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7967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docx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的网络实习报告范本

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

基于CiscoPacketTracer仿真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4/1/16

 

实习,总结,努力,进步

实习总结2

实验一——单个交换机vlan的划分3

一、VLAN的原理3

二、实验步骤3

三、实验结果9

四、实验总结9

实验二——vtpserver交换机的配置10

一、vtp原理:

10

二、实验目的:

10

三、vtp的配置步骤:

10

四、测试PC间的连通性14

五、实验结果14

六、实验总结14

实验三——单臂路由配置16

一、实验原理16

二、实验目的:

16

三、试验步骤:

16

四、测试连通性20

五、实验结果21

六、实验总结21

七、相关配置命令22

实验四——路由器的NAT---PAT配置23

一、实验原理23

二、实验目的23

三、实验步骤23

五、实验总结26

六、附加路由器的配置命令27

实验五——三层交换机的配置28

一、三层交换的概念28

二、试验目的28

三、实验步骤28

四、测试连通性33

五、实验总结34

六、附加三层交换机的配置命令34

实验六——动态路由的配置35

一、动态路由的原理35

二、实验目的35

五、实验结果41

六、实验总结41

七、附加的配置命令41

实验七——访问控制列表配置43

一、实验目的43

二、实验拓扑图:

43

三、实验配置:

43

四、连通性测试48

五、实验总结49

六、附加配置命令49

实验八——校园网络的配置52

一、校园网络结构模拟方案52

二、校园网模拟环境结构图52

三、校园网络要求52

四、设备52

五、关键步骤54

六、测试及结果56

七、总结56

八、附加的配置命令56

实习总结

经过四周的实习,我们的网络实习终于结束了,这可以说是我们网络工程专业的第一次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实践操作,在实习老师邓昀、徐红、吴名欢老师的指导下实习中的实验总算磕磕碰碰完成,有不少失败和不解,但也收获了很多。

实习中我们主要做了通过交换机划分vlan、通过路由器实现单臂路由、NAT转换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动态路由的配置等等,并且在最后还模拟了校园网络做了仿真配置。

这些实验让我再一次将基础知识过了一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了查缺补漏。

每一个实验都是现在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以后要运用到实际领域中去的。

在实验中,有过因为命令输入错误或者命令输入状态不对应的情况,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最后实验的成功。

在实验前,我都会去查找资料了解实验要求我们做到的是什么、掌握哪些技能或者命令。

对不熟悉的概念不了解的命令,我会询问同学,在网上论坛上查找教程等等,这些让原本知识匮乏的自己了解了更多。

在实验中,也要求自己做到并不是按照要求输入现成的命令,是去理解和掌握这些命令的意义,相信这样会在用到这些的时候更得心应手,将生硬的命令化为自己的知识。

同样每一个实验要求仔细和谨慎,毕竟大部分都是在CLI界面下配置,又是没法查看是否配置完成或者成功之类的。

在实验后,都做实验总结,将遇到的问题、学到的新知识做了小小的归纳,每一次的总结都让自己看到实验的成功完成和小小的成就感。

实验虽然都成功完成,但是实验没提及的拓展知识是我往后需要去了解和学习的,毕竟实习容不能代替所有需要掌握的学习知识。

通过这次实习的这些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思科模拟器的使用和基本网络命令、网络配置、网络故障分析等等的知识。

实习已经结束,求知的路上不能止步,实习不能代替真实环境,所以往后我会需要更多的去关注新技术新知识,将学到的技术多去运用做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感实习过程中给予指导的老师和同学,祝老师,工作顺利!

实验一——单个交换机vlan的划分

一、VLAN的原理

1.VLAN(VirtualLan)是虚拟逻辑网络,交换机通过VLAN设置,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

从而隔离广播域。

具有三层模块的交换机可以实现VLAN间的路由。

2.实验需要的设备及ip地址为

(1)一台交换机、四台pc机;

(2)Pc0_vlan2——192.168.1.1

Pc1_vlan3——192.168.1.2

Pc2_vlan2——192.168.1.3

Pc3_vlan3——192.168.1.4

二、实验步骤

1.画出实验拓扑图

2.交换机的配置

(1)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界面,如下图:

(2)输入的命令:

(3)同理将端口f1/1、f2/1、f3/1分别划分到vlan3、vlan2、vlan3中。

3.添加PC的ip地址

PC0:

PC1:

PC2:

PC3:

3.通过ping命令测试设备是否连通

(1)单击pc0机,点击桌面,如图所示:

(2)进入ping环境,分别测试与PC1、PC2的连通性:

三、实验结果

PC0与PC1不能连通,PC0与PC2能连通。

四、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VLAN的理解和实际vlan配置的能力,vlan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起到划分局域网的作用。

