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9074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docx

常见淡水鱼的钓法重点讲义资料

第九章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

(一)

一、钓鲫鱼

  鲫鱼分布广,繁殖快,耐受力强,食性杂,喜爱群游,常栖息在杂草丛生地,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

鲫鱼胆小而警觉,稍有惊动即逃。

同时,鲫鱼还常因气温的变化而游弋于不同水域,并随之改变其食性。

它在产卵期也不停觅食,故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能钓到鲫鱼。

这就要求垂钓者,不但要选好钓位,而且要采取适宜的钓具和钓饵。

所以,钓鲫鱼是初学钓鱼的起点,也是检验运动员垂钓技艺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学习钓鲫鱼的启示

  1989年5月6日在杭州,同年5月13日在北京,海峡两岸举行了两场钓鲫比赛,结果前6名均被台北队所囊括。

为此,我对台北队的垂钓技艺进行了研究,阅读了有关文章。

他们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小渔钩、极细的线,是钓鲫鱼的重要一环。

这是由鲫鱼胆小而警觉、个体较小的特点所决定的。

台北队所用的脑线粗0.04毫米,主线粗0.07毫米,丸袖式无倒刺渔钩4~6号,均为日本所产。

  2.长脑线、立柱形两头带金属环的铅坠、漂坠搭配适当,反应灵敏。

台北队所用的脑线长度为33~50厘米。

为什么要用长脑线?

这是由鲫鱼叼食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实验观察时,看到它的吞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是围着钓饵转,有时用身体蹭或用尾巴扇。

这时反应在短脑线的渔漂上,表现为上下抖动,提竿时可能挂住鱼体或鱼尾,偶尔能提上岸,但绝大多数是空钩,或钩上挂点鳞片。

这种上下抖动的现象,若用长脑线(50厘米)就会消除,渔漂纹丝不动。

  第二阶段,经过看、围转、蹭或扇,感到无危险或口味适宜,将饵钩一口吞下,叼着饵钩起游逃走。

反应在长脑线渔漂上,是迅速下沉,见沉漂就提竿,十拿九稳能得鱼。

没有假信息,从来不送漂,这就是长脑线的优点。

因为脑线和主线都很细,酷似蛛丝,从而解除了鲫鱼的警觉,只见它头朝下、尾朝上一口吞下饵钩,抬头游走。

所以,出现“闷漂”和“领漂”。

  这对动作比较缓慢的老年垂钓者是比较适用的,就广大青壮年垂钓者而言,落空的机会就更少了。

立柱形两头带金属小环的铅坠,长约3.3~3.5厘米,上环与主线联结,下环与长脑线打结,保持了原线固有的拉力强度。

因为与金属小环联线不存在线与线之间打结。

根据渔漂的浮力大小,在立柱体上增加或减少卷上去的铅皮重量,是十分便当的,可以把漂坠搭配到最佳灵敏度。

台队的钓法是两条脑线各拴一只渔钩,一长一短,上下仅差3.3~3.5厘米。

好的漂坠状况是,下面那只渔钩刚好擦地,上面的那只渔钩悬浮在水中,反应非常灵敏。

我在仿效实践中,唯感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条长脑线极易绞在一起。

为了克服此弊,可把脑线与下金属环联结处,各加衬一段长约2厘米的细小塑料管,从管中穿线,并固定在金属环的两侧,使两条长脑线分开,并保持5~7厘米的间距。

  3.拉直主线,为缩短提竿时间创造了条件。

投钩之后就把主线拉直,并把竿梢插入水中。

这样,能抗风,防止钓竿晃动,保持渔漂的稳定性。

这是台北选手的第三种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把主线拉直后的多余线段不好处理。

为此,可将威海产450厘米长手竿装上导线环,安上小102型绕线轮,使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不仅是钓鲫鱼的常用竿,用小铅坠能甩出30多米远,钓其他底层鱼,代海竿用也挺好。

