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学案.docx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学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1.答案 C
解析 狼毫为动物的毛,属于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石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
2.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D.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2.答案 A
解析 A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3.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
A
乙醇(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3.答案 D
解析 A项,应采取蒸馏方法;B项,应通过溴水;C项,应采取分液方法。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水解,③消去,④酯化,⑤银镜,⑥中和( )
A.①⑤B.②④C.②③D.③⑤
4.答案 D
解析 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COOH,能发生酯化和中和反应。
5.下列关于同系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数不同且分子式满足CnH2n+2通式的两种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B.
都是苯的同系物
C.碳原子数不同且分子式满足CnH2n-2通式的两种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D.
都是乙醇的同系物
5.答案 A
解析 B项,前者是苯的同系物,后者不是;C项,符合通式CnH2n-2的烃可以是二烯烃,也可以是炔烃,如CH3—C≡CH与CH2===CH—CH===CH2,符合通式,且碳原子个数也不相同,但二者不是同系物;D项,后者不是乙醇的同系物。
6.某酯A的分子式为C5H10O2,已知A~E有如下图转化关系,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6.答案 A
解析 酯在NaOH催化作用下可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由题给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B为盐,C为羧酸,D为醇,E为醛;因为C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为甲酸(
),则D为丁醇,因D可氧化为醛,故在D的结构中必含—CH2OH原子团,则D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2CH2CH2OH或
两种,因此A的结构也有两种。
7.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
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7.答案 C
解析 水浴温度不会超过100℃,故A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正确;羧酸和醇的酯化为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碳酸钠溶液,C错误。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B.乙炔与氯化氢1∶2加成的产物有2种
C.立方烷
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D.联二苯
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
8.答案 D
解析 A项,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CH2Cl和
两种物质;B项,CH≡CH+2HCl―→CH3—CHCl2或
;C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所以六氯代物也有3种;D项,联二苯的二氯代物有
,共12种。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9.答案 A
解析 乙烯与溴水可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故A不正确;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B正确;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基本营养物质,C正确;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正确。
10.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观察是否有香味物质生成
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
10.答案 B
解析 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鉴定,故本题答案为B。
11.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同
B.在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稀硫酸水解后,立即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证明有葡萄
糖生成
C.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立即加入麦芽糖溶液并加热,能证明麦芽糖具
有还原性
D.在乙醇溶液中插入一根红热的铜丝,能证明醇氧化成醛
11.答案 C
解析 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和且钠沉在乙醇下面,A项错;在淀粉水解后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在乙醇溶液中反复插入红热的铜丝多次后,才能闻到乙醛的气味。
12.右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分子是( )
A.C2H5OHB.CH3COOHC.CH3CHOD.C6H5OH
12.解析:
根据各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难看出该分子是CH3COOH。
答案:
B
13.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官能团为—OH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13.解析:
乙酸的官能团为—COOH;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乙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C
14.下列有机物中,刚滴入NaOH溶液中会出现分层现象,然后用水浴加热,分层现象消失的是()
A.乙酸B.乙醛C.己烯D.乙酸乙酯
14.解析:
乙酸、乙醛均溶于水,不会分层;己烯与NaOH溶液混合会分层,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盐和乙醇,故加热后分层现象消失。
答案:
D
15.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可以燃烧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B.⑥C.②③⑤D.④⑥
15.解析:
该有机物中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故应有这三种官能团共同的性质。
答案:
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由乙烯之间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可生成1mol乙酸乙酯
解析:
CCl2F2是四面体结构,所以CCl2F2只有一种结构;乙烯分子之间的相互加成称为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丁烷只有2种同分异构体;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mol乙酸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少于1mol。
16.答案:
B
17.(2013课标全国Ⅰ,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17.解析:
乙醇与水、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A、B选项中的分离方法均错误;C选项选用重结晶法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错误;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采取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正确。
答案:
D
18.已知苯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D.反应④能发生,证明苯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18.解析:
反应①常温下能进行,A错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其密度比水的小,故有机层在上层,B正确;反应③为取代反应,C错误;反应④能发生,但是苯中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键,D错误。
答案:
B
19.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19.B A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以下;C制Cl2需加热;D中导管不应插入Na2CO3饱和溶液中。
20.今有五种有机物:
①CH2OH(CHOH)4CHO,②CH3(CH2)3OH,③CH3===CH—CH2OH,
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
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③⑤B.①②⑤C.②④D.③④
21.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
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21.C 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溶于水,所以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所以可得较纯的蛋白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色素吸附而沉淀,所以A、B、D正确。
C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后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得不到油脂。
22.1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L(标准状况)。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22.B 按题设条件“能生成3种一氯取代物”的要求,挑选分子的结构式中有处于三种不同情况的氢的选项。
这样排除C、D选项。
只有A、B选项符合要求。
再用消耗氧气的量排除
A项。
23.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23.D A项,在乙酸乙酯挥发过程中,乙酸、乙醇也挥发,A正确;B项,浓硫酸起催化作用,同时吸收生成的水,使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C项,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分离,C正确;D项,由于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三层顺序为乙酸乙酯、石蕊、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中有乙酸使石蕊变红,碳酸钠水解显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从上到下颜色为红、紫、蓝,D错误。
