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0155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 登泰山记 练习.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登泰山记练习

《赤壁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70分 得分:

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7分)

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知不可乎骤得D.相与枕藉乎舟中

解析 “冯”同“凭”。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凌万顷之茫然B.望美人兮天一方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解析 A项,古义为“旷远的样子”;B项,古义指“所思慕的人”;D项,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汽”。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解析 C项,均为好像;A项,分别为唱歌/歌曲的韵律;B项,分别为往远处看/农历每月十五;D项,分别为类、辈/劝请。

答案 C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③水为之,而寒于水 ④劳力者制于人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④介词,表被动;②介词,在;③介词,比。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解析 A项,名词作状语;其余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 A

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何陋之有?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 D项,属于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既望:

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

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之一,另外二苏是其父苏辙和其弟苏洵。

D.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解析 C项,另外二苏是其父苏洵和其弟苏辙。

答案 C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为喻,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2)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二、能力素养提升(43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阅读课文1~4段,完成9~12题。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击空明兮溯流光   流光:

江面浮动的月光。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舳舻: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C.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

一瞬间,片刻。

D.托遗响于悲风   悲风:

悲凉的箫声。

解析 D项,悲风:

悲凉的秋风。

答案 D

10.对文段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壬戌,我国古代传统农历纪年的干支纪年之一,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我国古代一月内有些日期有特定的称呼,“既望”是农历十五,“朔”是农历初一。

C.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曹操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D.周郎,即周瑜,称周瑜为“周郎”,在这里既是因为周瑜年轻,也有对周瑜的赞美之意。

解析 B项,“既望”是农历十六。

答案 B

1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

这段文字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B.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C.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

D.在第四段中,作者为客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这段文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

解析 这篇赋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文中的“客人”和作者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故而D项“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错误。

答案 D

1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3分)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分)

答案 

(1)我(或苏轼)不禁容色改变,整理了衣裳端坐着问客人说: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地方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解析 “今者薄暮”表时间,故此选A或C。

“状如”不能断开,选A。

答案 A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壁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本文是其中之一。

B.望:

农历每月十五。

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

C.冯夷: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D.玄裳缟衣:

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

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解析 B项,《前赤壁赋》是“既望”(农历十六日)。

答案 B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他悲伤的心情。

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了作者无限伤感的心绪。

C.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了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

解析 “流露出了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错误。

答案 D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5分)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分)

答案 

(1)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2)于是我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

“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

“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是松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

妻子说:

“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

回到江边登上船,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

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拉长声音嘹亮地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

哎呀!

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三)语言表达(9分)

17.请根据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分)

解析 一要紧扣名句,特别是“白”“横”“江”“接”“天”等词;二要把场景描绘成一幅画面。

答案 白茫茫的水汽像轻纱一样笼罩在江面上,月光映照着宽阔的江面,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

18.李商隐的一联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请根据诗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这联诗的意境。

要求: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20个字。

(5分)

解析 抓住关键字“秋”“阴”,点明了季节和天气,抓住眼前的景物“荷”而且是“残荷”,抓住人物的活动“听雨”,展开丰富的想象,构造一幅萧瑟的秋季阴雨天赏荷听雨的图景,要突出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绪。

注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20个字”的要求。

答案 (示例)连日阴霾,天上结着一层厚厚的云,如一片巨大的铁幕压人心头,又如心中浓浓愁思挥之不去。

如此,想必寒霜也会下来得晚吧,才留下了这一池残荷供人欣赏。

秋风萧瑟,曾经碧绿满眼的水面只剩下一枝枝枯黄黯然神伤地耷拉着,不正似寂寞憔悴的我么?

一阵阵秋雨袭来,时而“沙沙”,时而“吧嗒”,敲打着人的耳朵,思绪就在这或轻或重的天籁中如水墨弥漫,直至天外。

《*登泰山记》

时间:

45分钟 满分:

70分 得分:

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山麓(lù)   雕砌(qiè)   山巅(diān)

B.悬崖(yá)石磴(dènɡ)须臾(yú)

C.戊申(wù)岱祠(cí)姚鼐(lài)

D.膝盖(qī)石罅(xià)佝偻(lóu)

解析 A项,“雕砌”的“砌”读“qì”。

C项,“姚鼐”的“鼐”读“nài”。

D项,“膝盖”的“膝”读“xī”。

答案 B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京师乘风雪    乘:

这里是“冒”的意思。

极天云一线异色    极天:

天边。

B.道皆砌石为磴    蹬:

石阶。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偻:

脊背弯曲的样子。

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C.世皆谓之天门云   云:

云气。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漫:

弥漫。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

背。

多松,生石罅     石罅:

石缝。

解析 C项,云:

助词,无实义。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A.余始循以入

B.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解析 D项与例句中的“以”相同,表示“在”某个时间;A项的“以”相当于连词“而”,表顺承;B项的“以”表示原因;C项的“以”表修饰。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 A项,“采”同“彩”。

B项,“圜”同“圆”。

D项,“受”同“授”。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回视日观以西峰

D.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解析 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

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照。

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约束。

答案 C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阳谷皆入汶B.至于泰安

C.多平方D.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解析 A项,阳,古义: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今义:

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

B项,至于,古义:

“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其义是到,到达;今义:

(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C项,平方,古义:

平的方形的,形容词;今义:

数学名词。

答案 D

7.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

”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解析 D项,“桐城”为籍贯。

答案 D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分)

(1)《登泰山记》中描写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答案 

(1)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2)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

二、能力素养提升(45分)

(一)课内阅读(17分)

阅读课文,完成9~12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历:

经过。

B.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

停留。

C.越长城之限      限:

界限。

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

弥漫。

解析 D项,漫:

磨灭。

答案 D

10.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

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

B.阴,山北水南为阴;阳,与“阴”相反。

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

是清高宗皇帝的年号。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解析 A项,应为“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答案 A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

姚鼐此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颍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

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

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

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风雪、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

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解析 A项,“朱孝纯之子朱颍”错,应该是:

朱孝纯,字子颍。

答案 A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4分)

(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4分)

答案 

(1)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时,(我)和子颍(或朱孝纯)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2)这一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石刻)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①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

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

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

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

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

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

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

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

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

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

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

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

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

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坐石上,一老进麦饼。

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

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

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

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

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

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

②瓯脱:

泛指边界。

③浮白:

满饮。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解析 原文停顿为“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答案 B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游记:

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B.笳: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在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游牧民族中,善于表现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悠远的穿透力,很符合那些边远游牧民族英勇剽悍的个性及牧马吹奏的特色。

C.中州:

又名中土、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

古代分中国为九州,中州为其中之一。

其他八州是冀、兖、青、徐、扬、荆、豫、益。

D.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解析 九州不包括中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

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益、雍九州。

《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答案 C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解析 A项,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

B项,万佛阁在“祖越寺”而不是“龙泉寺”。

D项,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壮志。

答案 C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5分)

(2)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5分)

答案 

(1)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2)(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

【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

东边与边界接壤,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

我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几里,抵达祖越寺。

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然后登上万佛阁。

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

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

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

(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

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

晡时,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

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

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从龙泉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