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图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014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图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有趣的图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有趣的图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有趣的图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有趣的图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趣的图形.docx

《有趣的图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图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趣的图形.docx

有趣的图形

课题

认识图形

备课

方式

□集体(负责人杜巧)

□个人

课时分配

1课时

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

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能折出不同的图形。

把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图形。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体会“面”在“体”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德育渗透内容

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

□多媒体

ppt

□学具

□教具

□实验准备

□辅助材料

□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漂亮的城堡)

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

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

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

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

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

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再摸一说一说:

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三、游戏:

我说你画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

老实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

 

巩固几种图形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作业设计

2月9日

必作:

练习册P1

选作:

口算天天练第4页

课后检查与反思

 

课题

动手做

(一)

备课

方式

□集体(负责人杜巧)

□个人

课时分配

1课时

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划圆拼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德育渗透内容

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

□多媒体

ppt

□学具

□教具

□实验准备

□辅助材料

□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作品,发挥想象,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三幅图。

逐一展示三幅图画。

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

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人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2)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

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猜一猜它们像什么。

(3)揭示课题。

这些同学的手可真巧啊!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同样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手工制品。

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哪些同学在这我们节课上可以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拿出1号图形

(等边三角形)。

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请你试一试。

(学生试折)

你是怎样折的呢?

(请学生陈述)

这两部分一样大吗?

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

(请一些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2)拿出2号图形

这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

圆)

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展示、汇报)

(3)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的?

生答

(师板书:

一折,二剪,三比)

(4)请拿出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

正方形)

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比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

(可以横折,还可以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

(5)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步骤把5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面二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

请一名学生上来剪一剪、比一比。

三、拼一拼

(1)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

(学生拼图)

(2)请你动手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3)展示学生作品。

请你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图形来拼的?

它像什么?

(4)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

(5)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表蛙)的。

(6)请同不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

(7)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学折一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评价一下。

四、自由创作

(1)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

请学生折好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折法。

(2)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

你有几种方法?

(四个三角形,四个正方形,四个长方形)

你用这四个一样大的图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3)你还能剪、拼出什么有趣的图形吗?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

 

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板书设计

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作业设计

2月9日

必作:

练习册P1

选作:

口算天天练第4页

课后检查与反思

 

课题

动手做

(二)

备课

方式

□集体(负责人杜巧)

□个人

课时分配

1课时

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用七巧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形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形式

学法指导

德育渗透内容

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

□多媒体

ppt

□学具

□教具

□实验准备

□辅助材料

□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玩具吗?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具。

(出示七巧板)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回答。

(板书:

七巧板)

二、初步认识七巧板

(1)为什么叫七巧板呢?

由7块板组成。

有7种颜色。

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了颜色不同的7块。

(4)认真观察。

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

有5个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平形四边形。

重点介绍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认识平形四边形。

(5)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把七巧板的7个图形分类。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①按图形分。

②按颜色分。

③按大小分。

(6)不但可以分一分七巧板的图形,还可以比一比七巧板的图形,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有大有小。

哪个力形最大?

哪个图形最小?

(让学生拿起来互相看看)

这两个一样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

放在一起比出来的。

(演示比的方法)

(5)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它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魔板”。

只要我们动手又动脑,发挥我们的智慧,用七巧板就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

想试验试吗?

下面我们就来拼一拼。

三、按要求用七巧板拼出图形

(1)拼出正方形。

说说你是用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有没有和他拼的不一样的?

还有哪些不同的拼法?

(2)拼出三角形。

(——展示不同的拼法)

(3)看课本第41页第1题,拼一拼,想一想,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4)七巧板不但可以拼出图形,还可以拼故事?

(守株待兔)

找学生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四、发挥想象,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七巧板,它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形四边形组成,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智力玩具,这样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真是太奇妙啦!

儿歌总结:

七巧板,真奇妙,

七块小板紧紧靠,

三角、正方、四边形,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

 

□板书设计

动手做

(二)

(贴一些学生作品)

作业设计

2月9日

必作:

练习册P1

选作:

口算天天练第4页

课后检查与反思

 

课题

动手做(三)

备课

方式

□集体(负责人杜巧)

□个人

课时分配

1课时

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创作图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德育渗透内容

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

□多媒体

ppt

□学具

□教具

□实验准备

□辅助材料

□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

智慧老人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

看了这几幅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

同时你有什么感受?

它们像什么?

二、想一想,涂一涂

1.作品欣赏,小组讨论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图形。

风车:

看看由哪种图形组成,用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兔子:

看看用了哪几种图形,这几种图形是怎样组合的。

金鱼:

图形组合,形状变化。

万花筒:

图形组合,颜色搭配,变化无穷。

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装饰家庭、衣服。

2.这几个图形在和大家玩捉迷藏游戏呢,你能从下面这些图中找出它们吗?

(课本第43页“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请你按要求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找得快,涂得漂亮。

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认识六边形:

六边形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

在图形中找出六边形,并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作品。

3.课件出示第三、四幅图。

放手让学生用认识六边形的方法自主认识梯形和菱形。

学生交流,全班归纳。

4.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找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三、自主创作。

1.在点子图上利用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个图案,互相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并比一比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

(完成课本第43页“练一练”第2题)

2.摆一摆。

用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摆两个△,最少用几根小棒?

摆三个呢?

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

小组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

 

□板书设计

动手做(三)

(展示学生作品)

作业设计

2月9日

必作:

练习册P1

选作:

口算天天练第4页

课后检查与反思

 

课题

备课

方式

□集体(负责人杜巧)

□个人

课时分配

1课时

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形式

学法指导

德育渗透内容

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

□多媒体

ppt

□学具

□教具

□实验准备

□辅助材料

□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2月9日

必作:

练习册P1

选作:

口算天天练第4页

课后检查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