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3625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通过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完善民主生活会、党建联席会、社情民意分析会等制度,全年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累计学习80个学时,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党建联席会议4次、社情民意分析会12次,使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共识和合力,做到了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

使党委总揽全局、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乡党委按照“凭党性、凭人品、凭能力、凭实绩、凭公认,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五凭四事”培养选拔干部的要求,形成了选人有导向、调整有规则、民主有渠道、管理有措施、展示有舞台、成事有激励的“六有”管理模式。

通过制定实施《乡村干部千分考核制》,增强了干部服务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形成了激励机制。

通过乡党校、农家讲堂、远程教育等途径开展学习培训,共举办乡村干部专题理论培训班、专题讲座集中学习培训12次,培训660人次,提高了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同时积极为大学生村官谋职创业提供平台。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实施了党员“双线管理”工程,即底线管理和先锋储绩工程。

乡党委根据党章的要求明确了党员的最低行为标准,设置了党员管理“底线”,按照党员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情况建立党员先锋储绩卡,设置了党员管理“上线”。

并将开展的双培双带、双链双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载体活动全部纳入到双线管理工程,形成了完备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年末将党员考评结果做为评选标兵党员的依据,提升了党员管理水平。

发展党员全面推行了“六步法”,发展党员30名,培养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1名,进一步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

  二、做好三项重点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

  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活力。

乡党委以“三争一创”为主线,以“塑造优秀队伍、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业绩”为主题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在争当红旗党组织活动中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阵地建设达标的“五好一达标”为目标;

在争当模范党组织书记活动中以政治素质强、领导能力强、带动作用强、化解矛盾能力强、廉洁自律意识强、工作实绩突出的“五强一突出”为目标;

在争当标兵党员活动中以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稳定、带头弘扬正气、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五带一保持”为目标;

在创建服务型党委政府活动中,以有服务场所、有工作队伍、有服务内容、有工作制度、有服务体系、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的“五有一提升”为目标,建立了党员、干部三级服务网络。

全乡各党组织共确定争创主题25个,确定争创目标106项。

721名党员承诺事项2178项,全乡党组织、党员承诺事项完成比例达到90%。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20XX年好力保乡党委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包德福村党总支书记杨才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全乡授旗级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6个、旗级优秀党务工作者5名,旗级优秀共产党员11名。

通过培树和创建,使先锋村、包德福村、永兴村成为我乡村级党建及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旗帜,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实施“双服务”创建工作,提升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

在创建服务型党委、政府活动中乡党委以明确工作职能、健全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制度、健全考核体系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三级服务网络。

在乡级建立了党务政务村务服务大厅,在各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在各自然屯建立了便民服务点。

制定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预约服务等8项工作制度,实行了涉村事务“驻村服务制”、涉乡事务“日清制”、涉旗事务“领办制”。

20XX年以来,党务、政务、村务服务中心共为群众成功办理事项1492件。

其中服务大厅直接办理556件,驻村办理716件,涉及上级部门领办事项220件,真正做到了群众有需求,干部有行动,加快了服务型党委、政府创建进程。

  在落实乡村干部服务责任制工作中,乡党委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承诺、强化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建立干部服务责任制,完善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乡党委在收集群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服务项目,并将服务项目的范围、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理时限等内容细化、量化,把服务内容逐项分解到全乡各站、办、所、乡直机关及各村,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建立了乡村干部服务实绩档案。

在干部管理上做到工作上严要求,学习多勉励,生活多关心,形成以业绩论英雄,为发展配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成了一支善服务、会服务真心为民的干部队伍。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功能。

乡党委按照集党建、综治、计生宣传、村务公开、村民培训、文体娱乐活动“六位一体”的村级阵地建设模式,对村级阵地进行重新规划,逐步进行修缮、改建。

包德福村、永兴村、先锋村、水田村已经建成标准化办公楼,边沁巴拉村、五家子村、太平山村、红星村、联丰村完成新建任务,好力保村、新胜村、黎明村完成了改建任务。

通过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使全乡党员和农民群众在教育培训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在娱乐中陶冶情操,为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创造了条件,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三项工作,搭建基层组织建设平台

  一是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实施了干部组团式服务、网络化管理工作模式,提升干部服务能力。

乡党委将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划分成网络单元,建立了党员干部服务点,成立了党小组,形成“网络单元团队+党小组”的组织架构,乡、村包片干部、包片民警、医生、计生干部组成管理服务团队。

定期集中走访,听民生、解民惑、办实事。

形成“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的责任意识。

创新实施了党组织、党员“双向承诺”工作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能力。

乡党委在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向群众承诺,村党组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工作目标、公益事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向乡党委和群众进行承诺;

党员在带头学习、带头发展创业、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和保持先进性等方面向村党组织和群众做出具体承诺。

党员和党组织承诺的事项确定后,党员向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向乡党委分别签订承诺书。

在工作中实行“年初承诺、年中践诺、年末评诺”。

  二是创新村级管理方式,提高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和科学发展能力。

乡党委全面推行了以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项民主制度为主线的村级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保障制度,建立村级民主决策机制。

全面推行了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提高了村级决策水平。

上半年各村运用五步法成功决策事务31项;

二是完善“三资一章”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乡党委以乡经管站为依托,成立乡“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对村级的资金、资产、资源实行代理服务,监督“三资”管理过程,同时实行了村章双监管制度;

三是完善党领导下的双向监督,建立村级民主监督机制。

在监督主体上,充分发挥村民、村民监督委员会和乡纪委的监督作用。

在监督内容上,把监督的重点放在村级党务、政务、事务上。

在监督的形式上,实行“村民的村务公开监督、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日常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四个双向监督”。

通过三项民主制度的建立,使村级管理实现了公开公正、阳光透明,有效减少和预防了社会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是创新村级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村级领导体制上,为进一步规范村级的权利运行,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乡党委创新推行了村民代表大会常设制,并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做为村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形成了“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委会执行”的村级领导体制;

在工作方式上,乡党委推行了以组织建设星、民主法治星、生态环境星、文明和谐星、发展富民星为内容的“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活动,形成了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以“三争一创”活动为主线,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中以“三资一章”管理为重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三进一争”为主题,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以“三位一体”大调解为手段的党建工作格局,牢固树立了大党建意识,整体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确保“四个成效”,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全乡打灌溉井7800眼,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线、林成网、渠成系、井覆盖,夯实了农业基础。

实施高标准农业开发项目2万亩,创建水稻、玉米高产示范区3万亩,发展特色种植甜叶菊6500亩,甜玉米20XX亩,特色种植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支点。

农机具保有量达9000余台,现有跨区作业的大中型农机专业户95户,乡内水稻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种植、收割正向全程机械化方向跨越;

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

全乡土地承包经营向内流转土地15万亩,发展了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7万亩,打造了绿色有机稻米品牌。

着眼于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形成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全乡玉米亩产最高达到20XX斤,粮食总产稳定在亿斤以上。

  二是生猪主导产业得到稳步发展。

乡党委立足于玉米主产区的优势,把生猪产业作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

根据“立足实绩看生猪,立足生猪求发展,立足发展评干部”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促动,党员带动,科技拉动,服务推动战略,促进了生猪产业稳步发展。

截止目前,全乡有1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72处,年出栏200头的养猪大户399户。

生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饲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氧化镁新型建材、苯板加工等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