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820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上海市青浦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W1g光亮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W2g。

下列所插入的物质与铜丝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灰水WlW2D.乙醇W1

2.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3.下列原子团中,属于羧基的是()

A.-NO2B.-OHC.-COOHD.OH-

4.对于2A2(g)+3B2(g)

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0.6mol·L-1·s-1B.v(A2)=0.5mol·L-1·s-1

C.v(C)=0.45mol·L-1·s-1D.v(B2)=2.4mol·L-1·min-1

5.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CO2(g)+3H2(g)

CH3OH(g)+H2O(g)ΔH<0。

500℃时,在体积为1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3molH2,测得CO2浓度与CH3O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或H2O(g)的浓度变化

B.从反应开始到10min时,H2的反应速率υ(H2)=0.225mol/(L·min)

C.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D.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75%

6.决定某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反应物本身的性质B.反应温度C.反应物的浓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7.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H=-483.6kJ·mol-1,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A.2mol水蒸气分解生成2mol氢气与1mol氧气需吸收483.6kJ的热量

B.2H2(g)+O2(g)=2H2O(l)△H>-483.6kJ·mol-1

C.H2(g)+

O2(g)=H2O(g)△H=241.8kJ·mol-1

D.1mol氢气与0.5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1mol水蒸气的总能量

8.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气态水液化为液态水B.高温分解石灰石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9.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Br2B.CO2C.H2OD.KOH

10.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都属于过渡元素

B.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11.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A.酒精和碘水B.苯和水

C.乙酸和乙酸乙酯D.乙酸和水

1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SO2、SO3的浓度相等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O2的同时,有2molSO3分解

13.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比较乙酸与碳酸酸性强弱

将乙酸滴入CaCO3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水、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B

探究Mg、Al金属性强弱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2mol·L-1盐酸2mL,观察比较现象

C

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Mg2+、Ca2+、SO42-等)

将粗盐溶于水,在不断搅拌下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BaCl2、Na2CO3、盐酸,然后过滤

D

探究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1-2mL水、无水乙醇,分别加入少量钠,观察比较现象

A.AB.BC.CD.D

14.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600℃下的催化氧化:

2SO2+O2

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

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D.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转化为SO3

15.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食物中的常见有机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是储存机体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物质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D.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1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装置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电子由锌片→稀硫酸→铜片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铜片

17.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其中P为电解质溶液。

由此判断M、N、P所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选项

M

N

P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AgNO3溶液

D

Fe(NO3)3溶液

A.AB.BC.CD.D

18.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物质宝库,工业上常用浓缩海水提取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的淡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B.步骤②中体现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C.步骤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2H++SO42﹣

D.①﹣④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

19.(6分)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其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元素的离子半径比e的离子半径小

B.d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e元素弱

C.b、c、d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间能发生反应

D.a与b两种元素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20.(6分)在铁片与100mL0.1mol/L的稀盐酸反应中,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①加KN03溶液②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③加NaCl溶液④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以物质的量为“桥梁”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根据计算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在200mL2mol/L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将此溶液稀释到1000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某校学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

装置Ⅱ中生成有机物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装置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__________。

(4)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⑤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数字编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②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元素⑥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

(2)元素⑤处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______族。

(3)①~⑦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③和元素⑦的氢化物均极易溶于水,且二者能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_____性氢氧化物,该物质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原子的半径最小。

Z、W在周期表中处于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无色气体。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子数的2倍。

请回答:

(1)Z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YW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2)将X2、W2按上图所示通入某燃料电池中,其中,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16gW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

(3)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酸酸式盐_______(化学式),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A.氧化铜和石灰水不反应,所以W2g为氧化铜的质量,W1g为铜丝的质量,所以W1<W2,故A正确;B.氧化铜和CO反应生成固体铜,所以W2g为铜的质量,W1g为铜的质量,所以W1=W2,故B正确;C.稀H2SO4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有部分铜元素以离子方式进入溶液,W2g为未参加反应的铜质量,所以W1>W2,故C正确;D.CH3CH2OH+CuO

CH3CHO+Cu+H2O,固体氧化铜又生成铜,所以W2g为铜的质量,W1g为铜的质量,所以W1=W2,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铜和乙醇的化学性质,明确铜在乙醇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再根据氧化铜与所给物质是否反应判断W2g为哪种物质的质量即可判断。

2.C

【解析】试题分析:

A中前者克服的是离子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B中前者是金属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C中都分子间作用力;D中前者是共价键,后者是离子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熔化时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所形成的晶体类型,熔化灵活运用即可。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NO2是硝基,A错误;

B.-OH是羟基,B错误;

C.-COOH是羧基,C正确;

D.OH-是氢氧根离子,D错误;

答案选C。

4.C

【解析】

【分析】

按照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

【详解】

以A2为基准,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A、

,代入数值,v(A2)=0.4mol·L-1·s-1;

B、v(A2)=0.5mol·L-1·s-1;

C、

,v(A2)=0.9mol·L-1·s-1;

D、v(B2)=2.4mol/(L·min),合v(B2)=0.04mol·L-1·s-1,根据选项A的分析,v(A2)=0.027mol·L-1·s-1;

综上所述,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C;

答案选C。

5.C

【解析】A、随反应进行X的浓度增大,X表示生成物,由方程式可知CH3OH(g)、H2O(g)的浓度变化相等,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或H2O(g)的浓度变化,选项A正确;B、Y的起始浓度为1mol/L,故Y表示二氧化碳,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25mol/L,故v(CO2)=

