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110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docx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

教案中教学准备怎么写

【篇一:

怎么写教案】

1.教学目的。

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

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

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

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

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

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5.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

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6.训练内容。

练习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因此无论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是何性质,都应在课堂上安排练习时间,而不应满堂灌。

7.小结和作业。

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

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业则

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

《教师教案怎么写》

文章《教师教案怎么写》正文开始-

-

-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

“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和能力:

a.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a.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和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和方法,往往写的是:

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

两个操作要求:

(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

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篇二:

怎么写教学设计】

怎么写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

(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

“通

过?

?

学习,能说出?

?

”,“通过?

?

学习,能分析归纳?

?

”,而不是“使学生掌握?

?

”“教会学生?

?

”等表述方式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和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和方法,往往写的是:

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

两个操作要求:

(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

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

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掌握),1道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

(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我们用表格形式将教案和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介)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篇三:

教案怎么写】

别以为作为教师,谁不会写教案?

其实教案设计应当和时俱进,我们应从教案的格式和文字表达中体现新课改理念,表达执教者的智慧和创造性。

1、写《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案的主心骨,如果目标撰写随意和不清晰,必然影响教案设计的整体思路。

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按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的六个方面作全面表述,要因课、因学生制宜,可以有所侧重,有所突出;“目标”是指教育对象所获、所得和所悟。

把“目标”写成“我怎么教和教学生什么”是一种误判,应当把表达主体移位到学生,要用对应的动词表达学生应有的“行为描述”,如写出、列出、识记、会、能等。

同时要适当写明“行为条件”和“标准”。

2、写《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知识和关键知识,难点是指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知识。

写“重点和难点”,应改变传统的写出是什么,还要适当增加“你是如何确认”,“为什么是重难点”等,这样就提升了教案的说理性。

重点的解决和难点的化解是教学设计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些内容的表达方式有两种:

一是放在教学步骤中提及;二是在《重点和难点》的陈述后另列一条“重点的解决和难点的化解”,不过在写时不宜作过细表达,而是作提纲挈领的交待。

3、写《教学过程或步骤》

这部分从文字量来看,应是教案的主体部分,是教学过程性和实践性的集中表达。

教学步骤一般按教学环节和阶段来写,写清自已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基本要点。

下面两种教案格式可供参考:

a格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2、难点

3、解决方法

(1)教学策略

(2)学法指导

三、教学准备(教具、学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感

b格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2、能力训练点

3、德育渗透点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2、难点

3、质疑点

4、解决办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四、教学步骤

五、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