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研究.docx
《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研究
意识问题是心理学理论中的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心理学中许多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而无意识问题是比意识更为复杂,争论更多的一个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
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不但难以正确解决无意识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会直接影响对意识的正确理解和真正建立科学心理学的体系问题。
一.关于意识
1.意识的基本性质
1.1什么是意识?
(1)意识就是“意识到”的意思。
换句话说,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
如有意知觉观察、有意识记、有意再认、有意重现追忆、有意表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逻辑一言语思维、有意注意、有意体验和意志行动等等(车文博)。
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剖视:
第一,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自觉的整合的认识功能。
意识总要以某种意识到的客体为对象和内容的,没有无对象的意识,只有主体所意识到的对象的意识。
事实上,“意识从存在中获得自己的内容,并把存在当作不依赖于自己内容的对象而使它同内容发生关系。
意识反映存在有着两种基本形式:
感性的形式和理性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都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感性的形式如感觉、知觉和表象等都是意识的初级形式,是意识与外界直接联系的手段;而理性的形式如想象、思维等都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是意识与外界间联系的手段。
历史上有些心理学家把意识局限于“直接经验”,把意识的范围狭隘化,抹煞了思维在意识活动中极期重要的作用。
第二,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随意的体验和意识活动的功能。
应当指出,人的意识并不是宿命地被脑或外部条件机械决定的。
外部条件对人的意识所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各种内部条件来实现的。
“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恩格斯)。
事实表明,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部条件能否起作用,起什么作用,并不简单地决定于外部条件,而是决定于外部条件落三个什么样的内部条件的基地上,决定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矛盾统一的关系上。
因此,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现实径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折射的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2)以意识水平(内涵与状态)为标准,可把意识分为六种:
意识、焦点意识、边意识、下意识、无意识(非意识)、潜意识(张春兴)。
(3)意识是:
意识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言的,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
意识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事实。
一个人在一个具体短暂时间内的意识活动就是他在这个时间内的认识活动的综合体,没有经过分析的综合体。
意识就是一种认识作用,即人在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它不代表心理活动的全部,只代表“知”的一面,即认识的方面;意识是我们人在生活、实践中对现实的整体认识作用;意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认识作用或认识过程(潘菽)。
(4)意识是在认识到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到过程也就是意识形成的过程;意识是认识的积淀物,没有认识就不会有什么意识。
意识在认识与体验到基础上形成之后,便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实体。
意识是心理发展到人的阶段才有,是人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意识就是“意识到”的意思。
意识是调控,支配与主宰人的心理活动与实际活动的精神力量(燕国材)。
(5)还有一些研究者首先是将意识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合成性的认知或认识方式,它可能是一种大现象、大认识。
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记忆的储存加工也不等于心理意识。
意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意识是一种觉知。
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意识即认识或觉察,无意识也即没有认识到或觉察到。
人类最基本的意识形式是觉知,意识的核心是觉知,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觉知也是意识中最容易进行实验研究的对象。
认知神经科学家也提出,意识是指人们对心理客体(如知觉、表象或者感受)的觉知,,人们不仅能觉知到感觉、表象和感受,同时也能觉知到他们正在体验到它。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看、正在想象和正在感受。
任何意识活动都包括对外部世界、心理表象或感受的意识。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这就像在机器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中,通常需要一些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察觉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1.2意识的结构
1.2.1意识的结构
意识的构成部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等的认识活动。
意识就是这些认识活动的主体。
人们所有的认识活动都是这样的综合的认识活动。
当我们说到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时,都是从这样的综合的意识活动中分析出来的。
1.2.2层面结构
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根据意识到指向与集中程度,可以有如下一些不同层面的意识:
无意识(包括潜意识,前意识);焦点意识(个人在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边意识(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半意识(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到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
1.3意识到特点与功能
1.3.1意识的特点
意识有许多特点,主要有如下三对:
(1)自觉性和目的性
(2)丰富性和深刻性(3)能动性和创造性
1.3.2意识到功能
人在世界上,担负着两大任务:
一是认识客观世界,一是改造客观世界。
必须有意识参加到实现这两大任务的活动中。
与此相应,意识也就是具有四大基本功能,即认识功能,体验功能,调控功能和交往功能。
1.4意识的争论问题?
