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978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docx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

【篇一: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

职师院卢大祥

有一种东西在心里是满的,可说出来却是虚的,只有泪眼才显得那么实在。

我曾想建一座房子,横跨修江两岸,耸立在凤凰山巅,在房子里安一个巨大的望远镜,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熙熙攘攘人人群,找出曾经熟悉的过客,找出自己停留的踪迹。

我要听他们老土的交谈,和他们搭讪,在他们的乡音里,亲吻我的故乡。

从宁红大桥到黄庭坚纪念馆,有我纯情的爱人,也有我灵动的梦想,高中时代的我一直在江风里徜徉,偶尔爬上起伏的臂膀。

一次听课老师说,黄庭坚是修水,是修水文化的标杆。

我本来就向往文艺,一到周末,当即坐6路公交,沿修江河畔而上,观赏这修江河畔旖旎风光,碧水蓝天,群山倒影,如梦如幻。

当到了宁红大桥,我不由下车,要走过那雄跨两岸的大河,吹那轻柔似水的江风,看一望无际的微波碧水。

当我下车而去,我看到的,和我想到的,远远不是一个意境,美,真美,见到的美景远超意料。

站着高桥上,两岸是山,下面是碧绿碧绿的流水,那碧水上,两座浮桥随着微波荡漾着,此刻的姿容犹如少女向我招展着臂膀,引我一步步前去探望。

我像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蝴蝶,整个江面似乎就是光怪陆离的水上世界,而我走丢在沿江的小路上。

在这样使人流连忘返的世界里,我看到远处高耸的一个屋脊,正好奇那是什么呢,就传来了钟声,循声而去,原来是一座古寺,云岩寺。

在群树掩映中,看清楚了古寺名字,我就停止了脚步,因为我,还要去黄庭坚纪念馆,去寻找心中的一处神圣殿堂,我要感受它那翰墨书香的熏陶。

我到了,我当迈入那扇大门,我渐渐陷入混沌。

因为我,我竟然看不懂墙壁上的每一幅画,每一首诗,甚至不认识石壁里刻印的字,我当时多么迷茫啊,我仿佛是一个学富五车的老者,突然却遭到孩童的耻笑。

因此妒忌,因此勃发。

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不能专注于表面的文字,要更多的,展开对古典国学的探索,学无止境,不能浅尝则之,自以为是。

我渐渐地感受到,这一个深沉的土地,积蓄了我太多的深意,我每看一篇,每写一段文字,都想,将它运用在修江河畔的山、水、树上,描绘出它们婀娜的姿态。

那是一个油画般的世界,拥有四季流转的色彩。

三年时间,无数沐浴在那江风里,无数次敬仰鲁直的诗词,看着他崇高的雕像,我就似乎看到一种别样的曙光。

我离开了,来到江农的怀抱,可我未忘记那修江的美景,和对我的启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路有尽头,但学无止境。

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能读懂石壁上刻镂的文字,至少现在能通晓些许韵律。

而今,怀念能填满泪眼,却不能替代满腔眷恋。

加我:

2298348874

【篇二: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

故乡的容颜,是我最美的眷恋,无论走到哪儿我都难以忘怀,现在回到家乡可以天天亲吻这美丽的脸庞,是多么的幸运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抒情:

故乡情,欢迎阅读参考!

故乡,春风不改旧时波一直回味素年锦时,耳畔回旋着那首歌《故乡的云》,费翔的歌,不知是歌曲的缘故,还是赤子之心连着本土,眉间注满了丝丝情结。

一直想写一篇属于回忆故乡的文字,犹豫之际,时光滑落指缝,流逝多少年,随着年龄的剧增,那份情感愈发浓郁,像极了一坛陈年老窖,越发弥香,久远馥郁,回味无穷。

沉积了多年的记忆,似在近旁萦绕,故乡,春风不改旧时波!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别再四处飘泊,踏著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麽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故乡的云回响起了韶光,暖了春意盎然,绿了夏山如碧,又踏过秋枫霜白,红梅飞雪,故乡还是一如既往,落在眉间清晰如初,静柔优雅如一行诗,安然无恙,存放于久远的记忆书页里!

