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41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docx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docx

绿色食品复习参考题

第一节绿色食品概述

一、解释下列概念

1.绿色食品:

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AA级绿色食品:

生产环境符合中国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不适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并允许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符合NY/T391-2000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是指有专门机构认定,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于A级和A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5.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经专门机构认定,符合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于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6.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7.天然食品添加剂:

①.以物理方法从天然物中分离出来,经过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②.由人工合成的,其化学结构、性质与天然物质完成相同,经毒理学评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8.化学合成添加剂:

由人工合成的,其化学结构、性质与天然物质不相同,经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9.生物源农药:

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的农药。

10.矿质源农药:

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类农药。

11.有机合成农药:

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有机化学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的一类农药,包括中等毒和低素类杀虫杀瞒剂、杀菌剂、除草剂。

12.农家肥料:

是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

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包括堆肥、泄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

12..1堆肥:

是指以各类秸秆、落叶、山青、湖草为主要原料,并与人畜粪便和少量泥土混合堆制,经好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12.2泄肥:

所用物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经微生物嫌气发酵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12.3厩肥:

以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为主与秸秆等垫料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12.4沼气肥:

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沼气后的副产物。

主要由沼气水肥和沼气渣肥两部分组成。

12.5绿肥:

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异地施用或经泄、堆后而成的肥料。

主要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两大类。

12.6作物秸秆肥:

以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直接还田的肥料。

12.7泥肥:

以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

12.8饼肥:

以各种含油分较多的种子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肥料,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麓麻饼等。

13.商品肥料:

按国家法规规定,受国家肥料部门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

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等。

13.1商品有机肥料:

以大量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及其他生物废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

13.2腐植酸类肥料:

以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泥炭(草炭)、褐煤、风化煤等经过加工制成含有植物营养成分的肥料。

包括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复合肥、叶面肥等。

13.3微生物肥料:

以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含活的微生物制剂。

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类:

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13.4有机复合肥料:

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及其他生物废物加入适量的微量营养元素制成的肥料。

13.5无机(矿质)肥料:

矿物经物理或化学工业方式制成,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

包括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燧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石灰、石膏、硫磺等。

13.6叶面肥料:

喷施于植物叶片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叶面肥料中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包括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和含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料等。

13.7有机无机肥(半有机肥):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通过机械混合或化学反应而成的肥料。

13.8掺合肥:

在有机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掺入化肥(硝态氮肥除外),并通过机械混合而成的肥料。

14.其他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及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

二、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磺和标签规定。

三、绿色食品具有什么特征?

答: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

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四、何谓绿色食品标志?

组成含义是什么?

A级和AA级绿色食品标志各有何特点?

答: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五大类食品上。

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落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表示绿色食品是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并提醒人们必须保护环境,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地创造自然界的和谐状态和蓬勃的生命力

特点:

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五、列表区分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的区别

评价体系

AA级绿色食品

A级绿色食品

环境评价

采用单项指数法,各项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采用综合指数法,各项环境

监测的综合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时间、限定方法使用限定品种的化学合成物质

产品

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

允许限定使用的化学合成物质的残留量仅为国家或国际标准的1/2,其他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不得检出

包装标识与编制编号

标志和标准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标志编号为双数结尾

标志和标准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标志编号以单数结尾

六、绿色食品在安全食品中的地位?

答:

总体上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者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无公害农产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既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强调产品优质与营养。

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有机食品注重对影响生态环境因素的控制。

三者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共同发展。

七、简述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

答: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

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一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一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一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八、我国绿色食品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答: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年)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一1996年)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一至今)

九、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模式

1.绿色食品的运行模式:

“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实行质量认证制度与证明商标管理制度相结合。

2.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FAO;世界卫生组织英文缩写是:

WHO;国际食品典委员会英文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是:

iso;

3.绿色食品认证具有的特点是:

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4.绿色食品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创建了“两端检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

5.绿色食品的发展机制是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6.绿色食品推行产业一体化组织形式是指“以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

7.中国绿色食品管理服务机构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十、绿色食品重点监控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答:

1是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产地环境实施监测和评价;2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3是产品质量的检测,由产品检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检测;4是包装标识的规范,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十一、绿色食品具有哪些优势?

发展绿色食品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

⑴提出了环保、安全的鲜明概念

绿色食品事业创立之初,正是我国城乡人民生活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向更高水平迈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时。

这项事业蕴含的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建立科学的生产方式和倡导健康的消费方式的一个富有现实意义和前瞻影响的大胆创新。

⑵确立了“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一运用行政手段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的做法,即由被动式监管转向主动式引导。

开发绿色食品,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高残留农业投入品,从而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安全。

⑶建立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技术条件、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准则、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识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参照相关国际组织和部分发达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不仅操作性强,而且能够有效地突破农产品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技术壁垒,保证绿色食品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农业部已累计发布各类绿色食品行业标准72项。

⑷创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绿色食品率先将质量认证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运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认证管理制度,不仅有效地保证了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而且有力地促使生产企业建立起了可靠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也树立起了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安全消费信心。

⑸开创了我国质量证明商标的先河

1996年,绿色食品标志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成功注册,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例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由事业开创之初保护知识产权和监督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发展到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