(1)车文博在《论意识》中提出了关于意识到五个分类:
等同说,副现象说,意识流说,分泌说,觉醒说。
(2)燕国材《理论心理学》一文中提出十种意识学说:
意识即心理,副现象说,意识流说,觉醒说,分泌说,理论过程说,兴奋说,觉察说,认识说,控制说。
(3)潘菽《意识问题试解》一文中考察了11种西方心理学的意识论,包括:
意识神秘论,心理与意识等同论,唯心的经验论,觉察论,现象论,流动论,排除论,理化过程论,副现象论,场论,觉醒论。
二.关于无意识
1.无意识的基本性质
1.1什么是无意识?
(1)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通常所说的“无意识”概念实际上包括着“有可能意识”和“无可能意识”的两种含义,兼有“意识”和“非意识”的双重内容。
“无意识”这个概念也包含着与“意识”完全无关联的某些“非意识“现象。
车文博认为无意识就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的意识。
换句话说,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所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
如无意感知,无意识记。
为了进一步了解无意识这一本质起见,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加以剖视:
第一,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功能。
无意识同意识一样,也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无意识仍然是人的种认识过程。
对无意识的理解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界限,不在于是否承认无意识存在,而在于如何解释无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应当指出,仅仅了解无意识反映客观现实的内在联系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明确无意识和意识在认识功能上的区别。
无意识并不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根本没有一点认识的反映,而是对某种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反映的认识,无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意识阈限下的认识。
第二,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内心体验的功能。
如心境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长时间的情绪状态,这就可以肯定无意识体验的客观事实,可以在无意识体验和有意体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中辩证地理解无意识体验的实质。
总之,无意是人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客体不自觉认识和内部体验的统一。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它不是天生的、固定联系的、低级神经中枢的无条件反射,而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后天形成的、暂时联系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条件反射;无意识反映的是大脑皮层较弱兴奋部位、第一信号系统没有同语词自觉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还有观点认为无意反映的主要是右半球非言语思维的活动;最后无意识反映是人脑未被意识到的定势的功能状态。
(2)燕国材认为,无意识也是认识与体验积淀的结果,也是一种精神实体,是人所独有的心理特征,是:
“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存在”的表现。
无意识也是在暗中调控,支配与主宰人的心理活动与实际活动的精神力量。
2无意识的争论问题
2.1无意识的分类
1.Jung将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2.杨永德认为,无意识可以分先天无意识和后天无意识,后天无意识最终会成为先天无意识,如集体无意识。
3.还有人认为,无意识从水平上可分为三种:
初级无意识、中级无意识、高级无意识。
4.最近国外有的学者把无意识分为三种(车文博):
第一种:
个体的上意识现象。
这些现象经常处于模糊不清的隐密的状态,并且成为那些离奇古怪的神化的基础。
第二种:
未被意识到的活动动机。
它们以意识目的形式参加活动,并成为个体常常意识不到的活动调节器。
这是正统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三种:
未被意识的行为和操作的调节器。
5.燕国材对无意识归纳为以下六个观点:
(1)无机反映说:
认为无意识是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是非心理概念的同义语。
(2)动物心理说:
认为无意识是动物心理的基本特征,是动物区别于人的根本标志。
(3)生理活动说:
认为无意识是人的大脑所没有意识到的生理过程。
(4)本能冲动说:
认为无意识是人的本能冲动,是人的欲望,动机,意图的源泉。
(5)自动结构说:
认为无意识是自动化动作的不可意识性。
(6)特殊反映说:
认为无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3.意识与无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历史回顾
1.心理学中的意识研究
心理学近百年的研究中,对意识研究的主导阶段从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就已经开始。
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到铁钦钠的构造主义,再到机能心理学,这一时期西方心理学皆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
即使研究内容有所不同,但探讨对象都不曾离开意识的范围。
甚至有不同学派的学者都相信:
意识是研究心理事件的关键。
