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章呼吸作用 专项练习题有答案.docx
《必修一第五章呼吸作用 专项练习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五章呼吸作用 专项练习题有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第五章呼吸作用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探究实验
1.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实验的自变量是,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结果,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2)当实验过程中澄清的石灰水溶液逐渐变浑浊时,(填“是”或“否”)能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原因是.
(3)两实验装置在设计上有不够严谨的地方,可能会干扰实验的结果,请给予修正.有人对装置甲的作用能否达到预期作用表示疑问,请给出修正措施和预期结果.有人说装置乙锥形瓶中的空气可能影响酵母菌的呼吸,请给出修正的措施.
时间(h)
X液面位置(cm)
0
5.0
1
7.0
2
9.0
3
11.0
4
13.0
5
14.5
6
15.5
7
15.8
8
15.8
9
15.8
吸收空气中的CO2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均变浑浊,甲中浑浊程度高且快需氧并兼性厌氧否石灰水溶液的变浑浊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较多引起的在放NaOH的锥形瓶和放酵母菌溶液的锥形瓶之间加一个放澄清的石灰水溶液的装置
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说明NaOH溶液完全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在酵母菌培养液上加一点石蜡油(或植物油)形成油膜,隔绝空气
2.将某种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
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 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溶液的目的是 ,X液面变化值表示 。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 (至少写两个)。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 、 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 。
(1)自由
(2)吸收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O2体积(3)气温、气压、装置气密性(至少答出两个,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等量 煮熟(或死亡)(4)氧气减少,有氧呼吸减弱。
而种子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
管内气压没有明显变化
3.不同种类的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呼吸熵(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推测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
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两个装置。
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后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
设装置1和装置2中着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
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x代表____________,y代表____________。
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____。
(3)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的容器和试管中应分别放入____。
设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吸收CO2
(2)消耗O2的体积 消耗O2和释放CO2的体积之差 0.85 (3)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 用于校正装置1和和装置2内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
4.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
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C:
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
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5.在一定条件下,某同学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并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在该实验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才能进行增殖并代谢产生酒精
B.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出现灰绿色
C.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为黄色
D.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时,培养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6.
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 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 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7.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请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甲
无氧
乙
通氧
未处理
丙
无氧
丁
通氧
(1)丙、丁组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该反应变化是.
(2)甲、乙、丙、丁四组中能产生CO2有,可以用作为检测CO2多少的指标.
(3)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不同),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小于、等于)乙组.
(4)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丁组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1)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少量能量
(2)甲、乙、丙、丁 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3)不同 大于(4)线粒体内膜 能;
8.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 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9.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密闭容器中发芽的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密闭的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瓶底放入经消毒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1)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用来测定发芽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另一种气体的变化,则乙装置锥形瓶的小烧杯内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左移动量)为Y,则装置中种子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对甲装置引起的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
则丙装置锥形瓶中放置___________,小烧杯内放置________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1)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O2(3)同体积的清水(4)X∶3Y(5)与甲组等量的经消毒的死种子 与甲组等量的NaOH溶液
[能力提升]
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
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
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计数时,应待酵母菌再记数。
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个·mL-1。
(1).线粒体(基质);无氧
(2).黄色;对照 (3).等量(含灭活酵母菌)的培养液
(4).振荡摇匀;加盖玻片;沉降到计数室底部;3.5×109
二.呼吸作用方式
[基础强化]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成CO2,只是生成量不同
B.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细菌等原核生物中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
3.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发生丙酮酸的分解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4有氧呼吸是绝大多数细胞进行呼吸的主要方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每个阶段都生成ATP,第三阶段生成最少
B.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有O2参与
C.[H]在一、二、三阶段产生,作用是O2还原生成H2O
D.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的
5.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B. 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C. 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合成ATP
6.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 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 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7.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同人体细胞一样,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仅仅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D.发酵和无氧呼吸并不是同一概念
8.如图表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正确的说法是( )
A. 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 跑1500米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
C. 跑100米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
D. 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比约为1:
1
9.下图中①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相关场所,甲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6H12O6→①甲→②CO2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②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
C.①和②中都能产生[H]
D.甲一定进入线粒体
10.如图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一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和③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11.图中表示的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____.
