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2412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六年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六年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六年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六年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下.docx

《六年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下.docx

六年下

 

 

六年级下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单元

课题

备注

第一周

3月1日—3月8日

第一单元

智慧开创新生活

先人的智慧-走出洞穴

第二周

3月11日—3月15日

智慧照亮生活

第三周

3月18日—3月22日

影响世界的四发明

第四周

3月25日—3月29日

科技改变世界

第五周

4月1日—4月5日

科技改变世界

第六周

4月8日—4月12日

第二单元

保护绿色的地球

地球的烦恼

第七周

4月15日—4月19日

地球的烦恼

第八周

4月22日—4月26日

地球的烦恼

第九周

4月29日—5月3日

五一黄金周

第十周

5月6日—5月10日

地球的烦恼

第十一周

5月13日—5月17日

地球村民的绿色行动

第十二周

5月20日—5月24日

地球村民的绿色行动

第十三周

5月27日—5月31日

单元复习

第十四周

6月3日—6月7日

第三单元

成长如此美丽

我们在成长

第十五周

6月10日—6月14日

把握自己

第十六周

6月17日—6月21日

珍视友谊\勇于担当

第十七周

6月24日—6月28日

插上理想的翅膀\单元复习

第十八周

7月1日—7月5日

学期评定

1、先人的智慧

走出洞穴

第一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先人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创造了不同类型的房屋,不断改变居住环境。

2、认识农作物种植对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价值,知道农作物种植标志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开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古人类的居住环境、食用的食物。

难点:

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创造不同类型的房屋,不断地改变居住环境。

教学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收集世界各地住房类型和粮食作物发源地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讲故事和看图片导入新课

2、新授课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2、第一步讲读“安居乐业”,然后请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3、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教师也出示补充资料,丰富对课文的理解。

4、第二步解读“五谷丰登”,了解古人类的饮食。

(人类从最初采摘果实、捕捉动物为食,到自己种植植物、驯养动物,充分感受到了五谷丰登所带的生活上的变化。

5、掌握“五谷”具体指的是那些农作物。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全文

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受益匪浅,知道了并了解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饮食以及后来的种植作物、驯养动物。

还有随着工具的变化知道了人类是在不断发展的。

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是同学们对远古的人类有所了解,知道了他们的居住环境、食物、实用工具以及制作工具的过程,整节课结构紧凑,突出了重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是我知道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有点过于快,所以同学们掌握的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避免类似的这一点。

第二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工具在各个时代的沿革,知道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改造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

通过了解使用的工具,知道人类在不断的进步。

重点:

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让同学们收集关于青铜器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2、新授课:

1、第三步解读“巧夺天工”,知道人类在不同的时期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是在不断的进化的。

2、请同学们看并阅读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各个时期不同工具的比较,让同学们体验到人类的心灵手巧,这同时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让同学们阅读“青铜器”。

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5、交流课前收集青铜器的图片

3、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反思:

劳动工具的产生促进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我通过对各个时期不同工具的比较,让学生体验到人类的心灵手巧,这同时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

智慧照亮生活

第一课时(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进位制、水坝、定律的发明至和发明过程。

2、了解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并说出几种进位制,并解释进位制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理由。

难点:

认识和体会都江堰工程的价值。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科学家发明这样事物的小故事。

利用农远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法入课,给同学们先创设一个情景以便更好的引出新课内容

2、新授课

1、初读课文第一部分,是同学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阶段。

2、认识和体会进位制是人类伟大的发明。

3、请同学们分别说出现实生活中各种进位制,教师在黑板上总结。

4、然后让学生设想,如果没有这种进位制,我们会遇到什么麻烦?

使学生体会发明进位制的意义以及从中显示的人类智慧

5、认识和体会都江堰工程的价值。

6、自读课文,并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互相解答疑问。

7、请同学描述从课文以及其他资料中了解到的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8、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资料想象为什么它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3、巩固复习

1、知道并能举例说明有趣的进位制

2、进一步知道并了解都江堰的宏伟工程

4、总结本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发现和感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让学生感受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于子孙万代的工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很多,涵盖的很丰富。

我通过多找手段是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本课,课堂气氛活跃,重点突出,同学们带着疑问不断地学习,积极性被调动的非常好,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4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西方各代科学家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的事迹,学习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古代科学家面对真理的执着,不畏险阻。

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的那种勇气,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讲解古代科学家的小故事导入新课

2、新授课

1、了解阿基米德及其成就。

2、在小组内分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把阿基米德的故事展现出来。

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阿基米德具有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3、了解伽利略及其事迹。

4、让同学阅读课文以及其他补充资料。

5、讨论:

其他中外古代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他们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学习,为什么可贵?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是同学们更深一步了解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和伽利略的日心说,还有伽利略能通过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同学们知道了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了讲解故事的方法,是同学们的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第一课时(5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才轮的造纸术、毕生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明白今天的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与四大发明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并知道四大发明。

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努力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前让同学们在图书馆或是网上去查找与四大发明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国有很多科技发明让西方人惊叹不已,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发明吗?

