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案000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054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案0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城教案0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城教案0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城教案0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城教案0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城教案00001.docx

《长城教案0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教案0000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城教案00001.docx

长城教案00001

长城教案

《长城》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内容

《长城》

设计者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把它记住,遇到长句子或者难读的句子自己多读几遍,同时把课文读通顺。

生:

(大声读文,按要求自学)

师:

好,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很棒。

刚才呢,老师说要用自己的方法,把不懂的生字把它学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生词你都认识了吗?

(出示生词)

生:

(自由认读)

(教师指名读词,全班齐读)

(如有读音不正确及时纠正)

师:

在学这些生字的时候我们不但要会认会读,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谁来说说在读词时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生:

“瞭望”表示站在高处向远处看。

生:

“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

师:

是呀,这个成语中“崇”、“峻”两个字都表示山高、陡峭、险峻;“山、岭”是指“高耸的群山。

”这是两对意思相近的词组成的词语,同学们平时阅读时可留心一下这种形式的成语。

师:

“蜿蜒”什么意思,看看插图,读读句子,想想。

生:

“蜿蜒”就是弯弯曲曲缠绕在那里的意思。

师:

大家再看“蜿蜒”,还有什么发现?

生:

两个都是“虫”字旁。

师:

右边呢?

生:

表示声音。

师:

是呀,它们是形声字。

师: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采用多种读词语的形式,给充足的时间读词语)

师:

接下去我检查一下课前朗读课文的情况,我点到谁,就请谁来读,其他同学听清楚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错了,还要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长城的。

生:

(读文)

(及时发现错误,随时纠正)

师: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老师发现你们课前的读书,不是非常的仔细。

有很多同学都读错句,漏句,这个现象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朗读习惯。

三、指导观察画面,感受长城

师:

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两幅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是从什么方位看长城的?

是怎么看长城的?

生:

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二幅图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

师:

第一幅图上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景象?

生1:

长城像一条彩带,在群山中飘舞。

生2:

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

生3:

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丝毯上

师:

第二幅图上可以看到长城什么?

生:

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师:

为什么两幅图上长城的景象不同

生:

因为作者所站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不同。

师:

对,作者在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宏伟,现在又走近了长城,要去细细感受它的风采。

作者的这种观察方法是由远到近,我们可以把这种观察方法运用到我们的习作当中。

师:

此时,你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

长城真美呀。

生:

这是伟大的长城。

师:

是呀,长城曾被无数人赞美过,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登上长城赞叹说:

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

” 那课文中作者对长城有怎样的评价呢?

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理解长城的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确良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它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因此,长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一下长城的建筑艺术,得到美的享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细读研读体会长城的长

师:

谁来读第一小节。

其他同学思考:

你从第一小节看到了什么?

生:

读第一小节。

生:

回答:

我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体会到了长城太雄伟了。

师:

想看看长城吗?

(出示长城图片)

师:

感受到了什么?

生:

像一条长龙。

师:

课文用了哪个词描述长城的长?

生:

蜿蜒盘旋

师:

(看图观察)是呀,长城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作者用了一个词语就是

生:

蜿蜒盘旋

师:

书中对长城的具体长度也有记载。

生:

共一万三千里。

师:

这学们,如果每天让你走200里,你从东头的山海关出发,走到西头的嘉峪关,你要走多长时间,算一算。

生:

算。

师:

差不多要走65天左右,65天有两个多月,两个多月才能走完长城,当你走完长城,你想说什么?

生:

当我走完长城,我想说“真是太累了”。

师:

你仅仅感受到这个吗?

生:

长城真是太长了。

师:

把你这个感觉读好。

生:

读。

师:

这是一张长城的全图。

师:

长城从东头的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峡西、宁夏、到西头的甘肃省嘉峪关,基本上横向贯穿全国。

其实长城不但长度长,修筑的时间也非常长,从秦代到明末,共两千多年,这样的建筑,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真可称为——伟大的奇迹。

师:

这么气魄,这么长的长城,怪不得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同学们齐读整段话

生:

齐读课文

师:

看,你们多厉害呀,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把第一自然段学习的如此的透彻,第二自然段也能学的这么好吗?

2、了解长城的结构,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及设计的巧妙

师:

细读第二段,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 ?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生:

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

师:

(课件出示长城图)老师有一幅长城的近照,谁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生1:

指着图片给大家介绍了长城的城墙,射口和了望口

生2:

我想对生1提个意见.我觉得射口和了望口的位置应该换一下。

师:

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生1:

因为书上说是方形的了望口,所以下面方形的洞口应该是了望口。

生2:

书上讲的是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说明了望口和射口都是方形的。

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了望口是在上面。

生3:

我去过长城,导游就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射口在下面,瞭望口在上面。

师:

同学们能从书上找理由,会读书!

