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97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1.公民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2.什么是中国公民?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3.公民身份的内涵?

 ①公民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

 ②公民享有权利,也要承担义务;

 ③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4.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应该做到几个方面?

 ①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②第二,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③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5.为什么要树立国家观念?

我们应如何树立起国家观念?

 1)公民,要忠于自己的国家,这不仅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也因为我们在法律上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

 2)应关心国家的重大政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当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应当挺身而出,保卫祖国。

6.公民道德包括哪些?

 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公民的权利,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公民的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①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

 ③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④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⑤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3.公民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②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等)

 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劳动、受教育)

5.维护公民权利包括哪几个方面?

我们该怎样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1)三方面:

 ①依法享有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2)依法行使权利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6.我们应如何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1.宪法的地位怎样?

宪法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或者:

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根本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第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②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第三,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严肃性,权威性)

3.怎么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

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

4.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①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受宪法的严格规范和限制;

 ②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③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5.宪法是如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的?

 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贪污、严刑逼供),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拒绝立案),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乱设卡收费)。

6.作为公民,我们要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①首先,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②其次,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6.1维护人身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人身自由权的地位、作用是什么?

 含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地位:

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

(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作用:

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管理愉快地享有其他各项自由的权利。

2.生命健康权包括哪两个方面?

地位呢?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2)地位:

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3.我国哪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具体规定。

4.我国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做了哪些规定?

 ①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②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③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④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活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5.什么是合法搜查?

 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目的)的一种强制性的侦查行为(性质)。

6.如何自觉维护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

 

(1)①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②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可以打“110”

 电话报警,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救,或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救。

 ③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2)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侵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6.2维护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

它包括哪几项权利呢?

 1)地位:

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代表人格尊严,最重要的人格尊严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2.我国法律对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规定分别是什么?

 肖像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名誉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

 荣誉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姓名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3.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4.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

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有哪些?

 1)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

有些家长和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有些学校和教师歧视、辱骂甚至体罚学生,这些都是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2)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了相应的规定。

5.我们应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譬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2)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①不应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

   ②不应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

   ③更不能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6.侵犯肖像权的表现:

 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

 ②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7.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①新闻报道;

 ②刑事侦查拍照;

 ③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

6.3保护个人隐私

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什么?

尊重个人隐私有什么重要意义?

含义:

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意义: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2.个人隐私权的含义是什么?

尊重个人隐私权有什么意义?

 含义:

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意义:

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3.法律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什么规定?

 最高人民法的司法解释规定:

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邮政法规定: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人格都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律师法规定:

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保密责任等。

 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

4.尊重个人隐私包括哪两个方面?

 ①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②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5.如何尊重自己的隐私?

 ①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

 ②尊重个人隐私权,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6.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

 ①未经同意,不私自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

 ②未经同意,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

 ③未经同意,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7.怎样理解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欢乐和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7.1维护受教育权

1.什么是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①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自己。

受教育是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们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宪法和法律也规定了公民受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