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题 长春版A卷 附解析.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题 长春版A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题 长春版A卷 附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题长春版A卷附解析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题长春版A卷(附解析)
班级: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题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分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雕梁()脍炙()不同()()绕梁
美不()笔走()引人()()窠臼
阳春()独具()古色()()共赏
巧夺()响遏()()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sù)摩平(māmó)含糊(húhù)
寺院(sìshì)计较(jiǎojiào) 养尊处优(chǔchù)
3、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框()峻()蝉()债()
眶()竣()婵()绩()
4、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是广泛的,_______,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______,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______,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______,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
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大漠孤烟明眸皓齿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姑苏江南明眸皓齿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大漠孤烟羽扇纶巾明眸皓齿
D.大漠孤烟姑苏江南羽扇纶巾明眸皓齿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云就像天上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
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
C、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
D、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B、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C、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那一颗心就宛如一片欢腾的大海;那一双眼就仿佛两道溃决的河流。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
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带有“龙”字的成语,都表示赞颂和祝福。
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我会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条“龙”。
1、博闻强()忆犹()仇旧()之入骨
2、异想天()门见()穷水()善尽美
3、水深火()火朝()经地()不容辞
4、栩栩如()离死()具一()格不入
2、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句话。
桌子说:
“做人要脚踏实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感激困境中给你力量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陈述句。
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为感叹句。
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画栋万()()新张灯()()百()成()
()()共赏()()绕梁见()知()()空见()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
4、《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
(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
三、口语交际(每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
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
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
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
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