能联系生活去理解,也是会读书的表现!

但你们知道他们的作用吗?

生:

打仗时用来瞭望和射击用的。

师:

怎样做才能减少伤亡呢?

(学生恍然大悟)

生1:

我知道了.当敌人进攻时,士兵可以躲在城墙后面,在下面小的射口进行还击;当敌人还没有进攻时,可以上面的了望口进行清晰地观察.这样既避免了伤亡,又能及时了解敌情。

生4:

我补充一下.敌人没有进攻时,士兵站在了望口,队伍排得很整齐,还可以起到吓唬敌人的作用。

师:

我还有一个问题.书上说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个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为什么不把长城全部筑成城台这样不是更安全吗?

(生不语)

师:

长城有多长?

生:

一万三千多里。

师:

如果都筑成城台,还需要多少条石?

生:

我知道了.这样可以节省石料。

况且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不影响打仗时士兵的休息。

师:

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你想说什么?

 

生6:

长城太伟大了!

生7:

我想到了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他们太了不起了!

生8:

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聪明了!

师:

所以,长城是——

生:

多少劳动者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

师:

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保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3、鼓励自学,理解重点语句

师:

第三自然段还想怎么学?

生:

读课文

生;展开想象地学习。

师:

这样让我们展开想象地读课文。

生:

读课文。

师:

感受到了什么?

生:

修筑长城很难。

生:

两三千斤,条石很重。

师:

你的重量是?

你的重量是?

我们全班同学的重量加起来还不如一块条石的重量呀!

师:

更何况他们要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出示图片看陡峭的长城)看一看古代劳动人民的工地,就是徒手爬上去也很难呀!

更何况还要抬上这——两三千斤的条石。

师:

古代劳动人民为修筑长城,想到了很多的方法,你们知道吗?

生:

像撬棍、飞筐走索、滚木、绞盘…….

师:

所以长城的修建是——

生:

多少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

让我们自豪地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段。

师:

两三千斤重的条石啊,他们靠的不是现代化的工具,而是……

生:

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师:

他们走的也不是平坦大路,而是这……

生:

陡峭的山岭

师:

他们更不可能大步流星地走,而是……

生:

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师:

闭上眼睛,让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来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工地,听,他们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了!

(放工人抬石头、敲石头的声音)

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看到工人们正艰难地抬着石头

生:

他们累得直喘气

生:

他们流下了汗水

………

师:

是呀,一年四季,劳动人民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修筑着长城。

师:

(出示)在那炎炎烈日下,他们______;

在那雷电交加的风雨中,他们_________;

在那天寒地冻的雪地上,他们__________

……

师总结:

我仿佛看到流血的肩膀、我仿佛看到汗水顺着他们脸庞流淌、我仿佛看到他们疲惫的身影、我仿佛听到他们粗重的喘气……

师:

简单的工具,恶劣的条件,造成修筑长城的人死伤十之八九。

师:

是呀,所以长城是——

生:

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

让我们自豪地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4、以读促解,升华中心

师:

时至今日,长城在岁月一日日一年年的侵蚀下,在战火一次次的洗礼中,仍然威武地屹立在中国这片领土上,并成了众多观光者争相浏览的圣地。

很多在这巍峨的建筑前留言(出示)

生:

指名读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师:

感受到了什么?

生:

作为中国人自豪、骄傲……

师:

是啊,我们为长城自豪,因为它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为长城自豪,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象征。

我们为长城自豪,因为它是世界历史的伟大奇迹。

师:

同学们让我们面对长城,对古代的劳动者鞠躬感谢。

生: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大的奇迹。

师:

让我们挺起胸膛,自豪地对我们伟大的民族说。

生: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大的奇迹。

师:

让我们挥起臂膀,自豪地对全世界人民说。

生: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扩展阅读

师:

除了本文的作者描述过长城外,还有很多文人墨客也曾经描述过长城。

有一篇选自请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长城与运河》,请大家阅读。

四、布置作业

1、在作业本中书写生字。

2、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下节课交流。

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资料,认识到搜集资料对学习的帮助很大。

 

课件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

 

培养自学能力。

 

认读词语,扫清学文障碍

 

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词语的习惯。

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指导学生流利的朗读。

提醒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

 

指导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图片

 

提醒学生学以致用。

 

再次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激发兴趣导入下文

 

利用图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让学生在赏析中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务必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理解,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注意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

 

利用文本拓展思维

 

及时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

 

感悟,重在引导学生读书有感、说真心话。

 

展开想象,加深体会

 

运用资料,结合课文,体会中心

 

层层深入,升华情感

 

增加学生阅读量

 

利用资料,进行写作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