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9060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docx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二十年图片展讲解词资料

 

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20周年

图片展讲解词通稿

目录

1.开场白

1.1自我介绍及欢迎词

1.2展览简介

2.第一阶段

2.1神州第一波背后的故事

2.2中国第一位手机用户

2.380年代末的大哥大一机难求

2.4大哥大,身份的象征

2.5国外厂商看好中国市场

2.6数字时代的苗头

2.7打通第一个GSM电话

2.8竞争格局初现

2.9GSM网后来居上

2.10解决漫游难题

3.第二阶段

3.1井喷式发展的移动通信用户

3.2从自我循环到上市融资

3.3中国移动成立

3.4同业合作日益加强

3.5世界上规模最大的GSM网络建成

3.6500万模拟退转网

3.7CDMA开通

3.8中国移动通信步入2.5G时代

3.9从第一条短信到蓬勃发展的数据业务

3.10移动通信品牌演绎无限精彩

3.11追求客户满意

3.12与社会共生共荣

3.13移动通信行业国际地位不断攀升

3.14百舸争流的移动通信市场

4.第三阶段

4.1移动通信助力国民经济信息化

4.2村通工程洒热血

4.3信息化助力新农村建设

4.4移动通信保社会平安

4.5构建和谐社会

4.6走向世界的中国移动通信产业

5.结束语

开场白

1.1自我介绍及欢迎词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参观“中国移动通信发展20周年图片展”,我是讲解员XXX,接下来将由我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与各位共同去回顾20年来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所走过的不凡发展历程和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20年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通信产业大力的支持和关注,这是整个行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领导关爱部分,引领观看图片,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1.2整体介绍

现在我们将进入图片展的主展区,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本次图片展的整体情况。

自1987年11月18日,我国内地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在广东开通以来,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

如今,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87亿户,20年平均每1.2秒就增加一个新用户,中国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容量最大的国家,全球手机产销量和品牌最多的国家。

这20年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而言,是迅速崛起的20年,是跨越式发展的20年,是硕果累累的20年。

我们本次展出将按照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20年发展历程分为三大展区。

第一展区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阶段,主要展示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初期技术起步阶段的发展;第二展区为规模发展及赶超阶段,主要展示手机不断普及,移动通信成为重要通信手段,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规模化大发展;第三展区为价值提升引领信息化阶段,主要讲述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在信息化浪潮中担当信息社会栋梁,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主要贡献。

 

第一阶段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第一展区——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阶段。

移动通信在中国起步初期,主要是作为固定电话的补充手段而存在的。

当时国际上第一个蜂窝式移动电话实验网在1979年开通,我国从80年代初期就开始关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并成立了专门的移动通信小组。

从84年开始到87年,上海、广州、秦皇岛早期的移动通信工作者就开始了艰难的摸索,并相继建成了小容量单基站移动通信网络,为后来的大容量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开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1神州第一波背后的故事

1987年对中国移动通信事业来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年。

1987年11月18日,六运会的开幕式上,当时的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接通了移动电话,这个瞬间也被人们习惯而形象地称之为“神州第一波”。

但神州第一波背后的艰辛故事却很少有人知晓。

80年代的广州,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而与之相邻的港澳地区已经引进了模拟移动通信网络,当时许多投资商来到广东后,因为没有移动通信网络,手中的“大哥大”只能处于闲置状态,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广东邮电管理局下定决心建设移动通信网络。

1987年,六运会即将在广州召开,广东邮电管理局决定马上启动蜂窝移动通信建设工作。

早期建设困难重重,没有资金、没有设备,甚至当时早期的一批工作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移动通信技术,但是中国人就是有不怕难不怕苦的精神,在一个由三间厕所改造的办公室内,建设者们开始了艰辛的研究工作。

为了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挑选国内优秀人才出国学习考察移动电话技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010)就是1987年6月代表团赴瑞典考察移动电话并签订移动电话合同的情景。