(生答),从而导入新课。

2、新授课:

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蔡伦的造纸术。

(同时老师出示图片供学生了解)

2、并针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答疑。

3、请同学们拿出关于造纸术的一些文字图片信息。

4、在小组内交流

5、各个小组找同学们来回报本小组收集的资料。

6、老师作补充、归纳

7、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8、提出疑问并请同学们自己解决疑问,老师给与指导。

9、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三、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同学们能够更加自豪的认识到我国在古代的一些科技发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通过图文并茂的手段来展示了本课的内容,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课堂的效果良好。

第二课时(6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我国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

2、让学生进一步的去了解指南针的演变过程,指导火药即给人类带来了快乐,也同样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并知道四大发明。

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努力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前让同学们在图书馆或是网上去查找与四大发明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谈论上一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拿出收集到的关于指南针和火药的资料、图片

2、在小组内讨论、整理

3、然后让同学们在全班面前回报

4、老师可以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

指南针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5、小组归纳一下关于火药的资料

6、事可做指导、归纳并提出问题

7、师生共同解决一些疑问

8、总结本节课

三、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到火药的成分和产生过程,知道了1、西方人利用火药制造了先进的武器,更深入的理解到仅仅停留于前人的发明是不够的,还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创造;2、火药有多种用途。

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科技改变世界

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动力

第一课时(7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瓦特通过发明和不断改进蒸汽机,从而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理解瓦特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

2、知道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3、学习瓦特等发明家热爱科学、勤于钻研的精神,懂得只有改变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究,才会有创造发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瓦特是怎样发明蒸汽机的,并知道瓦特在不断改进蒸汽机。

难点:

能否例举事例说明蒸汽机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理解瓦特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准备:

查找一些资料知道并了解瓦特是怎样一个人,查找一些关于瓦特的发明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给同学们看一些资料(一些蒸汽机的图片),通过谈话法入课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了解对瓦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拿出搜集到的资料,看看瓦特都有哪些成就,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3、分小组讨论和交流:

为什么说瓦特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说它带来了什么变化?

瓦特等发明家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

5、老师给以归纳和总结

6、共同来看阅读资料,了解当时利用蒸汽机的发明创造。

7、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内容

三、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了瓦特,同时,课文也向同学们介绍了瓦特在前人蒸汽机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的过程。

让学生明白任何发明创造都不是突然产生的。

课堂上利用各种手段使学生一丝不苟的听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课时(8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乔治·史蒂芬孙和罗伯特·富尔顿这两个人物。

2、知道他们利用蒸汽机制造出了蒸汽机车和蒸汽动力轮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创造发明是在改进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瓦特蒸汽机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和巨大贡献。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利用蒸汽机的发明创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是同学们了解并知道了蒸汽机这一发明,那么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利用蒸汽机制造出了新的发明。

二、新授课

1、首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蒸汽机车和蒸汽动力轮船)

乔治.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罗伯特.富尔顿的蒸汽动力轮船

2、让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构造

3、师提问:

这两样机车的发明都是运用了什么才能运动起来的?

4、生在小组内讨论

5、请同学们来回答,师同时归纳

6、教师提问:

为什么说是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

你再瓦特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7、生在小组讨论后回答

8、师生共同来归纳总结

三、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同学们知道了好多的发明家利用瓦特的蒸汽机又有了好多的发明,如蒸汽机车、蒸汽动力轮船等等,体会到了蒸汽机为什么被称为工业革命的“蒸汽机”。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很好的带动起来,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发电机带来了生活的电气化

(9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电、发电机的发现与发明,感受电和发电机对于改变人们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认识三位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体会发明创造是要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产生的。

3、学习爱迪生、贝尔等科学家和发明家努力研究、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电、发电机的发明对于改变人们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难点:

体会发明创造是要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产生的。

教学准备:

请学生在家中进行一次小调查,了解家中究竟有多少家用电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是科技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发电机的诞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便利。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拿出再加收集到的资料

2、各小组在组内统计一下家用电器的种类,初步感受一下电器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3、请学生阅读课文和课外收集的资料,了解电是如何被发现的。

4、最早的电器(如电话、电灯)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5、然后,请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讲述有关电的发现或某种电器的发明的故事。

6、看课文中的电器发明时间表,根据课外资料进行补充。

7、比较使用电器的时代和未使用电器的时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

8、交流讨论:

电的发现和电器的发明给世界发明带来了什么变化?

