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2199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教案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②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类似天平的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3.情感与态度: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分析实际问题情景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③经历观察、归纳、应用等环节,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重点

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并总结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由特殊的几个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我们来看一看,小彬和小华在进行猜年龄游戏。

小华是怎样猜出小彬的年龄的?

他是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学习目标

1.会找到等量关系;

2.知道一元一次方程并理解有关概念;

3.会列出方程。

二自主探学

1.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    ,

因此可以得到方程:

    .

2.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

1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如果设x周后树苗升高到1米,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1)原来高多少?

(2)x周后长高了多少?

(3)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4)如何列方程表达等量关系?

3.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千米?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xkm,可以得到方程:

.

(1)若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xkm,则实际每小时走    km,

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方程:

      .

(2)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3)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动手写出来.

(4)如何设未知数,根据题中等量关系怎样列方程?

4.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8930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147.3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如果设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

(1)想一想: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题目中各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品一品:

你能正确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

动手写一写.

(3)考一考:

看谁能正确地列出方程?

5.某长方形足球场的面积为5850㎡,长和宽之差为25m,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如果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那么长为(x+25)米。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三合作研学

议一议

(1)由上面的问题你得到了哪些方程?

其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方程?

与同伴交流。

(2)方程2x-5=21,40+15x=100,x(1+147.30%)=8930有什么共同特点?

四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

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也叫根。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五检测评学

随堂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

“啊哈,它的全部,它的

其和等于19.”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吗?

(2)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

平了多少场?

2.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10-x)=20;

(2)2x2+6=7x

六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请同学们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判定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⑶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⑷方程中解的意义和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意义是有区别的,就是说方程的解不一定都在实际生活中有意义.

七布置作业.

P132习题5.1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它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

方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类似天平的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②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将方程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变形为x=a(a为常数)的形式.

3.情感与态度:

经历观察、归纳、应用等环节,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严密性.

重点

1.等式的基本性质.2.体验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难点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直至变形成x=a(a为常数)的形式,并能说出每步变形的根据.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1.方程5x=3x+4你会解吗?

怎么解?

请解出来。

2.请列方程:

某数与2的和的

比某数的2倍与3的差的

大1,求某数.如果我们设某数为x,可以得到方程是.

(1)这个方程复杂吗?

(2)这个方程会解吗?

要想求出这些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我们有必要研究等式的基本性质,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2.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自主探学

如图,设每个红球的质量为x,则可列方式子为。

5x=3x+42x=4x=2

三等式的基本性质及注意事项

1.等式有哪些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

是等式.

2.在利用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时,需注意什么?

(1)等式两边每一项都要参加运算,是同一种运算,要加都加,要减都减,要乘都乘,要除都除,并且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

(2)第一个基本性质所加(或减)不受限制,只要是同一个代数式即可,第二个基本性质除数受限制,除数是不为0的同一个数.

四合作研学

1.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那些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1)若x=y,则5+x=5+y

(2)若x=y,则5-x=5-y

(3)若x=y,则5x=5y(4)若x=y,则

(5)若

则bx=by(6)若2x(x-1)=x,则2(x-1)=1

2.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代数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

(1)如果x-3=2,那么x=   ,根据   . 

(2)如果x+y=0,那么x=  ,根据   . 

(3)如果4x=-12y,那么x=  ,根据   . 

(4)如果a-b-c=0,那么a=  ,根据   . 

五例题讲解

例1解下列方程:

(1)x+2=5;

(2)3=x-5.

(3)-y+3=5;(4)6-m=-3

例2解下列方程:

(1)-3x=15;

(2)

-2=10.

六检测评学

1.解下列方程:

(1)x-9=8;

(2)5-y=-16;

(3)3x+4=-13;(4)

-1=5.

2.达标练习

(1)若2x-a=3,则2x=3+,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等式仍然成立。

(2)把

变形为

的依据是()

A等式的基本性质1B等式的基本性质2

C分数的基本性质D以上都不对

 

(3)小明在解方程2x-3=5x-3时,按照以下步骤:

解:

①方程两边都加上3,得2x=5x;

②方程两边都除以x,得2=5;

以上解方程在第步出现错误。

七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请同学们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1)等式的基本性质;

(2)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3)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通过正确的变形,将方程化成未知数的系数为1的形式,即x=a的形式.