或在手竿柄节上装一个塑料圆盘式绕线轮(渔具店有售),在其与竿相衔接处,夹入一小条塑料板(如废旧的X光胶片),剪成6×2厘米的长条,固定在绕线盘与竿柄衔接处,摇盘收直主线后,把线勒入此夹缝中。

假若大鱼上钩后,鱼要线时又可自由抽出——拉动绕线盘倒转。

为使竿与线保持一体或不乱线,可根据竿身的长度,套上3~5条扎辫子用的橡皮筋。

为了使上线下线方便,可在主线上穿入长2.5厘米的气门心,上线时把气门心套在竿梢上即可,下线时从气门心中抽出竿梢即可收线。

经过这样改装后的手竿,不仅钓鲫鱼时好用,钓其他鱼也好用。

  台北队参赛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钓鲫鱼专门研究团体——“名人会”的会员,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钓鲫技术,并用比赛等各种形式进行实地训练,对钓技精益求精,曾在世界性钓鲫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在钓具方面也比较先进,如用日本产的5.4米碳素竿,其重量仅有145克,既轻便,又有高强度。

抽拉式竿架,既能调长度又可调角度。

伸缩式两节的抄网把柄,既方便,又灵活。

岛内还有专门生产各种鱼饵的工厂,有香型独特专用于钓鲫鱼的饵料。

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二)钓鲫鱼的室内实验

  为摸清鲫鱼的习性、特别是它的食性特点,可把钓回来的鲫鱼放在一个大玻璃缸中,进行人工喂养,作“垂钓”实验,不仅另有一番情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第一手资料。

初入缸中的鲫鱼,或因刺伤等原因表现为惊恐不安,食欲不好。

  一周之后,若再增加了伙伴,无论是喂荤饵或素饵,都会出现抢食现象。

但当鲫鱼的数量减少,这种抢食现象较为罕见,特别是喂素饵时,在吞饵之前,鲫鱼总是头朝缸底,翘着尾巴,向饵团拱动或用身子蹭,或用尾巴不停地扇动,有时吞入嘴中又吐出,吐出后再吞入。

经过吞吞吐吐2~4次之后,才吞入压磨嘴。

这种现象说明:

鱼多时抢食,咬钩凶猛;鱼少时特别是喂素饵时,鲫鱼吞钩分为两个阶段,即头朝下拱、蹭、扇、吞吞吐吐为第一阶段;吞入后压磨嘴为第二阶段。

为实验装钩方法与钓获的关系,把同样的小钩、同样的素饵,一个装成钩尖裸露,一个把钩尖全用面饵包封。

结果,钩尖裸露的只要吞进就无法吐出,而不露钩尖的吞进后仍可吐出。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装钩时以裸露钩尖为好。

因为只要鲫鱼咬上这种钩,就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拼命挣扎。

越挣扎,刺鱼越深,也就越难挣脱,形成刺鱼有力的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裸露式饵钩的威力是比较大的。

  再看用糟食诱钓鲫鱼的实验。

将集束式无托饵器炸弹式钩,捏上糟食后投入玻璃缸中,饵团刚落缸底就被鲫鱼团团围住,用嘴不停地拱饵团。

此刻鱼尾扇动次数,较其他时间快得多。

这是一种“信号”,是在呼喊同伴来此觅食,也是一种“高兴”的表现。

饵团被鱼拱动后,提前溶化散开,有的鲫鱼吞入一小片豆饼渣游到缸角处压磨嘴,而有的则是在吞食溶化饵液的同时,也将渔钩吞入,此时只见原来的“小雾团”被上钩鱼使劲搅动,范围迅速扩大,未咬钩的鱼表现惊恐不安,有的乱窜,有的企图找到一个地方藏身,个别胆大的继续吸食饵液又上了钩,饵液呈雾状。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两点:

一是鲫鱼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信号,让其同伴离开危险区;二是液态饵较块状饵更便于鱼吸食,看不出吞饵阶段性。

  鲫鱼食性虽杂,但在多种饵料中,则有明显的选择性。

如把细玉米面制成酸、臭、香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4种颗粒状饵料,分别放在鱼缸的4个角,鲫鱼就先吃带气味的,后吃无味的。

这个实验和观察说明,鲫鱼的味觉很好,觅食主要靠品尝而确定取舍。

  为了筛选出供钓鲫鱼的专用饵,作了下列试验:

(1)荞麦面适量,掺点维生素B2,染成略呈金黄色。

(2)蒸熟的白薯适量,掺点鸡蛋黄。

(3)高粱米面适量,经冲烫后,加点红糖。

(4)白薯切成片,晒干后磨成粉,掺点虾皮碎末。

(5)土豆粉(市售粉面子)冲烫后掺入细麦麸。

(6)荞麦面、白薯粉、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再掺入适量草莓酱。

(7)白薯粉、土豆粉各半,冲烫后加点炒黄豆粉。

(8)蒸熟的白薯去皮,掺入荞麦面,捣成粘糊状。

(9)高粱面、荞麦面、豆饼粉、白薯、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揉软。

(10) 

  炒黄豆粉、蚕豆粉、精面粉各等量拌匀,用鱼塘水调和,揉到软硬适宜。

(11)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炒茧蛹粉,揉到软硬适宜。

(12)精面粉、玉米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孑孓粉,揉到软硬适宜。

(13)精面粉、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蚯蚓粉或奶粉,或带糖的豆浆粉(市售),或鸡骨发酵后的臭水。

在鱼缸实验中,上述各种钓饵鲫鱼都爱吃,拿到鱼塘去实际应用时,鲤鱼、草鱼等也照样上钩。

这说明,专钓鲫鱼的饵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钓鲫鱼的几种方法

  无论怎样先进的经验,都不可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

  1.深秋冬初浮钓鲫鱼。

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浮钓?

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

由于这个季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

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1~2级西南风,在11~14点这段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的好时机。

垂钓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

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钩后,千万不能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的侧缘拉。

一般情况下,重150~200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遛,可直提上岸。

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饵,提高其可见度,诱鱼上钩。

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拾竿就得鱼。

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

由于羊油不沉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成上鱼的小高潮。

  2.钓拱。

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萍,特别是沿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

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儿又合上,很难下钩。

在这种环境中,钓拱是最理想的。

所用钓具很简单:

一根长竿,挂上从竿梢到饵钩长约40厘米的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

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动出击。

当听到“吧哒、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萍,或凸起一个浮萍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

遇到上述现象后,就要不失时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

如果递钩后,没见鱼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

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

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大,小的极少。

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集,高谈阔论。

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

  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浮头”。

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但它的特点是拱着浮萍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

对此,要注意区别。

  3.“春钓浅滩”。

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

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足,经过漫长饥寒文迫“猫冬”的鲫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夭夭。

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

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

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10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往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

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物搭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它也不敢来吃。

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

如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

如距水面较远,竿也要相应加长。

不用砣,不加漂,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提竿时机。

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

随着天气渐暖水温升高,可逐步向塘内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

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

  (四)钓鲫鱼的饵料

  在前面室内钓鲫鱼的实验中,已列举了13种配方,经过对比实验,筛选出下列较为适用的钓鲫鱼用饵:

  1.粉末状饵。

炒黄豆磨碎过筛后的细粉、当年白皮蚕豆(陈旧的效果差)扒皮后磨碎成粉末状或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富强粉各适量,分别装瓶备用。

临钓场时,先把渔钩用该塘水湿一下,然后放在瓶中滚蘸一下,再湿一下,再滚蘸一次,如此反复4~5次即可施钓。

将上述三种粉饵,以上鱼多少、快慢为标准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2.调和成的基础饵。

