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1439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docx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

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导语         有句话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可以概括先秦那位先哲的思想?

这事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仁政民本思想。

三字经当中有这样几句: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说的是怎样的仁义。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见教案后附录)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提出疑问:

尽心焉耳矣,民不加多     分析原因:

五十步笑百步     根本措施:

施仁政、行王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疏通文章     一、诵读、梳理第一段    1、 梁惠王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

“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二.诵读、疏通二、三、四段     1、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

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2、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

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

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

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三、诵读第五段。

 

本段内容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

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

;两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

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重点词语理解:

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

“丧死”——为动用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重点词语理解:

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

“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五、。

     思考:

 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诸侯贵族   狗彘食人食         对比           下层百姓  涂有饿莩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

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

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

“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     重点词语理解:

检、涂、莩、发、岁、斯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文言知识点梳理     1.词类活用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名词作动词     

(2)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     (3)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     (5)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名词作动词     2.文言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     (5)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结构后置)     3、通假字     直——只     颁——斑     无——毋      涂——途     4、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附录:

【孟子概述】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汲(子思)的门人。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

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着书,作《孟子》7篇。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着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

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

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着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

“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有传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说: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

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

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

“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着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

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

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

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

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

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

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9)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第九课劝学

【教学目标】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

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劝告”。

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

“劝”是什么意思?

学生才会领悟:

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

接着就讲:

“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

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

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

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

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

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

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

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

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

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

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

“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

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

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

全句译为: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

“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

“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

“为”,做成。

“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

全句译为: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

这句译为:

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

“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

“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

“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

全句译为: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

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

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

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

“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

“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

“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

“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

全句泽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

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

题:

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

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

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

作者在这基础上,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