=0.07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3v(CO2)=3×0.075mol/(L﹒min)=0.225mol/(L﹒min),选项B正确;C、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25mol/L,则:

CO2(g)+3H2(g)

CH3OH(g)+H2O(g),

开始(mol/L):

1300

变化(mol/L):

0.752.250.750.75

平衡(mol/L):

0.250.750.750.75

故平衡常数k=

=5.33,选项C错误;D、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25mol/L,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0.25mol/L=0.75mol/L,由方程式可知氢气的浓度变化为3×0.75mol/L=2.25mol/L,氢气的转化率=

×100%=75%,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A

【解析】

【详解】

内因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即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主要因素,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外界影响因素,故选A。

7.A

【解析】

【分析】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物质的聚集不同,能量不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

【详解】

A.氢气燃烧放热,则水分解吸热,即2mol水蒸气分解生成2mol氢气与1mol氧气需吸收483.6kJ的热量,A正确;

B.H2O(g)→H2O(l)放出热量,放热越多,△H越小,则2H2(g)+O2(g)=2H2O(l)△H<-483.6kJ/mol,B错误;

C.氢气燃烧放热,则H2(g)+1/2O2(g)=H2O(g)△H=-241.8kJ·mol-1,C错误;

D.反应放热,则在相同的条件下,1mol氢气与0.5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1mol水蒸气的总能量,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考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易错点是反应热大小比较,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ΔH越小;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ΔH越大。

8.B

【解析】

【详解】

A项、气态水液化为液态水是一个放热过程,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项、高温分解石灰石是一个吸热反应,故B正确;

C项、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为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溴分子中两个溴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单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水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即可解答,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为易错点。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过渡元素为副族元素与第Ⅷ族,选项A错误;

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的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选项B正确;

C.离核较近的区域能量较低,多电子原子中,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选项C错误;

D.O元素、F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1.B

【解析】

【详解】

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选项ACD中都是互溶或易溶的,苯不溶于水,所以答案选B。

12.D

【解析】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

详解:

A.SO2、SO3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错误;

B.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据此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O2的同时,有2molSO3分解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D。

13.C

【解析】

【详解】

A、将乙酸滴入CaCO3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水、澄清石灰水,水能吸收挥发的乙酸,若通入澄清石灰水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选项A正确;

B、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2mol·L-1盐酸2mL,观察比较现象,产生气泡较快的为镁,可探究Mg、Al金属性强弱,选项B正确;

C、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Mg2+、Ca2+、SO42-等),应将粗盐溶于水,在不断搅拌下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BaCl2、Na2CO3,然后过滤,再滴加适量的盐酸,选项C错误;

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1-2mL水、无水乙醇,分别加入少量钠,观察比较现象,乙醇与钠反应较缓和,可探究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离子检验、酸性强弱比较、钝化现象实质等知识,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4.B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限度。

分析:

A.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B.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C.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如果两种物质都是气体,增大一种物质的浓度能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详解:

使用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反了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A正确;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依据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B错误;因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了SO2的转化率,C正确;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100%的转化,D正确。

故选B。

点睛: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和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是易错点,明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糖类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物质,脂肪可以储存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A不正确;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B不正确;

C.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正确;

D.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如常数和纤维素没有甜味,D不正确。

故选C。

16.C

【解析】

【分析】

由题给装置可知,锌片、铜片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锌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外电路,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

A项、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项、锌片、铜片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LED灯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

C项、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电子不会经过溶液,故C错误;

D项、铜片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故D正确;

故选C。

17.C

【解析】

分析:

装置为原电池,M棒变粗为原电池正极,正极上金属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单质;N棒变细为原电池负极,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锌做负极,溶解变细,即M变细,A错误;

B.锌做负极,失电子溶解变细,M电极生成氢气不会变粗,B错误;

C.锌做负极,溶解N电极变细,银作正极,溶液中银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M变粗,C正确;

D.Fe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细,铜做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N极不变,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类型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注意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尤其是判断正负极时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分析。

18.C

【解析】

【详解】

由分离流程可知,浓缩海水中溴离子的浓度较大,①中与氯气发生2Br-+C12=Br2+2C1-,用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出,并用SO2氧化吸收,从而达到富集溴,③中发生Br2+2H2O+SO2=2HBr+H2SO4,④中发生Cl2+2HBr=Br2+2HCl。

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选项A正确;

B.溴单质易挥发,用热的空气可以吹出,选项B正确;

C.步骤③反应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还原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H2O+SO2=4H++2Br-+SO42﹣,选项C错误;

D.步骤①-④,先生成溴单质,热空气吹出溴单质后,用二氧化硫还原后再用氯气氧化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9.C

【解析】根据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推知元素a、b、c、d、e分别为O、Na、Al、Si、Cl,A.c元素的离子Al3+半径比e的离子Cl-少一个电子层,半径小,选项A正确;B.H2SiO3酸性比HClO4弱,选项B正确;C.b、c、d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Al(OH)3、H2SiO3中Al(OH)3与H2SiO3不反应,选项C错误;D.a与b两种元素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Na2O2,选项D正确。

答案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知识,根据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推知元素a、b、c、d、e分别为O、Na、Al、Si、Cl,据此分析解答。

20.D

【解析】分析:

为加快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反应或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不改变生成氢气的总量,则盐酸的物质的量应不变,以此解答。

详解:

①加硝酸钾溶液相当于加入硝酸,不会生成氢气,错误;

②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结合氢离子生成弱酸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最终生成的氢气体积不变,正确;

③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浓度,反应速率变慢,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正确;

④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①是易错点,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相当于是硝酸。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3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