冯特将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理的独特规律,心理学研究的目标之一便是寻找基本的意识元素,并在还原论的指导下将意识分析为最基本的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
而心理现象又是通过联想、统觉的方式联合而成。
另外在意识与注意,意识与时间,意识与情绪情感等方面,冯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从传统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将内容作为心理学研究课题,主要是因为这便于我们将意识至于实验的控制之下,以便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而与之对立意动心理学派的布伦塔诺则将研究对象定位于意识的活动——“意动性”。
布伦塔诺曾指出,心理意动是指向内容的,但它要比内容更为重要。
机能主义心理学则特别重视意识在适应中的作用并注重个人之间的差异。
在研究方法上,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均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内省法对意识进行考察。
(布伦塔诺:
内部知觉或反省)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内省法的怀疑(经不起检验、不可信)以及对无意识思维争论(符茨堡学派实验发现无意识思维),西方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搁置、还原的时期”。
而倡导心理学研究客观化的行为主义者华生更是指出,“所谓意识既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有用的概念。
如果相信意识的存在,则是回复到了古代的迷信和魔道上去了。
心理学不应当再以意识的科学这一贫乏而狭隘的定义为满足,必须勇敢地断言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
”另一位行为主义者华生更是指出,“所谓意识既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有用的概念。
如果相信意识的存在,则是回复到了古代的迷信和魔道上去了。
心理学不应当再以意识的科学这一贫乏而狭隘的定义为满足,必须勇敢地断言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
”非学院派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则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人的潜意识。
至此,对意识研究收到了暂时的搁置。
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高涨,意识研究重新回到了心理学的舞台,生理心理学研究所积累的经验与理论探讨更是为意识研究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
西方许多学者将认知心理学的出现称之为“认知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性事件,斯佩里等人则将认知革命也称之为“意识革命”。
因为认知革命的兴起,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对意识问题的重新重视。
认知心理学从功能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意识活动,认为人的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功能性的,而非实体的,完全可以从功能性机制层面揭示认知和意识活动规律,而没有必要等待神经生理的微观机制搞清楚之后再开展心理学的研究。
与认知革命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意识心理学的回归,特别是在高级心理现象中为意识研究确立了新的地位。
人本主义者批评行为主义创立了一种“无心人”的心理学,他们试图超越行为主义的实证论倾向,创立一种以意识经验为研究中心的心理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的意识研究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有三股潮流最为强劲:
一是以物理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潮流,从量子物理学、神经事件相关物和人工智能模拟等界面探讨意识问题,为心理学的研究建构起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二是以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范式的意识研究潮流,意识与无意识研究方法(PDP)分离技术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对意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步伐;三是以人本主义、现象心理学和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理论心理学范式的意识研究潮流。
2心理学中的无意识研究
2.1弗洛伊德前的无意识学说
弗洛伊德是无意识心理学的创始人,但无意识一词并非弗洛伊德所发明。
在德国哲学中,莱布尼茨、康德和其他哲学家早已用过这个词。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第一次正式提出“无意识”这个词的则是莱布尼茨。
他从“单子说”的观点出发,将最无意识性的观念叫做微觉,最有意识的观念叫做统觉,并认为微觉是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等于零的观念。
他的微觉就是无意识。
而在哲学心理学中,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就是赫尔巴特,他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各种观念竞相进入意识的一种竞争,并提出了“意识阈”的概念,为划分意识和无意识的界限提供了尺度。
虽然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等人对无意识已有研究,但对无意识心理现象和规律做系统全面研究则仍首推弗洛伊德。