人胎盘焙黄研成粉末、羊骨粉各半,加适量面粉,用羊油调和到软硬适度。

另一种是将生豆面或豆腐粉,用蜂蜜调和到软硬适度。

此饵的透钩性极差,装钩时一定要裸露钩尖,否则就会跑鱼。

再一种是将基础饵(其制法参阅饵谱之七)掺点鱼粉或虾米的碎末。

上述三种饵料,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3.荤饵或活饵。

红色火柴杆粗的小蚯蚓,装钩后蘸一点香精水或花露水,或头一天用动物鲜血拌喂的各色蚯蚓、红虫、小河虾。

按上述荤活饵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4.钓饵与季节、水文、鲫鱼品种之间的关系。

早春和深秋,荤饵比素饵好;而此季节以外的钓鱼期则相反。

水肥的池塘,素饵较荤饵优越;而瘦水塘则相反。

灰白色的鲫鱼偏爱素饵,而黑灰色的鲫鱼爱吃荤饵。

当然爱吃荤者不拒素,爱吃素者不拒荤,只是在对比实验时略有差异而已。

上述荤素相兼饵——人胎盘等制的钓饵,优于其他各种钓饵,上鱼快,透钩性好,跑鱼较少,堪称优中之优。

细小红蚯蚓蘸香精稍次之。

这两种饵,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适用,不仅鲫鱼爱咬,鲤鱼、鳊鱼、草鱼等也爱咬钩。

无论何种饵料,初临钓场时,必须是一荤一素双钩装饵,借以观察哪种饵上钩快、多,然后选择效率高的饵料装钩,以扩大钓获量。

每到一个新的钓场,应多备几种饵料,尤其是参加比赛,更需要做到有备无患,随机应变。

  (五)关于脑线的长度

  目前有文献记载的脑线长度,49.5厘米以下各种长度的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从养鱼缸实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2厘米脑线的朝天钩,在鱼吞饵时,由于主线碰在鱼鼻子上,或铅坠的阻力,费了很大劲吞到饵的鱼,又警觉地弃饵而逃。

这种朝天钩反应极为灵敏,只要鱼儿触动饵钩,甚至鱼尚未触到饵,仅鱼鼻子撞击,主线就会抖动,往往使人误以为有鱼儿上钩,此时提竿十有八九是空钩,偶尔因钩挂鱼体也有上鱼的。

这种高灵敏度的漂砣搭配,没有实用价值。

  因为没有脑线的朝天钩,最大的缺点是鲫鱼吞钩困难。

为克服此弊,将脑线加长到了3厘米,也常见到钩坠于一体的朝天钩,鱼吞饵后要游走,也因钩坠的阻力,吐饵而去。

将脑线加长到5厘米并用空心坠能沿主线自由移动,吞钩弃饵的现象就不见了,送漂反应灵敏。

由此可见,活坠比钩坠一体的朝天钩好得多,脑线最短不要少于5厘米。

  经过多次玻璃缸垂钓实验和多年来的水库、河流、湖泊、池塘中的垂钓实践证明,确定脑线的长度,必须因地制宜,适合垂钓水域、地形的实际情况。

在流速较快的江河中垂钓,鱼有抢饵的特点,脑线宜长不宜短。

在静水或深水中施钓,鱼有安全感,有品尝饵的特点,脑线宜短不宜长。

在清澈见底的浅滩垂钓,鱼也常抢食,脑线要适当长点。

而在混浊的水域垂钓,鱼亦有品食习性,脑线宜短。

初春和深秋宜短,而夏、秋二季垂钓,脑线则宜长。

在有杂草或其他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短,而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长。

究竟脑线多长为度,多短为宜?

