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运算律苏教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运算律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运算律苏教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运算律苏教版
第6单元 运算律
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6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
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
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
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1的情境图。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说。
追问: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跳绳的有多少人?
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
(板书课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
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引导学生发现:
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3)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
(等号)(师板书:
28+17=17+28)
(4)提问:
仔细观察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让学生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看是不是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并在小组内交流。
(5)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板书:
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PPT课件出示问题:
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1: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解法2:
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提问: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
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
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
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追问: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
(a+b)+c=a+(b+c))
小结: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板书:
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四、反思总结
哪位同学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怎样用字母表示?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8+17=17+28 加法交换律:
a+b=b+a
(28+17)+23=28+(17+23)加法结合律:
(a+b)+c=a+(b+c)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注意从教材出发,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灵活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
本节课力图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激起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身边的数学和有意义的数学,从而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够完整,小组交流时没有做到每人都要发言,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本上就是听人家发言。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再丰富一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2课时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例2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九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律,你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吗?
各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另一项用途,那就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谁知道简便是什么意思?
你们喜欢简便运算吗?
我们一起去探索怎样进行简便运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2。
(1)提问:
谁能说出算式?
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
(2)谈话:
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
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
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
要注意的是:
要从这个算式接着往下算,而不是另列算式。
(3)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4)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么想到把46和54先相加的。
(5)讨论:
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为什么?
(6)教师小结:
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简便。
(教师板书:
凑)
2.探究“试一试”。
(1)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订正。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专项练习。
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交流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4~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第5题要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对比每组算式的特点,感受简便算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明确先拆再运用加法结合律。
(板书:
拆)
四、反思总结
怎样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律的运用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凑
=129(人) =29+100 拆
=129(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对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感受简便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述清晰、完整,反映出学生思维过程的流畅和对运算律的理解程度。
[不足之处] 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先观察思考,再下笔独立完成,导致简便过程的不完整,格式不正确。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以察促思,理清自己的思路后再计算,师强调简便计算的格式要正确,及时巡视指导,把不正确的题目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从而避免出错。
第3课时 练习九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8~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知识再现
1.谈话。
提问:
我们学习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
用字母怎么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追问:
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呢?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一些和加法运算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
练习九)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8题。
要求学生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感受加法运算的特点。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最后一道的加数个数较多,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题中的加数,说一说哪两个数相加的和是整十数,并用弧线一组一组地连出来,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原来的算式变形,算出得数。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0题。
(1)PPT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计算出每组中两道题的得数。
(3)组织观察、比较、交流各自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并板书: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运用了哪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把自己的发现和简便计算的经验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5.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2题。
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简便算法,并完成填表。
如果有学生直接通过口算填出各月的合计数,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6.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3题。
提问:
观察表格,说说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追问:
观察表格,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也增加(或减少)多少;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差就减少(或增加)多少。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在加、减法中可以使用哪些运算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你能举例说明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九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178-(78+7) 294-36-64
=178-78-7 =294-(36+64)
=100-7 =294-100
=93 =194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首先通过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激起学生运用运算律的欲望,然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探索减法算式中的规律时,学生对于减法的性质还是不能理解,并且完整地表达规律,给予小组观察、比较、交流的时间过少。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结合运算