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0275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docx

捕蛇者说精品练习题

《捕蛇者说》试题

四.2006年常州市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4题。

(14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岁赋其二(每年)

(2)几死者数矣(几乎、多次)

(3)更若役(更换)(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冒着)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译文:

(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

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4分)

答:

蒋氏的两次“戚”:

第一次:

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

第二次:

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

作者的两次“悲”

第一次:

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

第二次:

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4分)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

”而曰:

“然。

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⑤识之,!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

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

②[子路]孔子的学生。

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

④[吾舅]我的公公。

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苛政猛于虎也。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

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

(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答:

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

五.2007年上海市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4题。

(13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6分)

黑质而白章(表并列,不译)以啮人(咬)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把……晾干)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止、治愈)

岁赋其二(征收、敛取)当其租入(抵)

2.选文作者是柳宗元(人名)。

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

《小石潭记》。

(2分)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

译文:

他说这些话,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

4.选文从外形、毒性、医疗效用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六.2007年江苏淮安卷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4题。

(14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②殚其地之出(用完)

③犯寒暑(冒着)④又安敢毒耶(怨恨)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D)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

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

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4.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原句:

第一组:

蒋氏:

吾以捕蛇独存乡邻:

非死则徙而

第二组:

蒋氏:

弛然而卧乡邻:

岁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

蒋氏:

盖一岁犯死者二焉乡邻: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

①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

②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

痛苦遭遇。

③衬托赋敛之毒。

④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八.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10题。

(21分)

1.选择加点字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B)(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cù)蹙:

窘迫。

B.谨食之,时而献焉(sì)食:

C.曩与吾祖居者(nǎng)曩:

从前。

D.蒋氏大戚(qī)戚:

悲伤

2.文中“殚其地之出”中的“殚”的意思是用尽,“则久已病矣”的“病”的意思是

困苦不堪。

(2分)

3.“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的“斯役”指的是捕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1分)

4.把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号呼而转徙(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

(2)以尽吾齿来过完我的岁月。

5.

(1)依据选文内容,把下列选项按对比的内容两两组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3分)

A.蒋氏以捕蛇独存B.乡邻之旦旦有是C.乡邻鸡犬不宁

D.乡邻非死则徙E.蒋氏弛然而卧F.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

(AD)(BF)(CE)

(2)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

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吾赋不幸之甚也。

6.“余”问蒋氏:

“若毒之乎?

……”蒋氏在叙述了60年来乡邻们和自己的遭遇后说:

“今·

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感毒耶”从这句话来看,蒋氏是否怨恨捕蛇这差事?

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蒋氏并不怨恨捕蛇这件差事,因为他认为:

即使现在死在捕蛇上,比起乡邻的死已经晚多了,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也忧,退也忧

B.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人不知而不愠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理解文段内容,按要求填空。

(1)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1分)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用一句话(尽可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

(2分)

第一次:

乡邻非死即徙,十室九空,自己却“以捕蛇独存”。

第二次:

乡邻们鸡犬不宁,自己则“弛然而卧”“熙熙而乐”。

9.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

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

而/乡邻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

(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10.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

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

(1分)

答:

苛政猛于虎也(或:

赋敛之毒甚于蛇)

九.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4题。

(10分)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只要标一处)

(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谨慎))

(2)以尽吾齿(年龄(岁月))

(3)则熙熙而乐(快乐的样子)(4)今虽死乎此(即使)

3.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B吾恂恂而起

其真无马耶面山而居

C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D又安敢毒耶

桓侯故使人问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这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驰然而卧(熙熙而乐)”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十.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4题。

(10分)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感毒耶?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其(那)谨(小心的)之(它,代蛇)齿(年龄、岁月、日子)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译文:

(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的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A.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只有两次B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大概两次

C.一年里犯死罪的人只有两个。

D.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人只有两个。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A.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试题及答案

(一)【甲】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

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

“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

“我畏段某耶?

何敢言我!

”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

“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注释】①段太尉:

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

②营田官:

掌管屯垦的官员。

③焦令谌(chén):

人名。

④巽(xùn):

同“逊”,这里指委婉。

⑤判:

状纸。

⑥舆:

抬。

⑦衣:

包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1)汪然出涕曰涕:

眼泪

(2)竭其庐之入入:

收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

喂养(4)且熟,归我半且:

将来

2、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乡邻之生/日蹙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这一年大旱,田野里草都不生长,农民将旱情告诉焦令谌。

4、【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线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

段太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

(意对即可)

译文

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

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自己强占了几十顷地,租给农民耕种,说:

“将来庄稼成熟时,一半归我。

”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

农民将旱情告诉焦令谌。

焦令谌却说:

“我只知道收入粮食的数目罢了,不知道旱灾。

”催逼得更厉害。

农民都将要饿死了,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

太尉写了判决书,言辞非常婉转,派人求见并劝告焦令谌。

焦令谌大怒,将欠租的农民叫了去说:

“我难道怕段某吗?