这既有客观标准,也要看每个人的习惯。

如江南人,特别喜爱无脑线或脑线极短的朝天钩。

从实践中发现,短于5厘米的脑线,上鱼的可能性仅有30%。

而长于5厘米、短于10厘米的脑线,上鱼率在40~45%之间。

49.5厘米的长脑线,其上鱼率约为85%。

相对而言,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进行垂钓,还是长脑线、双钩为好,只要沉漂或领漂现象出现,提竿十拿九稳能上鱼,同时还能解除短脑线、反应特别灵敏所造成的精神紧张。

  (六)钓鲫鱼的注意事项

  1.要重视打窝子。

要依据时间、地形、水域的不同,采取打窝或饲窝措施。

如上述“春钓浅滩”中的饵窝,比临场现打窝效果要好。

如某塘杂草丛生,下钩困难,但该处鲫鱼多,离家不远,或交通比较方便,就不要放过。

选准钓位后,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彻底清除杂草或其他障碍物,头天喂上诱饵,第二天施钓,远比新“洞”现打窝效果好。

假如能找到小动物的腐尸如死猫、烂狗等,捆上1块石头,沉入窝内,连续4~5天都能获得丰收。

假如离家较近,可把剩菜馊饭以及牛粪等倒入窝内,效果也不错。

  打立体窝。

适应于陡坡下,或大堤下的深水域。

诱饵的制备:

把粉碎的豆饼渣炒香,掺入1/5羊骨粉,装袋备用。

到钓位后,再掺入60%的岸边潮湿泥土,拌匀搓细,撒入钓域,边撒边形成立体窝。

用齐竿线的手竿,拴3只渔钩,搭配好坠漂,使下钩刚好沉底,上钩悬浮于距水底约8厘米,另一只渔钩悬于上下钩中间。

由于不间断地向钓域投撒诱饵,会出现越钓鱼越多的局面,开始的半小时可能上鱼很少,越往后上鱼越多,甚至可出现投钩尚未落底,半路被鱼拦吞的情况,一竿2鱼较常见,偶尔可一竿获3鱼。

为了节省装饵时间,可用红蚯蚓装钩后蘸上点香精,装一次饵可连钓3~5条鱼不用换饵。

用泥沙混拌的诱饵,在向钓域投撒时,不可避免地像下雨那样“刷刷”作响,但只要是散状、少量、多次地投撒,鱼是不害怕的,不仅鲫鱼爱咬钩,鲤鱼咬钩的也不少。

  当出现鱼群在水面抢食的情况时,说明投饵过勤、过多,此时上钩率反而下降,不仅要暂停撒饵,还应把底钩上提使之接近水面,拉到鱼群中,并有卧漂出现,用抖竿或上下提拉的方法,诱鱼上钩。

暂停投撒诱饵后,鱼群又会沉底觅食。

  2.要掌握大鲫鱼的特点。

雨季江河的洄水涡中,水库放水闸旁,桥墩洄湾处,常是大鲫鱼群集处。

浮萍密的池塘,有“吧哒”声,或浮萍被拱起,或把头露出水面吸氧,多为大鲫鱼的行踪。

若饵钩尚未沉到水底,半路被鱼拦吞,渔漂缓动或横卧不动,多是大鲫鱼所为。

小送漂,或送漂速度越慢,鲫鱼的个体就越大。

在打底窝后观察鱼星(小气泡)时,当看到密密匝匝的气泡中有较大气泡出现,就是大鲫鱼进窝的信号。

  3.要注意应付鲫鱼脱钩后施放的惊液。

鲫鱼上钩脱逃时,能分泌出惊液,提示它的伙伴注意危险。

当其他鱼闻到惊液气味时,就迅速逃窜。

若在垂钓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更换一下钓位,因为要等惊液气味散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垂钓效果。