①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中
(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2.下列关于“葡萄糖
丙酮酸
CO2”的过程的物质转化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过程①和过程②
B.①、②过程可在同一场所进行,也可在不同场所进行
C.①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可在线粒体中进行
D.②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中的[H]最终都被氧化产生大量能量
B. 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 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合成ATP
D. 所有动物的红细胞都只进行无氧呼吸
14.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 )。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氧
C:
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02场所一定是线粒体
B.醋酸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无氧呼吸不需要0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17.细胞呼吸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的底物一定是糖类
B.人体细胞呼吸的产物一定有C02
C.细胞无论进行何种呼吸方式都产生ATP并释放热能
D.恒温动物细胞离体培养后,呼吸强度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18.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02和水
C.试剂甲为健那绿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19.如图表示人体内糖类代谢的部分途径,大写字母代表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
B.物质Y只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物质M、N分别代表乳酸和水
D.物质Y、M、N中的氧元素都来自于物质X
20.下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产生C0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
C.①③④与①②过程相比,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
D.过程③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④需要水的参与
21.(呼吸商)=CO2释放量/O2消耗量,其值可用来判断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的代谢状况.当细胞以脂质作为呼吸作用底物时,RQ值约为0.7.已知向日葵的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脂质,当种子萌发时脂质被用来进行呼吸作用,随后种子发芽,脂质逐渐被消耗,此时幼苗也逐渐长大变绿.若干天后,在室外播种向日葵幼苗,其细胞的RQ值是( )
A. 大于0.7接近1
B. 小于0.7接近0
C. 由0.7逐渐变小,但不会接近0
D. 不会有变动
22.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这是因为()
A.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C.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23.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
A. 相等、小于1.0
B. 相等、大于1.0
C. 相等、相等
D. 小于1.0、小于1.0
24.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3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A:
1∶6
B:
1∶3
C:
1∶2
D:
1∶1
25.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
5
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h和第3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 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26.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速率相等),问:
在氧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2|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C.1|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D.酵母菌停止发酵
三.影响呼吸作用因素及应用
1.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O2量的曲线.结合此图,正确的表述是( )
A.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B.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施肥的同时结合松土,有利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
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C: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D: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
3.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假定种子呼吸的底物全为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阶段Ⅰ中大豆种子的吸水方式为被动运输,而在阶段Ⅲ中为主动运输
B.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赤霉素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C.阶段Ⅲ中大豆种子鲜重快速增加与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大量水解有关
D.若测得阶段Ⅲ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3:
4,则此时种子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相等
4.如图所示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需氧呼吸,bc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段为厌氧呼吸
B.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
C.bd段的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
6.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7.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0C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
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细胞有氧呼吸引起的
B:
在
期间,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的
C:
在
期间,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高
D:
在
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微生物进行了无氧呼吸
8.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 荔枝在无O2、干燥、零下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 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主要是从无氧呼吸中获得能量
D. 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9.下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
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C点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强度 。
(3)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
(4)从图中分析外界氧气浓度应保持在 时,是贮存苹果较好条件。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2)减弱(3)有氧呼吸弱,无氧呼吸被抑制(或细胞呼吸减弱)
(4)5%左右(或B点)
1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
B.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需密闭并隔绝空气
D.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
11.光斑是指通过树冠枝叶空隙投射到地面的圆形光照面。
如图为红薯叶片在光斑照射前后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b点时,红薯叶肉细胞间隙O2浓度高于a点
B.c点时,红薯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CO2来源于线粒体
C.光斑开始时,限制三碳化合物合成的主要限制因素是CO2吸收速率
D.图中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基本上相等
12.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
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
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
13.下列应用与细胞呼吸原理无关的是
A.及时解救涝灾作物B.零上低温储藏果蔬
C.适当进行有氧运动D.用高浓度的糖腌制番茄
14.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02后,02的消耗重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
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Ⅰ、Ⅱ分别表示0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
B.0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0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0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