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312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docx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初级中药士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一、A1型题

1.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

A.苦,温

B.辛,温

C.苦,寒

D.甘,寒

E.咸,温

2.不属于妊娠禁忌的药物是

A.大黄

B.马钱子

C.甘遂

D.姜半夏

E.麝香

3.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4.下列各药,入汤剂用法错误的是

A.滑石布包入汤剂

B.琥珀入汤剂先煎

C.钩藤入汤剂后下

D.雷丸研末冷开水调服

E.麝香入丸散服

5.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功效的药物是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桑叶

E.菊花

6.具有祛风胜湿止痛功效的药组是

A.防风、独活、白薇

B.藁本、紫苏、防风

C.防风、羌活、藁本

D.白芷、紫苏、桂枝

E.羌活、香薷、桂枝

7.长于鼓舞脾胃清阳之气而治疗湿热泻痢,脾虚泄泻的药物是

A.葛根

B.薄荷

C.桑叶

D.芦根

E.天花粉

8.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菟丝子

C.鸦胆子

D.沙苑子

E.牛蒡子

9.具有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牵牛子

B.甘遂

C.大戟

D.芫花

E.商陆

10.巴豆内服的剂量是

A.0.3~0.6g

B.0.7~0.9g

C.0.1~0.3g

D.0.01~0.03g

E.0.5~1g

11.独活的功效是

A.祛风湿,利水,止痛

B.祛风湿,止痛,解表

C.祛风湿,止痛,安胎

D.祛风湿,止痛,治骨鲠

E.祛风湿,止痛,清热解毒

12.防己的功效是

A.祛风湿,止痛,安胎

B.祛风湿,舒经络,解表

C.祛风湿,消骨鲠,解暑

D.祛风湿,止痛,化湿和胃

E.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13.治疗风湿日久,累及肝肾的首选药组是

A.羌活、独活

B.五加皮、桑寄生

C.秦艽、薏苡仁

D.防己、白术

E.苍术、黄柏

14.具有化湿解暑功效的药物是

A.苍术

B.佩兰

C.豆蔻

D.砂仁

E.草豆蔻

15.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散寒的药物是

A.苍术

B.厚朴

C.豆蔻

D.草豆蔻

E.草果

16.善于治疗膏淋的药物是

A.滑石

B.萆薢

C.石韦

D.车前子

E.海金沙

17.既可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又可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的药物是

A.泽泻

B.冬葵子

C.车前子

D.金钱草

E.猪苓

18.既能温中回阳,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A.生姜

B.干姜

C.炮姜

D.煨姜

E.高良姜

19.既能消食健胃,又能回乳消胀的药物是

A.神曲

B.山楂

C.谷芽

D.麦芽

E.鸡内金

20.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截疟的药物是

A.槟榔

B.大腹皮

C.苦楝皮

D.南瓜子

E.川楝子

21.治疗筋骨折伤,首选的药是

A.当归

B.桃仁

C.三七

D.丹参

E.血竭

22.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

A.丹参

B.郁金

C.五灵脂

D.红花

E.桃仁

23.多服久服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的药物是

A.鸡血藤

B.丹参

C.洋金花

D.黄药子

E.土茯苓

24.紫菀与款冬花均具有的功效是

A.润肺化痰

B.清肺化痰

C.泻肺平喘

D.化痰止咳

E.止咳平喘

25.下列选项,不属磁石功效的是

A.镇惊安神

B.平肝潜阳

C.聪耳明目

D.纳气平喘

E.收敛固涩

26.下列各项,不属冰片主治病证的是

A.热病闭证神昏

B.目赤肿痛

C.寒闭神昏

D.喉痹口疮

E.疮疡肿痛,水火烫伤

27.芡实具有的功效是

A.补脾益气

B.益气养阴

C.益肾固精

D.健脾利水

E.补气升阳

28.被誉为“久泻久痢之涩肠止泻之圣药”的是

A.罂粟壳

B.五倍子

C.肉豆蔻

D.五味子

E.赤石脂

29.五加皮的功效不包括

A.祛风湿

B.补肝肾

C.强筋骨

D.利水

E.安胎

30.十九畏中硫黄畏

A.朴硝

B.珍珠

C.硼砂

D.朱砂

E.雄黄

31.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

A.药味加减的变化

B.药量增减的变化

C.剂型更换的变化

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32.主治阴暑证的方剂是

A.杏苏散

B.桑杏汤

C.参苏饮

D.香薷散

E.益元散

33.败毒散的功用是

A.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B.益气解表,祛湿和胃

C.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D.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E.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34.十枣汤服用的最佳时间是