2.2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研究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他主张借助无意识过程而非生理学来建立心理学,将“心理的无意识”视为精神分析的基础之一,假定心理上存在无意识的潜隐部分。
这种无意识包含了来自种族或个人过去的欲望和思想,思想因为太可怕而被允许进入意识之中。
弗洛伊德还提供了支持无意识的两个主要论点:
一个是精神分析疗法的神效,一个是笛卡尔关于他人心理的哲学问题,即笛卡尔认为我们是根据自己内心推断过的无意识结论去推理他人的意识,那么我们对我们自己也可以这么做。
“我在自己身上注意到的所有行为和表现,也必须被视作好像是属于别人的那样”,亦即在我心中,存在有另一种心理。
而这另一种心理弗洛伊德将它归属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对于无意识的区分,弗洛伊德利用了地形(即想法和欲望还没有变成意识之前所存在的地方)、动力(由压抑促成)等术语进行解释,另外还强调无意识是一个从意识中完全分离出来的心灵系统,它遵循其本身的幻想原则。
与意识相反,不受逻辑约束,情感变化无常,或在过去与现在,并且完全与外在现实脱离接触。
同时,弗洛伊德还创造了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无意识研究方法:
自由联想、释梦、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2.3荣格的无意识学说
荣格在探讨无意识时运用了三种方法:
语词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主动想象法。
荣格承认,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无意识的科学。
然而,在他进一步对心理学这门科学进行界定时,他则说,心理学是我们称作无意识的心理产物的科学,也正因为无意识是无意识,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探索它。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无意识的产物———意识来窥探无意识。
荣格始终相信,意识是从无意识状态中呈现出来的。
他把无意识列为阴影的一面,并且认为无意识具有完全控制的能力;所以,它能撞入意识进而控制意识。
而无意识只有在意识的控制点处于最低点时,才能撞入意识。
这里,荣格运用了赫尔巴特的阈限概念来界定意识和无意识的界线。
在荣格的心理学体系中,最特殊、最具有创造性的要数“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集体无意识是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其中自性(self)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
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置于精神结构的中心,并且认为集体无意识没有民族之分;而革命、战争和精神瘟疫则是集体无意识在更大的社会团体内内聚的结果。
2.4弗洛姆无意识学说
弗洛姆从对社会历史变化制度中进行潜意识的研究,提出社会潜意识这一概念。
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这些共同德被压抑的因素正是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如果大多数人意识到社会的不合理并充满怨恨情结,那就会威胁到现在的秩序。
社会潜意识是一种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间环节,是人们在一定的处境下为满足于世界建立联系的需要而形成的。
2.5现代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无意识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E.K.Warrington和L.Weiskrantz(1968)利用健忘症病人进行记忆实验研究时发现,启动效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PGraf和Schacter(1985)把这种记忆叫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
Tulving(1985)、Roediger、Jacoby、Graf和Mandler(1984)、Squire和Cohen(1984)等人在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解释这种无意识记忆的理论。
内隐记忆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加工过程的无意识性,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使得人类对无意识的研究进入到与意识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解决了众多研究中用意识层面解决时悬而未决的问题,使意识和无意识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更完美地结合了。
研究意识最理想的切入点是从无意识加工入手,基于认知理论中无意识或自动化程度越高的加工所消耗的认知资源越少这一观点,如果信息或知识呈现方式更适宜脑无意识加工的特点,无疑有益于人类快速便捷地觉察、采集、记忆和理解重要信息,并从中发现和获取有用的知识。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探讨无意识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契机。
在无意识或自动化加工中,人们关心的焦点是,无意识如何向意识转化,意识如何向无意识转化,这些转化潜在的脑机制是如何发生的,其中包括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意识与脑结构和神经网络的关系上,并以fMRI、PET和生理技术等方面为无意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认识,我们都经历了一个从经验到实证,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对意识和潜意识现象的认识
人类的知识大部分来自好奇和由此引发的往复的认知活动。