怎么还敢去告我!

”拿判决书铺在农民的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民快死了,被抬到段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说:

“是我害苦了你。

”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民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民喂饭,然后自己才吃。

牵过自己的坐骑卖掉,买粮食代农民偿还地租,不让那农民知道。

(二)【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短语。

---

以尽吾齿岁月乡邻之生日蹙窘迫尝出游曾经执而鞭之鞭打

2.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今其室/十无一焉非死/则徙尔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译文:

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译文:

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老百姓听了这消息后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4.阅读乙文中路人说的话,你觉得这个人是一时兴起,偶尔糟蹋未成熟的稻谷吗?

从中可以看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是一时兴起,从他“聊取之耳”尤其是“聊”“耳”可以看出其人多么随便,任性,对庄稼毫不在乎,实乃游手好闲之徒。

(3分。

观点“不是”1分,理由2分,意对即可)

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试比较两位父母官的异同。

(1)他们同为父母官,都能同情百姓,深入基层,关心民生疾苦。

(2)柳宗元以文章来反映苛捐杂税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可能较多地寄希望于统治者,一旦统治者采纳,效果要好;陶侃生性耿直,敢怒敢言敢为,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切实解决问题。

二、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

“(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

”那人说:

“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

”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

“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

”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

老百姓听了这消息后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三)【甲】文………同阅读

(一)【甲】文(内容略)。

【乙】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

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

米仓。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解释下列短语。

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安敢毒耶(怨恨)

一日不再食则饥(两次、两顿)备水旱(防备)

2.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译文:

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4.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

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分)

甲文:

柳宗元写成一篇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乙文:

希望统治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相似处:

希望统治者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维护国家统治。

5.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从反面指出其危害:

认为百姓生活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

(即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当百姓饥寒交迫时,就顾不上廉耻了,什么事都会干。

(即百姓不能遵纪守法)

译文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

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

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

人之常情是:

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

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四)【甲】文………同阅读

(一)【甲】文(内容略)。

【乙】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仕①为龙阳典史。

龙阳濒洞庭,岁罹②水患,逋赋③数十万,敲扑死者④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

叹曰:

“何面目归见父老!

”复具疏,击登闻鼓⑤以进言,遂自经⑥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明史·青文胜列传》)

【注】①仕:

做官。

②罹:

遭遇。

③逋赋:

拖欠赋税。

④敲扑死者:

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

⑤登闻鼓:

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所悬之鼓。

⑥自经:

自杀。

1.解释下列短语。

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曩与吾祖居者从前龙阳濒洞庭濒临悯其为民杀身怜悯

2.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又安敢毒耶?

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何面目归见父老!

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

4.【乙】文中体现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句子是什么?

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5、面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甲】文中柳宗元和【乙】文中的青文胜“为民请命”时分别采取怎样的方式?

【甲】文柳宗元把蒋氏的遭遇写成一篇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文中的青文胜多次上书要求减免百姓的赋税,最后在击打朝堂外所悬之鼓并自杀,从而使统治者了减免了受灾地区老百姓的赋税。

译文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龙阳毗邻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接连不断。

青文胜情绪激昂的样子,来到宫门外呈上给皇帝的奏章,为百姓请命,再三上书,(皇帝)都不答复。

青文胜叹息说:

“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

”又一次准备了奏章,敲击登闻鼓来上诉,于是在鼓下上吊自尽。

皇帝听闻(这件事)后十分惊讶,同情他为了百姓而牺牲了自己,下令宽贷龙阳赋税二万四千多石。

乡里人建立了祠堂来祭奠青文胜。

文胜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贫困不能返乡,乡里决定用百亩公田奉养她。

万历14年,皇帝下昭给有关部门,要他们为文胜做春秋祭奠,并赐谥号“惠烈”。

《捕蛇者说》练习题

一.2004年浙江省上虞市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

 

(1)然得而腊之   (    )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

 (3)苛政猛于虎也       (     )

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异。

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

               。

(2分)

3、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⑴去死肌,杀三虫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⑶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⑷挈妻子而去之走

 A⑵⑶      B⑴⑵        C⑶⑷D        ⑵⑷

 4、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二.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

16.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18.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

(3分)

答:

                                                              

三.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 

   彻:

          齿: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

   C.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无所依

   D.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分) 

   

(1)傲尔远逝  译文:

                      

   

(2)斗折蛇行  译文:

                      

   (3)犯寒暑   译文:

                      

11.填空、简答。

(3分)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甲文段运用                  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         和          形成强烈反差。

四.2006年常州市

(四)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8-21题。

(12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岁赋其二(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