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3718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1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

                                     

B.

C.

                                     

D.

2.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痛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

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消石灰、生石灰[CaO]B.烧碱、苛性钠[NaOH]

C.尿素、草木灰[K2CO3]D.纯碱、小苏打[Na2CO3]

4.对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教室里的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各个灯之间是串联的

B.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紫外线

C.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了浮力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B.BC.CD.D

6.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

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

A.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研究蒸发影响的因素

C.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7.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Na2SO4、Na2CO3、BaCl2、HCl

B.NaCl、AgNO3、NaNO3、HCl

C.Na2SO4、BaCl2、KNO3、NaCl

D.NaOH、Na2SO4、FeCl3、BaCl2

8.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

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9.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B.3NC.6ND.12N

10.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

e→d→a→b→c

D.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

11.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1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①将此固体粉末加入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据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1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

C.该粉末中一定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12

12.下列金属加入到盐酸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铁粉B.铜片C.锌粒D.钠块

13.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

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14.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15.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

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增大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16.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重物[与稀硫酸、Ba(OH)2溶液均不反应,若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则弹簧秤的示数将()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

17.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

3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符号),表示单质的是_____(填字母符号)。

18.如图简略地表示了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体温调节机制(“→”表示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表示血液循环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2)正常情况下,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血管会______。

(选填“扩张”或“收缩”)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将会明显增加的是D中的___________。

19.碳酸钾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K2CO3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2)20℃时,分别将20gK2CO3和KNO3放入两个烧杯中,各加入50mL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K2CO3______KNO3(填“<”、“>”或“=”);

(3)某KNO3样品中混有少量K2CO3提纯KNO3的方法是_______。

20.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

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接触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可知:

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

为了定量表征风力的大小可以将灯泡换成________表,并且串联一个电阻。

21.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开、关活塞可以随时滴加液体)。

(1)先关闭b,打开a,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由左侧导管通入,充分反应后,排出的气体主要_________;

(2)然后再关闭a,打开b,一段时间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位置互换,则闭合开关后小灯泡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发光;电压表______(填“有”或“没有”)示数。

2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索(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最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索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青蒿索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青蒿索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_________

24.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用固体草酸(化学式为H2C2O4?

2H2O)可以制取CO,方程式可写成H2C2O4?

2H2O  △  CO↑+CO2↑+3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请回答: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采用“排水法”收集CO(装置C);从CO的物理性质考虑,是因为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CO2能用来灭火,与此相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5.小敏看到超载车损坏公路的新闻报道,设计了一个称量车重的模拟电路,将载重量转化成电流表示数,如图甲。

电路由电源、称重计(电流表、量程0~0.6A)、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弹簧和开关组成。

已知电源电压8伏,滑动变阻器R1长40厘米、最大阻值20欧,且电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当没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电流表示数是0.1A。

(1)定值电阻R0为________欧;

(2)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力的关系是:

在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____;

(3)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多大?

_______________

(4)小华觉得最大称量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应该过满量程的一半,则应选择定值电阻:

R2=20欧、R1=5欧和R4=1欧中哪个替换R0,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2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用手轻按橡皮膜,U形管内_____侧液面会上升。

(2)图中a点和d点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d,则pa_______pd(填“<”、“>”或“=”)

(3)下列操作中,有可能让图丙中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变小的是_____(填字母)

A、向烧杯内加浓盐水B、向烧杯内加入适量的水C、倒掉一些盐水

27.小明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的钩码孔中加钩码,使木块总质量为200克;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0.5N;

(2)分别将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1.5N,初步得出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

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

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当桶和砂的总重为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丙所示,长木板匀速度运动,此时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长木板将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4)小刚同学认为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小刚是通过_____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

小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把质量和底面积小的小木块换成了质量和底面积大的大木块来进行对比实验,你觉得小刚的做法正确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小组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中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

~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酸性或者中性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

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9.某研究小组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苦瓜提取液能够降低患糖尿病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

(1)试剂与仪器:

适宜浓度苦瓜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普通饲料等。

(2)实验步骤:

a.选取_____的小鼠若干,并诱导成糖尿病小鼠,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编号甲、乙。

b.用血糖测定仪在空腹时对每组小鼠逐一测量血糖浓度,并记录数据。

c.将甲、乙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除正常饲养外,每天给甲组饲喂适量的适宜浓度苦瓜提取液,乙组饲喂_____作为对照。

d.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b。

(3)数据处理:

分别对测得的甲、乙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做如何处理?