抓鱼摘钩的手,也会沾染上这种惊液味,应注意及时清洗擦净,再去拿饵装钩,否则也影响上钩。

  4.要注意风对钓鲫鱼的影响。

有风有浪的水域,比宁静无浪钓位上鱼快,且多。

如果再下点濛濛细雨,临近黄昏时分,鲫鱼咬钩可达近似疯狂的程度,几乎是投下钩就咬。

在吞钩高峰时,往往是1分钟可钓2尾鱼。

双钩长脑线,主线齐竿长,效果更好。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风吹浪动的水域中,溶氧充足,下小雨天气,鱼儿误认为夜间来临,从而加速摄食进度。

这样的时机要抓住,不能放过。

似以西南风3~4级为好,因为风小吹不起浪,风大又看不准漂。

  5.注意看漂,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

小送漂,即渔漂向上升2~3小格,这和阻漂一样,多是大鲫鱼所为,提竿要稳。

  大送漂,甚至可把直漂送呈卧式漂,这往往是咬死钩的特点,大小鲫鱼都可能出现。

在送漂之后,拽着漂就逃窜,又出现领漂,在这种情况下很少跑鱼,就是提竿迟了也无关紧要。

闷漂,渔漂下沉之后不再复出,多是鲤鱼所为。

鲇鱼上钩后,也出现闷漂。

用33~49.5厘米长脑线时,无论是何种鱼上钩,从来未见过送漂的现象,一律下沉不再复出。

故鲫、鲤、鲇、草鱼等上钩很难区分。

逗漂,即渔漂上下抖动,其频率较快,这多是小杂鱼所为,特别是蚯蚓饵,这种现象极为常见,烦得钓翁们无法时,只好改用素饵,或荤素相兼饵。

无论是出现小送漂、阻漂、大送漂,还是出现闷漂时,都要不失时机地提竿,在鱼吞饵尚未吐出之瞬间,将渔钩通过提竿动作深刺挂牢。

这实际上是钓鱼全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环,特别是在卖票钓鱼的养鱼塘,经过多次脱钩的鱼尤其较难掌握。

在鱼被钓猾的情况下,咬钩谨慎而轻微,常常只能拉出一点鱼嘴的细皮。

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老年人,反应较迟钝,动作较缓慢,很难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

为什么?

这还得从手的提竿动作谈起:

当人视网膜接受渔漂的信息后,由视神经传递到视神经中枢,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判断,发出指令,使运动神经通过脊髓传到前臂和手,从而产生提竿动作。

而人的眼睛紧盯渔漂时间久了,会很疲劳,甚至有时会出现复视,犹如电视屏幕上的“重影”。

这时渔漂就很难盯了,老年人尤其如此。

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出现了电脑渔竿,电脑全自动钓鱼器,神钓牌钓鱼器,折叠式自动化钓竿,KT-A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WL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等多种新型钓具。

这些钓具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在垂钓自动化方面毕竟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钓鲤鱼

  鲤鱼的品种很多,颜色各异。

在我国除了西部高原地带,其他各地水域均适宜鲤鱼生长。

由于它的形态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向来被作为馈赠亲友的吉祥物和营养佳品之一,当然也就成了广大垂钓爱好者获取的一个重要目标。

星罗棋布的养鱼塘、水库、湖泊和纵横的江河,到处都有鲤鱼繁衍,为钓者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一)鲤鱼的习性和特点

  鲤鱼属淡水大型鱼品种之一。

在人工专池精养下,1年鱼龄重量可达750~1000克,大水库中的大龄鲤鱼,体重10公斤以上的也较常见。

鲤鱼通常在2米深以下水中栖息,也喜欢成群结伴,逆水而上,这在江河中表现尤为明显。

它一般在水草丛生处繁殖后代,在水草丛中和有稀软腐殖质的泥层中觅食,早晚风平浪静时,也常到岸边或浅滩寻找食物。

它觅食有点像猪,用嘴拱,寻找腐殖质中的小虫、虫卵,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鲤鱼的食性很杂,但也有明显的选择性。