中国古代对无意识的认识大多寄存于浩如烟海的对梦的探索,如同西方哲学心理学对“灵魂”的热衷一样,中国古代对“灵魂”也充满了好奇,并且将“梦”作为灵魂存在的佐证。
而这种认识过程的原始表现就是原始初民对梦的重现。
在原始初民的意识中,有一种支配肉体但又不是肉体的东西,睡眠中这种东西离开了肉体,做梦时这种东西在外边活动,而在肉体死亡后它们仍然继续存在和活动。
他们把这种“超肉体、超意识”的东西就叫做“灵魂”。
原始人通过对梦的思考,形成了灵魂的观念;反过来,他们又运用灵魂的观念来解释梦境和梦像。
概括地说,中国古代对“梦”这种无意识现象的探索是沿着这样两条路线进行的:
一是官方宗教神学下的“占梦”活动;一是哲学家对梦所进行的哲学心理学的探索。
也正因为如此,沿着前一条路线进行的探索活动,大抵上都是带有宗教神学性质的迷信活动,而沿着后一条路线对梦进行的探索,则可以纳入哲学心理学思辨的范畴。
四.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长期以来,有关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在社会上造成了许多模糊的认识和理论盲区。
S.Freud在无意识与意识的关系上,他突出了无意识的作用,认为无意识是构成人的心理是指的中心组成部分,并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形式,这样他便把心理活动中的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割裂开来,片面的强调无意识过程。
在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由于对无意识概念未经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直接源于充斥着生物学内容的S.Freud的无意识概念,因此他们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
第一,在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上,强调并夸大了无意识的重要性,第二,这一理论只论述了无意识的社会性方面,而没有论述无意识的社会性根源---人的社会实践。
1.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认知加工特性的对比性研究
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特性的比较研究中理解人的意识本质问题,是当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讨论意识而不涉及无意识是不恰当的,因为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厚基础。
无意识的作用是过滤输入的信息、组织关联记忆或经验以及完成多任务等。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巴尔斯(Barrs)曾说:
“无意识是用意识术语来解释的,意识是用无意识来加以理解的。
如果没有无意识、睡眠、神秘的背景的话,意识就不只是不完全的。
”在他看来,人的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意识的认知加工活动特性是有限的,而无意识则可能是无限的;意识的认知活动效率没有无意识高。
我国学者杨治良及其同事从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角度研究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贡献水平,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对意识与无意识活动机制的比较研究
关于“无意识如何向意识转化,意识如何向无意识转化这些转化潜在的脑机制是如何发生的,其中包括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意识与脑结构和神经网络的关系上。
”斯奎瓦(Squire)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主张,意识与无意识分属两个不同的认知子系统,它们遵循着各自不同的加工模式,有着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
从内隐记忆到外显记忆之间的随机独立性和功能独立性特征中,也可以体现出这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的存在证据。
3.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建构
对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建构,也是实证心理学范式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问题。
近年来,对于意识与无意识本质的揭示方面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涌现出了许多理论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尔(Marcle)认为,人的意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人的意识世界实际上正是在这两个方面不停地相互作用。
人们以“意识—非意识—意识方式”的问题解决过程是非常普遍的。
他提出了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的几种类型方式。
在他看来,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包容关系和层级关系这样三种类型。
认知心理学家杰克多夫(Jackendoff)的意识表征模型进一步将麦克尔的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层级图给以了新的发展。
杰克多夫建立的意识表征模型共有三个层次:
一是最初级的表征,属于前意识性的;二是中级表征层次;三是最抽象的表征层次。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又提出了一种“高层次知觉”学说(higher2orderperception,HOP)。
这一学说主张,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觉察是在于对这种状态自身的表征。
高层次知觉(HOP)所具有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