体会电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之一。

9、各小组学生进行汇报

10、老师归纳总结

三、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同学们看到了一个发明家从小就有奇思妙想,然后依靠自己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拥有了上千件发明成果,同时也触动了同学们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体会到发明创造是需要不断地实践,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起来的。

课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好的教学成果。

 

信息技术促进了交流

第一课时(10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通讯联系手段,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2、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电脑病毒之类的问题。

3、懂得合理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通讯联系手段。

难点:

了解什么是电脑病毒。

教学准备:

调查现代社会中可以使用的通讯联系手段有哪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是同学们了解到了社会的进步,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下关于通讯联系手段的发展。

二、新授课:

1、让同学们充分展示和交流自己利用网络的经验。

(在小组内讨论)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作用。

2、说一说信息技术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哪些方便条件。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什么是因特网?

5、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去微机室真实的体验一下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优越性。

6、以寻找所需要的课程资源为题,让同学们自由遨游在网络中。

7、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课后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

教学反思:

通过对互联网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了互联网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方便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达到了教学目标,同学们的兴趣被带动起来,课堂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11课时)

学习目标:

1、在了解互联网的基础上,应该更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手段。

2、懂得互联网的重要性,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条件。

3、了解病毒问题,并合理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怎样更好地利用和开发信息技术。

2、难点:

了解电脑病毒和知道电脑病毒的危害。

教学准备:

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一些关于本课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谈话法入课。

今天我们继续了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2、新授课

1、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关于电脑病毒方面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整理好之向全班汇报。

3、了解什么是电脑病毒?

4、有哪些危害

5、我们应该怎么控制电脑病毒

6、电脑网络的出现时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7、请同学们讨论我们该如何合理正确的利用电脑网络呢?

8、学生们自由回答

3、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是同学们知道了电脑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条件,也懂得了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电脑,电脑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

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的兴趣极高,发言大胆、踊跃,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效果良好。

 

生物科技将给世界带来惊人的变化

(1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时代,它将给世界带来更加惊人的变化。

2、了解生物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必再受自然界的影响。

3、能够初步辨别不合理利用生物技术的行为,并对克隆技术等的是与非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生物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必再受自然界的影响。

难点:

能够初步辨别不合理利用生物技术的行为,并对克隆技术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提前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和补充资料,做好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与同学们聊一聊关于克隆方面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们积极好学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新授课

1、通过阅读课文和补充资料,了解一些有关生物技术的概念,如:

克隆、基因等。

2、通过具体的事例,了解运用生物技术制造出来的东西及其利弊。

3、收集交流运用克隆技术和基因技术创造的产品,然后推选一名代表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4、集中学习课文中介绍的基因草、基因治病、基因武器以及基因“人怪”的内容。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辩论赛,题目:

要不要控制克隆技术?

6、讨论:

以辩论的方式来分辨生物技术的利弊。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探究小组,围绕课文内容确顶一个探究主题,通过查找资料等多中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克隆方面的知识,知道利弊,同时学生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手段来讲解课文知识,同学们的兴趣被充分的带动起来,但是在自己表达的过程中,看法各异,有所不同。

在了解生物科技时出现了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继续学习。

 

第二单元

 保护绿色的地球 

第一课   地球的烦恼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地球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学习者分析:

   本单元从各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的减少等,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所以这单元更加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利用。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学

   1、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

(学生思考回答)

   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答地球母亲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感悟地球的奉献

   1、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2、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来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1)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离不开哪些资源?

   

(2)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离不开哪些资源?

   (3)我们的住房离不开哪些资源?

   (4)我们的交通离不开哪些资源?

   (5)我们喜欢的自然风光有哪些?

   3、引导学生对上面提到的资源进行分类:

   

(1)有哪些资源除了直接给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材料外,还具有生态价值?

   

(2)有哪些资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4、同唱《我们的田野》,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并从心底由衷地感激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活动二:

论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1、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发给学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引导学生围绕我们能否找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1)月球和火星的温度、大气含氧量和水分善能否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2)如果学生还提到其他星球,老师可以简单介绍其他星球的基本概况。

也可布置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其他星球。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人为地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第二个空间呢?

   

(1)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大胆假设和想象,其他学生对此提出质疑。

   

(2)老师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的相关情况。

   4、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感想,老师加以总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为地球的健康把脉

   1、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

各组从“人口状况”“资源状况”“环境状况”三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2、指导学生设计表格,汇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为上课作好准备。

   3、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设计和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

   活动四:

专科门诊——人口科

   1、让学生观察P24的漫画,思考:

⑴漫画中有些什么?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

⑵漫画的主题是什么?

漫画中表现的问题是什么?

请为漫画取一个名字。

⑶凭借你的想象,给漫画中的“地球”和“人”各配上一句台词,并加以解释。

2、让调查人口的小组在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使全班同学对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带来的问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然后,老师可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贴有漫画的白纸,让学生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分组在漫画周围写下他们想问的问题。

   3、组织各小组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帖在黑板上,教师总结归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系列负面影响。

   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