故乡犹如一首春天的歌谣,唱着唱着,想起了青葱,那山那水绽开了花红柳绿,杨柳依依,小河潺潺,沙滩绵绵。

一朵花展开了乡土的春天,满眼绿茵,葱葱麦浪,风吹过,微波起伏,一阵阵的清香。

再久些,油菜花要开了,一眼花黄,随风摇曳,甚是妩媚,那些小人精映入眼帘,刺着眼,连接天际,天地都明朗许些,碎碎的花瓣,累积成一片花海洋,渺小的你我,在故土的怀里,会不自觉安然入睡!

醒来时,已躺在了柔柔的沙滩上,柔软的沙子,一粒粒沾着思念的味道。

小河,我回来了,是否还记得,河里戏水的伙伴,久违的你,已是昨日之事。

那些鱼虾的宫墙,如今做了他人嫁衣;那些河岸杨柳,如今已做了他乡的陪嫁;物是人非,花落去……再次坐在你的身旁,还是温馨的热泪盈眶,好想对你说,还是三十年前的你,印象在心,无法抹去。

无法忘记得,是那些榆花和槐花,其中的美味,至今无法忘怀,嫩绿的花瓣,一簇簇的挨着,摘来便是一捧,那片片冒着清香气,是一种天然的清甜,近些年偶尔也摘过一些,但其中味道,总也回不到从前。

还有那一排排的杨树林,知了声声,晚间忙坏了小伙伴,取来手电,顾不上吃饭,早早去树下寻幼蝉去了,儿时的故乡,树木总是很多,一片连着一片,这对于我们,是莫大的幸事,树多虫子多。

故乡的小吃,趣处总是记忆犹新,而那一座座山,一排排校舍,飘然而过脑海,沉落在光阴屋檐下,绽开一朵朵思乡的花儿,那花儿是血浓于水的至亲,生于长于那一方山那一条条河水,那东逝的流水,养育了代代儿女。

平平土路,矮矮平房,一望无际的旷野,岁岁年年相伴左右。

长条凳,大木桌,朗朗的教室,又传来晨读声……

故乡的秋天,是特别的,因盛产大姜,即便入了秋,还是青绿一片,近旁远山墨绿,偶尔点睛之笔,来点枫红,告知如今是深秋了。

那儿的人们敦厚淳朴,犹如故乡的泥土,栽种下粒粒饱满的期望,秋天收获的是辛勤的馈赠。

小车楼房,现代化的种种设施,休闲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一应俱全。

故乡的土养育了一方辛勤的儿女,正用勤恳的双手,改造一代新农村。

待到冬天,故乡的变化,骤然之间,换了模样,记忆中的冬天,总是与雪有染,特别的冷,一场雪过去,一星期不化去,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走在其中,说不出的滋味在心,会想起遥远的地方,有位白雪公主,有一弯王子的目光,炯炯等候……雪白天色,白云相连,惬意得很,矮矮的白房子,袅袅炊烟,温暖一涌而来!

君自故乡来贾平凹先生《鹤梦不离云》:

“商洛虽然是山区,站在这里,北京很偏远,上海很偏远。

虽然比较贫穷,山和水以及阳光空气却纯净充裕。

”更增添了对故乡这个话题更多的思考。

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离开老家,在县城碰见同村人,哪怕平时从没搭话,但却觉得亲切如常。

搭上讪,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谁家盖新房了,谁家娶媳妇了,谁家添丁添口了……而离开县城去外地,在地铁站碰见从不搭嘎的熟悉面孔,同样会像老熟人那般打招呼寒暄,甚至不自觉地请人家帮忙或者帮对方提东扛西。

我是有亲身经历的。

一次是在乌鲁木齐,检票进入候机室才发觉手机掉了,而此时想起必须给家里打个电话,但却没有一个相熟的人。

突然间,发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兄!

什么时候过来的?

”听见家乡话,对方转过声也亲切地说,“嗨!

这么远都碰见老乡,真是缘分啊!