在人工喂养的大玻璃缸中进行实验时,常见它吸食附生在缸壁上的青苔。

此时若向缸内投入小米、嫩菜叶、豆饼渣等食物,它马上停止吸食青苔,而争先抢食豆饼渣,然后吃小米,不是在饥饿的情况下很少抢食嫩菜叶。

若再投入几只小活河虾,它会立即放弃别的食物而去追捕活河虾。

偶尔喂点牛肉末、瘦猪肉末或香肠渣它也吃,但没有喂活的红虫、活蚯蚓、活河虾那样吞食迅猛。

由此可见,活饵的诱招力大。

鲤鱼吞饵不像鲫鱼那样先围饵观察,用身蹭、尾巴扇,而是动作迅速、干净利落地吞入口中,压磨几次就吞入,特别是在吞入小而细的红虫时更是如此。

在钓鱼塘验证结果也表明,活饵较一般的素饵上鱼快且多。

  在鱼塘繁殖基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大约2000~2500克重的雄鲤鱼追逐与其体重相当的雌鲤鱼,它们此时不怕人,雌鲤几乎要窜到岸上来,激起很大的水花,不论雌鲤往哪跑,雄鲤都穷追不舍,直到最后窜入草丛中隐蔽。

这时,就是投给它们最爱吞食的活河虾,用长竿短线送到嘴边,它好像是视而不见,怎么诱逗也不屑理会。

这说明,交配期的鲤鱼不咬钩。

这段时间约50~60天,也就是春末夏初的五六月份。

在此期间,目前的技术是钓不到成年鲤鱼的。

当产卵过后,其食量大增,从七月上旬开始,是钓鲤鱼的黄金季节。

“天大热,鱼大食”,几乎是见到饵就猛吞。

  要掌握鲤鱼习性,还必须了解水温对鲤鱼的影响。

当水温低于或等于11℃时,鲤鱼不咬钩;在水温高于或等于13℃时,鲤鱼开始咬钩,随水温的升高,其咬钩率也逐渐提高。

水温22~25℃时,咬钩率最高。

当水温低于或等于8℃时,鲤鱼安居,不活跃,喂荤素饵都吃,但素饵(玉米面基础饵中掺点虾皮搓成颗粒状)不及荤饵(红虫、蚯蚓)受欢迎。

当水温降至5℃时,鲤鱼就很少游动了,即使喂活饵也不马上吞食,过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才吃。

水温低于或等于2℃时,鲤鱼基本上不起游,处于“冬眠”状态,很少觅食。

由此可见,水温是决定鲤鱼食欲的关键,也是影响鲤鱼上钩的重要因素。

  鲤鱼喜弱光,在桥墩下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夏秋季的树荫下,往往是鲤鱼栖息避暑的地方。

鲤鱼在阴天比在晴天活跃,爱咬钩。

它的警觉性很高,胆小,稍受惊动就往深水逃窜。

  

(二)钓鲤鱼的饵料

  在选好钓位后,饵料则是钓鲤鱼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假如所选钓饵不适合鱼的口味,即使钓位好,钓技超群,渔具先进,也无济于事。

为了观察玻璃缸中鲤鱼的口味,在基础饵中掺入蚯蚓粉或香精、人胎盘粉、动物血粉、孑孓粉、麻雀粉、新蚕豆粉、蚕蛹粉、鱼粉、虾皮碎末、炒黄豆粉等进行实验。

即将上述粉末的任何一种与基础饵混匀、揉软,搓成绿豆大的小球,分批地一次实验四种饵,每2~3天进行一次,看它先吃哪种,后吃哪种,并进行记录,首先被抢光的为优,最后剩下的为劣。

然后再对每组选出的优饵再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

人胎盘粉最佳,蚕蛹粉次之,孑孓粉、蚯蚓粉、麻雀粉受欢迎程度不相上下。

在上述饵料的筛选中,没有完全剩下的,即不存在从不咬食的问题。

后来,把实验结果拿到钓鱼现场作进一步验证,上鱼效果排列次序是:

孑孓粉最佳,人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