当时的北京传输所移动通信组组长卢尔瑞带队前去为管理局做了网络规划,并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在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之间确定了爱立信厂家的产品,这张照片(011)就是当时由爱立信公司提供的设备。

当时采用的系统是TACS模拟移动通信网络。

1987年10月,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基站在广州西德胜的一个小山头矗立了起来(012)。

并打通了从广州打往上海的第一个实验电话(013)。

不久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移动电话网首期工程开通,原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参加了启动仪式(009),同年,广州也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移动交换局局号为90,号码长度为6位,首批用户有700个,实现了我国移动电话用户“零”的突破,我国从此进了入大容量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新阶段。

2.2中国第一位手机用户

随着“神州第一波”在广州天河体育场发出,中国的第一位移动电话用户也在广州诞生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个复印件就是中国内地第一位手机用户——现任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徐峰,在1987年11月21日办理手机入户手续时所填写的移动电话用户安装申请表和入网手续,当时他申请的移动电话号码为901088。

据徐峰回忆,当时邮电局的人还不知道这手机应该卖多少钱,叫他押下了一张2万元的支票,再把手机拿走。

当时徐峰所拿到的是一部NEC模拟手机,拨打电话需要拉出天线。

后来,徐峰为了真正拿到这部手机总共花费将近2万元。

这一价格在当年相当于一部丰田牌农夫车的价格。

广东最早的创业者之一吴家滨老先生曾经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在给上级领导的汇报中,这群可敬可爱的创业者们忐忑地拍着胸脯表示:

十年后,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8000个。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仅仅在网络开通一个多月的87年底,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的用户就突破了3200户,到1996年,仅广东一个省用户就已经突破了五百万,这一张就是广东第五百万个客户的安装卡。

他们更没有想到仅仅在20年后这个数字已经攀升至4亿。

早期的创业者们创造的神话开启了中国通信历史的一个新时代,也成就了中国移动通信大国崛起的梦想。

 

2.3大哥大,身份的象征(014-016)

刚刚我们讲到,最初引入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目的是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广东

当时“三来一补”企业一部分人的通信需求,包括党政军紧急通信需求,因此最初的大哥大并不普及。

而且由于网络规模较小,终端——俗称大哥大的数量有限,所以运营成本比较高,当时一部大哥大价格在2万元左右,入网费6000元,每分钟的通话费0.5元,这些费用加在一起,对于当时平均月收入不到百元的普通百姓来说,还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当时的大哥大除了具有沟通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注明:

“三来一补”企业,是指: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三来一补”企业是由中国的企业法人与外商签署合作合同,并由中方的名义设立的工厂营业登记,该工厂并非企业法人,也非有限责任公司。

当时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这类企业非常多。

——如果有人问询可以如此回答。

]

2.490年代初的大哥大一机难求(017-018)

到了92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确立,移动通信的需求也开始多起来,移动电话变得十分抢手。

但由于当时的营业厅建设数量比较少,在营业厅购机入户或者办理业务,不但要排长龙,而且程序还非常复杂,需要反复打申请报告、盖章等才能办妥一项业务。

供不应求的行情使得当时一部手机(连同号码)的黑市价最高炒到了6万元!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热情高涨。

大哥大成为当时紧俏的物资。

2.5国外厂商本土合资时代

当时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刚刚起步,技术、设备、终端都是外国厂商的天下,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厂商都相继在80年代末在中国设立了办事机构。

我国政府坚持市场换技术的思路,要求国外厂商进入中国本土化生产,以降低设备和终端的成本。

1985年12月,北京签订了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合同。

摩托罗拉从此踏入了中国市场。

1990年12月22日,摩托罗拉与东信正式签订了合作合同,当时的东信还叫杭州通信设备厂(即522厂),是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中国普天集团前身)旗下的企业,在杭州设立了生产线(020),1991年的初夏,东信将第一批组装的手机推向市场,这就是摩托罗拉8800X。