(4)要养成对所解方程解回顾检验的习惯.

八布置作业.

P133随堂练习第2题

P134习题5.2第1,3,4,7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②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的法则.

②经历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并会解方程.

3.情感与态度:

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

重点

理解移项法则,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正确理解和使用移项法则.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1、温故知新:

等式的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式的性质2:

2、用学过的知识解下列方程:

3x-2=7;并说说你的理由。

(1)在变形过程中,比较变形后的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什么?

(2)上述变形过程中,方程中哪些项改变了原来的位置?

怎样变的?

(3为什么方程两边都要加上2呢?

学习目标

⑴理解移项的概念,归纳移项法则;

⑵要记住“移项要变号”;

⑶会用移项的方法求方程的解。

二自主探学

阅读课本135页到136页,完成下列问题:

1.把原方程中的一项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

这种变形叫做______。

2.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3.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4.移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5、把下列方程进行移项变形(未知数的项集中于方程的左边,常数项集中于方程的右边)

(1)

移项,得;

(2)

移项,得;

(3)

移项,得;

(4)

移项,得;

6、解下列方程

(1)3x-8=1  

解:

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_,

方程两边,得

(2)4x+5=3x+9

解:

移项,得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

(3)

解:

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

方程两边,得

三合作研学

7、本节课涉及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②,

③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最后把方程变成x=a的形式。

 四检测评学

1.下列方程的移项是否正确?

为什么?

(1)由3+x=5,得x=5+3;

(2)由2=3-x,得2-3=x;

(3)从x+5=7,得到x=7+5

(4)从5x=2x-4,得到5x-2x=-4.

2、解下列方程:

(1)10x-3=9

(2)5x-2=7x-8

(3)

(4)

五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请同学们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移项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还学习移项法则呢?

六布置作业

P136习题5.3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是运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要环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验用多

种方法解方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

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重点

熟练利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难点

解方程时灵活运用去括号法则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1.请同学们分析理解137页图解题.

2.请同学们根据图示编出一道合理的应用题.

笑笑同学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她拿10元钱到超市买1听果奶饮料和4听可乐,找回了3元,并且1听可乐比1听果奶饮料多0.5元.大家帮助笑笑算算1听果奶饮料多少钱?

(1)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直接计算方便吗?

(2)题目中有哪些量?

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式?

如果设1听果奶饮料x元,可列怎样的方程?

4(x+0.5)+x=10-3

学习目标

1.会列出方程。

2.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合作研学

(1)我们刚才列出的方程4(x+0.5)+x=10-3对吗?

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

(2)这个方程怎么解?

能直接移项吗?

它和前面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三例题讲解

例3解方程:

4(x+0.5)+x=17.

例4解方程:

 -2(x-1)=4.

四合作研学

议一议

观察例4的两种解法,说出它们的区别,与同伴交流。

(1)方法一:

先去括号

方法二:

整体思想.将(x-1)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思想.

(2)方法提炼:

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即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五检测评学

(课本138页随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1)5(x-1)=1;

(2)2-(1-x)=-2;

(3)11x+1=5(2x+1);(4)4x-3(20-x)=3;

(5)5(x+8)-5=0;(6)2(3-x)=9;

(7)-3(x+3)=24;(8)-2(x-2)=12.

六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请同学们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括号里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去括号时勿漏乘,符号问题记心上,移项变号有目的,系数化1要仔细,等号两边乘倒数.

七布置作业

P138习题5.4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5课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较简单的方法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并归纳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并灵活运用解答相关题

目,体验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知”基本思想.

3.情感与态度:

提倡学生自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解题,关注学生个性的

发展.

重点

学会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结合例题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一般步骤.

难点

解方程时灵活运用去括号法则.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请仔细观察方程

,思考并回答:

(1)此方程与上两节学的方程有何差异?

含有分数系数

(2)该怎么求方程解呢?

学习目标

1.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灵活运用。

二例题讲解

例5解方程

.

