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53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人才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培育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整合聚集社会化公益性的服务资源,有效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聚集社会资源,培育多元化的民间社工组织

积极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市、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吸纳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协助政府从事社会事务,开展居家养老,帮助就业创业,提供心理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类民间社工组织;大力培育社会福利型、文化教育型、医疗服务型等公共事业类的民间社工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各类公共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帮教、青少年教育等社会维稳类民间社工组织,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目前,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心晴工作室”、“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颐乐老年养老中心”、“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涉及公益类、服务类的民间社工组织25家,招募个人会员1550余名,集体会员180多个,重点开展新市民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社会帮教、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和残障康复等专业化社工服务。

同时,我区在街道社区分类挂牌组建的以领衔志愿者姓名命名的“李永翠青少年教育特色工作室”等35个“志愿者特色工作室”,逐步打造了多元化的社工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健全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团队

为推动民间社工组织的高效运行,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运作、社工引领、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三工联动”(专职社工—专业社工—义工)的运行服务机制。

专职社工由社区公共事务所内的社区社工担任,负责上下衔接、需求调查和资源调度;专业社工由熟悉法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担任,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个案帮扶等专业化服务;专业义工(志愿者)由各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面向社会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志愿从事义工服务等活动。

同时,加强与在蓉高校的交流合作,在14个街道社区挂牌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高校与地方社工人才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我区“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推行了跨区域服务的“3+x”模式。

“3”即1所高校+1个街道+1个社区,“x”即为项目中参与的数支高校社团的数名志愿者,参与项目的合作方涉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医药大学等8所高校43个社团,着力为农村新型社区提供长期服务。

目前,我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已与区内外70多家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分类组建了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社会帮教、老年服务等专家资源库12个180多人,招募专兼职义工(志愿者)890多名。

三、推行服务外包,引入市场化的管理评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我们制定出台了《**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考核评估办法》,将一些可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和“项目管理”等方式委托给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实施。

在考核评估标准上,主要对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社会工作服务量、服务成效和社工组织管理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每年底由区委组织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分值确定评估等次,发放奖励补贴。

近三年来,我区已向非营利性社工组织出资购买了创业就业培训、青少年心理调适、家庭教育、居家养

老、司法矫正和残障康复等15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放奖励补贴经费17万元。

通过项目考核评估、评选“年度优秀社工组织”等方式,促进了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调动了服务居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组建社工协会,发展自律化的行业管理组织

我们着眼培育发展社工人才队伍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了社工协会《行业公约》和《自治章程》,吸纳了来自机关、社区和民间社工组织200多名专兼社工自愿加入协会,进一步搭建了民间社工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加强了民间社工组织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有效提高了专业社工的服务水平。

社工协会成立以来,已组织全区460多名社工人才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我区有67人获得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职业资格;组织编写了《**区社会工作案例集锦》,精选各类社工案例30多个,为全区社工人才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实战”参考。

同时,为提升社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还建立了社区社工人才专业职称补贴制度,对取得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对取得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补贴。

五、关注社会问题,开展优质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我们积极引导社工组织牢固树立“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充分运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工方法,结合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优质化的社工服务。

一方面,关注困难群众,服务特殊人群。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关爱空巢老人为重点,着力开展居家养老、心理慰籍服务,全区1440名贫困空巢老人得到专业、温馨的社会服务;“心晴工作室”先后为问题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830多人次,提供个案辅导121人次,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年53人;“**残障儿童康复中心”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残障儿童,先后为120多名残疾儿童分类制定实施了生活自理、人际沟通、社会技能等个性化康复计划。

另一方面,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引入“微软(中国)和国际计划”ngo组织无偿提供资金50万元,免费培训进城务工青年1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理财、礼仪、心理知识等多个方面;“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积极寻求国际ngo组织的支持,与美国国际计划签订了进城务工青年小额信贷项目,由荷兰银行无偿提供100万元为我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小额贷款。