1992年,摩托罗拉在天津成立公司,(019)这张图就是与天津开发区签署土地使用合同时的照片;

爱立信是最早进入中国发展的外国通信厂商之一。

刚刚我们提到过爱立信捐助了神州第一波的设备,此后又在1989年十一届“亚运会”召开前夕,向原邮电部赠送设备,全面开启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1992年,爱立信与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公司共同成立了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深入的研发本地化会带动了更多的本地采购和出口。

(021)是1994年爱立信(中国)成立,爱立信大厦奠基仪式。

(022)这张图片是1996年爱立信(中国)乔迁新址仪式。

诺基亚同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不解之缘,1985年,诺基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1995年3月,诺基亚与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原506厂)合资成立了北京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GSM蜂窝系统与手机,开始进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第一步,(023)。

(024)1996年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与芬兰总统参观诺基亚与506合资工厂。

2.6数字时代的苗头

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对通信的需求日益明显。

而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其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等缺点逐渐开始暴露,急需要一种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来取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投放市场时,国际上就开始研制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了,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都是在模拟网发展到穷尽的时候才推出数字网络,而我国政府高度认识到数字技术的发展潜力,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及时发展数字电话系统。

当时,邮电部曾多次组团到欧洲考察GSM技术的发展状况。

当时的欧洲标准五花八门,但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的运做,他们首先对作为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GSM标准做了统一,并热情接待了中国代表团,讨论到想把GSM标准推向中国的愿望。

此时,1992年,由美国高通推出的CDMA标准也开始崭露头角。

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最终拍板,指出“当技术和市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尊重市场的选择”。

在1994年的全国邮电管理局长会议上,最终确定和宣布了中国将引进GSM技术标准,并通过了一致的引进原则,即不能只引进一家的系统设备,而要充分利用该标准的开放和兼容特性,同时引进几家厂商的系统设备,引入了竞争,以营造出整个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种情况下,隶属于中国电信总局的GSM网才开始全国范围大规模的铺开,由1994年成立的移动局负责具体实施。

1994年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人们手上的“大砖头”首次变成了小巧玲珑的手机。

(025)这张图片是1994年10月12日全国第一个数字移动通信商用试验网开通时的情景。

(026)这张图片就是1993年2月18日,广东省移动电话系统第十一次扩容和珠江三角洲GSM数字移动电话系统设备引进合同签字仪式的情景。

(027)这张图片是广州GSM数字移动通信网扩容合同签字仪式的情景。

2.7数字移动电话一个标志性事件

邮电部在确定GSM数字移动电话系统的同时,也制定了引入的原则,引入多家系统供应商,引入竞争。

1994年10月25日,在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与诺基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通过诺基亚手机和网络系统打通了诺基亚在中国的第一个GSM电话,这是数字移动电话在中国起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028-029);(030)这款手机就是吴部长打通GSM电话所使用的手机——诺基亚2110。

2.8竞争格局初现

1987年,我国的TACS模拟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后,一直是由1986年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中成立的移动通信处总体负责,各地邮电管理局统一规划运营。

原邮电部于1994年3月在移动通信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移动通信局。

移动通信局的成立标志着移动业务己成为我国的主要电信业务之一。

移动通信局成立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初期,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掌舵者,为我国以后移动通信产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联通的成立,缘自于一场研讨会。

1992年5月,当时的机械电子部、总参通信部、能源部、铁道部等部门共同在京西宾馆召开了一次关于中国通信业发展的研讨会,认为应该把当时多部委多余的通信部分资源整合起来为人民服务。

1993年电子、电力、铁道部3家联合起草了一份约50万字的关于成立中国联通的报告。

得到了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的支持,于1993年的12月做了同意成立的批示——“共同商量,促成此事,成立股份集团”。

副总理邹家华也批示,“通信网不应邮电部垄断,支持现有的其他通信网力量发挥作用”。

1993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同意由电子部、电力部和铁道部共同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并发布了178号文件。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031-032)。

