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700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 方向与路线第1课时 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材第1~2页例1及练一练第1~3题.1。

经历观察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2。

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

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引入师:

介绍图上方向并板书: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除了东西南北外,还有四个方向并板书: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师:

在日常生活中,火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在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特别多。

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在火车站的周围都会设置一些服务设施。

二、读示意图出示PPT课件教材例1的示意图,请学生认真观察示意图,师提出问题.1.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2.如果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能说出这些服务设施所在的方向吗?

提出这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接着提问:

3。

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方向,但它们又不在同一个地方,怎样描述它们的方向才更准确呢?

三、描述方向1.让学生看教材第2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

2。

汇报结果并板书:

出站口的位置:

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托运处的位置:

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提示:

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3.做游戏。

让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相对于另外一个人的位置。

如A同学在B同学的什么方向上,而B同学在A同学的什么方向上。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描述其他场馆所在的方向。

第2题:

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所在方向与方向线所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提前复习角的测量及角的画法,课上给学生充分观察图、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深刻体会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作用。

第2课时 认识简单的线路图教材第4页例2及练一练第1,2题.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用语言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2。

体会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

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能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师:

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暑假爸爸妈妈带你去哪玩了?

给同学们描述一下你们是乘什么交通工具、怎么游玩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线路图,板书课题“认识简单的线路图”。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页例2的示意图.指导学生认识图例及1路和5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观察、思考。

温馨提示:

从文化宫到少年宫怎样乘车?

你想去什么地方?

如何乘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乘车路线.4。

小组讨论:

准确地描述行走路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

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总结并板书:

要准确地认识和描述线路图,必须具备方向和距离乘坐出发,向角5米=分米80角=千克11.88元=分2.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5。

68 6。

20 0。

98 5.10.3500二、激发兴趣,导入新知出示一组数据:

0。

009、0。

09、0.9、9,让学生观察、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会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出课题并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动。

三、探究新知1。

教学例1。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1:

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元?

100枚、1000枚呢?

用算式表示并板书。

1米=100厘米1.3×100=1300.65×100=65引导学生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扩大的倍数就是它们之间的进率.拓展:

2.48米=米总结规律:

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时,整数部分就是复名数中高级单位上的数,只需要把小数部分改写成复名数中低级单位上的数。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3题。

五、课堂小结师: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快乐中解决问题。

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不足之处] 学生对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不好,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数学资源.[再教设计] 先复习一下各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换算单位打好基础。

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第2课时 小数点向左移动教材第8~9页例3,例4及练一练第1~3题.1。

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2。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10、100、1000的除法.3。

会把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掌握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小数变小的变化规律。

当位数不够时,懂得要用0补足。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口算。

2。

04×1000=3。

5×100=12.61×10=5。

7×100=7。

94×100=1。

78×1000=二、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谁说一说这个规律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你猜想一下:

这节课我们应该继续研究什么问题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

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3。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3:

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份各是多少米?

5÷1000=0.005总结规律并板书: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温馨提示:

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哦。

2.做教材第8页“试一试”。

3.教学例4。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4:

把梅花鹿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梅花鹿身高:

85厘米。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米。

总结规律:

由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时,整数部分就是复名数中高级单位上的数,先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上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再与复名数中高级单位上的数相加.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3题。

五、课堂小结师:

谁来总结一下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学生由上节课学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迁移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当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小数位数不够,能正确地处理“补零”的问题。

 由于课堂中探讨规律花的时间较多,后面的练习时间相对就少了,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位数不够的,补“0“时出错较多。

另外,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容易说成缩小10倍,需要进一步规范数学用语。

 可设计小数点移动儿歌:

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大到原数的十倍,右移两位扩大到原数的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第3课时 小数乘整数教材第10~11页例1及练一练第1~4题.1。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处理好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125×839×4012×17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PPT课件出示教材例1购物图。

师提问:

1。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

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交流个性化的算法,说说是怎么想的.。

PPT课件出示问题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先估算。

——归纳总结——当堂检测。

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教材第12~13页例2及练一练第1~5题.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1。

计算下列各题。

2。

9×5=0.34×26=78×0。

23=2.说一说你怎么算的,根据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师:

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客厅,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三、探究新知,师生列出乘法算式。

2。

师提示:

把长和宽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算一算,指名板演。

3.出示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用竖式计算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的乘法怎么做?

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怎么确定?

为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小数乘小数,把小数乘法看作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算法的机会。

师:

很好!

我们来看一看买菜的叔叔是怎样算的。

2.呈现第二幅图,学生观察。

提出“可以怎样付钱“的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想法。

给5元、5角、2角、1角各1张。

给5张1元的,5角、2角、1角各1张.给1张5元的,1张1元的……3.呈现第三幅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

叔叔是怎样付钱的?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再讨论:

这是怎么回事?