今年以来,我区非营利民间社工组织已服务居民群众达65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社工人才在参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篇二: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新形势下,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机制,需要赋予其时代特色,更需要结合落实“四个全面”明确其重要抓手和实践形式。

党管人才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组织部门协调的有效性

切实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

建立正常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机制,确保领导小组发挥应有的议事决策作用。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应正常化,例如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两次,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不能因个别原因(如主要领导繁忙)而持续拖延或取消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建立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对人才工作重大决定和部署,应多方征询专家意见和建议。

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

健全人才工作体系,适当加强人才工作部门力量和基层人才工作者人员配置。

按照“编制、职责、人员、工作”四到位的要求,建立人才工作专门科室,配备专职人员。

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向街道(镇)、园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延伸,鼓励和支持设立人才工作机构,确保人才工作力量。

依托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资源,为人才工作者提供研修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强化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的有效性。

组织部门在履行牵头抓总职能时,要加强与有关单位、有关领导的沟通,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坚决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工作资源的不合理分割;进一步明确组织部门与人社部门的职能定位,组织部门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应强化战略性管理,落实好牵头抓总职能。

人社部门则应加强综合管理职能,要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增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应按照同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部署,及时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明确工作质量和进度要求。

各同级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定期或适时召开人才工作协调推进会议,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参会,共同协商重点人才工作的推进,真正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定期召开人才工作研讨会。

通过人才工作研讨会、公共平台分享等形式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人才工作方针政策、重大部署,交流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动态及经验做法。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以市场化为导向,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

加强对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的引导和激励,扩大人才工作覆盖面。

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创新人才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探索建立人才社团联谊会,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专家、人才代表等组成,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

抓好督促落实

促进人才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

为避免人才工作中党委同行政的不协调,可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党政同责制”,把行政纳入到党管人才体制中来,强调“党政同责”。

以此增强行政部门参与人才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合力,人才工作的开展就会更加落到实处。

健全督促落实机制。

对中央和省(市)委、省(市)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人才工作重要部署和重点工程落实情况,各级人才办要进行年度检查与日常督查,加强重点工作跟踪指导和专项督查,检查结果要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促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结果,要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业绩,以及领导干部调整、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以考核促落实;重视培育和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开展人才发展规划及相关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评估。

加强体制外人才引导与服务

营造人才发展的社会和法制环境。

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给予优秀人才和创新人才更多的关心关注,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发挥市场在人才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针对体制外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和支持人才中介机构为体制外人才提供多样化服务。

发展并规范体制内外人才联谊组织,鼓励定期开展各类人才联谊活动,加强沟通,集聚各方面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成立各种类型的人才发展基金,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多渠道吸纳和募集人才发展资金。

逐渐打通体制内外人才流动渠道。

要充分认识到消除体制界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才工作的大势所趋。

积极创造条件,打破身份、体制限制,更大范围、更广视野地吸收优秀人才,特别是体制外人才,在体制内外架起一座人才流动的桥梁,使人才可以在体制内外“流得动”。

建立人才分类管理服务机制

尊重行业差别和人才成长规律。

探索和总结不同类别人才的成长规律,如区别对待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对两种类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分别进行总结;对于基础研究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的考核要各有侧重。

人才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在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为“偏才”留出空间,打通快速成长的通道,提升人才政策的弹

性和适应性。

建立区域化人才工作机制。

人才工作要有区域化差异,尤其对于经济薄弱、人才匮乏的地区,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建立优秀人才服务偏远地区相关机制,鼓励、激励优秀人才服务、扎根偏远地区,在帮助培养带动一批人才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依托网络互联,加强平台建设

建立人才工作管理平台。

由省(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梳理各部门、各区县相关人才计划和人才政策,在省(市)层面建立人才工作管理平台。

将人才服务的信息发布、意见征询与动态监管相结合,提供信息管理、检索、推送、反馈与咨询等服务,实现政策信息与人才信息的区域共享。

搭建人才工作交流联络群。

依托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