成立当天,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勉励其“办好联通公司发展电信事业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成立后中国联通首先在广东、上海、北京、天津4地建立了GSM数字网,到中国联通成立一周年之际正式开通并由邹家华打通了第一个电话(033-034)。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是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改善服务、促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9GSM网后来居上

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着重重困难和险阻,前面我们提到了GSM网络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在GSM网络发展初期,由于覆盖范围有限及技术成熟度不够,GSM市场的推广并不理想。

而此时的模拟网已相对成熟,省内也基本实现了漫游,因此许多用户对GSM手机“连试用的兴趣都没有”。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改进,GSM网络运营逐步平稳,大家也逐渐意识到了GSM数字网络的很多优势是模拟网所不能比拟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GSM数字网络,用户数不断提升。

通过当时统计的一组数字的对比就可以看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潜力和优势:

模拟通信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1996年底,用户数为521万户,而仅有三年历史的数字移动通信网此时用户已经发展了到164万户。

尽管GSM网络发展趋势喜人,市场需求也高,但是当时移动电话营业厅还非常少,用户办理入网和缴费成为一个大难题。

(035-037)

随着用户数不断攀升,终端的销售也开始有了新的方式,这张图片是北京西直门第一个移动电话专卖店开业的情景。

(038)数字移动电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039)。

2.10解决漫游难题

前面我们讲到移动通信的发展初期取得的可喜发展趋势,但是当时移动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现在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比如漫游问题。

我们选择的是TACS标准,它本身没有联网的标准,只有爱立信、摩托罗拉自己的标准,在当时,人们通常把用爱立信设备组建的模拟网称为B网,把由摩托罗拉设备组建的网络称为A网,因为各地选择的标准不同,甚至像北京一些地方两网并存,随着用户规模的发展,我国模拟移动系统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两网之间的联网漫游问题成了很头疼一件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初,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各省电信公司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中国移动通信网模拟A网和B网各网内的全国部分省市的自动漫游。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在进行中国电信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本地网的建设。

同年3月,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主持下,开始了模拟A网和B网的联网工作以及数字网的全国联网工作。

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京沪穗及华南地区移动电话联网会议的情景。

(040)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996年1月,中国移动通信网实现了全国自动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在1996年国际通信展上国际漫游的展示成为重点。

(041)

解决了漫游难题后,用户外出通信更方便快捷(042-043)。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漫画移动通信光阴的故事之一,通过这组漫画,或许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在当时,老百姓对移动通信的认知。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在中国的起步是应改革开放之需,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发展是乘市场经济之势,尽管在这一时期,移动通信还是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大哥大还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但是随着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移动通信自身也是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数字移动通信的日趋成熟、市场竞争格局的日渐明朗,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快速进入了规模发展及赶超固网的新时期。

第二阶段

3.1井喷式发展的移动通信用户

据统计,经过十年发展,中国第1000万个移动用户1997年在江苏诞生(046)。

1999年,飞速发展的数字移动用户数使得原本10位的号码资源无法满足增长需求,1999年7月22日0时,全国数字移动电话号码升至11位(044)。

到了2001年,在突破千万四年后,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亿户。

此后,2002年11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亿,(045);2004年5月,达到3亿;2006年2月,达到4亿。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

今天的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4.87亿户,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

2004年5月5日,中国联通用户数突破1亿举办庆祝活动时的情景。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手机价格和通信资费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逐渐走入了寻常的百姓家。

(一组照片)

3.2从自我循环到上市融资

199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刚刚突破1000万,原邮电部就提出“沿江、沿海、沿路”全覆盖的数字移动通信网络,这是一个高瞻远瞩而由极具魄力的决定,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运营商而言,建设如此庞大的网络需要大量资金,为了缓解运营商大规模建网资金短缺的困境,原邮电部想到了海外上市融资。