让学生理解售货员这样做的道理。

买菜时,总价接近整元时卖菜人为了省事,有时就给添上点菜、甚至少要点钱。

当然顾客也没意见,大家都高兴。

4。

提出大头蛙的问题,师生一起交流自己购物中遇到的这种事情。

四、镜头之三1.PPT课件呈现镜头之三的图。

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理解“质量一般在2。

5千克~5。

5千克之间“的含义。

2。

提出“这堆西瓜能卖多少元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计算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3。

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师总结:

看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

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伊始的设问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导课非常成功.[不足之处] 有些重点对学生启发不够,出现了一些偏离的现象。

老师说的话还是比较多,以后在语言上要更加力求简练. 先提前让学生到菜市场调查感受一下菜价的问题,付钱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这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整理与复习教材第20页整理与复习及练一练第1~7题。

1。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法则以及灵活取积的近似值,通过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对各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及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的灵活性。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问题,导入复习学习了小数乘法这一单元,说一说有关小数乘法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课题:

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梳理,交流完善1.回顾整理。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进行初步的整理。

2。

小组交流。

请把你整理的材料,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整理的,整理了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整理的。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展示作品。

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网络。

三、分层练习,重点突破1。

重点突破.经过同学们的共同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就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了。

本单元中,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容易出错呢?

不妨给大家提个醒。

2。

分层练习。

计算;

门票:

230×3=690索道费:

80×3=240油费:

680÷100×10×2×7。

7=1047。

2;高速公路收费:

680×2×0.4=544;

住宿费:

210×4=840门票:

230×3=690。

师:

哪个方案最省钱?

哪个最费钱?

生:

方案一最省钱,方案三最费钱。

师:

大家谈谈对三种方案的看法。

三、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师:

在旅游中还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

我觉得还会遇到购物打折、辨别方向、统筹安排时间等问题。

四、课外延伸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各种预算,然后鼓励学生对亮亮家提出旅游建议。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成功之处] 本节课针对小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计算费用时给的时间有点短,部分学生没做完。

 课前让学生从网上调查有关旅游的一些知识,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做好铺垫,然后独立计算旅游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方案提出建议供亮亮选择,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3单元 小数除法第1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第24页例1及练一练第1~5题。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1.竖式计算。

120÷8=224÷4=192÷6= 45÷15=2.指名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直接给224÷4的被除数添上小数点,如22。

4÷4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即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三、自主探究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认识几号电池并介绍价格。

1。

解决问题出示情境图.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估算结果,说一说估算方法。

一节1号电池多少元钱?

教材第39~40页例1~例3及练一练第1~3题.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

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

向学生渗透概率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硬币,骰子,彩球,盒子,扑克牌。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做游戏1。

抛硬币游戏。

出示教师手里的硬币,要求学生也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

做游戏:

抛之前每人先猜测自己抛出硬币后的正反面,每人各抛硬币10次,把结果记录下来,统计几次猜的是对的,几次猜的是错的。

学生汇报,可以先分别计算出两辆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加到一起,就是从北京到郑州的路程。

也可以先求出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然后再乘相遇时间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2,学生试做,指名讲解并说一说关系式。

列式:

315÷师:

说一说为什么把660—75×3加括号?

生:

根据题意先要计算出剩下多少套,才能计算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加上括号后,先算括号里面的,保证了先算出剩下多少套.板书:

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第49页“试一试”。

2。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1~6题。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学生分步计算掌握得还好,列综合算式容易丢小括号.[再教设计] 从出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入手,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来理解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4课时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材第51页例6及练一练第1~5题。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答问题、与他人交流解答问题方法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理解他人的解答方法.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能说明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能理解他人的解答方法。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144÷20+10=30综合算式:

960÷20×,再算每个纸箱能装多少个皮球,即104÷4=26?

五、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学生计算慢,做题少,除不尽时还是有同学忘写“≈”号。

[再教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读题、审题,使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哪一步除不尽,则那一步一定写“≈”号,再写“=”号。

第6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材第56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4题。

1。

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2。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利用割补法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理解拼成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一把剪刀,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长方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指出平行四边形各部分名称。

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画出对应的高。

2。

猜一猜: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与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方面有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板书课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

学一学:

自学教材第56页的内容.2.做一做: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3.说一说:

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变了没有?

四、深入探究,理解公式出示思考题,小组讨论.1。

拼出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拼出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2。

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为什么?

学生以组为单位,先讨论交流,再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展示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五、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7页“试一试“。

2。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30米,高是15米。

如果每平方米菜地收菠菜5千克,那么这块地可收菠菜多少千克?

3.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为什么?

4.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3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本节课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实际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理解了割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不足之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待于深入。

[再教设计] 注意在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割补的方法转化的过程中,找到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对应关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2课时 三角形面积教材第58页例1及练一练第1~4题。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2个,红领巾1条,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1。

出示平行四边形:

高1。

5厘米,底2厘米.提问:

这是什么图形?

怎么求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提问: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做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师:

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同上。

测出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计算。

2。

完成教材第59页“试一试”。

七、布置作业1。

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2~4题.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本节课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

[再教设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懂得欣赏别人,能够取长补短。

第3课时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教材第60页例2及练一练第1~6题.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

通过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

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感受数学运算的合理性与结果运用的现实性,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结果的合理性.PPT课件,图形.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面积?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出问题:

9×9÷2=40.5生2:

我列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师:

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