒含有____________。

使分泌的纤维素酶固定于细胞壁,减少因培养液更新二造成的酶的流失,提高酶的利用率。

【答案】

(1)B(或C)C(或B)

(2)质粒DNA和酵母菌基因组

(3)转录翻译内质网、高尔基体

(4)

缺少信号肽编码序列,合成的纤维素酶不能分泌到胞外,细胞无可利用的碳源

(5)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A基因片段

(天津)9.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

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Ⅰ、Ⅱ小麦都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染程度下降(4)TtrrttRr18.75%(或3/16)

(山东)5.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D.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 ,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5.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解析思路及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分析信息,处理遗传系谱图,解释问题的能力。

由Ⅰ-2基因型XAbY可推知后代表现正常的Ⅱ-3基因型XAbX B(基因A、B同时存在);

由Ⅰ-2XAbY和患者Ⅰ-1X  X   (基因A、B至少不能同时存在)婚配产生正常Ⅱ-3XAbX B;分析知Ⅰ-1基因型

X BX   (且基因A、B至少不能同时存在),则Ⅰ-1基因型为XaBXa 

再次由母本Ⅰ-1XaBXa 可确定女儿Ⅱ-3XAbXaB。

由Ⅱ-3XAbXaB和Ⅱ-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