”……自然,借了他的电话用了。

另一次是在汉口地铁站排队购票,等到我购票的时候,不知是谁拍了我一下,吓了一跳。

转过身发现一大高个站在旁边的隔离带外,他说:

“我等了十多分钟,终于碰上了面熟的,我不会自动购票,所以就站在旁边等熟人。

请帮我买张到洪山广场的票。

”之后,我们一路向武昌,在地铁里聊得非常开心。

到了洪山广场站,他意犹未尽地留了我的电话,第二天约我去喝酒聊了很久,之后回到县城经常联系,成了朋友。

贾先生还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故乡——商洛的影子和痕迹。

其实人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就已经打上了故乡的烙印,只是有些人不愿承认罢了。

而作为著名作家的贾先生毫不掩饰他对故乡的那种依恋的情怀。

要是你在网上搜索,关于故乡题材的文章千千万万,但每一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依恋、牵挂,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的心里。

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凤凰》,将凤凰的人文历史镌刻在字里行间,散发出对故乡浓浓的爱意。

因为是自己的故乡,所以沈先生才那么熟悉,古今历史、人情风物娓娓道来……凤凰能够成为当今中国一大旅游热点,恐与沈先生的散文不无关系吧。

无独有偶,余光中先生通过《乡愁》不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而且“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其实,《乡愁》诗里的每一句、每个字,都是对故乡用情深意浓的无声的思念和牵绊,令人加深早日回归故乡的渴盼。

贾先生还这样写道,“人应该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股气,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活人,死后再从什么地方遁去而成坟。

一般的情况都是,从哪里出来就生着活着在哪里的附近,也有特别的,生于此地而死于彼地或生于彼地而死于此地,那便是从彼地冒出的气,飘荡到此地投生,或此地冒出的气飘荡于彼地投生。

”我看到这里,百思不得其解,似有佛语的味道,前后读了十余遍,但仍然似懂非懂。

我想,贾先生应该是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用他特有的认知和方式表达吧。

每次出差的归途,途径宜昌之后,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到达恩施火车站,心情就格外轻松,看见身边匆匆而过的人,即使不认得,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

也许这就是贾先生说的那股气飘回来吧。

故乡是游子前行的灯塔,是迷失方向时的北斗星。

有人或许会说,那是矫情,很俗,人应该入乡随俗的,何必纠结出生地呢?

其实,在我们的心里都有这样“俗”的一面。

“故土难离”“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描写故乡的,何尝不勾起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十多年前,一位从台湾返乡的远房伯伯已不能行走,一路飞机、火车、汽车,然后亲戚朋友用担架将他抬到故居前,老屋虽已不在但屋基尚存,离开故土六十年的他老泪纵横,像个小孩子似的,让人从地上给他捧起一抔土,用衣角包好后紧紧地捧在手里,深情地说,“我终于回来了!

六十年来,日日夜夜都想着这个地方啊!

回台湾可以瞑目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堂兄突然调回濒临倒闭的县印刷厂。

八十年代中期从部队转业到山西一大型知名国有企业,不仅效益好,而且地处晋中繁华之地,回来后的薪资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在大多数人眼里,堂兄真是莫名其妙,傻得可爱。

可与其交谈,一句话就让我理解了他的选择:

叶落归根。

简单的四个字,心中那种故乡情怀淋漓尽致,令人感动。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即使在动乱或者战乱年代,多少人抛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祖国、回到故乡,为故乡发展献策,为故乡建设出力。

我想,不能全说他们心灵有多高尚、思想多伟大,其中最难以释怀恐怕还是深藏于骨子里的故乡情吧。

“莫恨明月暗淡缺,只因家乡月明圆。

”不管城市、乡村,无数的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谋职,但到了春节前后,亿万人返乡造就中国特有的“春运文化”,让世人惊艳,让国人习以为常。

即使家乡再穷再偏僻再落后,大家总是风尘仆仆、义无反顾地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追寻的不仅仅是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更深层的总是那份割舍不掉的对故土的依恋,对故乡的浓情。

在远离故土的人看来,家乡的一抔土、一棵树、一根草、一片树叶、一滴水,都是那么地在意,那么地富有亲情,那么地记忆深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抒情散文:

故乡情]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篇三:

表达对故土之情的散文】

2010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01,201026卷journaleducationalinstituteprovincevol126229期)totalno1229收稿日期:

2009—09—28作者简介:

叶茂樟,男,福建龙岩人。

福建省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阅读与写作。

谈张晓风散文的故土情结叶茂樟(福建省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411)摘要:

生离死别的境遇形成张晓风无法割舍的故土情结。

她有着撕心裂肺的家国之思和近乎疯狂的中国之爱,更有深入骨髓的文化血脉。

张晓风的乡愁散文善于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能以个人主观意识观照古典文化,并大力弘扬古典文化。

张晓风的故土情怀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之美。

关键词:

张晓风;故土情结;文化血脉中图分类号:

i20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580(2010)01—0128—04早在1977年,台湾评论界就把张晓风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称赞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余光中也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张晓风的散文因独特的审美风范和叙述方式不单在台湾备受推崇,在20世纪中国散文创作中也是熠熠生辉,具有独树一帜的永恒之美。

回溯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历程,其思想情感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大自然宗教式虔诚的感恩情感。

走进张晓风的散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虔诚的基督神性情怀。

这种神性情怀体现在其散文的各个角落。

《圣经》主张人和万物和谐相处,这就决定了张晓风散文取材的广泛性:

大至宇宙山川,她写了《星约小至一颦一饮,她写了《眼神》、《包子》和《一碟辣酱》等,取材之广甚是惊人,从题材上真正突破了中国现代女性散文狭隘的“闺秀天地”。

《圣经》说“爱心能遮过错喜乐感恩的心”、“谦卑敬畏的心”,于是我们从张晓风的《我喜欢》和《至友人谢赠》等作品中读到了她那颗博爱、颖慧的诗心。

二是对故土明月刻骨铭心的相思情愫。

张晓风散文另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她不变的故土情结。

1977年,张晓风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时,编者管管曾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对于自己的创作主题,张晓风也这样说过:

“我里面有什么,用出来就是什么。

像特,他的每一首诗,每一曲戏都充满‘基督教’。

如果有人分析‘我’,其实也只有两个东西:

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基督教’。

”这是对张晓风散文主题的最好阐释。

纵观张晓风的散文,无论是宗教式虔诚的感恩情感,还是刻骨铭心的故土情愫,其主题都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

张晓风是一个“爱心马拉松长跑者”。

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不仅描写了甜蜜的爱情、神圣的母爱和真挚的友情,还对世间的万事万物表达无限的柔情,对故土和中华文化表达深深的眷恋。

读张晓风的散文,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温婉秀雅的语言美,更能感受到作者至真至诚的人间大爱及撕心裂肺的家国之思。

为此,本文试图对其散文中的故土情结作一浅析。

一、无法割舍的故土情结乡愁是一种人类精神层次上的情感,借作品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感伤情绪,是人类常见的精神活动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极重视“家乡”的观念,它形成中国人特有的以“家乡”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中国文学史上,寻求故乡,进而寻求自己故乡的文化,寻求自己心灵的家园,就成了许多文学家创作的主要驱动力。

张晓风也不例外,故土情结也就成了她创作的内驱动力。

张晓风的父亲行伍出身,1949年母亲携张晓风离开大陆赴台的时候,父亲只送到了江边,说:

“守土有责,我会熬到最后五分钟。

”这样的生离死别,岁的张晓风刻骨铭心。

幸运的是,在那场“兄弟二人不相容”的内战中,父亲没有战死沙场,而是“翻云南边境的野人山而归,长刀丢了,唯一带回来的是劫后之身”。

但是对于父亲来说,他丢掉的绝不仅仅是长刀,还有故乡的山山水水。

父亲的怅惘使张晓风理解了什么叫做乡愁,也渐渐懂得这种被连根拔起抛向异乡的痛苦不仅仅属于自己。

张晓风的散文,有一种浓得化不开,深得言不尽的故土情结。

阅读她的作品,无不对她浓郁苦涩、挥之不去的思乡情怀所感动。

张晓风又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作家,她的身上流淌着中国人赤热的血液,盘结着巍巍中华永恒的精魂,她的情感是中国式的,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提起笔,张晓风倾吐在纸上的都是那一腔浓浓的乡愁。

这种乡愁,甚至达到了撕心裂肺的地步。

在《何厝的番薯田》中,在手拿望远镜的排长眼里,何厝的番薯田“真是一种可怕的清晰,一种残忍的清晰。

你差不多觉得一伸手就可以拥抱他们了,他们却远在宇宙的洪荒里”。

这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咫尺天涯的痛苦相思并不是每个人所能感受的,但张晓风感受到了。

而一位士兵的秘密则更让我们为之心碎,“你看到那个红砖房吗?