_____

(4)实验结论:

_____。

30.小黄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下图是他未连完的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连接好实物图后,小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U(V)

1.5

2.0

2.5

I(A)

0.34

0.44

0.54

 

小川同学指着小黄实验完成后刚拆下的电流表(如图2),指出了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

修正这项错误,最后小黄测出的R的阻值应为______。

(3)小川在做这个实验时,闭合开关,刚开始移动滑片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

但移动一段距离后,电流表和电压表出现了正常的偏转,则电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是______。

A、电流表短路B、电压表断路

C、小灯泡断路D、滑动变阻器某段发生断路

四、简答题

31.某学习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方案如下:

(1)操作A是_____。

(2)蒸发氯化钙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蒸发皿、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外,还必须要有的一种仪器是_____。

(3)有同学提出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32.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

他们找来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上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所示。

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人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在这里石块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求出3刻度线处应标的质量值。

_________________

33.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4.目前全国少数城市已投入使用超级电容公交车。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电能存储设备,像蓄电池一样也有正、负两极,可通过安装在各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快速充满电,让车能够继续正常行驶在制动过程中,电车又能通过发电机回收部分能量为超级电容充电,安全高效环保。

(假设每个成年人的质量为50千克)

假设某型号的超级电容公交车空载时的质量为14吨,某次满载运行时,共20个成年人人在车上,能以10米/秒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行驶6千米。

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为总压力的0.3倍。

(1)电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

(2)公交车在该次运行中,牵引力大小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公交车载满乘客时车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米2,求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

_________________

35.某科学研究小组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将注射器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上方,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马上拿走烧杯,观察到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后稳定在刻度4位置处,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故答案为B。

2.D

【解析】

图中所表示的松树茎横切面中,甲表示树皮,乙表示韧皮部,丙表示髓,丁表示木质部,松材线虫寄生在木质部中,故选D。

3.B

【详解】

A、生石灰指的是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错误;

B、火碱、烧碱、苛性钠指的都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正确;

C、尿素的化学式是CO(NH2)2,草木灰指的是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错误;

故选:

B。

4.D

【解析】

试题分析:

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互不影响,一只坏了,其它的仍能工作,故是并联,选项A说法错误;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红外线,而不是紫外线,选项B说法错误;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项C说法错误;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扩散现象,选项D说法正确.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红外线;扩散现象..

5.C

【详解】

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pH值,若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C。

6.C

【详解】

A、火柴头和火柴梗的着火点不同,此实验设计了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温度的对比,探究了可燃物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此实验设计了加热和不加热两种实验对比,表明了升温能加快液体的蒸发;

C、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没有设计对比;

D、此实验中,通过设计种子只与空气接触、种子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种子只与水接触三个对比试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故选:

C。

7.A

【解析】

【详解】

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2SO4溶液;因此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故A正确;

B、NaCl、AgNO3、NaNO3、HCl中两两混合时能够产生两次沉淀的是AgNO3,而与沉淀出现没有关系的一份溶液为NaNO3,至于和AgNO3产生沉淀的NaCl和HCl,则无法鉴别,故B错误;

C、Na2SO4、BaCl2、KNO3、NaCl中给定的物质两两混合时只有一次沉淀产生,即Na2SO4和BaCl2的反应,但无法鉴别是哪一种物质,其它的物质混合都无现象,因此不能鉴别,故C错误;

D、首先观察氯化铁是黄色的溶液,然后将氯化铁和其它三种溶液混合,能够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而和硫酸钠氯化钡混合无现象,因此无法鉴别硫酸钠和氯化钡,故D错误;

故选:

A。

【点睛】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8.D

【分析】

本题属于理化合科题,在物理中学过,压强越小,沸点越低.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和实验现象可知,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烧瓶底部遇冷,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就降低了,水又开始沸腾了.

【详解】

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气体受冷收缩,压强减小,使液体沸点降低,所以液体重新沸腾,产生气泡。

故选D。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水的性质和应用,联系了物理中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有关物理和化学的合科题经常出现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特别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进而引起压强的变化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9.C

【详解】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10.B

【分析】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正确;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因此,属于简单反射,B错误;

C、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传递的,反射弧由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故C正确;

D、b是传出神经,若此处受损,效应器无法接受到神经中枢传递的信息,不会作出反应,因此,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

D正确。

故选B。

【点睛】

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