1.你能用哪些方法解这个方程?

请解出来.

2.问题总结:

⑴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

⑵解方程的方法、步骤可以灵活多样,解方程时要灵活掌握.

⑶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每一步需要注意的什么?

①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所乘的数应该是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防止漏乘,即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当分子是几个数的和或差的形式时,要用括号把分子括起来.

②去括号时,括号前是负号的,不要忘记变号,括号前有系数的,不要漏乘.

③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

④合并同类项要遵循合并同类项法则.

⑤系数化为1时,要遵循等式的基本性质.

例6解方程:

三检测评学

(课本139页随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四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请同学们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另外解方程时,有些步骤可能用不到,可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

五布置作业

P140习题5.5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6课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计算进一步思考量与量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②学会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基本等量关系,并由此关系列方程解相关的

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的过程,列方程进行求解.通过比较不同状态下方程的解的情况,从中探索出规律.

3.情感与态度:

了解方程模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并增强学生学习

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在具体实例中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设出适当的未知数,列方程进行求解.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成语“朝三暮四”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狙公的人养了一群猴子.每一天他都拿足够的栗子给猴子吃,猴子高兴他也快乐.有一天他发现如果再这样喂猴子的话,等不到下一个栗子的收获季节,他和猴子都会饿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并且把这个办法说给猴子听,当猴子听到只能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栗子的时候很是生气,呲牙咧嘴的.没办法狙公只好说早上三个,晚上四个,没想到猴子一听高兴得直打筋斗.

问:

⑴猴子为什么高兴了?

⑵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⑶这其中有什么数学奥秘吗?

学习目标

1.会找出“形积问题”的等量关系;

2.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3.会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合作研学

某居民楼顶有一个底面直径和高均为4m的圆柱形储水箱.现该楼进行维修改造,为减少楼顶原有储水箱的占地面积,需要将它的底面直径由4m减少为3.2m.那么在容积不变的前提下,水箱的高度将由原先的4m变为多少米?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请大家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知识.

⑴在这个问题中水箱的    不变.

根据题意,可以找出如下的等量关系:

        .

 

⑵设水箱的高变为xm,试填写下表:

旧水箱

新水箱

底面半径(m)

高(m)

体积(m3)

 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

解得x=    .

因此,水箱的高变成了    m.

三例题讲解

例用一根长为10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m,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

(2)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m,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

它所围成的长方形与

(1)中所围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

(3)使得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它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

(2)中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四检测评学

(课本142页随堂练习)

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右图实线所示(单位:

厘米).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右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

五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请同学们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本节课通过分析一些几何图形,如圆柱、长方形的变化,寻找不变的量作为列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做依据,从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认识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六布置作业

P144习题5.6第1,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课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复

述。

②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据所求方

程的解来解释和分析打折销售中的具体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体验和分析,充分感受身边的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打折现象,理性消费。

3.情感与态度:

会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等量关系,经历和体验运用一元一次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通过列方程求解,学习打折销售的有关知识,总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

准确理解问题的含义,并能够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目标导学

1.展示一组商场里打折促销的图片.

2.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信息,结合自身平时生活中在商场了解的有关打折销售的问题,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大家交流一下:

(1)打折是怎么回事?

(2)6.8折,7.8折,8折的含义是什么?

(3)将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九折:

  七五折:

 八八折:

学习目标

1.理解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2.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

3.会解打折问题的应用题。

二合作研学

1.同学们,与打折销售有关的知识到底有哪些呢?

(1)与打折销售有关的概念

①进价:

购进商品时的价格,即成本价.

②售价:

销售商品时的售出价,即卖出价.

③标价:

销售时标出的价,即原价或定价.

④利润:

销售商品时的纯收入.在教材中,规定利润=售价-进价.

⑤打折:

卖货时,按照标价乘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则称“按标价打了几折”

(2)感悟新知

①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    元.

②500元的商品打九折是    元,   元的商品打八折是340元.

③一件商品的标价为50元,现以八折销售,售价为    元,如果进价为32元,则它的利润为    元,利润率是    .

2.想一想:

一家商店将某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