那是我的家。

我的妈妈还活着,每天早上她出来喂鸡,在那棵老树下。

”面对遥远的战争,近在咫尺的故土,谁不会涌起“回家”的念头呢?

然而,现实又是多么无可奈何!

当明白这其实是一个时代和民族的悲剧时,张晓风百感交集地写下了《十月的阳光》:

“这是十月,一九六六年的十月,武昌的故事远了。

西风里悲壮的往事远了……中山陵上的落叶已深,我们的手臂因渴望一个扫墓的动作而疼痛。

”当时,这篇散文曾触动了台湾无数热血澎湃的青年,并获得“救国团青年散文首奖”。

人生中感时伤世的时候很多,可是,张晓风说:

“只有那一次,是我真正激动的一次,朱桥告诉我,评审委员读着,竟哭了。

”张晓风魂牵梦萦的都是故土,平常生活的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物件,都能引发她无尽的乡愁,让她“怆然涕下”。

在浙江富春江畔,她看到农村妇女洗衣用的搓衣板,如获至宝地买来带回了台湾。

在秋声赋》中,她“预备第二天要教的课,才念两行,便觉哽咽”,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悲凉。

秋叶乃相思之物,可叹秋色可睹,“但秋声呢?

何处有此悲声寄售?

”“秋灯渐暗,雨声不绝”,这不堪一听的浓愁何处消解?

在《雨之凋清明上河图》中,对着清明上河图,张晓风思乡的情感汩汩流泻:

“青青的土埠,初暖的柳色,微醺的阳光,似乎都可以感到,安静古老的河水以迟缓的节拍流过幽美懂得幸福的土地,承平的岁月令人不忍目睹。

”目睹这长长的卷轴,她思乡的情愫决堤而出:

“谁能故国神游而不怆然涕下呢?

”张晓风是为这幅画卷,也是为自己独立于大陆之外而无法回到故乡而“怆然涕下”呀!

张晓风不仅深爱着中国的故土,还把自己对故土深沉的爱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在《初绽的诗篇第一首诗》,她教儿子读诗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让自己的儿子也像自己一样“向故籍中去体认那三秋桂子的故国,那十里荷乡的故国”。

张晓风生于浙江金华,并在中国大陆度过了多梦的童年,她对故土有着太多的眷恋。

然而,另一方面,张晓风又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中国,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时时折磨着她。

在《想你的时候》一文中,她说:

“我一直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并且刚从中文系毕业,什么是中国,什么不是中国,常令我苦思焦虑,至今不得其解……我对中国的情绪太复杂,说不清楚也不打算把它说清楚。

”更让她痛苦的是,一个深爱着自己国家的中国人,却不能踏上中国的国土,这又是怎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只能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的沙滩上遥望着中国”。

于是,她埋怨:

“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候鸟,犹记得爱每一个江南草长的春天回到旧日的梁前,又恨自己不是鱼,可以绕着故国的沙滩岩岸而流泪!

三、近乎疯狂的中国之爱张晓风对故土的爱是炽热的,又是近乎疯狂的。

她无条件地挚爱着中国的河山大川,挚爱着中国的》中,她写道:

“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自己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得近乎哀愁的中国海。

”《矛盾篇我渴望赢》中,她毫不隐讳地说:

“我那不可碰不可输的东西是‘中国’”。

因为对中国无比的挚爱,她长缨在手,每时每刻都在维护着中国的尊严。

同样在《矛盾篇我渴望赢》中,她说:

“只要听到别人的话锋似乎要触及我的中国了,我会一面谦卑地微笑,一面拔剑以待,只要有一言伤及它,我会立刻挥剑求胜,即使为剑所伤亦在所不惜。

”张晓风爱中国,她祈盼中国人能够团结在一起,能够重振历史的辉煌。

她说:

“我渴望赢回的是故园的形象,是散在全世界有待像拼图一般聚拢来的中国。

”她深爱着中国,为中国祷告。

她认为中国是她的唯一,除了中国她耻于有第二个爱,她爱中国,不仅是苦难的中国,还是梦中的中国,只要是中国的一切她都深爱着。

像《祷词》中表达对中国的爱的字句在她的散文中比比皆是。

就这样,张晓风以女性特有的执着与大胆诉说着不尽的乡愁,诉说着对故土的拳拳之爱。

四、深入骨髓的文化血脉乡愁不仅是对故土绵绵的思念,更是对故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挖掘。

张晓风常常以饱满的激情,把笔触伸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肌理,把自己的怀乡情感由爱那片土地,爱那个民族,扩大到爱那个民族的文化。

因此,张晓风的故土情结不单凝结在其作品炙热的爱国之情上,更充溢于其作品中那浓得化不开的中国文化传统中。

(一)善于用典,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

张晓风从小就熟读中国古典诗词,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她总是将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并巧妙地溶入其中。

卷首语》上,她写道:

“曾翻阅汉高祖的白云的,曾翻阅唐玄宗的牡丹的,曾翻阅陆放翁的大散关的,那风,今天也翻阅你满额青丝,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

”这里,张晓风分别化用刘邦《大风歌》中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李白《清平调诗三首》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陆游《书愤》中“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

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赏梅,于梅花未落时》中,“我几乎想剖开枝子掘开地,看看那来日要在月下浮动的暗香在哪里?

”“在某一个北风凄紧的夜里,他们会忽然想一起白给天下看?

”则将林逋的“暗乡浮动月黄昏”和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忽如一夜春风来”暗含其中。

《秋千上的女子她大量引用了韩偓、韦庄的诗,张先、吴文英的词,以及一些古代典故,用以说明秋千的由来。

《过客》、《山的春秋记事》等文章也都把古典诗词巧妙引入文中。

(二)以个人主观意识观照古典文化。

强烈的故土情结使张晓风的主体意识与渊博的文化意识自然而然地融汇在一起,使她有机会用自己独特的视野观察历史,把自己的个体情感重新融入历史细节中。

在《许士林的独白》中,她奇思异想,借用神话传说中的许士林拜见18年未见面的母亲时的动人情景,写出了那种利剑斩不断,法钵也罩不住的母子情。

“而你,娘,你在何处认取我呢?

在塔的沉重上吗?

在雷峰夕照的一线酡红间吗?

在寒来暑往的大地腹腔的脉动里吗?

”一句“娘,你在何处认取我呢”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折射出作者和大陆母亲分离的痛楚。

《秋千上的女子》描摹了古代女子的生活画面,对于那些有深深闺怨的女子,秋千给她们带来了希望,让她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保持和外界的联系。

最后,作者笔锋一转:

“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成长于20世纪中期的女子,读书和求知才是我的秋千吧?

握着柔韧的丝绳,借着这短短的半径,把自己大胆抛掷出去!

”这里,张晓风由对美的追求,对史的探索,上升到对文化自身价值的思考。

在思乡情结的驱使下,张晓风常常追随古人的身影,让思绪飞扬千载,情寄其中。

在《春俎客》中,她自言自语:

“我占着有巢氏的巢,我占着昭阳宫,我占着含章殿,我占着裴令的绿野堂,我占着夜雨》中,她坦白:

“落雨的夜里,我却总是想起秦少游。

”在《一钵金》中,她写道:

“汉很近,唐很近,竹林七贤不过就在几尺以外的地方饮酒。

”《林中杂想》中,达摩、武松、孔子纷纷亮相。

而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风景也有性格的》一文,张晓风被古人的精神力量深深感染:

“不管是在王维的诗里初识的,在柳宗元《永州八记》里遇到过的,在石涛的水墨画里咀嚼而成瘾的。

”她的散文随处可见古人的影子:

欧阳修、李斯、司马迁、司马相如、张先……大力弘扬古典文化。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崇尚气节、正道直行;豁达乐观、宽容平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

也就是以儒、道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在张晓风的散文中化作一种如烟似雾的物质性存在,令人备感亲切。

除了在其作品中贯穿古典文化,张晓风还身体力行地传扬古典文化的精神。

在《我有一个梦》中,张晓风尽情地表达了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梦想。

“我希望有人来盖一间国文教室———在这自认是中国的土地上———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