24.含有苯环、分子式为C7H8的烃,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24.C 含有苯环、分子式为C7H8的烃的结构简式为
,其与氢气完全加成后,苯环上的每个碳原子都连接有氢原子,苯环上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甲基上有1种类型的氢原子,共5种类型的氢原子,当发生一氯取代时,所得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25.某化工厂以丙烯、乙烯为原料进行化工生产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与反应④均属于取代反应B.反应②与反应③均属于加成反应
C.丙烯不可能转化为CH3CH2CH2OH
D.反应③、④表明浓硫酸是乙烯与水反应的催化剂
25.C 丙烯经反应①、②生成C3H5Br2Cl,增加了一个氯原子,两个溴原子,可推出反应①是取代反应(氯原子取代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反应②是加成反应;由反应③的产物是由乙基与—O—SO3H构成的可知,反应③是加成反应,由C2H5—O—SO3H与H2O反应生成C2H5OH知,反应④是取代反应,A、B项正确;丙烯、乙烯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丙烯可以转化为丙醇,C项错误;虽然浓硫酸参与反应过程但最后被“还原”出来了,故它是催化剂,D项正确。
26.下列有关HOOC—CH===CH—CH2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6O3,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消耗4molO2
B.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
C.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NaOH、Na2CO3反应,生成物均为NaOOC—CH===CH—CH2OH
D.该有机物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26.C 解答本题需注意,当有机物分子内既有羧基又有羟基时,可以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6O3,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为(4+
-
)mol即4mol,A正确;因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B正确;该有机物与Na反应的产物应为CHNaOOCCHCH2ONa,C错误;因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则该有机物分子内与分子间均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27.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使用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比例模型: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葡萄糖的最简式:
C6H12O6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CH2
27.A B中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中,表示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球大小应不同,错误;C中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最简式为CH2O,错误;D中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
28.已知有转化关系:
CH3CHO
C2H5OH
C2H4
C2H5Br,则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A.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B.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8.C 由题中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①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②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③为乙烯与HBr的加成反应。
29.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鉴别③与④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
C.一定条件下,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
29.B A项,乙酸与新制的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正确;B项,2Na+2CH3COOH―→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葡萄糖分子中含—OH,也能和钠发生反应,错误;C项,苯的硝化、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正确;D项,葡萄糖经发酵生成乙醇,正确。
30.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钠
溴水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CH—CH2—OHB.
C.CH2===CH—COOHD.CH3COOH
30.C 有机物中羟基、羧基可与钠反应放出H2,羧基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不饱和碳碳键(如“
”)可使溴水褪色。
A项物质不与NaHCO3反应,B项物质不与Na、NaHCO3反应,D项物质不与溴水反应。
3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1.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故其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A项正确;蔗糖是葡萄糖和果糖的二聚体,麦芽糖是葡萄糖的二聚体,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项错误;苯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故为取代反应,D项正确。
3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CH2===CH—C6H5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32.B 由于甲苯、乙烷分子中含—CH3,碳原子四个键构成空间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面,A、C错误;苯和乙烯均为平面结构,故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二氯甲烷分子中C—H与C—Cl不相同,故不可能为正四面体结构,D错误。
33.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M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C.N的结构简式为C2H4O2D.反应④属于取代反应
33.D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完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其分子式为C6H12O6,B项错误;由题图知,N为乙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C项错误;反应④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部分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34.(10分)现有下列几组物质:
A.
H和
HB.甲烷和己烷
C.红磷和白磷D.正丁烷和异丁烷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5)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
34.
(1)DF
(2)A (3)C (4)E (5)B
35.(9分)A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具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多种反应。
已知C中所含碳原子数是A中的2倍。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反应①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1)C2H6O
(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有无色气体产生,有热量放出 乙醇与钠反应时,钠沉在容器底部,反应更平缓
36.(16分)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和烃。
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的十六烷烃发生反应:
C16H34
C8H18+甲,甲
4乙,则甲的分子式为
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为了探究溴与乙烯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以测定装置B中溶液在反应前后的酸碱性,简述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6)分别燃烧乙烯和甲烷,甲烷火焰明亮而乙烯产生少量黑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1)C8H16 CH2===CH2
(2)橙色(或橙黄色)褪去CH2===CH2+Br2―→BrCH2—CH2Br
加成反应
(3)紫色(或紫红色)褪去 氧化反应
(4)D 若乙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其溶液酸性会显著增强
(5)BC B
(6)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大于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75%)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甲为C8H16,乙为C2H4。
(2)溴水中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溴水褪色。
(3)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4)乙烯等烃都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如果产生二氧化碳,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产物中无HBr,溶液酸性变化不明显。
若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则生成HBr,通过测定溶液的酸性变化,判断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反应的类型。
(5)可用排水法收集乙烯,说明乙烯难溶于水;检验甲烷和乙烯的实验要求有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产生新的气体杂质。
(6)黑烟的产生是因为含有未燃烧的炭粒,可从烃的含碳质量分数角度进行分析。
37.(13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