A.饭后服

B.饭前服

C.睡前服

D.不拘时服

E.清晨空腹服

35.下列各项,属于麻子仁丸主治病证的是

A.气虚便秘

B.血虚便秘

C.阴虚便秘

D.肾虚便秘

E.脾约便秘

36.方药配伍体现“以泻代清”特点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凉膈散

E.导赤散

37.苇茎汤的功用是

A.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B.宣肺止咳,祛痰排脓

C.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D.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E.清金降火,化痰止嗽

38.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为

A.益气生血

B.益气摄血

C.益气通便

D.益气活血

E.益气补血

39.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A.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B.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E.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40.二陈汤的主治病证是

A.湿痰证

B.热痰证

C.燥痰证

D.风痰症

E.寒痰证

41.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A.养心安神,滋阴补肾

B.补肾宁心,益智安神

C.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D.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E.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42.旋覆代赭汤中的君药是

A.旋覆花

B.代赭石

C.人参

D.半夏

E.生姜

43.越鞠丸的功用是

A.行气止痛

B.行气消痞

C.行气散结

D.行气解郁

E.行气通阳

44.四君子汤的主治病证是

A.脾虚湿盛证

B.脾胃气虚证

C.脾虚气陷证

D.脾肾阳虚证

E.湿热困脾证

45.地黄饮子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石菖蒲、肉苁蓉

B.生地黄、五味子

C.巴戟天、吴茱萸

D.干姜、炮附子

E.石斛、生附子

46.小青龙汤中主要起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是

A.麻黄、细辛

B.干姜、细辛

C.干姜、细辛、五味子

D.桂枝、细辛、法半夏

E.麻黄、桂枝、炙甘草

47.天王补心丹中有哪“三参”

A.人参,丹参,玄参

B.人参,丹参,党参

C.丹参,玄参,党参

D.人参,玄参,苦参

E.丹参,苦参,海参

48.属于蒿芩清胆汤组成的是

A.枳实,半夏

B.香附,柴胡

C.白术,当归

D.甘草,大枣

E.枳壳,陈皮

49.以下方中配伍炮姜炭的是

A.六一散

B.阳和汤

C.四物汤

D.小青龙汤

E.半夏泻心汤

50.朱砂安神丸和清胃散均有的药是

A.牡丹皮,当归

B.升麻,当归

C.黄连,生地黄

D.朱砂,生地黄

E.黄芪,柴胡

 

51.下列各项,不属于健脾丸主治的是

A.脘腹痞闷

B.大便溏薄

C.怠惰嗜卧

D.苔腻微黄

E.脉象虚弱

52.下列各项,不属于三仁汤主治的是

A.头痛恶寒

B.面色淡黄

C.胸闷不饥

D.午后身热

E.脉象浮数

53.下列各项,不属于萆薢分清饮组成药物的是

A.益智仁

B.石菖蒲

C.山药

D.乌药

E.川萆薢

54.五苓散的君药是

A.茯苓

B.泽泻

C.猪苓

D.白术

E.桂枝

55.方药配伍寓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方剂是

A.咳血方

B.益胃汤

C.麦门冬汤

D.百合固金汤

E.归脾汤

56.养阴清肺汤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A.清利头目

B.芳香辟秽

C.清热透疹

D.散邪利咽

E.疏散肝郁

57.龙骨、牡蛎同用的方剂是

A.羚角钩藤汤

B.镇肝息风汤

C.天麻钩藤饮

D.朱砂安神丸

E.大定风珠

58.血府逐瘀汤证的发热特征是

A.午后低热

B.入暮潮热

C.身热夜甚

D.日晡潮热

E.夜热早凉

59.七厘散的功用是

A.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B.散瘀消肿,定痛止血

C.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D.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E.活血化瘀,散结止痛

60.厚朴温中汤的功用是

A.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B.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C.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D.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E.消导化滞,清热利湿

二、B1型题

(61〜6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发汗,行气,活血

B.清热,泻火

C.平喘,燥湿,止呕

D.软坚散结,软坚泻下

E.缓急,和中,补虚

61.甘味具有的作用是

62.辛味具有的作用是

(63〜6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烊化

B.冲服

C.后下

D.另煎

E.先下

63.阿胶等胶质类药物宜

64.人参等贵重药物宜

(65〜66题共用备选答案)

A.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B.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C.疏散风热,凉血止血

D.疏散风热,息风止痉

E.疏散风热,消肿疗疮

65.桑叶的功效是

66.菊花的功效是

(67~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B.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C.清虚热,除疳热

D.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E.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67.银柴胡具有的功效是

68.胡黄连具有的功效是

(69〜7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鳖甲

B.僵蚕

C.蜈蚣

D.赭石

E.牡蛎

69.能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是

70.能祛风止痉,化痰散结的药物是

(71~72题共用备选答案)