实验过程中没有为各个PC设置网关地址,因为没有涉及路由交换的问题省去了这个步骤,同样实验是在IPv4环境下进行的,所以也没有为PC配置IPv6的IP地址,实验最终还是和预期的一样成功完成。

实验二——vtpserver交换机的配置

一、vtp原理:

(1)VTP(VlanTrunkingProtocol)是VLAN传输协议,在含有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中,可以将中心交换机的VLAN信息发送到下级的交换机中。

中心交换机设置为VTPServer,下级交换机设置为VTPClient。

VTPClient要能学习到VTPServer的VLAN信息,要求在同一个VTP域,并要口令相同。

(2)VLAN共享:

如果要求某个VLAN与其他VLAN访问,可以设置VLAN共享或主附VLAN。

共享模式的VLAN端口,可以成为多个VLAN的成员或同时属于多个VLAN。

在主附VLAN结构中,子VLAN与主VLAN可以相互访问,子VLAN间的端口不能互相访问。

一般的VLAN间使用不同网络地址;主附VLAN中主VLAN和子VLAN使用同一个网络地址。

二、实验目的:

通过vtp实验掌握vtp的原理

三、vtp的配置步骤:

(1)实验拓扑图:

(2)进入第一台交换机交换机1配置VTP工作模式为server如下图:

(3)进入第二台交换机交换机2配置VTP工作模式为client如下图:

(3)把连接两台交换机两端的接口设为trunk口(允许所有vlan通过);

四、测试PC间的连通性

五、实验结果

通过ping命令发现处于vlan2的PC0、PC2能相互ping通,处于vlan3的PC1、PC3之间能相互连通但与vlan2中的PC不能连通。

六、实验总结

实验是在之前VLAN的划分的实验基础上实现的,省去了PC的地址设置环节。

在实验中遇到了命令输入错误,或者是在不对应的模式下输入命令,比如在“特权模式下Switch#”输入“进入端口intf2/1”的命令,结果是不作用。

同时还因为在交换机2中漏将端口f0/1、f1/1分别划分到vlan2、vlan3,照成相同vlan间不能ping通的情况。

实验中边发现问题边改正,最终成功验证了实验结果,基本理解了vtp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实验三——单臂路由配置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接上一个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的IP地址和网关不变,但要求交换机工作在两个VLAN的情况下,新创建的vlan,一个是vlan2,另一个是vlan3.当交换机设置成两个vlan时,逻辑上已经成为两个网络,广播被隔离了。

两个vlan的网络要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如果接入路由器的一个物理端口,则必须有两个子接口分别与两个vlan对应,同时还要求与路由器相联的交换机的端口f0/1要设置为trunk,因为这个口要通过两个vlan的数据包。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单臂理由的原理及应用,并且熟悉上次试验vtp原理。

三、试验步骤:

(1)试验拓扑图如下:

(2)把Fa0/1设为trunk模式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设为trunk模式

a.交换机0VTPserver

b.交换机1VTPclient

(3)在Client交换机上,将PC添加到对应vlan中:

a.把PC2添加到vlan2:

b.PC3添加到vlan3:

(4)将交换机0与路由器相联的端口f0/1要设置为trunk:

(5)路由器的配置:

a、激活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的端口,b、进入该端口的子接口,c、封装dot1Q协议,d、添加子接口的ip地址

四、测试连通性

测试处在不同vlan,不同网段的PC2、PC3可否相互连通:

五、实验结果

经过单臂路由的配置,可以将不同VLAN下的PC相互连通。

六、实验总结

单臂路由是为了节约接口而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的一种技术,关键在于子接口的配置。

由于数据流经过trunk口的时候是不会解封数据的vlan标签的,而路由器的物理接口又不识别携带了vlan标签的数据帧,因此使用逻辑子接口,封装dot1Q协议,比如:

encapsulation dot1q  2,这样,子接口便能识别携带了vlan2标签的数据帧,然后路由器可以查路由表,从封装了相应dot1q标签的子接口将数据转发出去,从而实现了不同vlan间的通信,但子接口共用一个物理接口限制了带宽。

在配置过程中有过实验失败的经历,经仔细检查发现,可能是在进入子接口配置后,未输入“Router(config-subif)#noshut”将子接口激活,也可能是在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为配置成ACCESS。

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实验。

七、相关配置命令

1、路由器的配置

Router>ena

Router#configureterminal

Enterconfigurationcommands,oneperline.EndwithCNTL/Z.

Router(config)#intf0/0.1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dot1Q2

Router(config-subif)#ipaddress192.168.1.1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shut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intf0/0.2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dot1Q3

Router(config-subif)#ipaddress192.168.2.1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shut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exit

Router#

实验四——路由器的NAT---PAT配置

一、实验原理

PAT(PortAddressTranslate)是一种特殊动态NAT,它用于将多个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