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9542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docx

精选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试题(重点班)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右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Y轴箭

头指向表示数值增大,读图回答3~4题。

3.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该国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则()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最低B.②阶段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C.②阶段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D.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4.若Y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且该国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则()

A.①阶段城镇数量多,规模大B.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C.③阶段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D.③阶段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回答5题。

 

5.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A.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读我国2007年十大粮食输出和短缺省份示意图,完成6~7题。

6.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

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7.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快

C.工业化和城市化占地多

D.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给不足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A.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9.2005年之后()

A.发达国家总人口将趋于减少B.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将进一步下降

C.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D.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将继续增长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

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C.地价最高的是c

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

11.以下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B.高级住宅区

C.疗养

院D.中心商务区

下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在“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

13.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B.C时段C.E时段D.F时段

读图11,回答14题。

图11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负增长可以缓解环境压力B.人口负增长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C.人口低速增长均属于经济落后地区D.人口高速增长地区人口的容量很大

读“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图3),回答15~16题。

图3

15.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密度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                  D.经济因素

16.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缩小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经济差异

B.加大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对迁入地的人口容量没有影响

D.加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

资料: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

据此回答下列17~18题。

17.下列观念,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④重视子女质量⑤注重自我发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8.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

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20.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

“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下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

读表回答21~22题。

农作物

生长期平

均气温(°C)

≥10°C积温(°C)

降水量(mm)

日照时数(小时)

18~30

>3500

>600

>800

20~30

>3500

350~10

00

>2000

1

5~18

>1600

200~500

>800

20~30

>8000

>1500

>2000

21.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2.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D.光照条件不足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城市①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A.采掘工业B.机械工业

C.棉纺织工业D.毛纺织工业

24.图中城市③的主

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组合正确的是(  )

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的煤

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矿石

C.毛纺织工业——内蒙古草原的羊毛

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甜菜

25.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是(  )

A.京包线B.包兰线

C.包神线D.集二线

下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

据此回答26--27

26.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

A.沿黄河分布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27.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据此回答28--30

28.图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29.据图判断,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B.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30.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1~32题。

31.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32.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近年来,北京市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城市建设土地供应

计划(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33~34题。

33.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34.该土地供应计划最有利于该市(  )

A

.改善人居环境B.促进工业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D.推动科教事业

下表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

读表判断35~36题。

省份

地理要素

>65岁人口比重

9.3%

7.8%

6.3%

7.6%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

6∶54∶40

29:

30:

41

11:

55:

34

14:

58:

28

人口年均增长率

1.53%

0.98%

0.83%

0.16%

城市化率

62%

49.1%

44.7%

48%

35.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B.①河南、②浙江、③海南、④青海

C.①浙江、②河南、③青海、④海南D.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36.下列关于四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人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总城市人口比重和占本区总人口比重”示意图,其中点A、点B为曲线N1、N2交点,回答37~38题。

37.图中表示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的曲线是()

A.Ml、N1

B.M2、N1

C.Ml、N2

D.M2、N2

 

38.依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地区城市人口首次超过欠发达地区大约在A时期

B.20世纪初期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达到顶峰

C.20世纪初期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达到顶峰

D.世界城市人口总量在A时期与B时期基本相当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39~40题。

39.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40.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

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二、综合题(40分)

4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推断图示

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2)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

4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10分)

上图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43.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图甲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指出图乙中①属于___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国家。

比较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差异。

 

44.阅读材料,完成

(1)~(4)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各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强

度散点图。

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使用的能源量,单位为:

吨标煤/万元。

(l)材料一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_,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中的省会年降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

(2)若材料二中A、B、C三点代表上海、贵州、辽宁,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广东、浙江地处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度比较低,试分析其原因。

(4)简述广东和宁夏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DDCDAACADBDCBADAAABCADDBABCBDBDADAABCABC

41、答案 

(1)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2)观点一:

应大力发

展芦笋种植。

理由:

扩大就业,增加收人,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

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

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42.答案 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

43.

(1)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2)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

(3)发达 发展中 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

44.答案:

(1)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水源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兰州市

(2)贵州 上海 辽宁

(3)①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能源利用率提高(节能技术使用、设备更新等)。

③节能意识增强。

④实施了产业转移。

(前2点为必答,后两点任答一点)

(4)对宁夏的影响:

①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有利于产业升级。

③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任答2点) 对广东的影响:

①缓解资源紧张局面。

②扩大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