A.气虚自汗

B.阴虚盗汗

C.气分实热大汗

D.湿温汗出

E.黄汗证

71.白术的主治病证是

72.龟甲的主治病证是

(73〜7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大血藤

B.鱼腥草

C.败酱草

D.蒲公英

E.紫花地丁

73.治乳痈的要药是

74.治肺痈的要药是

(75〜7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养血滋阴生髓

B.补血,活血,润肠

C.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D.养血敛阴平肝

E.补血舒筋通络

75.当归的功效是

76.大枣的功效是

(77〜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白前

B.川贝母

C.桔梗

D.前胡

E.天南星

77.治疗阴虚燥咳,宜选用的药物是

78.治疗肺痈吐脓,宜选用的药物是

(79〜8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补火助阳

B.回阳散寒

C.温肺化饮

D.温通经脉

E.温中止呕

79.附子与肉桂具有的共同功效是

80.干姜与细辛具有的共同功效是

(81~8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疏风止痛

B.清热解毒

C.消食止泻

D.行气止痛

E.清热燥湿

81.川芎茶调散的功用是

82.二妙散的功用是

(83~8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归脾汤

B.温胆汤

C.四君子汤

D.天王补心丹

E.蒿芩清胆汤

83.治疗阴虚血少所致心悸失眠,应首选

84.治疗胆郁痰扰所致心悸失眠,应首选

(85~86题共用备选答案)

A.人参、甘草

B.半夏、竹茹

C.竹茹、茯苓

D.竹茹、甘草

E.竹叶、生姜

85.橘皮竹茹汤与温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86.橘皮竹茹汤与竹叶石膏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87~8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芍药汤

B.四神丸

C.白头翁汤

D.痛泻要方

E.参苓白术散

87.治疗脾虚肝旺之腹泻者,宜选用

88.治疗脾虚湿盛之腹泻者,宜选用

(89~90题共用备选答案)

A.皮肤蒸热

B.夜热早凉

C.骨蒸潮热

D.烦渴燥热

E.午后身热

89.青蒿鳖甲汤证的发热特征是

90.泻白散证的发热特征是

(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

A.九味羌活汤

B.藿香正气散

C.羌活胜湿汤

D.独活寄生汤

E.败毒散

91.治疗气虚之外感风寒湿者,宜选用

92.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者,宜选用

(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

A.清胃热,滋肾阴

B.清胃热,泻伏火

C.清胃火,解热毒

D.清胃热,养肺阴

E.清胃热,滋肝阴

93.玉女煎的功用是

94.清胃散的功用是

(95〜9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化瘀消癥

B.燥湿和胃

C.温补脾肾

D.平肝息风

E.止咳化痰

95.真武汤与实脾散均能

96.桂枝茯苓丸与鳖甲煎汤均能

(97〜9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白术

B.当归

C.人参

D.五味子

E.黄芪

97.四君子汤的君药是

98.生脉散的君药是

(99〜10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鸡苏散

B.益元散

C.碧玉散

D.杏苏散

E.平胃散

99.六一散加青黛组成的方剂是

100.六一散加薄荷叶末组成的方剂是

102初级中药士

基础知识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

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2.D

3.A

解析: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知母配贝母,可以增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4.B

解析:

琥珀用法用量:

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

不入煎剂。

忌火煅。

5.A

解析:

薄荷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6.C

解析:

(1)防风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2)羌活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3)藁本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7.A

解析:

葛根功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应用:

①表证发热,项背强痛。

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

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

②麻疹不透。

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

③热病口渴,阴虚消渴。

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

④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

8.A

解析:

决明子功效: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9.D

解析:

芫花功效: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10.C

解析:

巴豆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0.1~0.3g。

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

外用适量。

11.B

解析:

独活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12.E

解析:

防己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13.B

解析:

(1)五加皮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2)桑寄生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4.B

15.A

解析:

苍术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16.B

解析:

萆薢功效: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应用:

①膏淋,白浊。

善利湿而分清去浊,为治膏淋要药。

用于膏淋,小便混浊,白如米泔。

②风湿痹痛。

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屈伸不利。

17.D

解析:

金钱草功效: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应用:

①湿热黄疸。

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

常与茵陈、栀子、虎杖等同用。

②石淋,热淋。

善消结石,尤宜于治疗石淋。

③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有解毒消肿之效。

18.B

解析:

干姜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19.D

解析:

麦芽功效: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20.A

解析:

槟榔功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21.C

解析:

三七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应用:

①出血证。

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

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②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为伤科之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本品皆为首选药物。

22.A

解析:

丹参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23.D

解析:

黄药子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

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并对肝肾有一定损害,故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4.D

解析:

(1)紫菀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

(2)款冬花功效: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25.E

解析:

磁石功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26.C

解析:

冰片应用:

①闭证神昏。

功似麝香但力较弱,二者常相须为用。

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用于热病神昏。

②目赤肿痛,喉痹口疮。

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明目退翳、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

③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

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外用清热消肿、生肌敛疮方中均用冰片。

27.C

解析:

芡实功效: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28.A

解析:

罂粟壳功效: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应用:

①久泻,久痢。

能固肠道,涩滑脱,《本草纲目》称“为涩肠止泻之圣药”,适用于久泻、久痢而无邪滞者。

②肺虚久咳。

有较强的敛肺气、止咳逆作用,适用于肺虚久咳不止之证。

③胃痛,腹痛,筋骨疼痛。

本品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用治上述诸痛较剧者。

29.D

解析:

五加皮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0.A

31.D

解析:

药味加减的变化。

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方剂的功效相应发生变化。

大承气汤组成:

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为大承气汤类方。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后纳芒硝,大黄与甘草同煎,泻下之力较大承气汤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32.D

33.C

解析:

败毒散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34.E

解析:

十枣汤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峻猛,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宜清晨空腹时服用,并从小量开始,据病情增减用量。

若服后虽泻不爽,水饮未尽,次日可渐加量再服,以快利为度;若体虚邪实者,可与健脾补益之剂交替使用;若服药得快利后,当食粥以保养脾胃。

35.E

解析:

麻子仁丸主治:

脾约证。

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36.D

解析:

凉膈散组方原理:

本证由脏腑郁热,聚于胸膈所致。

治宜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方中重用连翘清热解毒,祛上焦之热,为君药;黄芩清胸膈郁热;山栀子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泻代清”,共为臣药。

薄荷、竹叶轻清上疏,兼有“火郁发之”之义;白蜜少许,润燥生津,共为佐药。

使以甘草调和药性。

全方清上与泻下并行,所谓“以泻代清”之法。

37.D

解析:

苇茎汤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38.A

39.E

解析:

吴茱萸汤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40.A

41.C

解析:

酸枣仁汤功用: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42.A

解析:

旋覆代赭汤组方原理:

本证由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

治宜降逆化痰,益气补虚。

方中重用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为君药。

代赭石质重沉降,善镇冲逆;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生姜用量独重,和胃降逆以止呕,宣散水气以祛痰,共为臣药。

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脾养胃,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43.D

解析:

越鞠丸功用:

行气解郁。

44.B

解析:

四君子汤主治:

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45.A

解析:

地黄饮子组成:

熟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各半两。

46.B

解析:

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共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麻黄又能宣肺而平喘,桂枝温阳以化饮。

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

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有散有收,既可增止咳平喘之力,又可制约诸药辛散太过,防止温燥药伤津。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炙甘草为佐使,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药性。

本方配伍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47.A

48.E

49.B

50.C

51.C

解析:

健脾丸《证治准绳》主治:

脾虚食积证。

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

52.E

解析:

三仁汤主治:

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53.C

解析:

萆薢分清饮组成:

益智、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

54.B

解析:

五苓散组方原理:

本方原治外有表证,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治以淡渗利湿,温阳化气。

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

茯苓、猪苓助君药渗利水湿,为臣药。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合茯苓健脾制水之效益彰;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兼以解表,俱为佐药。

55.C

解析:

麦门冬汤组方原理:

本证由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上逆所致。

治宜润肺益胃,降逆下气。

方中重用麦门冬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为君药。

臣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半夏虽温燥,但与大剂麦门冬相配,则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

人参益气生津以补肺胃之气。

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养胃,“培土生金”,共为佐药。

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药性,为使药。

56.D

解析:

养阴清肺汤组方原理: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壮水,清热凉血,为君药。

麦冬养阴润肺清热,玄参滋阴解毒利咽,同为臣药。

丹皮散瘀消肿,白芍和营泻热,贝母润肺散结,薄荷散邪利咽,俱为佐药。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为使药。

本方扶正与攻毒同用,标本兼顾。

57.B

解析:

镇肝息风汤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各一两、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各五钱、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各二钱、甘草钱半。

58.B

解析:

血府逐瘀汤主治:

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59.B

解析:

七厘散功用:

散瘀消肿,定痛止血。

60.A

解析:

厚朴温中汤功用: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61.E、62.A

63.A、64.D

65.C、66.A

67.C、68.B

解析:

银柴胡功效: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功效: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69.C、70.B

71.A、72.B

解析:

(1)白术功效:

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

①脾气虚证②气虚自汗。

③脾虚胎动不安。

(2)龟甲功效: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止血。

应用:

①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风动。

②肾虚骨痿,囟门不合。

③阴血亏虚,惊悸,失眠,健忘。

④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73.D、74.B

75.B、76.C

77.B、78.C

79.A、80.C

81.A、82.E

83.D、84.B

85.D、86.A

解析:

①橘皮竹茹汤组成: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②温胆汤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炙)一两、茯苓一两半。

③竹叶石膏汤组成: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

87.D、88.E

解析:

(1)痛泻要方主治:

脾虚肝旺之痛泻。

肠鸣腹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