事实证明,当初邮电部的决定是正确的,两大移动运营商上市,迅速融得了大量网络建设所需的资金,从此我国移动通信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1997年9月17日,根据我国加入WTO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复¬邮电部,同意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及海外发行股票并上市,从而揭开了中国电信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序幕。

1997年国庆节前夕,路演队伍从香港出发,向欧亚北美推介中国电信(香港)这一新的公司的面貌,半个月的路演圆满结束,市场反应十分热烈,获得了35倍的公开认购和18倍的机构配售认购,共筹资320亿港元,约合42亿美元,刷新了亚洲(除日本外)上市集资的纪录,并获得广泛的赞誉。

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广东、浙江两个子公司最终在10月22日~23日成功在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令人难忘的是上市过程中适逢亚洲金融风暴猛烈袭击香港,在上市前夕仅10月21日、22日恒生指数连续下跌1000点和1200点。

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的股票难免受到影响。

但由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优良业绩和成长前景始终抱有憧憬和信心,在不长的时间内股价便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1998年1月27日即上市3个月后,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的股票成为恒生指数的成份股。

此后,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良品性和增长潜力,先后于1998年6月4日、1999年11月12日、2000年11月13日、2001年7月1日完成对全国省市区移动权益的收购,从而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内地所有31个省市区经营移动业务的海外上市的中国电信企业。

在体制改革的推进下,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28日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2006年5月29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注明:

对应照片图说简单讲述图片055-058)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的管理层针对当时公司网络建设资金不足,经营管理体制不顺等主要问题,做出了“整体上市、分步实施”的资本运营战略决策,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2000年6月中国联通在香港上市(059)。

同年6月21日,中国联通在纽约上市(060)景。

2002年3月7日,为给CDMA项目筹集资金,国务院审批通过了中国联通A股上市计划。

2002年10月9日,中国联通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061)2005年6月20日,中国联通上市五周年,这副图片反应的就是当时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持开市敲钟仪式时的情景。

(062)

3.3世界上规模最大的GSM网络建成

网络建设是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基础,经过数载的艰苦建设,截至1999年4月初,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2700余万,而全球GSM用户超过1亿。

由原中国电信经营的GSM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GSM网。

移动基站也已经伫立于中国大江南北各个角落,(064-071)

3.4中国移动成立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挂牌,张立贵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它的成立掀开了中国通信业新的一页,并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随后中国移动也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客户规模、网络规模都位居世界首位,其自身品牌价值排名不断攀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这两张图为1999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筹)在南宁召开总经理座谈会,原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到会指导的情景。

(072-073)

这两张图为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大会的情景。

(074-075)

这张图片是2000年5月16日,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与中国移动第一任总经理张立贵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076)

3.5500万模拟退转网

前面我们提到了早期移动通信是模拟网与数字网并存的,随着数字网的日益壮大,到了中国已拥有上千万用户的21世纪初时,容量有限的模拟网已经没有太多存在的价值,“三网并行”也给运营商的运营维护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并带来了频率浪费的问题,而且由于模拟网功能有限、成本偏高、终端价格太贵等原因,已经很难再与GSM数字网在同等平台上竞争。

所以,最后在邮电部的统一部署下,模拟用户开始通过自然淘汰、适当引导等方式,逐步转移到数字网,并于2001年在全国关闭了A、B两网,也就是模拟网。

(077-078)这两幅就是2001年12月5日正式模拟网退网时的广告宣传及新闻报道。

国人彻底告别了模拟的语音时代,以小步快跑的步伐几乎没有多少思想准备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数字语音时代。

3.7CDMA开通

模拟网退网后,GSM在中国发展的火热程度大大超过了人们当初对它的预期,同时,人们对于CDMA的关注也一直在持续。

CDMA具有频率利用率较高、手机功耗低等优点。

随着CDMA的日渐成熟,以及国际时事的风云变幻,当年没能落地中国的CDMA在经历了各种波折之后,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